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均数”的概念作口算训练
- 格式:pdf
- 大小:344.59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算式的平均值平均值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体现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综合算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通过综合算式的专项练习题来探讨算式的平均值。
一、加法算式的平均值加法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运算之一,求解加法算式的平均值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概念。
例题1:计算下列加法算式的平均值。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26解析:求解加法算式的平均值,首先需要将所有的数相加,然后再将结果除以加数的个数。
这道题中,加数有8个,分别是12、14、16、18、20、22、24和26。
将它们相加得到: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152。
然后将结果152除以8得到:152 ÷ 8 = 19。
所以这个加法算式的平均值是19。
二、减法算式的平均值减法也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运算之一,求解减法算式的平均值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巩固减法的知识。
例题2:计算下列减法算式的平均值。
30 - 25, 38 - 21, 50 - 35, 42 - 28解析:求解减法算式的平均值,同样需要将所有的数相减,然后再将结果除以减数的个数。
这道题中,减数有4个,分别是25、21、35和28。
将它们相减得到:30 - 25 = 5,38 - 21 = 17,50 - 35 = 15,42 -28 = 14。
然后将结果5、17、15和14相加得到:5 + 17 + 15 + 14 = 51。
最后将结果51除以4得到:51 ÷ 4 = 12.75。
所以这个减法算式的平均值是12.75。
三、混合运算算式的平均值混合运算是综合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一种运算方式。
求解混合运算算式的平均值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运算的知识。
例题3:计算下列混合运算算式的平均值。
(18 + 5) - (3 × 4) + 15 ÷ 3解析:求解混合运算算式的平均值,需要按照运算的优先级逐步计算。
第四讲平均数问题一、准备训练口算比赛,小林每分钟做20题,小军每分钟做18题,小元每分钟做24题,小南每分钟做22题,他们平均每人每分钟做多少题?解: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20+18+24+22)÷4=21(题)答:他们平均每人每分钟做21题。
二、学法指导例1 四(3)班数学测验,第一小组中有1人得95分,4人得97分,8人得85分,2人得71分,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思路点拨:要求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先要求出这个小组的总成绩和这个小组的总人数,再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成绩。
解:(95+97×4+85×8+71×2)÷(1+4+8+2)=1305÷15=87(分)答: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87分。
例2本学期,小林数学前三个单元的平均成绩为85分,如果他要使前四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比原来上升2分的话,那么他第四单元必须考多少分?思路点拨:第一种解法:(1)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平均分能算前三个单元的总分。
85×3=255(分)(2)如果要使前四个单元的平均分比原来上升2分,即85+2=87(分),那总分必须为87×4=348(分)(3)两次总分相差一单元,前后相差的分数就是第四单元的成绩。
348—255=93(分)解:87×4—85×3=348—255=93(分)答:第四单元必须要考93分。
第二种解法:(1)假设第四单元的成绩为85分的话,则平均分不变。
(2)如果前四个单元的平均成绩上升2分,那么总共应上升2×4=8(分)(3)再把原来的85分加上8分得93分。
解:2×4+85=8+85=93(分)答:第四单元必须要考93分。
例3有6个数排成一行,它们的平均数是27,已知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4,第4个数是多少?思路点拨:6个数的平均数是27,可求出6个数的总和为27×6=162,同理,前4个数和为23×4=92,后3个数的和为34×3=102,前4个数与后3个数的和为92+102=194,因为前4个数与后3个数中有一个数是同一个数,也就是所求的第4个数,所以第4个数重复算了一次,这样194与162的差就是第4个数。
期末复习【平均数问题】应用题1、刘霖4次数学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7分,他第5次单元测试得了92分,那么他5次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97×4+92=480(分)480÷5=96(分)答:他5次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6分。
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保日,博爱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在6月份进行宣传垃圾分类活动。
6月份的前3周平均每周到25个小区进行宣传,第4周又到29个小区进行宣传,在这次活动中,平均每周到多少个小区进行宣传?(25×3+29 )÷4=26(个)答:平均每周到26个小区进行宣传。
3、玲玲参加唱歌比赛,6位评委的评分分别是90分、96分、94分、98分、93分、97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玲玲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分?(96+94+93+97)÷4=95(分)答:玲玲的平均得分是95分。
4、聪聪和4名同学一起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结果分别是75次、67次、72次、70次、76次。
他们1分钟脉搏跳动的平均次数是多少次?(75+67+72+70+76)÷(4+1)=72(次)答:他们1分钟脉搏跳动的平均次数是72次。
期末复习【平均数问题】应用题5、新兵何超练习打靶,第一次打中了8环,第二次和第三次一共打中15环,第四次何第五次一共打中17环。
何超打靶五次平均每次中多少环?8+15+17=40(环)40÷5=8(环)答:何超打靶五次平均每次中5环。
6、将2千克水果糖和4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
每千克水果糖2元,每千克5元。
那么什锦糖平均每千克多少元?2×2+5×4=24(元)24÷(2+4)=6(千克)答:什锦糖平均每千克4元。
7、小明进行10分钟的口算练习。
在前3分钟平均每分钟完成20道题目,后7分钟一共完成160道题目。
那么小明在这10分钟练习中平均每分钟完成多少道口算题目?20×3+160=220(道)220÷10=22(道)答:平均每分钟完成22道口算题目。
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带有平均数的综合运算
1. 问题描述:
在一个班级中,小明的数学成绩是85分,语文成绩是90分,英语成绩是92分,体育成绩是88分。
求他的四科平均分。
2. 解题思路:
要求小明的四科平均分,首先需要计算他四科成绩的总和,然后将总和除以科目数,即可得到平均分。
3. 详细步骤:
小明的数学成绩为85分,语文成绩为90分,英语成绩为92分,体育成绩为88分。
首先,计算四科成绩的总和:
总和 = 数学成绩 + 语文成绩 + 英语成绩 + 体育成绩
= 85 + 90 + 92 + 88
= 355
然后,将总和除以科目数(即4)得到平均分:
