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作文立意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7
组合练12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新闻阅读+作文立意(45分钟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
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木版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________了。
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木版年画上。
特别是在________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
所以,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木版年画往往是进行民间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________。
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
至于那种________的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
( ),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
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多姿多彩辞旧迎新无所不有惟妙惟肖B.丰富多彩辞旧迎新无所不包绘声绘色C.丰富多彩迎来送往无所不包绘声绘色D.多姿多彩迎来送往无所不有惟妙惟肖解析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
辞旧迎新: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即庆贺新年的意思。
迎来送往: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无所不包: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无所不有:是什么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
绘声绘色: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
题型组合练组合练1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作文立意(45分钟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活在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生命如歌,每一天都欢乐溢胸、笑语盈耳,花团锦簇、春意盎然?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人生没有意义,生活没有活力,心灵充满健康和快乐?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激情飞扬,轰轰烈烈,一路高歌,________?可是,人生万物,其精神、其美妙、其价值,不在相同,而在于不同处。
一如交响乐团中的各种乐器,没有一种是相同的,但演奏出来的却是________,精彩无比。
但终其一生的劳碌奔波,最终又有几个人能够________呢?在人生之路上,( )。
这样的平淡,能够让我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________,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人生没有意义,生活没有活力,心灵不充满健康和快乐?B.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有价值,人生有意义,生活有活力,心灵充满健康和快乐?C.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生活没有活力,心灵不充满健康和快乐?D.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生命有价值,生活有活力,心灵充满健康和快乐?解析反问句本身表一重否定,“谁不希望”即“谁都希望”,表意已经明确,不可再加其他否定词;人生、生命、生活、心灵,由抽象而具体,由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顺序不可改变。
答案 D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春风得意感慨万千称心如意洞察世事B.踌躇满志百感交集称心如意明察秋毫C.春风得意百感交集如愿以偿洞察世事D.踌躇满志感慨万千如愿以偿明察秋毫解析春风得意: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句中泛指顺利,应用“春风得意”。
感慨万千: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组合练17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作文立意(50分钟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交媒体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自我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新空间。
强调互动和分享的社交媒体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用户行为,大学生们在社交媒体上________。
不过,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让很多人沉迷其中________。
由于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知识含量低、质量________,这些零星、不完整的信息很难带给阅读者深层次、精神上的交流和体验,其所能够达到的阅读深度和阅读质量有限。
________,我们就无法建立起有深度的、科学的知识体系,甚至也会削弱和限制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养成的阅读行为习惯对于个人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社交媒体的碎片化阅读不能成为大学生阅读的根本和全部。
必须引导他们跳出碎片化的限制,站在更高的位置来审视自己的阅读和思考,通过经典阅读和深度阅读来追求高质量的阅读。
唯有不断地审视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并通过实践来提升阅读的品格,大学生们才能真正获得明辨是非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乐在其中不能自已参差不齐旷日持久B.乐此不疲不能自拔参差不齐长此以往C.乐此不疲不能自已良莠不齐旷日持久D.乐在其中不能自拔良莠不齐长此以往解析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不能自拔: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不能自已: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
长此以往:老这样下去(多含有变得更坏的意思)。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长期拖延。
答案 B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它满足了我们社交需求、带来丰富视听阅读体验,我们深度阅读的大量时间也被挤占了B.它大量地挤占了我们深度阅读的时间,也满足了我们社交需求、带来丰富视听阅读体验C.它满足了我们社交需求、带来丰富视听阅读体验,大量地挤占了我们深度阅读的时间D.它在满足我们社交需求、带来丰富视听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大量地挤占了我们深度阅读的时间解析上文的“不过,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说明语段强调的是社交媒体带来的弊端,D项表达流畅,语气更重。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组合三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三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管市面上销售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的两套莫言作品集的销售形势已成强.弩之末...,但百花文艺出版社还将在订货会上推出《莫言诺贝尔奖典藏文集》(全二十卷)。
