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全产业链产品的质量及安全管控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1. 引言番茄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大。
然而,随着全球农业发展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番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番茄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番茄产业的持续发展。
2. 番茄产业现状2.1. 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番茄的种植面积约为XXX万公顷,年产量为XXX吨。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番茄生产国之一,占据了全球番茄产量的XX%左右。
2.2. 行业结构番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传统的小农户在农田中种植番茄,然后通过农贸市场和中间商流通到消费者手中。
另一方面,一些大型农业企业采用规模化种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2.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番茄及其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番茄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并被认为是预防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蔬菜。
此外,番茄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工业,如番茄酱、番茄汁等。
2.4. 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番茄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种植模式对土地、水资源和人力的消耗较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其次,番茄的种植和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着包装、储存和物流等问题,影响了商品的品质和保鲜度。
另外,一些品种的番茄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
3. 建议3.1.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番茄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益,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这意味着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建立番茄产业链,包括种苗培育、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市场竞争力。
3.2.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种植模式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消耗问题,应该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
例如,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应加强番茄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合理使用农药,保障番茄的品质和产量。
番茄全产业链产品的质量及安全管控分析作者:沈广军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8期番茄又名西红柿或洋柿子,在古代就被称之为六月柿、喜报三元。
番茄不仅可以生吃,也可以作为熟食进行食用。
番茄具有的营养比较丰富,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因此番茄种植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世界上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蔬之一。
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它保护的设施进行番茄栽培。
番茄所具有的丰富营养也是不可忽视的,番茄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铁、锌等微量元素,在通常情况下,使用番茄还可以减少皮肤辐射损伤,并可以祛斑美白。
正是因为番茄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深受人们喜爱,番茄加工过程也备受关注,在不少地区都有番茄加工企业。
1 控制番茄生产质量番茄在生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影响,例如天气原因,自然灾害等,其中害虫对番茄生长所造成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因此,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应该做好防范害虫的措施。
除了上面出现的问题还有一点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番茄需求量的增加,有些人就会对番茄使用添加剂以此来缩短番茄的生长周期,膨大剂以及催熟剂就是最常采用的添加剂,这些都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在面对番茄刚种植的时候出现的害虫问题,采用最多的防治措施就是喷洒农药,例如吡虫啉和阿克泰等农药。
农药的喷洒不仅不利于番茄苗的生长,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对于一种新的防御措施可以很好的减少以上两方面出现的问题,这一措施就是利用白粉虱对黄色趋向性而设置的一种防御措施被称之为黄板诱杀,这种措施是主要是把杀虫剂和黄色粘虫板诱杀白粉虱结合在一起。
采用这种防治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可以减少因为农药对人们生活健康带来的影响。
番茄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症,例如花皮病症、果实空洞、果实斑点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采用天然产物丙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进行控制,这可以很好的抑制灰霉病菌的菌丝的生长。
随着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出色的研究,例如绿色生物农药和肥料的使用,这可以有效的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害虫。
番茄全产业链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马挺军
【期刊名称】《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5(033)003
【摘要】番茄被人们既当成水果又当成蔬菜,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番茄产品被开发推广.番茄经过深加工后附加值极大增加,如何保证番茄产品质量成了消费者日益关注的问题.对番茄育种、栽培、采收、贮藏、加工各个环节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从全产业链角度对番茄的安全生产进行评价,旨在为番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总页数】4页(P5-8)
