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187.00 KB
- 文档页数:24
精心整理第一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与写作原则第一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有三点:坚持真实性,注重时效性,用事实说话一、坚持真实性1、(1(2(3(4(52、从写作的角度来探讨,原因如下:(1)夸大事实,耸人听闻(2)捕风捉影,超前预报(3)追求生动,胡编乱造(4)乔装打扮,导演新闻。
新闻事件里的人物按照作者的安排进入某种事先设定好的场景,把本该自然发生的事情经过“导演”的授意,当戏来演。
二、注重时效性所谓时效性,即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
与时效性相关的要求是时机性。
时机性要求不能单纯要快,更要注意时机,早了不1、2、3、一事一报的报道方式,往往是待事件结束后再做报道。
有些新闻事实来得非常突然,记者为了赢得时间,可先就事实的结果发个简讯,然后再通过深入采访,就新闻事实、新闻事件的背景、原因、发展情况、影响范围及各界的反映,作连续深入的报道。
4、写作中应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努力表明新闻的时间性对时间要素马虎对待,用“最近”“不久前”“前些日子”等弹性很大的词语,是不符合新闻报道写作要求的。
一些非事件性的新闻,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有明确的时间点,这类报道的写作要特别注意报道的时机,在报道内容中努力标明为何要现在报道这一事实。
三、用事实说话12地报道事实这一点上的。
显果藏因法是新闻报道中隐含思想意义最常见的做法。
所谓显果藏因,即指记者只需把事实摆出来,道理则让读者去猜而得之或悟而得之。
读者自己从新闻事实中悟到道理,自然会心悦诚服。
不直接说出作者的观点,西方新闻界通常称之为“藏舌头”。
舌头即指新闻报道中的思想观点。
不善于藏舌头,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3、在事实的联系中显示意义背景材料在新闻中无非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帮助读者读懂新闻;二是作者藉此传达自己的倾向性。
4、一、12避免臃肿、闭塞,有助于版面美化。
4、句子短短句给人一种简洁明快和轻松之感,传播的信息量大,也是时效的一种体现。
把写短句看得那么重要,是因为简短的句子往往要比拖泥带水的句子要简明而富于表现力。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文字简洁、准确传达信息的特点。
它是一种对事实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语言,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工具。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语言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新闻语言要求准确传达信息。
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地传达事实,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
新闻语言要力求简明扼要,清晰表达新闻事件的要点,避免文字冗长或繁琐。
准确传达信息对于新闻报道的可信度至关重要,只有准确传达信息,才能让受众对新闻报道产生信任。
新闻语言要求客观公正。
新闻报道应该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各个角度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件,避免主观色彩过重或偏颇。
新闻语言应该避免使用情绪化、主观性强的词语,要以客观的视角描述事实,让受众自行判断。
新闻语言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简练清晰。
在新闻报道中,语言要力求简明扼要,清晰表达新闻事件的要点,避免文字冗长或繁琐。
简练的语言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和理解度,让受众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的要点。
新闻语言还要求用词规范、不造作。
新闻报道中应该使用规范、通俗易懂的词语,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造作的说辞。
新闻语言要符合受众的语言习惯和理解习惯,使受众能够顺利理解新闻报道。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要求语言简练清晰、用词规范、不造作。
只有遵循这些基本原则,新闻报道才能真实准确地传达信息,让受众对新闻报道产生信任。
希望广大媒体工作者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中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2000字】第二篇示例:新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具有直接传递信息、客观报道事实、简洁准确等特点。
在新闻报道中,准确地传递信息对保持新闻原始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新闻语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读者的理解。
新闻语言应当准确。
准确的新闻语言能够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新闻语言的规范与样式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
而新闻语言的规范与样式,在保证信息准确传达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整体阅读体验,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闻内容。
本文将从新闻语言规范性、简练性和客观性等方面,探讨新闻语言的规范与样式。
1. 规范性新闻语言的规范性是指遵循语言规范和新闻行业规范进行表述和报道。
首先,要注意使用标准的汉语表达,避免使用方言、口语和带有个人色彩的表达方式。
其次,新闻报道应当准确、无歧义地传递信息,避免使用夸张、主观的修辞手法,以免引起读者困惑或误导。
此外,新闻稿件应遵循新闻报道的“五W一H”原则,即明确回答谁、什么、在哪里、为什么、怎么样、何时的问题,确保信息相对完整和全面。
最后,新闻稿件应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不涉及虚假、侮辱等不当内容。
2. 简练性新闻语言的简练性是指在保证表达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报道。
首先,应避免冗长的句子和繁琐的修辞,采用简单直接的句式结构,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和吸收信息。
