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前路腰骶椎间盘融合术的解剖观察及形态学分型
- 格式:pdf
- 大小:480.28 KB
- 文档页数:4
经腹腹腔镜暴露腰椎椎体间融合术1. 适应症经腹腹腔镜暴露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适用于:1、无需后路减压的单纯腰椎间隙狭窄。
2、腰椎椎弓根峡部不连。
3、Ⅰ度腰椎滑脱。
4、后路髓核摘除术后症状复发。
5、后路融合手术失败。
6、无腰椎椎管狭窄,无需椎管减压。
2. 禁忌症1、严重骨质疏松。
2、椎骨骨质破坏性疾病(腰椎结核,肿瘤)。
3、腹腔手术史,腹膜腔粘连病灶。
4、腹腔内脏器炎症,腹膜结核病者。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术前应常规摄x线片并根据判断进一步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和定位。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脐下正中线置入Verres针、腹腔充气15mmHg。
2、分别于脐下中线、右下腹、左下腹做10mm和5mm开口,以便放置牵开器,腹腔镜止血夹,植入Cage套管,导管操作。
3、暴露腰5或骶1椎间盘。
解剖小肠至肠系膜根部向骨盆牵拉,助手向左侧牵开乙状结肠至其系膜。
4、在视屏下定位切口无误,以烧灼器切开腰5或骶1椎间盘纤维环处后腹膜,纵行切开,以牙科剥离器钝性解剖,分离清除脂肪组织。
游离自主神经,大的予以切除。
5、见到骶中血管即可显露纤维环,分离纤维环炎症粘连,嵌夹、切断骶中血管。
6、钝性分离位于纤维环左侧的左髂总静脉(即为置Cage部位)。
7、显露前纤维环,在予置Cage部位做标记。
8、在前、后、侧方监视下,经腹壁将予置装置放入纤维部的中部,且确定其在冠状、矢状面准确的位置是在纤维环中部。
9、在标记处用钻在环上打孔进入椎间隙。
10、在耻骨联合上2cm中线处垂直插入操作套管。
11、持Cage操作管插入腹腔,用“塞子”扩大孔使椎间隙恢复高度。
12、保护、牵开此处左髂总静脉,使“固定”片叩入左侧纤维环上。
13、复查操作。
完成右侧Cage植入手术。
7. 并发症1、腹腔充气横膈上移影响心脏功能或缺氧,严密监护,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2、术后少数病人出现逆行性射精,通常2个月后渐渐恢复。
腰骶轴向融合与尾骨周围解剖研究进展颜琳力;宋西正【摘要】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轴向融合内固定术( AxiaLIF)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微创技术。
因该手术入路是经尾骨尖旁入路,存在骶尾曲曲度过大,尾骨遮挡轴向通道的问题。
本文将从尾骨的形态学、韧带及筋膜、肌肉、神经、奇神经节、血供以及临床常见的尾骨痛和尾骨切除术方面进行综述,可为AxiaLIF手术改善轴向通路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年(卷),期】2016(044)004【总页数】4页(P364-367)【关键词】尾骨;轴向融合;尾骨解剖;尾神经丛;尾骨痛【作者】颜琳力;宋西正【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AxiaLIF是2004年由美国的Cragg,等[1]人提出。
其独特的经骶前直肠后间隙入路,通过特殊的工作通道完成对椎间盘的切除、植骨、撑开复位、椎体融合。
且其通过椎体前柱进行固定,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特点,融合率更高,避免了对椎旁组织、椎管内神经及椎旁重要结构的损伤。
该术式独特的微创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的青睐,在临床上的应用逐年增加。
其手术入路位于尾骨尖旁,存在因骶尾曲度过大,尾骨遮挡轴向通道的问题。
故了解尾骨及其周围解剖,可对AxiaLIF 手术寻找新入路以及尾骨周围相关诊疗操作提供参考。
“尾骨”一词起源于希腊语“κοκκυχ”,因其与布谷鸟弯曲的鸟嘴形似。
它由3~5块椎体组成,4个节段约占总数的70%~80%。
它的第一节段体积最大,拥有横突并且与骶骨相融合,可与接近尾端逐渐变小的尾椎相区别。
背面可见,关节退变过程形成的尾骨角以及其后的第一尾椎的椎板标记着骶裂孔的最下缘。
Woon,等[2]回顾分析了112个成人经CT研究尾骨形态学数据,研究表明尾骨可分为5个类型:①尾骨轻微弯曲指向下方;②尾骨曲度较大指向前方;③在第一或第二尾骨间关节锐性成角;④在骶尾关节或第一节尾骨间关节前脱位;⑤尾骨向后弯曲。
腹腔镜激光汽化减压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123例报告周广生【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123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腹腔镜激光汽化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椎间盘突出症状均于术后4周内消失.结论:腹腔镜汽化减压术可作为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术式.【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15)009【总页数】2页(P715-716)【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腹腔镜检查;激光疗法;病例报告【作者】周广生【作者单位】聊城市鲁西骨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2005年 7月至 2010年 3月我院行腹腔镜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 123例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操作简便,直视准确,创伤小,可同时保护腹腔内脏器不受损伤,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及术后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123例中男 80例,女 43例,平均 48岁。