平均分 = 总和 / 科目数
= 355 / 4
= 88.75
所以,小明的四科平均分为88.75分。
4. 拓展思考:
除了计算小明的四科平均分,我们还可以进行其他运算。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其他学生的成绩,我们可以计算整个班级的平均分。
假设班级有30名学生,每位学生的四科成绩分别为x1, x2, x3, x4,其中x1代表数学成绩,x2代表语文成绩,x3代表英语成绩,x4代表体育成绩。
那么整个班级的平均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求得:
1) 计算班级总成绩:总成绩 = (x1 + x2 + x3 + x4) * 30
2) 计算班级平均分:平均分 = 总成绩 / (学生数 * 科目数)
期望以上的算式可以帮助你进行综合运算时的问题解决。
同心教育·三升四平均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一:三(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3、三(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三(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二: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
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3、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
“平均数”作业设计案例与分析作者:***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2021年第09期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91页、92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
例1呈现了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通过“移多补少”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数平均分成几份。
由此,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例2教学平均数的意义,教材给出了男、女生两个队踢毽子比赛的成绩让学生思考:哪个队的成绩好?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用求总数的方法来比较两个队踢毽子的成绩不公平,用平均数来比较才合适,使学生懂得求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用平均数比较两个队的踢毽子成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得出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平均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成绩等,用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
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知之甚少。
因此,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学会计算的方法,而且能够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渗透统计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养成乐于思考、善于表达、巧于运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关键及突破点: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单,在操作中初步了解“移多补少”及平均数的含义,通过书上例题收集水瓶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平均数在小学生二年级活中的应用的例子【例1】小红第一天吃了8个桔子,第二天吃了4个桔子,这两天小红平均每天吃几个桔子?。
【例2】小帅第一天写了7页口算题,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写了4页口算题,第三天比第二天多写了4页口算题,这三天小帅平均每天写几页口算题
【例3】小明在一学期的5次数学测验中的得分分别是95、87、92、100、96。
求小明平均每次数学测验的得分。
【例4】小明家离学校的距离是6000米。
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需要40分钟,从学校骑回家需要60分钟。
求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5】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60千米。
小红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
求小红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6】商场做活动,买4盒酸奶送一盒,每盒酸奶单价5元,妈妈买了4盒,实际上每盒酸奶单价是多少元
【例7】快过年了,妈妈花了l00元,买了3千克单价是每千克24元的奶糖,和2千克单价是每千克14元的软糖。
那么平均起来每千克糖是多少元?
【例8】商店用30千克酥糖和20千克水果糖混合成什锦糖。
每千克酥糖8元,每千克水果糖3元。
每千克什锦糖应卖多少元?。
小学数学平均数计算练习题在小学数学中,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中心趋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小学数学平均数计算的练习题。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练习题1:某班级有10位同学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80, 85, 90, 95, 70, 75, 85, 80, 92, 88。
请计算这些成绩的平均数。
解答:将这些成绩相加,得到总分数为900。
然后用总分数除以考试人数(10),得到平均数为90。
所以这个班级的数学考试平均分是90分。
练习题2:某小组四个人的身高分别是130厘米,140厘米,120厘米和135厘米,请计算这四个人的平均身高。
解答:将这四个人的身高相加,得到总身高为525厘米。
然后用总身高除以人数(4),得到平均身高为131.25厘米。
所以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31.25厘米。
练习题3:一辆公交车载了30个乘客,其中20个乘客的年龄是10岁,10个乘客的年龄是8岁。
请计算这些乘客的平均年龄。
解答:将所有乘客的年龄相加,得到总年龄为240岁(20个乘客*10岁 + 10个乘客*8岁 = 240岁)。
然后用总年龄除以乘客人数(30),得到平均年龄为8岁。
所以这辆公交车上乘客的平均年龄是8岁。
练习题4:某小组进行了一次数学竞赛,其中5个人得分相同,分数为80分,其他3人得分分别是85分,90分和95分。
请计算这些学生的平均分数。
解答:将所有学生的分数相加,得到总分为500分(5个人*80分 + 85分+ 90分 + 95分 = 500分)。
然后用总分除以学生人数(8),得到平均分数为62.5分。
所以这个小组学生的平均分数是62.5分。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是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这是平均数计算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生活中,平均数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计算班级的平均身高、计算团队的平均年龄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当数据中有异常值(比如极大或极小的数值)时,平均数可能会被这些异常值影响,不再能准确地代表整体数据的中心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