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时间轴表1
- 格式:xlsx
- 大小:16.95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年表年代重要事件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1851年1月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颁布《天朝天亩制度》、天平军北伐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1858年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第2节时间和位移【考纲解读】◆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识别时刻和时间间隔;◆理解路程和位移的概念,能阐述它们的区别;◆认识标量和矢量,理解标量和矢量遵从的不同运算法则;◆能在坐标系中定量的描述直线运用的位置和位移。
【知识储备】知识点❶、时间与时刻【辅助理解】例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例2、(多选)关于时刻的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说:“明天早上8点钟上课,上课45分钟。
”其中“8点钟上课”指的是时刻,“上课45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B.小王迟到了,老师对他说:“为什么你现在才来,你早该到校了。
”其中“你早该到校了”指的是到校的时间间隔C.小王说:“我早已从家里出来了,因为今天公共汽车晚点了。
”其中“早已从家里出来了”指的是时间间隔D.老师说:“希望你下次一定要在7点50分以前到校。
”其中“7点50分以前”指的是时间间隔知识点❷、矢量和标量例3、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位移m 3=A x ,m 5-=B x ,则B A x x >B.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m ,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C.温度计度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也是矢量D.温度计度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知识点❸、路程和位移【辅助理解】例4、一个质点在轴上运动,哥各个时刻的位置如表所示(质点在每一秒内都做单向直线运动)。
A.1s 内B.2s 内C.3s 内D.4s 内 (2)第几秒内位移最大( )A.第1s 内B.第2秒内C.第3秒内D.第4s 内例5、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核心部分是是电子加速的环形室,若一电子在环形室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则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为( )。
语⾳信号处理之(⼀)动态时间规整(DTW)语⾳信号处理之(⼀)动态时间规整(DTW)这学期有《语⾳信号处理》这门课,快考试了,所以也要了解了解相关的知识点。
呵呵,平时没怎么听课,现在只能抱佛脚了。
顺便也总结总结,好让⾃⼰的知识架构清晰点,也和⼤家分享下。
下⾯总结的是第⼀个知识点:DTW。
因为花的时间不多,所以可能会有不少说的不妥的地⽅,还望⼤家指正。
谢谢。
Dynamic Time Warping(DTW)诞⽣有⼀定的历史了(⽇本学者Itakura提出),它出现的⽬的也⽐较单纯,是⼀种衡量两个长度不同的时间序列的相似度的⽅法。
应⽤也⽐较⼴,主要是在模板匹配中,⽐如说⽤在孤⽴词语⾳识别(识别两段语⾳是否表⽰同⼀个单词),⼿势识别,数据挖掘和信息检索等中。
⼀、概述在⼤部分的学科中,时间序列是数据的⼀种常见表⽰形式。
对于时间序列处理来说,⼀个普遍的任务就是⽐较两个序列的相似性。
在时间序列中,需要⽐较相似性的两段时间序列的长度可能并不相等,在语⾳识别领域表现为不同⼈的语速不同。
因为语⾳信号具有相当⼤的随机性,即使同⼀个⼈在不同时刻发同⼀个⾳,也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时间长度。
⽽且同⼀个单词内的不同⾳素的发⾳速度也不同,⽐如有的⼈会把“A”这个⾳拖得很长,或者把“i”发的很短。
在这些复杂情况下,使⽤传统的欧⼏⾥得距离⽆法有效地求的两个时间序列之间的距离(或者相似性)。
例如图A所⽰,实线和虚线分别是同⼀个词“pen”的两个语⾳波形(在y轴上拉开了,以便观察)。
可以看到他们整体上的波形形状很相似,但在时间轴上却是不对齐的。
例如在第20个时间点的时候,实线波形的a点会对应于虚线波形的b’点,这样传统的通过⽐较距离来计算相似性很明显不靠谱。
因为很明显,实线的a点对应虚线的b点才是正确的。
⽽在图B中,DTW就可以通过找到这两个波形对齐的点,这样计算它们的距离才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部分情况下,两个序列整体上具有⾮常相似的形状,但是这些形状在x轴上并不是对齐的。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导语】历史时间轴是学生需要记忆的,而且这些也是高中考试的考点,下面作者将为大家带来高一的不锈一的历史时间轴的介绍,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公元前1046-77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对象:王族、元勋、先代贵族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2.公元前221-206:秦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内朝制度,削弱相权方法:频繁更换丞相4.618年到907年唐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5.960年到1172年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6.元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7.明1368年到1644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君主独裁到达新高度。
8.清1644年到 1840年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独裁到达顶峰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议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抗击外国入侵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11.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答应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间轴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1381年英国瓦特。
泰勒起义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十五世纪桑海兴起十五世纪晚期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1517年马丁。
世界近代史时间轴详细①世界大战: 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919年,共产国际建立 1919年,巴黎和会 1921年,华盛顿会议 1922年,苏联成立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1935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5-1936年,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1936-1939年,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②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称为扩张、发现和探索的时代。
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到美洲的西印度群岛1497-1498年达.伽马由好望角到达印度1500年葡萄牙占领巴西(1822年巴西获得独立)1517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1553年定居澳门,鸦片战争后窃取澳门并殖民。
(1999年回归)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建立海上霸权16世纪英国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1607年英国建立第一个海外殖民地佛吉尼亚1638年英国革命的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新议会召开革命爆发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1649年内战结束,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军事独裁者。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英国政坛发生分化,出现辉格党和托利党。
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18世纪法国出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1773年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战争爆发;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独立。
excel动态年月日考勤表标题:Excel动态年月日考勤表考勤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关系着员工工作表现的评估、薪资的核算以及企业运营效益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管理考勤数据,许多企业采用了Excel动态年月日考勤表。
这种表格不仅能够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还能根据具体日期进行自动调整,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准确的考勤管理方式。
在使用Excel动态年月日考勤表时,首先需要设定好表格的基本结构。
一般来说,表格的列标题包括员工姓名、日期、出勤状态和备注等内容。
而行标题则表示具体的日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按日、按周或按月进行设置。
这样一来,每个员工在每一天的出勤情况就可以通过填写相应的状态来进行记录。
