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第二章
- 格式:ppt
- 大小:4.31 MB
- 文档页数:54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7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二级考点,选择、简答)L从工作皿Li看,公共关系的职能是传撞性、沟通性的。
2 .公共关系部门的地位是一种“蛆”、“史企”的角色。
3 .简述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模式12012.10](1)部门隶属型;(2)部门并列型;(3)高层领导直属型;(4)公共关系委员会4 .部门隶属型即公共关系部门附属于组织的某个职能部门。
5 .部分隶属型,可隶属于传归属于统邕部门、广告或变传部门、♦络接件部门、办公宣,6 .部门并列型,即公共关系部门与组织的其他职能部门平行排列,处于同一层次。
7 .与部分隶属型相比,部门并列型的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中地位和权力比较高,反映了公共关系业务在组织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公共关系部门可直接参与最高层决策,并有足够的职权去调动资源,协调关系,其传播业务也比较完整。
8 .高层领导直属型,即公共关系部门处于整个组织系统中的第三个层次,但作为一个第三级机构,它并不隶属于哪一个二级机构,而是直属于组织的最高层领导,直接向最高决策层和管理层负责。
9 .公共关系委员会,是由组织的主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协调委员会,统一指导和协调全局的公共关系活动,下设公共关系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10 .简述公共关系部门的内部分工(1)对内关系。
主要是处理员工关系、部门关系、股东关系等。
(2)对外关系。
主要指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媒介关系、顾客关系等。
(3)专业技术制作。
]1.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点包拈了解内情、便于协调、效率包赤、成本枝低、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008公共关系公司(★★★一级考点,选择)L公共关系公司是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顾问公司、公共关系事务所、公共关系服务公司等独立的公共关系服务机构的统称。
2.在我国,自侬生LA美国伟达公共关系公司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以后,才逐渐出现这种新兴的专业公司:同年2月,美国丽雅公共关系公司与中国新闻发展公司签约成立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这是我国基二室公共关系专业公司。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00182公共关系学-目录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1.公共关系的定义2.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3.组织、公众、传播;关系、舆论、形象4.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5.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6.关系、舆论、形象7.组织、公众、传播8.公共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9.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巴纳姆时期的神话与欺骗10.公共关系职业化;公共关系学科化11.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12.公共关系的五大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协调沟通、提供服务13.公共关系的收集信息、辅助决策、提供服务功能14.公共关系的协调沟通功能15.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功能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16.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组织机构、经营范围与特点;公共关系协会的活动内容17.公共关系职能部门的四种基本模式:部门隶属型、部门并列型、高层领导直属型、公共关系委员会18.组织内设的公用关系职能部门的特点19.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20.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21.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22.全员PR管理第三章公共关系对象23.公众的定义24.公众的特点25.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26.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27.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28.社区公众;国际公众29.内部公众;名流公众30.媒介公众31.顾客公众;政府公众第四章公众心理与行为32.知觉的概念33.知觉的特点34.知觉的选择性35.知觉的偏见36.需要理论的要点37.需要的五个层次38.五种需要的排列关系39.优势需要决定行为40.态度及其结构41.态度的特性42.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43.霍夫兰的说服模式44.流行、流言、舆论的概念45.流行、流言、舆论的特点46.如何应对流言47.针对流行、流言及舆论中的公共关系策略与技巧48.价值观、团体压力、逆反心理的概念49.价值观、团体压力、逆反心理的特点50.针对逆反心理的公共关系对策51.针对价值观、团体压力的公共关系技巧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52.拉斯韦尔的“5W”模式;把关人;两级传播53.5W的含义;把关人的作用;两级传播模式54.受众选择“3S”论;议题设置论55.“5W”模式、“3S”论及在“议题设置”公共关系策划中的运用56.媒介的含义57.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演变58.印刷媒介的概念59.电子媒介的概念60.印刷媒介的特点;电子媒介的特点61.因特网的特点;非语言传播符号的特点62.报纸与杂志的优点和缺点;广播与电视的优点和缺点63.媒体组合的概念;媒体组合的目标64.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媒体组合65.媒体组合的方式66.媒体组合的具体策略第六章公共关系策划与管理67.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68.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69.公共关系策划的作用70.公共关系策划的各项原则71.公共关系策划的利益性原则72.公共关系策划的客观性原则、公共关系策划的系统性原则73.公共关系策划的可行性原则、公共关系策划的灵活性原则74.公共关系策划管理75.公共关系策划管理“六部工作法”76.公共关系策划书77.公共关系策划的方法第七章新闻、广告与整合营销传播78.新闻资料;新闻稿79.策划新闻80.撰写新闻资料和新闻稿81.新闻发布会82.广告的概念;广告的功能83.广告与公共关系的融合;广告策划及其内容84.产品定位及其策略85.广告主题策划86.整合营销传播及其发展87.整合营销传播的特性88.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89.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第八章公用关系专题活动90.展览会的类型91.展览会的特点92.举办展览会应做的工作93.展览会吸引观众的技巧94.庆典活动的类型95.庆典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96.开业庆典;周年庆典;乔迁庆典97.重大成果庆典;受到特殊嘉奖庆典98.赞助活动的种类99.赞助的作用100.赞助活动的实施步骤101.赞助活动实施的方法102.对外开放参观103.对外开放参观的目的、规模、时间与人员104.