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细集料试验T 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2仪具与材料⑴标准筛。
⑵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⑶摇筛机⑷烘箱:能控温在105℃±5℃。
⑸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 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 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4试验步骤4.1干筛法试验步骤4.1.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③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4.1.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4.2水洗法试验步骤4.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 ,准确至0.5g。
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细集料含泥量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控制细集料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渗性能和强度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一、细集料含泥量的定义。
细集料含泥量是指细集料中所含有的泥土、粉尘等杂质的含量。
泥土和粉尘的存在会影响细集料的分散性和表面性质,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二、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用石英砂》(GB/T 14684-2011)的规定,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如下:1. 泥土含量,泥土含量应控制在3%以下;2. 粉尘含量,粉尘含量应控制在1%以下。
三、控制细集料含泥量的方法。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控制细集料含泥量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严格选择原料,在选用细集料时,要选择质量好、含泥量低的原料;2. 加强筛分,对原料进行筛分,去除其中的泥土和粉尘;3. 洗涤处理,采用洗涤的方法,去除细集料中的泥土和粉尘;4. 合理储存,储存细集料时,要注意防止其受到污染,避免增加泥土和粉尘的含量。
四、细集料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 工作性能,细集料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2. 抗渗性能,细集料含泥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3. 强度,细集料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胶凝体系,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五、结语。
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控制细集料含泥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之一。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方法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方法通常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中的T0334-2005试验方法。
以下是该试验方法的详细步骤:一、目的本试验方法用于测定细集料中粘土和淤泥的含量,是评定细集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很大影响。
二、原理本试验方法采用洗筛法分离出细集料中的粘土和淤泥。
通过称量洗筛前后的试样质量,计算出粘土和淤泥的含量。
三、仪器设备1.试验筛:符合规范要求的细集料用试验筛,筛孔尺寸为0.075mm、0.15mm、0.3mm、0.6mm、1.2mm和2.5mm。
2.洗筛器:带有可调节水嘴和储水器的洗筛器。
3.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4.烘箱:能使温度保持在105℃±5℃的烘箱。
5.容器:用于盛放试样的容器,可以是搪瓷盘或塑料盆。
6.毛刷:用于刷洗试样。
7.橡胶刮板:用于刮平试样。
8.毛巾:用于擦洗洗筛器和筛网。
9.计时器:用于计时。
四、试验步骤1.准备试样:从现场取回的细集料应进行破碎和缩分,缩分后的试样应满足试验要求。
将试样放置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2h,然后用水冲洗去除粗颗粒。
2.将0.075mm筛放在洗筛器上,将容器中的试样倒入筛内,开启洗筛器,直到洗出液澄清为止。
期间要不断向洗筛器加水,保持洗筛器内的水清洁。
3.洗筛结束后,用容器收集洗出的悬浮液,静置10min,用移液管或虹吸管取上层清液,将下层沉淀物倒回筛内,用少量水冲洗筛上残余物,反复冲洗直到上层清液澄清为止。
4.将容器中的悬浮液倒入浅盘中,放在烘箱中烘干,称量烘干后的悬浮液质量m1。
5.用毛刷和毛巾将洗筛器和筛网擦洗干净,放在烘箱中烘干,称量烘干后的洗筛器和筛网质量m2。
6.计算含泥量:含泥量按式(1)计算ωc =(m1-m2)/m ×100 (1)式中:ωc—含泥量,%;m1—烘干后的悬浮液质量,g;m2—烘干后的洗筛器和筛网质量,g;m—试样的质量,g。
试验三细集料的筛分试验(T0327—2005)一、试验目的检测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评价其在混凝土或其他混合料中的适用性。
二、仪表设备1、标准筛:9.5﹑4.75、2.36、1.18、0.6、0.3、0.15、0.075mm 各一;2、天平 称量:1000g ,感量不大于0.5g3、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三、干筛法与水洗法1、干筛法: 水泥混凝土用 ;2、水洗法: 1)当含泥量〉5%时; 2)用于基层材料和沥青混合料时。
四、试验步骤1、先将套筛从大到小组装好,4.75mm 筛子放在最上面(水泥砼用9.5mm 筛除超粒径材料);2、称取风干的砂500g ,准确至0.5g , 置于套筛的最上一只;摇筛10min 。
然后取出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剩余量的0.1%时为止;3、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一起过筛,依次顺序进行,直至全部筛完为止。
4、称量各筛筛余量,精确至0.5g 。
5、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五、计算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准确至0.1%。
100%ii m a m=⨯ 式中: i m —某号筛上的筛余量(g );m —试样总量(g ).2、累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12i i A a a a =+++式中:i a —某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3、质量通过百分率(%)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
100i i p A =-式中: i p —某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 i A —某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4、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
5、细度模数(天然砂)0.150.30.6 1.18 2.36 4.754.75()5100x A A A A A A M A ++++-=-式中:x M —细度模数;0.150.3 4.75,A A A —分别为0.15mm,0.3mm…4.75mm 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6、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T 0333-2000)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仅用于测定天然砂中粒径小于㎜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
2、本方法不适用于人工砂、石屑等矿粉成分较多的细集料。
二、仪具与材料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2、烘箱:能控温在105℃±5℃。
3、标准筛:孔径㎜及㎜的方孔筛。
4、其它:筒、浅盘等。
三、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m0)的试样两份备用。
四、试验步骤1、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筒中,并注入浩净的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200㎜,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至㎜的套筛上,滤去小于㎜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2、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砂样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怛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1)。
五、计算砂的含泥量按下式计算至%。
Q n =010100m m m -⨯ 式中:Q n ——砂的含泥量(%);m 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m 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T 0333-2000)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仅用于测定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
