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率的概念及统计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率的概念及统计标准

通常,我们所说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或者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概括起来,城镇化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区域不断扩大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升级的过程,即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步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过程;第四,城镇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传播、渗透,致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方式逐渐转化为城镇居民方式的过程。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以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来衡量的。其中“城镇人口”涉及城乡区域划分和城镇区域人口数量两个统计标准。就我国而言,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随着建制市镇标准的多次调整,也几经变化,目前所使用的标准为2009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务院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的批复》(国【2008】60号)和《国家统计局关于在统计上贯彻城乡划分规定的若干事项的通知》(国统字【2008】177号)制定的《全国城乡划分清查工作方案》标准。该标准对全国乡级区域和村级地域,包括乡、镇、街道及类似的乡级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类似的村级单位进行了统一规定,划分为城镇区域和农村区域,居住在城镇区域

的常住人口即为城镇人口。每年统计部门都根据该标准对所辖各区域进行城乡属性的核实认定,并由此计算城镇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