其次,要恰当运用简化和缩写技巧,减少冗余的信息,突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此外,新闻标题应力求简洁醒目,能够准确概括文章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最后,要注意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保持整个报道的紧凑性和条理性。
3. 客观性新闻语言的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求报道内容中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和立场,以确保报道的中立性和可信度。
首先,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地呈现事件的经过和事实的真相,避免使用主观、情绪化的形容词和副词。
其次,要慎重使用带有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的词语,避免对事件进行过分解读和推测,以免误导读者。
此外,新闻报道应多角度、多声音地报道事件,给读者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让读者自行判断和评价。
最后,要避免夸大事实、制造轰动和炒作,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总之,新闻语言的规范与样式对新闻内容的传达和读者的阅读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清晰性、客观性和吸引力。
以下是根据提供的资料总结的新闻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
1、标题的编写
准确性:标题必须准确概括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生动性:在确保准确性的基础上,标题应尽量生动有趣,以吸引读者
新颖性:标题应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2、导语的撰写
导语应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新闻结构
新闻的结构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新闻内容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4、新闻写作技巧
报道的展开:应将新闻的结构、导语、直接引语、新闻的语言等技巧组织起来,形成一篇流畅的新闻作品
新闻背景的使用:新闻背景是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把新闻事件放在相关的语境中,增加新闻的知识性和价值
5、新闻稿的标准写作格式
新闻稿应包括“5个W、1个H和1个So what”,即“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why(起因)、how(形式)、So what(意义)”
6、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应有明确的主题,从开始到结束要让人看出一个中心点所在
7、消息新闻写作技巧
时效性:尤其是政策稿、突发事件稿,应滚动发稿,不断更新新闻点的发现:新闻的本质是发现,新闻能力在于发现新闻点、捕捉新闻点、放大新闻点
标题和导语:标题要准确、鲜明,导语是全文精华的提炼。
传播语言学教学大纲《传播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3 先修课程:语言学概论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新闻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一门理论实践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立足于现代语言学和当代传播学对人类语言符号的认知,以开放的视野和现代学术的眼光,重新梳理了关于传播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学术成果,探讨了许多新的传播语言学课题,构筑了新的传播语言学研究框架,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代传播语言学研究的新的视角与风貌。
本课程主要以传播艺术为对象,结合丰富的实例,讲授如何理解语言传播的特性,分析语言传播艺术如何具体运用,使学生基本掌握语言传播的思维和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实现两个个目标:一是对语言传播艺术类型的了解,并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二是培养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熟悉具体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达到的效果,真正明确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功能、局限以及发展,掌握文学语言、广告语言、新闻语言、网络语言的传播价值。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传播学的理论基础;(2)熟悉语言学的理论现状(3)了解传播语言学的理论建构(4)明确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2.教学内容(1)传播学的理论基础;(2)语言学的理论现状;(3)传播语言学的理论建构;(4)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第二章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语言的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模糊性;(2)了解语言的存在的语境;1(3)了解语言产生的特殊性。
2.教学内容(1)语言的符号性;(2)语言的系统性;(3)语言的社会性;(4)语言的模糊性;(5)语言离不开语境;(6)语言是人类特有的。
第三章语言在传播中的功能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语言的交际、思维功能;(2)明确语言的文化功能、凝聚功能;(3)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教学内容(1)语言的交际功能;(2)语言的思维功能;(3)语言的文化功能;(4)语言的凝聚功能。
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讲义第一章新闻报道概述1、新闻报道基本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根本、时效是新闻的魅力、舆论引导是新闻的灵魂。
2、如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引用的各种资料;人物语言、心理、环境细节等)、客观(客观事实及对其解释分析)、全面(要用“两点论”看问题,反对片面性)。