②入夏以来,天气异常,五风十雨....,致使城市内涝、市民受灾的情况不断发生,有的人甚至因雨水过大而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
③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
④当今时代,许多人学艺不精,缺少刻苦钻研、务实上进的精神,以浮躁的心态对待工作,鲁鱼亥豕....的低级失误经常发生。
⑤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
⑥美国卫星追踪网站声称,美国一卫星曾拍到马航客机失联海域附近的照片,并以“可能为马航坠机地点”为题发布消息,这令此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A.①⑤⑥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④解析①强弩之末: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②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此处望文生义。
③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
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此处望文生义。
④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此处不合语境。
⑤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⑥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上海世博园,最前沿的技术、最经典的文化、最时尚的设计以童趣盎然的形式和孩子们相会,启迪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为他们打开通往未来的窗户。
B.由于一些人或热衷于捕风捉影、夸大事实,或热衷于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并通过微信杜撰一个个耸人听闻的谣言,让不明真相的人信以为真。
C.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引发社会矛盾,已经从人口问题演变为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20份】2019高考语文精编冲刺组合练江苏专用:组合练目录组合练 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作文立意 (2)组合练 2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作文立意 (8)组合练 3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作文立意 (15)组合练 4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作文立意 (21)组合练 5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古诗词鉴赏+作文立意 (29)组合练 6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古诗词鉴赏+作文立意 (33)组合练7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古诗词鉴赏+作文立意 (40)组合练8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古诗词鉴赏+作文立意 (46)组合练9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作文立意 (52)组合练10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作文立意 (58)组合练1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作文立意 (64)组合练12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作文立意 (71)组合练13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作文立意 (78)组合练14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作文立意 (84)组合练15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作文立意 (92)组合练16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作文立意 (99)组合练17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作文立意 (106)组合练18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作文立意 (112)组合练19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作文立意 (117)组合练20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作文立意 (124)组合练1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作文立意(50分钟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2018·江苏南通考前卷四)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________的工程,必须从娃娃抓起。
组合练5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作文立意(45分钟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搀扶年迈的老人,你选择了敬老;拾起地下的香蕉皮,你选择了爱幼。
对此________,你就选择了漠视。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国外进修后,穿越了重重艰难险阻,放弃了________的生活,毅然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技进步献计献策;( );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刑场上放弃最后一次生存的机会,________;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为了追寻世间真谛而抛弃了君主的________生活。
这些人的选择虽然并不明智,但又有谁可以否认这不是他们心灵的选择呢?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置之不理衣食无忧视死如归锦衣玉食B.不屑一顾养尊处优视死如归雍容华贵C.不屑一顾衣食无忧舍身取义锦衣玉食D.置之不理养尊处优舍身取义雍容华贵解析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去理睬它。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结合后句的态度“漠视”应选“置之不理”。
衣食无忧:衣物食物应有尽有,不用担心。
养尊处优: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
句中只就物质生活方面来说,没有强调地位上的“尊”,应选“衣食无忧”。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舍身取义: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句中强调的是面对死亡的态度,应选“视死如归”。
雍容华贵:形容人仪态高雅从容,庄重大方,也形容服饰华丽锦绣。
锦衣玉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此处偏重于指生活,不强调仪态与服饰,应选“锦衣玉食”。
答案 A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宁可拖着久病的身体困苦生活的现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不去领美国的救济粮B.现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宁可拖着久病的身体困苦生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C.朱自清,现代著名文学家,宁可拖着久病的身体,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D.现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宁可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拖着久病的身体解析结合分号及前后句子可知,先说人物,再说事件。
组合练3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作文立意(45分钟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朋友就是我可以与其________的人;在他面前,我可以________。