【作者】马挺军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5.2;TS255.3
【相关文献】
1.做大做强全产业链的番茄产业——访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覃业龙 [J], 王艳丽
2.番茄全产业链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J], 马挺军;
3.蜂蜜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探讨 [J], 相光明;蒋慧冷;佳蔚;李恒;王春晓;王勇;冷佳蔚
4.番茄全产业链产品的质量及安全管控分析 [J], 沈广军[1]
5.全业态布局全产业链发展——利君制药倾力国际健康医药全产业链总部经济区建设 [J], 朱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番茄制品产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作者:刘娇刘静来源:《企业导报》2013年第21期【摘要】依托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土光热资源优势,新疆番茄制品产业迅猛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对新疆番茄制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番茄制品;产业链;困境;对策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土光热资源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种植工业用番茄,种植面积,番茄制品生产量都迅速扩大,由于新疆番茄制品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现已成为继美国和意大利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番茄制品生产国。
新疆番茄制品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一、新疆番茄制品产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1.产业链短,产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新疆生产的番茄制品,90%以上为初级加工产品大桶装普通番茄酱。
品种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
大桶装番茄酱出口后,在国外市场被加工成番茄粉、番茄沙司、番茄汁饮料等深加工产品,贴上国外企业的标签,然后出售。
这种产业模式使得新疆的番茄制品企业只能获得整个产业链中的初级加工环节的微薄利润,且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避免出现恶性竞争。
2.企业盲目扩张,行业竞争无序,产品质量下降,贸易壁垒风险加剧。
一是企业盲目扩张,行业竞争无序,主要采取低价格竞争策略扩大出口市场。
仅2009年,新疆新增出口番茄制品生产企业31家,占全区番茄制品生产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年产量102万吨,比2008年增长55%。
同时生产企业布局也不合理,一部分区域生产企业密集现象普遍,这就导致了为抢购原材料而引发的无序竞争,对原材料质量要求的标准降低。
二是新疆番茄种植方式仍以小农分散种植为主,农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自为战,在种子、技术、药物等方面无法实现发达国家的高度标准化和机械化,一方面导致种植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原料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而目前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度,也导致了农民的短视行为,致使土地质量下降进而导致产品质量逐年下降。
番茄产品测评分析报告1. 引言最近几年,随着健康饮食的兴起,番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蔬果,番茄不仅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对人体具有多种健康益处。
因此,市面上涌现了各种各样的番茄产品,如番茄汁、番茄酱、番茄饼干等。
本次测评将对几种主流的番茄产品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番茄产品。
2. 测评内容本次测评共选择了以下四个主流的番茄产品进行评估:1. 番茄汁2. 番茄酱3. 番茄片4. 番茄罐头3. 测评指标为了全面评估每个番茄产品,我们制定了以下指标:1. 原材料:考察产品的原材料是否天然、无添加剂,以及原材料的质量。
2. 营养价值:核查产品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含量。
3. 味道:通过品尝评估产品的味道和口感。
4. 包装:评估产品的包装设计和易用性。
5. 价格:分析产品的价格与性价比。
4. 测评结果与分析4.1 番茄汁- 原材料:番茄汁的原材料为新鲜番茄,无添加剂,符合天然健康的标准。
- 营养价值:番茄汁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对皮肤和免疫系统有益。
- 味道:番茄汁口感醇厚,略带甜味,但有一些产品伴随着苦涩的余味。
- 包装:多数番茄汁采用方便的瓶装设计,易于携带和储存。
- 价格:番茄汁的价格在市场上相对较高,但与其健康价值相符。
4.2 番茄酱- 原材料:番茄酱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和调配,添加了调味料和防腐剂。
- 营养价值:番茄酱的含有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相对较低,但依然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 味道:番茄酱的味道酸甜适中,容易搭配多种食材。
- 包装:大多数番茄酱采用瓶装设计,易于取用和储存,但也有部分产品采用包装袋或桶装。
- 价格:番茄酱的价格相对番茄汁较低,性价比较高。
4.3 番茄片- 原材料:番茄片的原材料为新鲜番茄,晒干后制成,无添加剂。
- 营养价值:番茄片保持了番茄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和抗氧化剂。
- 味道:番茄片口感脆嫩,略带酸甜味道,适合作为零食食用。
FA-189番茄果品质量问题及对策以色列FA-189番茄已在朝阳县推广7年,多以温室冬春茬栽培。
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低温、色泽艳、果形正、耐储运等优点,远销吉林、黑龙江、赤峰、俄罗斯等地,深受客户欢迎。
但近年来一些新建温室的农户,由于管理水平和投入水平低,番茄果实品质出现了问题,影响了产量和效益。
现将有关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述如下。
一、果个变小原因以色列FA-189番茄属中型果,正常单果重130~180克,而有的棚室番茄1~3层果大些,4层以上果实变小,第2茬落蔓栽培,后期果实同乒乓球大小,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5种。
1.土层浅薄朝阳县温室墙体多为泥垛墙或红砖夹土墙,有些农户将有限的耕层土垒墙,温室的土壤质量偏下。
有些温室小区选在河滩地一坡地,耕层土壤深度不够,造成根系发育不良,使植株发育不良、果个变小。
2.有机肥投入水平低FA*-189番茄根系发达,个体生育健壮,必须有足够的有机肥作基肥,况且1年两茬,第2茬采取落蔓栽培,生长期都在10个月左右,目前每亩施肥水平只有3000~5000公斤,远远满足不了生长发育需要,必然造成果个小。
3.温室保温性能差许多新建温室由于后坡保温层薄,单层草帘、门口封闭不严,造成室内昼夜温差过大,白天高达34~35℃,夜间仅有3~5℃。
尤其在1月10~30日全年最低温时期,温室后半夜有时降至0℃,只能维持代谢,不能生长,影响果实膨大。
4.不疏果由于棚户缺乏管理经验,舍不得疏果,有多少就留多少,造成果个普遍偏小。