3、选择事实的标准(可能涉及简答):1)真实的、重要的、有政治价值的事实。
2)最新鲜的、昨天或者今天发生的事情,不是陈旧的事实。
3)具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事实。
4)最精炼、从许多同类事实中提炼出来的、本质的的现象。
5)形象的、生动有趣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实。
4、时效性内涵:时间性、时新性、时宜性。
5、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指的是运用舆论影响人们的意见,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6、新闻主题(04名词解释、重点概念):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是贯穿一篇新闻作品的主导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
7、选择主题三个原则:政治上重要的、关注受众注意的问题、涉及最迫切的问题。
8、报道角度的选择:1)对某方面工作有全局性影响或者有重要意义的角度2)选择最能揭示事物本质或人物精神面貌的角度3)选择适合读者心理的角度第二章消息的写作(重点章节)1、消息:在新闻报道的文字体裁中,消息是使用量最大最常见的一种基本文体。
它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准确、迅速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报纸上刊登的消息一般带电头或“本报讯”,统称消息头。
2、消息的种类:(从报道内容上分)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等;(从新闻和事件关系上分)事件新闻、非事件新闻;(从反映的对象上分)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从篇幅长短上分)长消息、短消息、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按写作特点)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
浅谈新闻语言应具备的特点【摘要】新闻语言在新闻报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性、客观性、简洁性、清晰性和感染力是新闻语言应具备的特点。
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客观性是保证新闻报道公正客观的重要条件,简洁性和清晰性则是提高信息传达效率的关键。
而感染力则可以让读者更加投入到新闻报道中,增强信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新闻语言的特点对新闻报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了以上特点,新闻语言才能更好地传达信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闻内容。
【关键词】新闻语言、特点、准确性、客观性、简洁性、清晰性、感染力、新闻报道、传达信息1. 引言1.1 新闻语言的重要性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闻传播的媒介,也是新闻信息传达的载体。
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客观性、简洁性、清晰性和感染力等特点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只有准确地传达信息,才能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客观性是新闻语言的核心特点,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而不受主观色彩的影响。
简洁性是新闻语言的重要特点,新闻报道需要简明扼要地表达信息,避免冗长繁琐的描述,让读者迅速抓住重点。
清晰性是新闻语言的必备品质,新闻报道需要清晰明了地传达信息,避免歧义和误解。
感染力是新闻语言的特色之一,新闻报道应该具有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情。
新闻语言的特点对新闻报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语言应具备以上特点,才能更好地传达信息。
1.2 探讨新闻语言的特点新闻语言作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工具,其特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探讨新闻语言的特点时,我们可以从准确性、客观性、简洁性、清晰性和感染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准确性是新闻语言应具备的重要特点之一。
新闻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必须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虚假报道造成的误导和混淆。
只有确保新闻内容和事实相符,才能更好地传达信息,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客观性也是新闻语言不可或缺的特点。
新闻学中的新闻语言规范与规则新闻语言是新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信度密切相关。
在新闻学中,新闻语言有一定的规范和规则需要遵循,以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新闻学中的新闻语言规范与规则,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
一、新闻语言规范的重要性新闻语言规范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的语言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准则。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信息传递效果:新闻语言规范能够帮助记者准确、简洁地传递信息。
它要求新闻报道使用准确、权威、客观的语言,避免使用主观评价、夸大和夸张的措辞,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闻信息。
2. 保护报道对象的权益:新闻报道应该依法依规,遵守法律、道德和职业伦理。
新闻语言规范要求记者尊重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名誉权,不对其进行诋毁或歪曲,避免文章中出现不实的信息。
3. 维护新闻媒体形象:新闻机构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新闻从业者要通过遵循新闻语言规范,准确报道事实,提高报道的可信度和公信力,以维护新闻媒体的形象和信誉。
