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相信孩子》读书分享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20
相信学生今天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的是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
这篇课文讲了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一条公路。
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
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但读起来有许多情节给孩子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教学时我给足学生读文时间,然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写在不懂之处,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读书质疑思考的能力,这是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所以我班同学读书质疑的习惯,我很早就进行培养他们,从提一些明知故问的问题开始到真正会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这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提升。
这节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对这些孩子又有了新的认识。
杨浩然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工程师和工人都在叹气?听了这个问题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吗,我赶紧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
有的说工人因为看到工程师在叹气,所以也在叹气;有的说他们是因为修路遇到了麻烦在叹气;还有的说他们是不知怎么办在叹气。
我引导到:“工程师可是在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时叹了口气呀。
”这时又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他们是因为筑路计划不能改,还不想砍橡树而叹气。
我为孩子们终于能理解了这一问题而高兴,正要表扬时,我班的王浩然同学突然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我为他补充”班里同学一下子笑了,因为王浩然一站起来回答就好所问非所答。
也难怪同学们笑他,但他从来不胆怯,我也从来没有因为他回答的错误而批评过他,相反每次我都会听他说完,并进行引导。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他说“工程师知道筑路计划是不能改的,但他又舍不得砍橡树,因为那颗橡树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他们怎么会舍得砍呢,所以在叹气。
”多好的回答,他能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来回答,多么难得呀。
班里同学像王浩然投来赞许的目光,我由衷的说道:“是呀,草原的哨兵正在看守着大草原,他是那么的英勇挺拔,就是田野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橡树在他们的心中就是这样的形象,谁能读出橡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