5.追肥不当由于FA-189番茄生长期长(300天),后期和2茬全靠追肥补充。
如施肥量不足,加之追用的肥料有效含量低,营养满足不了果实生长的需要,导致果个变小。
二,防止果个变小的方法1.深翻增加活土层定植前将土壤深翻40厘米,土层浅薄可增加土层厚度在50厘米以上。
2.增施有机肥亩施腐熟优质农肥10000公斤作基肥,结合做垄1次性施入,增施磷酸二铵40公斤、硫酸钾15公斤。
番茄供应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基于新疆番茄数据林秋平;李元辉【摘要】近两年来,番茄供应链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性,农户和加工企业利益受损,整个供应链陷入“减产-涨价-增产-跌价-减产”的恶性循环;基于新疆番茄供应链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番茄制品加工企业决策的盲目性、信息传递的滞后性以及供应链核心企业地位的缺失是导致番茄产品供应链波动的主要原因;加强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供应链核心企业地位可以增加供应链的协同性,对完善番茄供应链体系提供参考建议.【期刊名称】《物流科技》【年(卷),期】2014(037)009【总页数】4页(P66-69)【关键词】番茄;供应链;现状;问题【作者】林秋平;李元辉【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4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番茄制品的生产国和第一大番茄制品出口国。
2011年我国番茄及番茄制品出口总额近10亿美元,番茄制品产量达到129万吨,出口量为113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30%以上。
但是,我国是番茄制品的消费小国,我国人均年消费番茄酱仅0.6公斤,将近90%的番茄制品用于出口。
作为中国最大的番茄生产基地,新疆番茄制品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新疆以独特的光热和水土条件成就了优质番茄的生长,加工而成的番茄酱成为国际市场公认的优质产品。
2012年,新疆番茄制品的年产能已经突破200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的番茄制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与美国加州的河谷地区、欧洲地中海地区并称为全球番茄种植和加工的三大中心,年出口量约占全球番茄酱贸易总量的四分之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的番茄市场受到较大的冲击,国内番茄加工企业亏损严重,番茄制品供应链表现得很脆弱,供应链上下游从种植到销售波动都较大。
番茄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番茄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充分认识到番茄制品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番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无公害番茄是指在番茄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从而生产健康、安全的番茄产品。
虽然无公害番茄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但在高产栽培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病虫害的防治。
由于不使用农药,番茄面临着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如斑点病、病毒病和蚜虫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番茄品种,通过基因改良或选择传统耐病品种,提高番茄的自身抵抗力。
2. 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距:适当增加番茄的种植密度和株距,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3. 优化灌溉管理:定时定量地进行灌溉,避免产生过多的湿度和积水,以防止病菌滋生。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其他生物控制剂来控制番茄的病虫害,如利用寄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还面临着营养缺乏和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
由于不使用化肥,番茄植株容易出现养分不足的情况,而且长期种植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合理施肥:采用有机肥或生物肥料进行施肥,提供番茄所需的营养元素。
可以选择鸡粪、牛粪等有机肥料,或者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肥料的制作。
2. 种植轮作:定期进行番茄的种植轮作,将其他作物引入种植轮作体系中,有助于恢复土壤的养分和结构。
3. 土壤改良:采用土壤改良技术,如添加有机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水分。
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还面临着市场需求和质量管理等问题。
高产的无公害番茄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销售渠道,并且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管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合作社或社区合作组织:与当地农民建立合作社或社区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社的统一销售和品牌建设,确保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定位。
2. 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无公害番茄生产和加工标准,建立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我国番茄质量安全全程管控标准体系研究刘希艳1杨琳1王仲1沙品洁1周景哲2王全红1吴文钢1(1.北京市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站,北京100101; 2.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北京100029)摘要:系统梳理了我国现行的番茄质量安全相关标准,着重分析了番茄的检测类标准以及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 安全管控标准现状,简要分析了番茄国内外标准的差异及我国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番茄质量安全全程管控标准体系 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院番茄;质量安全;全程管控;标准体系番茄(Sol如咖iycopersicum),又称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是全球栽培最广、消费量最大的蔬 菜作物[1]。
目前我国番茄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 界首位。
据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的统计数据,我国番茄常年产量在5 000万t以上,主产区主要 是新疆、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省 份。
2015年我国番茄产量达到5 594万t,占全国 蔬菜总产量的7.1%[2]。