终于,我来到了这样一个人面前,他是如此真诚、无私,以至于我竟然可以抛开遮掩、客套和________;我们之间的相处那样简单、纯粹,仿如一个化学原子遇到了另一个化学原子。
真诚就像王冠和权杖一样,是最高尚的情感才可以享用的奢侈品;只要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
对待友谊的态度应该是虔诚的。
我们经常谈论如何选择朋友,但友谊其实都是顺其自然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尊敬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要把朋友当做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道风景。
他的许多优点当然是你所不具备的,如果你偏要________地依附于他,你就无法尊重那些优点;(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坦诚相对推心置腹冥思苦想寸步不离B.坦诚相对畅所欲言深思熟虑如影随形C.肝胆相照畅所欲言冥思苦想如影随形D.肝胆相照推心置腹深思熟虑寸步不离解析坦诚相对:彼此用真心来对待。
肝胆相照:以真心相见,语意重。
此处指一般朋友相处之道,应用“坦诚相对”。
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没有约束地把心里话吐露出来。
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语境强调的是“无拘无束”,应用“畅所欲言”。
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深思熟虑:反复深入细致地考虑。
句中强调无需谨慎小心,应用“深思熟虑”。
寸步不离: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强调的是“感情”。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强调的是“关系”。
句中指的是与朋友的关系,应用“如影随形”。
答案 B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只有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
(示例三)如果因为平时表现不好就不为见义勇为者申报见义勇为的荣誉称号,那么很可能导致危难时刻一些平时表现不太好的人就不站出来,任由灾难发生或置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
4.“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活动上,它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
根据下面图中提供的信息,请用一段文字概括说明“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
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图注:图中三角形里的内容是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六个目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认真看图,看清图表内容和意思,然后再组织语言。
在本图中,“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在课堂与课外教学目标的顺序上正好相反;抓住这一点,结合图表上的文字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翻转课堂”是将传统教学中课堂与课外的功能和顺序进行了倒置,即把识记、理解难度比较小的目标放在课外学习,而把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难度比较大的目标放在课堂中进行,老师给予学生比较多的帮助。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表达的理想境界是“无所待”,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
不依靠任何外物,达到绝对自由,这才是庄子的最高理想。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以恢宏的印象。
组合练4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作文立意(45分钟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大文豪,他的________哪怕是最普通最实际的举措也会被注染成一种诗意的浪漫。
苏东坡在杭州当太守是在北宋元祐年间,他当时没有想到,几十年以后,杭州会成为宋王朝新的都城,而________所兴建的那些工程( )。
城市基础设施________,市民们既具有南方人热情的天性,又极富文化素养。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切都________。
西湖整治好了,可以听夕阳箫鼓,也可以赏曲院风荷。
难怪宋孝宗赵眘坐在杭州的宫城里阅读苏东坡,尤其是他的那些奏议表状时,竟钦佩得掉下眼泪。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颦一笑殚精竭虑包罗万象美轮美奂B.一举一动处心积虑包罗万象完美无缺C.一举一动殚精竭虑一应俱全完美无缺D.一颦一笑处心积虑一应俱全美轮美奂解析一举一动:每个动作,指所有的行动。
一颦一笑:忧和喜的表情。
后半句“哪怕是最普通最实际的举措”和“一举一动”相呼应。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用在此处恰当。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一应俱全:一切齐全,指应有尽有。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此处用“完美无缺”更恰当。
答案 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恰巧是被那些仓皇南渡的君臣准备的B.恰巧是为那些仓皇南渡的君臣准备的C.恰巧准备是为那些仓皇南渡的君臣的D.恰巧是那些仓皇南渡的君臣准备的解析注意前一句的陈述主体是“那些工程”。
答案 B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难怪宋孝宗赵眘坐在杭州的宫城里阅读苏东坡那些奏议表状,尤其是他的作品时,竟钦佩得掉下眼泪。
组合练5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作文立意(45分钟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搀扶年迈的老人,你选择了敬老;拾起地下的香蕉皮,你选择了爱幼。
对此________,你就选择了漠视。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国外进修后,穿越了重重艰难险阻,放弃了________的生活,毅然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技进步献计献策;( );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刑场上放弃最后一次生存的机会,________;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为了追寻世间真谛而抛弃了君主的________生活。
这些人的选择虽然并不明智,但又有谁可以否认这不是他们心灵的选择呢?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置之不理衣食无忧视死如归锦衣玉食B.不屑一顾养尊处优视死如归雍容华贵C.不屑一顾衣食无忧舍身取义锦衣玉食D.置之不理养尊处优舍身取义雍容华贵解析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去理睬它。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结合后句的态度“漠视”应选“置之不理”。
衣食无忧:衣物食物应有尽有,不用担心。
养尊处优: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
句中只就物质生活方面来说,没有强调地位上的“尊”,应选“衣食无忧”。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舍身取义: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句中强调的是面对死亡的态度,应选“视死如归”。
雍容华贵:形容人仪态高雅从容,庄重大方,也形容服饰华丽锦绣。
锦衣玉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此处偏重于指生活,不强调仪态与服饰,应选“锦衣玉食”。