70例腰痛伴下肢麻木疼痛,53例仅下肢麻木疼痛,无腰痛,123例直腿抬高试验均阳性,CT检查证实为限制性椎间盘突出,大小不超过同水平椎管前后径的 1/3,保守治疗 6~8周无效,无椎管狭窄、脊椎滑脱,神经损害症状不严重,无严重的椎间盘退行性变,无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及妊娠。
1.2 手术方法术前 3d肠道准备,进无渣流质饮食,术前备皮,术日禁饮食 4h,灌肠。
术前常规行 MRI或CT检查腰5骶 1椎间盘前方的血管影像,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上缘做 1.5cm切口,穿刺气腹针,气腹压力 10mm Hg,穿刺 10mm Trocar,置入腹腔镜,于左、右腹直肌外缘脐下 3cm处穿刺 10mm Trocar,通过 Trocar置入扇片状撑开器,患者改头低足高位,在腹腔镜下用撑开器暴露髂血管“人”区,将 18G针穿刺腹壁,经腹腔、后腹膜置入腰 5骶 1椎间盘中心,C臂机证实后通过穿刺针置入一根细光纤,并发射激光,脉冲 1s,输出功率 14W,将椎间盘汽化后放出气体,灼烧髓核激光总能量一般为 1 200~1 500J,退出穿刺针,撤除腹腔镜设备,放平手术床,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应用腹腔镜行下腰椎手术的入路选择荆珏华;钱军;田大胜;许新忠;吕浩【摘要】目的观察下腰椎各椎间隙节段前方和侧前方毗邻的血管结构,测量各节段手术空间的大小,为应用腹腔镜行下腰椎手术选择合适的入路提供依据.方法解剖15具成人尸体标本(男9例,女6例),记录下腰椎各椎间隙节段前方和侧前方毗邻的主要血管解剖学参数,并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结果 L3~4、L4~5节段前方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或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经过分离及牵拉大血管后仍无法满意显露L3~4、L4~5椎间隙;L3~4、L4~5节段左右侧前方各有一无血管神经分布的矩形区域,可以满足腰椎侧前方的手术操作.L5~S1椎间隙位于左髂总静脉与右髂总动脉所形成的" ∧"形区域内,该区域可以满足手术需要的空间;L5~S1椎间隙侧前方由于大血管的分布和髂嵴的遮挡,不利于手术空间的显露.结论应用腹腔镜行下腰椎手术是可行的,L3~4、L4~5节段经腹膜后途径通过左右侧前方的无血管神经分布的区域可以进行手术的操作;L5~S1椎间隙经腹腔通过椎体前方途径可以满意显露手术空间.%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tomic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vessels situated at the lower lumbar spine and to provide anatomic data for laparoscopic lumbar surgery.Methods 15 formal dehyde-preserved cadavers were studi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blood vessels of lower lumbar, and the anatomic data were recorded and calculated.Results Abdominal aorta and its branches or inferior vena cava and its tributaries situated in front of L3~4 disc and L4~5 disc.It was difficult to expose theL3~4 disc and L4~5 disc by distracting Large vessels.But there were enough area for operation from anterolateral of L3 ~4 disc and L4~5 disc.Also, it was satisfactory to expose L5 ~ S1 disc from the areaof“ ∧ ”between left common iliac vein an d right common iliac artery.Conclusions It is feasible for lower lumbar spine surgery under laparoscope.It is better to reveal L3~4 disc and L4~5 disc through the retroperitoneal cavity and to reveal the L5 ~ S1 disc by peritoneal approach.【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1(014)001【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腰骶部/解剖学和组织学;手术入路【作者】荆珏华;钱军;田大胜;许新忠;吕浩【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3.43;R687.3传统腰椎前路手术显露过程中发生的创伤较重,并发症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