然而随着世界番茄产品贸易 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国家开始通过提高技术性贸 易壁垒限制我国番茄产品的进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 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 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农业标 准化,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 管体系的任务要求[4]。
蔬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 设是蔬菜标准化的一项基础性科研工作,是对蔬菜 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的有效措施' 建立高水平的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安全标准体 系,打造从农田种植到终端消费全程完善的产业链 是解决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更是保证商品质量安 全、提高产业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6]。
我国番茄制品贸易量猛增,番茄产业实力有所增 强,但整体水平与国际同行以及市场需求之间仍存 在一定差距,例如鲜食番茄,由于包装保鲜及物流仓储等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番茄等级参差不齐[7]。
西红柿行业分析报告西红柿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西红柿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之一,它是番茄科番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蔬菜,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烹饪、医药、保健等领域。
二、分类特点西红柿根据品种、颜色可以分为很多类别,常见的有红色西红柿、黄色西红柿、樱桃西红柿、黑色西红柿等。
西红柿酸度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口感鲜美、清爽。
三、产业链西红柿的产业链包括:种苗选择、种植、收获、仓储、加工、销售等环节。
其中,种苗选择对于西红柿的种植质量、收益率等关键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发展历程西红柿的种植历史很长,早在唐代就有种植红色西红柿的纪录。
现代西红柿的种植起步于20世纪初,然而,随着西红柿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西红柿种植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业政策文件我国关于农产品生产、销售的行业政策较为完备,包括了产地补贴、物流补贴、质量监管、市场开拓等方面。
六、经济环境西红柿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较为稳定。
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西红柿的价格也有所上涨。
七、社会环境西红柿的种植和加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在西红柿种植、加工、销售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绿色环保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八、技术环境近年来,西红柿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温室种植、植保技术、智能化生产等,大大提高了西红柿的品质和产量。
九、发展驱动因素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科学种植等因素都促进了西红柿产业的发展。
十、行业现状西红柿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市场需求强烈,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工业生产加工厂家逐渐向产地转移。
十一、行业痛点西红柿产业在种植、加工、销售方面还有不少痛点,如种植技术不够成熟、工业生产和产地生产还有一定的差距、环境保护意识不够等。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西红柿产业的发展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科学种植技术研究、推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品牌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
番茄全产业链产品的质量及安全管控分析
作者:沈广军
来源:《山西农经》2017年第08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个方面的技术都有些突破,特别是食品行业相关的技术,例如番茄产业的开发和推广。
番茄在经过加工之后的利用率会更高,人们目前对食品方面关注的重点就是在于食品质量安全上,也就是说人们非常关注番茄的质量问题。
下面就对番茄的整个生长过程以及成熟之后的加工过程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对番茄全产进行研究的出发点就应该从全产业链方面入手,这样有利于促进生产番茄质量的保证,促进番茄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番茄;全产业链;安全管控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8-004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TS255.5 文献标志码:A
番茄又名西红柿或洋柿子,在古代就被称之为六月柿、喜报三元。
番茄不仅可以生吃,也可以作为熟食进行食用。
番茄具有的营养比较丰富,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因此番茄种植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世界上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蔬之一。
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它保护的设施进行番茄栽培。
番茄所具有的丰富营养也是不可忽视的,番茄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铁、锌等微量元素,在通常情况下,使用番茄还可以减少皮肤辐射损伤,并可以祛斑美白。
正是因为番茄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深受人们喜爱,番茄加工过程也备受关注,在不少地区都有番茄加工企业。
1 控制番茄生产质量
番茄在生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影响,例如天气原因,自然灾害等,其中害虫对番茄生长所造成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因此,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应该做好防范害虫的措施。
除了上面出现的问题还有一点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番茄需求量的增加,有些人就会对番茄使用添加剂以此来缩短番茄的生长周期,膨大剂以及催熟剂就是最常采用的添加剂,这些都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在面对番茄刚种植的时候出现的害虫问题,采用最多的防治措施就是喷洒农药,例如吡虫啉和阿克泰等农药。
