给大学新生的一封信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xx高中毕业生:

我想你们也有和我去年一样的感觉吧:好像昨天还兴奋地拿着高中录取通知书,憧憬着3年的青春时光,现在却已经长成一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18岁成年人了;好像刚才还在打算为高三做最后一搏,现在却已经历了高考的洗礼,怀着另一番感受踏上了人生新的旅程。是的,一切都恍如隔世。但你不能否认这个事实——你已经告别高中,站在大学的门口。

这个暑假,你应该盘算一下大学的生活了。大学是怎样的?你想怎么度过?可能你看到住在楼上的姐姐上大学后开始变得美丽动人,经常有大量的时间和朋友家人休闲享受;可能你还听你的表哥说大学日子不好受,每天都学习到很晚、手头有一堆工作要做,还要时不时地“刷夜”熬通宵……到底谁说的是真?他们之中谁“欺骗”了你?你问我吗?我只能“笑而不语”,因为我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大学就是这么奇怪,只有你经历了,才知道你的大学是什么样子,别人的生活方式永远无法决定你的。因为大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会在这大学4年中,经历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时光。

难道你就要“坐以待毙”,坐等属于你的大学到来吗?其他的什么都不打算不思考不计划了吗?当然不该这样。大学的每一天,要过得比高中更有计划,否则,4年下来,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高中有老师硬逼着,好歹还学到了一点知识,大学若不好好努力,你可能真的连知识都学不到呢!所以,我以我这大学一年的经历,说一说我的想法。

坚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我之所以把独立思考判断放在第一个要点说,是因为你肯定已经体会到了: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刻起,家长、老师、学长们就给你灌输各种关于大学的说法和建议,这个告诉你“成绩是王道”,那个又告诉你“成绩是浮云”;这个告诉你“大学里没人读书”,那个又告诉你“大学里牛人都藏在图书馆”……你该听谁的?我觉得,谁的都不要轻信,因为他们说的不一定正确,即使正确,也不一定适合你。遇到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思考,培养反思精神,再尝试着作出决定、选择自己的道路。

比如说平时成绩。大学不像高中那样“一考定终身”,而是每次的考试都会计入你的成绩,4年之后得到一个平均成绩。有的人告诉你“别挂就成”,考前看到大家传阅“分享我不挂科”,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从众心理,那就会沦落到“及格一族”。4年之后,你忽然发现你的平时成绩都是60上下,而身边竟然有人总是八九十分,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保研、出国,还是就业,你的竞争力都会不如别人。

比如说生活方式。可能你同宿舍的学生很刻苦,每天早出晚归泡图书馆,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想法,也跟他一样,4年下来,你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得到很多知识和学问,但后来你发现自己除了知识什么都没有。曾经梦想的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竟然因为自己沉浸于图书馆,什么都没有;除了学问,你什么都不知道,本该丰富的、立体的大学生活变得单一、平面、苍白。这是可悲的。可能你的好朋友每天都在忙于学生工作,于是你也跟着他一起“打酱油”,消耗了大量本可以用于学习的时间,最后朋友在学生会或者团委混上“一官半职”,以后去做公务员,从事行政工作,而你却一无所获。

给自己拿主意,是很简单、又很艰难的事情。可恰恰在这一个个困难中的解决过程里,你才能收获进步,收获成长。

听取高人指路

孔子说“勿友不如己者”,意思是说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尝试着交一些比自己“牛”的朋友对成长是有好处的。他会在不同方面给你建议,给你指导,就如同武侠小说中传授武功秘籍的“世外高人”。我认为,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两路“高人”,一是身边的学长,一是学校的老师。

在大学,哪怕只相差一个年级,学长们的经验和能力都比你丰富、高级而重要。我刚入学的时候,看到大二的学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极为老到,令人不可思议,不明白北大何以有如此的“魔力”,短短一年时间就能把人锻造得如此成熟。直到自己也经历了、锻炼了这一年,忽然明白了,不光北大,每个大学都有这样的“魔力”。因此聆听学长的教诲,尝试着和他们聊天、沟通、交流,获益匪浅。

很多人说大学里没有老师管,除了上课你是见不到老师的,这没有错,但不意味着你无法接触老师。大学的老师大都很“矜持”,但当你带着问题找老师,他们不会拒绝你。仔细想想,大学中其实什么都不重要:书毕业后也可以读,能力毕业后也可以培养,恋爱毕业后也可以谈,唯有老师是毕业后不能跟着你的。

所以,要抓紧做那些只有在大学才能做的事,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就够你受益一辈子。而这句话,只有在大学里才有人以老师的身份跟你说,出了校门,谁会这样对你呢?

不断尝试,让生活更丰富

我曾邀请著名学者止庵先生来北大讲座,同学提问:当年在北医大学牙医的他为什么改行做了读书人,他的回答让我深受启发:“人生,不在活得好,而在活得多。”我觉得大学生活也是这个道理。丰富多彩的4年要比单一苍白的4

年更有意义——或者说,更有意思。所以,我觉得大一刚开学这半年就是供人“折腾”的,没必要一入学就立志“我要学术”“我要绩点王”或者“我要做学生会主席”。可以尝试着多接触一些,社团选择性参加一些,学生会也掺和一下,不同院系的课旁听几节,抽一段时间“潜心学术”一下,看看怎样的生活才是自己喜欢的、才是适合自己的,然后再做出选择,做出决定。可能这期间你会感到彷徨,在原地徘徊一阵,但我觉得,经过尝试选择后的生活要比上来就“一竿子捅到底”更有意义,你也会活得更加充实。否则,4年之后,比如说,你在学术上有了些造诣,但你总觉得那些社团活动很神秘,如一团雾一样,自己没接触过、尝试过,总觉得心里缺点儿什么。大学,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不断尝试也意味着在开始的时候不要拒绝,不要带有偏见。比如说,有人告诉你“学生会官僚而且黑暗”,因为这个你就不参加了么?那你永远也不知道那里面到底怎么“官僚”,怎么“黑暗”;学生会就永远是别人嚼过的馍,你自己总是隔着一层的。而一旦你尝试了,你也许发现那里面也有“不官僚”“不黑暗”的地方,甚至还有很多“阳光”和“温暖”。其实毕业后你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这样充满“规则”的社会,现在模拟一下,不会使你以后忽然觉得社会这么“黑暗”。

重要的事比要紧的事更重要

最后,你个性的大学生活背后,别忘了还有共性,那就是每个人都需要做的重要的事。我入学的时候,爸爸对我说:“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去做那些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有用的事情。”这句话我始终铭记在心。

大学总会有这样那样“要紧”的事,此时,请你别被“要紧”冲昏了头,忽视“重要的事”。比如说身体素质、语言表达、应用技术、交往沟通等等,这些东西无论你走到哪儿,也无论你干什么,都会派上用场。大学可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因素让你没规律,这无形之中会摧毁你的身体,对此,可以参加一些体育类的社团,只为了锻炼;上大学后如果你不学习英语,一周一节的低频率上课,会使你的英语水平较高中直线下降,这是最大的悲剧。当你需要各种出国考试的时候,甚至以后你阅读英文教学参考书,低下的英语水平必将成为你前进的障碍。另外,适当学习一些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比如图像和音频视频的编辑,对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在各种志愿者或者交流活动招聘中,一手漂亮的海报制作、视频制作技术,就能让你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无疑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

说了这么多,还是那句话,无论别人怎样讲,你还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别人的永远不属于你。祝每一个新生都有一个顺利的大学生活,我们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