在填写考勤表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出勤状态选择合适的选项,比如“出勤”、“迟到”、“旷工”等。
同时,员工还可以在备注栏中补充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请假、加班等。
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就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员工的出勤情况,及时进行考勤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Excel动态年月日考勤表的优势不仅在于它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还在于它能够实时更新数据并提供统计分析功能。
通过对考勤表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排序,管理人员可以快速获取到各个员工的出勤率、迟到次数、旷工次数等指标。
这些数据的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绩效评估和薪资核算,还能够发现出勤情况异常的员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Excel动态年月日考勤表是一种方便、高效的考勤管理工具。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还能够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
通过合理运用这个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激励员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B.t n-1~t 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D.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s内答案:DA.t2表示时刻,表示的是时间点,可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2s内是一段时间,A错误;B.t n-1~t 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B错误;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s内或2s内,不是第2s内,C错误;D.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s内,D正确。
故选D。
2、A、B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其中A的加速度恒为a1=1.0 m/s2,B的加速度恒为a2=-2.0 m/s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B.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C.A做的是加速运动,B做的是减速运动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答案:BAB.A的加速度a1=1 m/s2,B的加速度a2=-2 m/s2,正、负只表示方向,则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故A错误,B正确;C.因为不知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无法判断A、B的运动情况,故C错误;D.由题意只知道两个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相反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故D错误。
故选B。
3、周末爷爷奶奶要来玩,小聪乘坐出租车从小区门口出发,到汽车站接到爷爷奶奶后立即乘坐同一辆出租车回家,出租车票据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21105420.6km48.7A.10:21指的是时间间隔B.10:54指的是时刻C.整个过程的路程为0D.整个过程的位移大小为20.6 km答案:BA.图中10:21是上车的时间点,表示时刻,故A错误;B.图中10:54是下车的时间点,表示时刻,故B正确;C.路程是运动物体的轨迹长度,故整个过程的路程为20.6km,故C错误;D.位移的大小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由题意可知,出租车返回出发地,故位移为零,故D错误。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间轴一、时间轴概述在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时间轴的概念和用途。
时间轴是一种以时间为基准的图表,用于呈现事件、发展和变化的顺序和时序关系。
通过时间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和演变。
二、时间轴的制作方法1. 确定主题事件:首先要确定时间轴的主题事件,即想要呈现的历史事件或发展进程。
2. 确定时间范围:根据主题事件,确定时间轴的时间范围,包括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 时间刻度的选择:根据时间范围的长短和主题事件的密度,选择时间轴的时间刻度,如年、月、日等。
4. 收集材料:查阅资料,收集与主题事件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准备进行时间轴的制作。
5. 编制时间轴:将收集到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绘制在时间轴上,使用符号、文字或图片来标注每个事件。
6. 审阅核对: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审阅核对,确保时间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定期更新: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时间轴也需要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历史变化和事件。
三、时间轴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时间轴在历史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时间轴,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过程,帮助我们建立起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和把握。
时间轴也有助于我们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联系,深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时间轴作为一种历史学习工具,对于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时间轴,将抽象的历史事件具体化,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时间轴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事件间的联系和脉络,促使我们形成对历史进程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间轴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时间轴的制作方法和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意义。
制作时间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还可以促进我们形成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历史大事年表初中时间轴一、先秦时期。
1. 远古时代。
元谋人,那可是咱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大约在170万年前就在云南那旮旯活动啦,每天就知道找吃的,打打猎啥的。
北京人,大概70 20万年前,住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了哦,冬天取暖,还能烤个肉啥的,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2. 夏商周时期。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这可是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大禹治水后,他儿子启就建立了夏朝,开始了“家天下”的时代,从此王位就开始在自家亲戚里传了。
商朝,公元前1600年左右建立。
商朝的甲骨文可有名啦,那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就像他们当时的“小笔记”一样,记录了很多事情,像祭祀啊、打仗啥的。
西周,公元前1046年建立。
周公制礼作乐,这时候的礼仪制度可严格了,什么等级穿什么衣服,行什么礼都有规定,就像现在的各种规章制度一样,不过更复杂。
而且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就像老大给小弟分地盘一样。
3.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 221年)春秋时期,那可是个诸侯争霸的时代。
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他有个厉害的相国管仲,帮他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还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其他诸侯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还有晋文公,他在外流亡多年,后来回国当了国君,也成了一霸。
战国时期,比春秋更乱套。
各国纷纷变法图强,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最有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那可是让秦国一下子强大起来了,就像给秦国打了一针超级兴奋剂。
这时候还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家学派争奇斗艳,就像一场思想界的大派对。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到处讲学,想恢复周礼;老子呢,他主张无为而治,感觉有点佛系;韩非子就不一样了,他的法家思想可是为秦国后来的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呢。
二、秦汉时期。
1. 秦朝(公元前221 207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