农药的喷洒不仅不利于番茄苗的生长,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对于一种新的防御措施可以很好的减少以上两方面出现的问题,这一措施就是利用白粉虱对黄色趋向性而设置的一种防御措施被称之为黄板诱杀,这种措施是主要是把杀虫剂和黄色粘虫板诱杀白粉虱结合在一起。
采用这种防治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可以减少因为农药对人们生活健康带来的影响。
番茄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症,例如花皮病症、果实空洞、果实斑点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采用天然产物丙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进行控制,这可以很好的抑制灰霉病菌的菌丝的生
长。
随着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出色的研究,例如绿色生物农药和肥料的使用,这可以有效的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害虫。
对番茄生产有许多的管理部门都有相关的规定,应该做到无公害番茄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以及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部门应该及时把更好的技术方法推广给更多的生产机构,并提供完善的无公害番茄质量控制技术措施,相关的企业应该做好番茄全程质量控制。
1.1 培育番茄幼苗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培育番茄的方式培育出的番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所以应该培育出新的品种,应该把传统的育种方式与生物技术结合在一起。
培育出的番茄新品种要具备一定的抗病能力。
根据害虫的特性对昆虫以及植物抵抗害虫的应激抗性反应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利用生物中的遗传学培育出具备抗害虫能力的番茄幼苗,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由农药带来的影响。
番茄抗病抗逆育种的有效工具就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这种方式主要就是对番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分析,这对番茄新品种的培育有很大的好处。
番茄育种过程中有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分别是抗病、抗逆、品质育种技术等几个方面应该特别注意。
国外番茄种植比较好的可以适当的引进,从而扩大我国番茄种质资源,番茄的种植环境也应该有所改善。
只有番茄育种方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才能使番茄在以后获得更好的收益,提高番茄质量。
1.2 种植番茄
番茄在种植的过程中对多个方面都有要求,光照、水分、温度、养分等都有严格要求。
现在一般番茄都可以在温室中种植,温室可以很好的对光照、温度、水分等方面进行很好的控制,使番茄苗在最好的生长条件下生长。
番茄苗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要有计划的进行浇灌。
不同的季节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春天和冬天应该重点关注温室中的温度,应该根据情况做好及时的调节,而秋冬季节应该适当调高温度,以此来促进幼苗的生长。
传统的露天种植方式有许多的弊端,采用高岭土微粒膜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弊端。
2 番茄成熟后质量管理
2.1 对采摘后的番茄进行保险处理
番茄采摘之后如果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番茄就会很容易变质。
为了有效的减缓番茄的变质过程,有不同的保险措施,例如低温冷藏、气调储藏、辐射储藏、化学保藏、保鲜膜保鲜。
传统的保鲜的方式已经达不到要求了,现在采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采用气调冷藏以及冷藏保鲜,这种方式在采用的过程中还有些限制,例如应用范围、成本、操作技术等问题。
现在控制采摘后的番茄病害的时候采用化学剂除病害,为了达到效果一般都会加大化学剂的使用剂量,在食用的时候番茄上是否还残留化学剂这个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所以应该及时的找出无公害的方式。
经过研究分析,发现低温离子体技术是现在对果蔬保鲜所采用的最多的方式,这种方
式不仅系效率高,而且操作还比较简便。
除了这种方式,还发现了热处理的方式也可以对果蔬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主要就是利用高温杀死病菌,使番茄的各个指标都保持最好的状态。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会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2.2 采摘后进行分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番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获得最佳的采摘收益,番茄分层是很好的方式之一。
传统的方式一般是采用红外检测结合人工筛选的形式,主要是找出坏了番茄,这样做的效率不高。
新的分级方式采用CCD摄像机来获取样本图像,然后在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分级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级,实现分级过程自动化,提高分级效率。
3 番茄后期加工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事物的适用方式也有许多种,一个食物可以被做成不同的样子供人们食用,例如现在的人们在吃面包、薯条等食物的时候都喜欢涂上一些果酱,其中番茄酱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
番茄制品的制作形式也有许多种,有小包装番茄酱、低酸型冷破番茄酱等。
番茄的使用方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那几种,逐渐变得多样化。
例如番茄饮料,番茄纤维片等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在番茄食用的时候,在传统的凉拌番茄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出现了番茄炖牛腩。
番茄罐头也被人们所熟知,食用过程方便快捷。
结束语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个方面的技术水平都有所提高,拥有完善的番茄产业链,可以促进番茄产业的发展,完善的番茄产业链也就是说番茄从种植到生长、成熟采摘、加工搬运等各个环节都应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控制番茄质量问题,建立健全的番茄原料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我国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挺军.番茄全产业链产品质量安全控制[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5,(03):5-8.
[2]赵建欣,田新霞,赵永刚.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及管控政策选择[J].中国畜牧杂志,2014,(24):46-50.
[3]周加临.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乳品行业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建设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