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共30张PPT)精品导学案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30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目标:1.了解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发展的情况;掌握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敌后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2.识读《平行关大捷示意图》《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百团大战示意图》等地图,提高通过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内容,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导学设想:1.教材简析:本课以敌后战场的抗战为题,教材安排了平行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百团大战三个学习内容。
教学中要首先明确国共合作后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关系,才能让学生理解敌后战场的重要性。
2.学习重难点: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而全面把握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
3.导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设问导学法、列表归纳法4.课前准备:阅读P100—102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事件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搜集阅读与本课学习内容有关的史料和图片5.课型:授新课导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复习回顾: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大的战役或者会战?然后归纳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研修,交流学习成果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什么战役?是谁指挥了这次战役?2.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什么地方?3.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了哪些敌后抗日根据地?4.为了有效的打击敌人,抗日敌后根据地军民采取了哪些作战方法?5.为了巩固抗日敌后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哪些政策和措施?6.谁在什么区域指挥了规模空前的百团大战?三.从师学艺,释疑解惑,提升自己(一)平型关大捷1.观看PPT结合课本P100第一段内容,描述:平型关大捷的经过(什么时间,谁指挥哪支部队在何地设伏打击日军,取得了怎样的战果?)1937年9月,林彪指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设伏打击日军,经过一天激战,取得了歼敌1000多人辉煌战绩。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目标】1.了解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等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
2.理解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重点难点】重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自主学习】知识点1 平型关大捷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2、时间:1937年9月3、指挥:4、部队:第一一五师5、战果:将日军1000多人全部歼灭6、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知识点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建立:(1)目的: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代表:、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3)中心: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2、战术:(1)特点: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2)战法:、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3、巩固:(1)措施: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2)作用: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3、评价:敌后战场与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知识点3 百团大战1、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和封锁。
2、时间:年下半年。
3、指挥:4、规模:敌后战场与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5、目标:破袭日军,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6、作用: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毛泽东①毛泽东这首诗的赠与对象就是图中的人,他是谁?②这幅照片反映的是他在哪次战役中指挥的情景?③这次战役发生在什么背景下? 有何意义?④这次战役的规模如何?主要目标是什么?【当堂达标】1、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队的声威”。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难点: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1.教师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学生回答: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4.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目标导学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学生回答: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
3.教师提问: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学生回答:人民游击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层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力量,组织了各方的力量。
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抗战》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抗战》,这是八年级历史上册重要内容。
该部分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全民族抗战兴起》中第四节,详细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策略、敌后战场战役和战斗,以及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策略,认识敌后战场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敌后战场主要战役、战斗,以及抗日根据地建设情况。
3.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敌后战场抗战策略及其在抗日战争中地位。
2. 教学重点:敌后战场主要战役、战斗,以及抗日根据地建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介绍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策略。
(2)讲解敌后战场主要战役、战斗,如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3)阐述抗日根据地建设情况,包括政权、经济、文化等方面。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作用。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分析一道关于敌后战场抗战策略选择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21课敌后战场抗战2. 内容:(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策略(2)敌后战场主要战役、战斗(3)抗日根据地建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策略。
(2)列举敌后战场主要战役、战斗,并简要介绍其中一场。
(3)谈谈你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认识。
2. 答案:(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策略:以游击战为主,消耗敌人,保存自己,逐步发展壮大。
(2)敌后战场主要战役、战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以平型关大捷为例,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聂荣臻指挥下,取得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