2、本方法不适用于人工砂、石屑等矿粉成分较多的细集料。
二、仪具与材料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2、烘箱:能控温在105℃±5℃。
3、标准筛:孔径0.075㎜及1.18㎜的方孔筛。
4、其它:筒、浅盘等。
三、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m0)的试样两份备用。
四、试验步骤1、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筒中,并注入浩净的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200㎜,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至0.075㎜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2、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砂样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怛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 1)。
五、计算砂的含泥量按下式计算至0.1%。
Q n =010100m m m -⨯ 式中:Q n ——砂的含泥量(%);m 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m 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细集料试验T 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2仪具与材料⑴标准筛。
⑵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⑶摇筛机⑷烘箱:能控温在105℃±5℃。
⑸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 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 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4试验步骤4.1干筛法试验步骤4.1.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③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4.1.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4.2水洗法试验步骤4.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 ,准确至0.5g。
沥青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操作流程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试验设备和试验药品是否齐全,并按照规定进行校准和检验。
2.对试验样品进行分析,确定试验样品的数量和粒度要求。
3.清洗试验容器和仪器,保证试验环境的洁净和无污染。
二、试验材料和设备1.沥青细集料样品2.模塑机3.烘箱4.重量计5.砂筛6.洗砂机7.试验容器和工具8.加热设备9.干燥设备三、试验步骤1.取样品:根据规定的样品数量和粒度要求,从现场或实验材料中取得代表性的样品,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避免样品中的颗粒破碎或变形。
2.模塑:将取得的样品放入模塑机中,将其压制成固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3.平均质量测定:使用重量计测量试样的质量,计算出平均质量。
4.温湿度调节:将试样置于烘箱中进行温湿度调节,以消除试样内外部分的含水差异,使试样达到恒定质量。
5.干燥:将试样放入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使试样内的水分蒸发殆尽。
6.筛分:使用砂筛对干燥后的试样进行筛分,筛分过程中,要轻轻摇晃筛子,将试样中的颗粒分离出来。
7.泥质含量测定:用洗砂机对筛分后的试样进行洗涤,将泥质颗粒从试样中去除。
洗砂机的操作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进行。
8.干燥质量测定:将洗净的试样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直到试样质量再次稳定。
9.计算:根据试样的质量数据,计算泥质含量的百分比。
四、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1.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每个试样的泥质含量百分比。
2.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
3.根据试验标准和相关规范,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判定。
如果泥质含量超过规定的限值,说明沥青细集料品质不符合要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或更换。
五、试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剧烈摇晃和碰撞试样和试验设备。
2.严格按照试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避免操作错误和误差。
3.根据试样特点和试验设备的要求,合理选择试样数量和试验时间。
4.试样干燥和筛分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试样达到恒定质量。
5.洗砂机的操作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进行,以避免试样的损坏或污染。
细集料含泥量试验又又称筛洗法判断题(原创版)目录一、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的概述二、筛洗法的工作原理三、试验的步骤和方法四、试验结果的评定与应用五、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的意义和作用正文一、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的概述细集料含泥量试验,又称筛洗法判断题,是一种用于测定细集料(如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矿渣砂和煅烧砂等)中泥土含量的试验方法。
该试验根据细集料的粒径大小和泥土颗粒的筛分特性,通过水洗和筛分的方式,来判断细集料中的泥土含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二、筛洗法的工作原理筛洗法是一种常用的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将待测细集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水洗,利用细集料和泥土颗粒的密度差异,使泥土颗粒通过筛孔,从而实现细集料和泥土的分离。
通过多次水洗和筛分,可以得到不同粒径范围内的泥土颗粒含量,从而判断细集料的含泥量是否符合要求。
三、试验的步骤和方法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1.试验准备:将待测细集料缩分至一定质量,如 1kg 或 1000g,并置于温度为 105-110 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直至细集料达到恒重。
2.水洗:将烘干的细集料放入筛洗桶中,加入适量的水,使细集料充分湿润。
然后用筛分器进行水洗,使泥土颗粒通过筛孔,分离出细集料和泥土。
3.筛分:将水洗后的细集料进行筛分,根据筛孔尺寸(如 0.075mm 和1.25mm)分别收集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细集料和泥土。
4.重量测定:分别测定细集料和泥土的重量,计算不同粒径范围内的泥土颗粒含量。
5.结果评定:根据试验结果,判断细集料的含泥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四、试验结果的评定与应用根据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的结果,可以对不同粒径范围内的泥土颗粒含量进行评定。
如果试验结果符合规定的标准,则说明细集料的含泥量合格;如果不符合标准,则需要对细集料进行进一步处理,以降低含泥量。
细集料含泥量试验在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通过该试验,可以有效控制细集料的质量,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
(T 0333-2000)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本方法仅用于测定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
2、本方法不适用于人工砂、石屑等矿粉成分较多的细集料。
二、仪具与材料
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2、烘箱:能控温在105℃±5℃。
3、标准筛:孔径0.075㎜及1.18㎜的方孔筛。
4、其它:筒、浅盘等。
三、试验准备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m0)的试样两份备用。
四、试验步骤
1、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筒中,并注入浩净的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200㎜,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至0.075㎜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2、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砂样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怛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 1)。
五、计算
砂的含泥量按下式计算至0.1%。
Q n =010
100m m m -⨯ 式中:Q n ——砂的含泥量(%);
m 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
m 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