二、新闻语言规范的应用1. 准确表达事实:新闻报道应该准确地表达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记者应该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新闻事实,不夸大事实、不隐瞒真相。
2. 按照新闻价值选择语言:新闻报道的语言应该根据新闻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选择。
重大事件可以使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提升报道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而一些小事件可以使用简洁、客观的语言进行报道。
3. 避免主观评价和情感色彩:新闻报道应该尽量避免主观评价和个人情感的色彩。
记者应该通过客观事实的描述,让读者自行评判和判断,避免对事件进行主观解读和情感偏激。
4. 语言简练明了:新闻报道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废话、繁琐和难以理解的用词。
短小精悍的语言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5. 遵守法律和伦理规范:新闻报道应该遵守国家法律、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
记者不能报道虚假信息、侵犯他人权益的内容,应该尊重隐私、尊重个人权利,并承担起监督权力的责任。
新闻传播学概论考点新闻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1.新闻(定义):新闻是高度组织化的传播者向社会公众报道事实新近变动状态的信息。
(第一章:新闻的界定和类型P13)2.硬新闻(概念):硬新闻也被成为纯新闻,是指“对已发生的或24小时内被发现的当前公众关注的事件的报道”,尤其是对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利益、题材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的及时报道,其特点是时效性强、制作严谨规范。
软新闻(概念):软新闻是指那些时效性不强而人情味浓厚、容易激发阅读视听的兴趣的新闻。
(第一章:新闻的界定和类型P43)3.新闻信息守门人(概念):新闻传播者是指专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第二章:新闻传播者P51)4.组织报道(概念):组织报道,首先是指编辑部通过对报道方案的设计,在报道的主要内容范围、报道重点、报道过程、发稿计划、版面地位和版面形式、报道人员等方面做出具体细致的安排。
调控报道(概念):调控报道是指在报道进行过程中随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调整报道计划,控制报道进展,以达到最好的报道效果。
(第三章:新闻的采访、写作与编辑P124,125)5.稿件处理:包括组稿、选稿、改稿。
组稿(意思):编辑根据拟订的选题计划与发稿意图以及读者对象,物色作者撰写相应的稿件,这就是组稿。
选稿(意思):新闻编辑每天要从众多的新闻稿中挑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符合编辑部制定的编辑方针的新闻稿件,对新闻稿件作出第一次评价。
改稿(意思):面对已经决定留用的新闻稿件,新闻编辑进一步的工作是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去芜存菁、修正润饰、琢玉成器,从而保证新闻传播的高品质。
工作包括:立主脑、校差错、修饰辞章。
(第三章:新闻的采访、写作与编辑P126)6.三个原则(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含义):新闻要求的真实是以事实的真实为基础和参照标准,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反映必须符合事实的实际状况,是把“全部叙述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
《新闻语言》教学大纲新闻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准确、客观的特点而闻名。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掌握新闻语言的技巧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新闻语言》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新闻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闻报道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因此学生需要学会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事实和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新闻报道的场景,让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
新闻从业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做到准确、客观地报道新闻。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读报纸、观看新闻节目,培养他们对时事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新闻分析和评论,提高他们对新闻事件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要求简洁明了,因此学生需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事实和观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优秀的新闻报道,让学生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新闻写作的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新闻报道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闻报道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不同的传播媒体和读者需求。
因此,学生需要学会思考和创新,提出新的报道方式和观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新闻创作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锻炼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综上所述,《新闻语言》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闻素养、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培养出一批具备优秀新闻报道能力的人才,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