答案 A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宁可拖着久病的身体困苦生活的现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不去领美国的救济粮B.现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宁可拖着久病的身体困苦生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C.朱自清,现代著名文学家,宁可拖着久病的身体,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D.现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宁可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拖着久病的身体解析结合分号及前后句子可知,先说人物,再说事件。
组合练3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作文立意(45分钟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朋友就是我可以与其________的人;在他面前,我可以________.终于,我来到了这样一个人面前,他是如此真诚、无私,以至于我竟然可以抛开遮掩、客套和________;我们之间的相处那样简单、纯粹,仿如一个化学原子遇到了另一个化学原子.真诚就像王冠和权杖一样,是最高尚的情感才可以享用的奢侈品;只要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对待友谊的态度应该是虔诚的.我们经常谈论如何选择朋友,但友谊其实都是顺其自然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尊敬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把朋友当做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道风景.他的许多优点当然是你所不具备的,如果你偏要________地依附于他,你就无法尊重那些优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坦诚相对推心置腹冥思苦想寸步不离B.坦诚相对畅所欲言深思熟虑如影随形C.肝胆相照畅所欲言冥思苦想如影随形D.肝胆相照推心置腹深思熟虑寸步不离解析坦诚相对:彼此用真心来对待.肝胆相照:以真心相见,语意重.此处指一般朋友相处之道,应用“坦诚相对”.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没有约束地把心里话吐露出来.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语境强调的是“无拘无束”,应用“畅所欲言”.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深思熟虑:反复深入细致地考虑.句中强调无需谨慎小心,应用“深思熟虑”.寸步不离: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强调的是“感情”.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强调的是“关系”.句中指的是与朋友的关系,应用“如影随形”.答案 B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只有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B.只要拥有这种情感的人就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或遵从的了.C.只有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或遵从的了.D.只要拥有这种情感的人就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解析“只有……才”强调的是条件的唯一性,呼应前一句中的“最高尚”;“追求”与“遵从”是选择关系,二选一,中间应用“或”.答案 C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要站开一些,给这些优点足够的生存空间,让它们能够得到升华与扩展B.给这些优点足够的生存空间,要站开一些,让它们能够得到升华与扩展C.要站开一些,给这些优点足够的生存空间,让它们能够得到扩展与升华D.给这些优点足够的生存空间,要站开一些,让它们能够得到扩展与升华解析结合前句“依附于他”及两句间的分号可知,后句谈论的应是“保持距离”等内容,因此“要站开一些”应位于句首;“升华与扩展”的对象是“优点”,故应先“升华”,使优点更突出,再扩展,使优点更多样.答案 A4.下面几个话语情境都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5分)情境一: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情境二:某杂志上的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情境四: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暴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答:答案①“笑纳”改为“收下”;②“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③“府上”改为“家中”;④“光顾”改为“游览”;⑤“可望”改为“有望”.5.仿照下面的示例,仍然用“奉献”为话题,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奉献是开在寒风中的梅花,它可以为寒冷的冬天增添柔和.材料:蜡烛云彩绿叶蓝天枝干暗夜光明色彩灵动广阔的天空鲜艳的花朵沉寂的黑暗答:答案奉献是长在枝干上的绿叶,它可以为鲜艳的花朵增添色彩.奉献是飘在蓝天上的云彩,它可以为广阔的天空增添灵动.奉献是燃在暗夜里的蜡烛,它可以为沉寂的黑暗增添光明.6.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答:答案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小组进行,各小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相关作业;班级内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并通过投票对阅读成果进行评比.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7.(2018·河北唐山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刿论战》中,在鲁庄公表示不虚报祭品数量,以诚信示人后,曹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_____”,以美女衬英雄;再写“_________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3)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粗重的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解析易错字:孚、弗、樯橹、嘈嘈.答案(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2)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2018·河南四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标题党”是网络上利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目的的个体或组织.“标题党”主要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严重夸张、转移重点等方式来拟写新闻标题,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率、增加舆论张力.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媒体的角度看,一方面,媒体市场竞争加剧是“标题党”现象盛行的直接原因.在受众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想要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增加点击量,用标题博人眼球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相较于纸媒,门户网站和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只有点击标题才能看到具体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及时留住读者,文章再好也没有意义.而不能获得足够的点击量,便无法获取更多流量来维持媒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流量变现是王道”成为主要经营原则,媒体自律精神式微,记者编辑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着严峻考验.被关注就意味着利益,“标题党”现象也就很容易在各大媒体上蔓延开来.