准备宣传材料;选择参观线路;做好解说和接待工作105.做好对外开放参观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第九章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106.组织形象的概念;组织形象的分类107.组织形象的基本特性108.CIS的基本构成109.CI战略—塑造组织形象的利器110.组织自我形象;组织实际形象111.组织形象差距112.组织自我形象分析;组织实际形象分析113.组织形象差距分析114.组织形象的构成115.组织形象策划的基本特性116.组织形象策划117.如何建立有效的组织形象118.CIS开发119.CIS开发作业的程序120.VIS的设计与开发第十章公共关系危机管理121.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122.公共关系危机的特征123.公共关系危机管理124.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125.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操作程序126.公共关系危机后的形象、声誉恢复---事后管理127.危机传播128.危机传播模型129.公共关系危机传播计划130.公共关系危机传播。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要素和程序★公共关系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
它们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必不可少的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考核知识点(一)公共关系的主体1、识记:(1)社会组织(即广义的公共关系主体)(P22—23)社会组织是人们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制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
社会组织一般由以下几大要素构成:明确的目标和使命;维持组织存在的规章、制度;人员和物质条件;健全的组织活动。
(2)狭义公共关系主体(P22)狭义的公共关系主体是指具体执行公共关系工作职能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3)公关社团组织(P31—32)公关社团组织是指成员自发组织起来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公共关系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实务活动和行业交流的社团组织。
常见的公关组织有:公共关系协会、公共关系学会、公共关系研究会等组织。
公关社团的特征有:自愿性、非营利性、组织性.2、领会:(1)公关职能部门的设置原则(P28)各个组织在设置公关职能部门时要充分考虑本组织的具体情况,不能盲目跟风,机构的设置要从长远的组织发展的角度进行考查,基本的设置原则如下:一致性原则。
在设置公关职能部门时,要和组织的长远发展战略和中短期发展规划相一致,部门设置能够在公共关系领域对组织的发展有连贯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赋权原则。
设置公共关系职能部门,要给予部门负责人充分的信任和权力,能够参与组织的决策层,对组织的重要决定有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力,而不是将公共关系部门仅当作为一个参谋部或者咨询、研究部门。
协调原则.公关职能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协调一致,公共关系部门内部的专业人员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要协调一致。
这样,公共关系部门才能发挥专业职能,为组织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2)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P33-34)职业道德修养。
①实事求是,正确传播;②平等待人,热情诚恳;③客观公正,正直无私;④宽容大度,谦和不骄。
专业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是指公共关系人员运用科学的公共关系技巧和方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
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
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和活动,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
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2.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3.了解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
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
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
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本杰明纽约太阳报便士报“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知识点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体系(一)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内地的时间并不长,但因它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一批外资企业携带着发达国家先进的经营管理观念进入了我国,其中包括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首先是从我国香港传入广东地区的,一些宾馆、饭店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部。
根据现有的资料,中国内地与香港合资的中国大酒店和广州花园酒店,最早成立了公共关系部。
特别是中国大酒店公关经理常玉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新闻专业,辅修市场学,曾任职于亚洲最大的广告公司——奥美广告公司。
她在广州任职期间,为公共关系的传播和普及作了大量的工作,曾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续剧《公关小组》就是以她为生活原型创作的。
合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起了国内企业的效仿,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则是国有企业中最早设立公共关系部的。
它每年拿出总产值的1%作为“信誉投资”,曾赞助广东足球队,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1984年12月26日,《经济日报》刊登了通讯“如虎添翼”,报道了该厂的公共关系工作,并发表了社论“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全国许多报纸先后报道或评论了此事,从而使“公共关系”这个词开始为中国人民接受。
1984年,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希尔—诺顿公司在中国设立办事处。
1985年8月,世界第一大公关公司博雅公司与中国新闻发展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开展公共关系业务,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独立的公共关系公司——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在公共关系实务引入的同时,公共关系教育也相应地发展起来。
公共关系教育首先采取的是短期培训的方式,1985年1月,深圳市总工会举办了全国第一期公共关系讲习班,开始大规模传播公关知识。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在1985年6月举办了公共关系讲座。
同年7月,广州中山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公共关系研究会,开始了公共关系理论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