从网民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匮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加剧了“标题党”现象的泛溢.如今媒介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图片或摘要,对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这为制造“题不对文”的标题提供了条件.另外,“标题党”现象与网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巨变、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因此,一些网民便借助自媒体,根据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发布一些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标题新闻,来表达诉求、宣泄情绪.而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也往往迎合、利用网民这样的心态和诉求,通过精心炮制的标题来引发围观,甚至引导舆情.“标题党”新闻在未被证实的情况下,借助于舆情的裂变式传播迅速扩散,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给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温床,给突发舆情的应对处置带来阻碍,甚至有可能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另外,纵容“标题党”新闻,对那些坚守社会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来说是种不公平,可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破坏媒体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制定措施整治“标题党”现象,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标题党”现象泛滥的问题,以保证网络媒体良性发展,净化舆论环境.(摘编自詹婧《热点事件舆情传播频现“标题党”》)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标题党”炮制新闻标题手法多种多样,目的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B.在门户网站和新媒体上,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标题能否吸引人非常重要,纸媒则不然.C.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增加点击量,是“标题党”新闻从海量信息中获取关注的最有效的方式.D.网民面对多元化的媒体渠道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形成了只浏览标题、图片等却不关注新闻细节的习惯.解析A项“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错误;B项,“纸媒则不然”有误,因为新闻标题对于纸媒也很重要;D项“不关注新闻细节”错误,应该是“甚少关注”.答案 C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从媒体和网民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B.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证明媒体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标题党”现象的盛行.C.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标题党”现象进行了论证.D.文章分析“标题党”现象的危害,突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解析“运用正反对比论证”错误,该部分主要使用的是因果论证.答案 B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利益驱动是“标题党”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只要媒体改变“流量变现是王道”的经营原则,“标题党”现象就能消除.B.对网络媒体来说,流量意味着经济利益,这导致自律精神不强的网媒过于关注流量变现,失去对职业道德的坚守.C.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老不信”心理应该跟当前社会的诚信危机有关系,强化诚信意识是消除“标题党”现象的一个途径.D.“标题党”新闻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滋生网络谣言,激发负面情绪,导致大范围舆情失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威胁.解析A项“只要……就能消除”错误,因为“标题党”除了媒体,还有网民,而且他们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追求利益.答案 A四、作文立意(4分)11.(2018·陕西长安一中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审题立意.①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②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③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⑤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我的立意:【审题立意】本题属于多重材料复合的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此类作文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信息筛选提炼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又要具备运用联系与辩证的思维方式进行观点表达的能力.首先,考生应该弄清楚每则材料的内涵或实质.材料中的②③④紧扣当今“脱贫攻坚”时事热点,从脱贫的观念、脱贫的本质和脱贫的目标三个方面,为考生呈现出作文材料的核心主体部分——“脱贫攻坚”工作.材料①利用古代熟语指出了“穷”和“志”的关系,材料⑤是从行为学和心理学角度,指出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的因素.这两则资料其实是指出了人们在认知方面(穷与志)的一个普遍规律.其次,考生应该弄清楚这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这些看似杂乱的几则材料,实则有着内在联系.总体来看,这五个材料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材料①⑤为一类,谈的是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人的处境困厄(拥有的东西少)时,其志向也就小(认知和判断力也就减弱)了.而材料②③④应该为一类,谈的是普遍认知规律下的社会实践工作.这两类材料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因为人类在认知方面存在“人穷志短”的普遍规律,因此,要达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就应该转变贫困群众的观念,发挥贫穷者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改变扶贫的方向(“经济扶贫”到“智力扶贫”).最后,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也就是说,考生在立意时,不能只抓住五个材料中的一个材料来孤立地思考立意,应该至少抓住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材料来综合立意.因此,在立意时,理清所选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准确立意的关键.如抓住材料③④⑤来立意,则可重点谈“扶贫当扶智”;再如抓住材料①和材料②来立意,则可重点谈“要脱贫、先扶志”.选择不同的材料组合,可能得出不同的立意,这也正是作文题目开放性的体现.但考生应该清楚,在自由组合材料进行立意时,应该明确这几则材料的重心(不应该忽视“脱贫”这一核心),并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果、主次等).参考立意: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找准“精准扶贫”的关键点;立“志”与扶“智”;真正的“脱贫”在于思想上的脱贫(远大志向);脱真贫,要从“志”和“智”入手;脱贫工作始于“思想的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