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450.00 KB
- 文档页数:30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文):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在我国A股市场的运用(英文):The Application of Markowitz Asset PortfolioTheory to A Share Market in China姓名孙先哲学号200805001221院(系)数学与计算科学系专业、年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8级指导教师杨建奇2012年4月30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绪论.. (1)1.1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介绍 (1)1.1.1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对象 (1)1.1.2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的意义 (1)1.1.3 Markowitz经典资产组合理论模型 (2)1.1.4对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的评价 (3)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3)1.3 本文结构及内容 (4)2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与中国证券市场 (4)2.1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运用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能性 (4)2.2实例研究 (4)2.2.1数据采集 (4)2.2.2 求解有效组合 (6)2.2.3 研究结论 (9)3 简化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用于我国普通股民投资 (9)3.1 简化的前提 (9)3.2 举例分析 (10)3.2.1数据的采集 (10)3.2.2 在风险已确定的情况下求收益率最高的组合 (11)3.2.3 在确定收益率的情况下求最低风险的组合 (12)4 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致谢 (17)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在我国A股市场的运用摘要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研究的是多种资产的组合问题。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在方差一定的情况下研究预期收益最大的投资组合问题;也可以研究预期收益一定情况下方差最小的投资组合问题。
文献综述: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对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需求愈发迫切。
在这个方兴未艾的环境下,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于1952年提出了著名的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该理论对资产组合和风险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进行综述,探讨其核心理念、应用价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资产组合理论的核心理念1.1 效用理论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建立在效用理论的基础之上。
他提出,投资者的最终目标不是简单地追求收益最大化,而是在一定风险水平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不仅取决于预期收益,还应考虑风险水平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1.2 效率前沿Markowitz将资产组合理论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他提出了“效率前沿”的概念。
效率前沿是指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投资组合所能达到的最大收益,或者在给定收益水平下,投资组合所能达到的最小风险。
通过对效率前沿的研究,投资者可以找到最优的资产配置方案。
1.3 马科维茨方差-收益均衡模型Markowitz提出了著名的方差-收益均衡模型,该模型将投资组合的风险定义为收益的方差,将投资组合的收益定义为期望收益。
他指出,投资者在选择资产配置方案时应该追求一种均衡,即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取得最佳的折衷。
二、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价值2.1 风险管理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为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通过对资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和有效的风险分散,投资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提高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2.2 盈利机会资产组合理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寻找盈利机会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资产类别和不同资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投资者可以发现低相关性的资产,实现有效的分散,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
2.3 资产配置决策资产组合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资产配置决策中。
马克维兹的投资组合模型
马克维兹的投资组合模型,也被称为均值-方差模型,是现代
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
该模型利用资产的历史收益率数据,将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相结合,以找到一个最优的投资组合。
该最优投资组合在给定预期收益率下,能最大化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
马克维兹的投资组合模型具体进行如下步骤:
1. 收集资产历史收益率数据:收集投资组合中各个资产的历史收益率数据。
2. 计算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每个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即平均收益率)。
3. 计算资产的协方差矩阵: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每两个资产之间的协方差,构成资产间的协方差矩阵。
4. 设定风险偏好参数:投资者需设定一个风险偏好参数,即风险厌恶程度。
5. 构建有效前沿:通过对不同权重的资产组合进行计算,可以构建出有效前沿,即可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的最小风险投资组合。
6. 选择最优投资组合: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选择位于有效前沿上的某个点作为最优投资组合。
7. 动态调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投资者的期望调整,可以通过重新计算和选择最优投资组合来进行动态调整。
马克维兹的投资组合模型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理论依据的方法来构建最优投资组合,同时也在风险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
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马柯威茨首先提出
的一种金融投资理论,它是把投资者追求财富最大化指标与风险均衡指标完美结合给出了
解决方案。
它以一种新的方式,把投资者的资本回报率的的最大化表达成“最优化投资组合”的概念。
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是它所采用的“可接受风险”原则。
在马柯威茨投资组
合理论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他们投资组合中任何一种资产,考虑他们承受的风险程度而
灵活选择,以此来评估一种投资者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从而计算出最佳投资组合。
投资
者在选择风险等级时,需要参考公司财务报表、宏观经济状况和其他市场信息,以便对不
同的风险合理地进行评估。
对于投资者来说,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的优点在于它鼓励投资者根据其资本业务,
运用宽松投资策略,采用多样化投资策略来降低风险,同时保证财富的稳定增长。
因此,
可以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投资风险及其希望获得的回报,去构造出最佳的投资组合,从而
获得最大的回报。
此外,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还提倡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要注重对市场结构的研究,了解宏观经济状况,把握投资趋势,以便采取适当的策略,保证投资收益。
从上面可以看出,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对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权衡经济风险和收益的
有效方法,它有助于投资者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利润,并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模型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茨提出的一种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模型通过对投资组合和投资组合收益率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最优投资组合的概念,这种投资组合可以满足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最小化的要求。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模型的基本概念是,当给定一定的投资资金,可以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即不同投资产品的组合,使投资者的收益最大化。
该模型也引入了风险因素,通过对投资组合和投资组合收益率的分析,提出了最优投资组合的概念。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该理论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以满足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最小化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投资者估算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和风险,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模型也可以帮助投资者灵活地进行投资,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调整投资组合,以满足投资者的投资目标。
此外,该理论模型还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投资机会,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总的来说,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投资组合理论,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并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投资组合理论简析:美国经济学家马考维茨(Markowitz)1952年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并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理论也称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或资产组合理论。
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为:(1)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2)投资者根据收益率的期望值与方差来选择投资组合;(3)所有投资者处于同一单期投资期。
马克维茨提出了以期望收益及其方差(E,δ2)确定有效投资组合。
以期望收益E来衡量证券收益,以收益的方差δ2表示投资风险。
资产组合的总收益用各个资产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值表示,组合资产的风险用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表示,则马克维茨优化模型如下:式中:rp——组合收益;ri、rj——第i种、第j种资产的收益;wi、wj——资产i和资产j在组合中的权重;δ2(rp)——组合收益的方差即组合的总体风险;cov(r,rj)——两种资产之间的协方差。
马克维茨模型是以资产权重为变量的二次规划问题,采用微分中的拉格朗日方法求解,在限制条件下,使得组合风险铲δ2(rp)最小时的最优的投资比例Wi。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是说投资者预先确定一个期望收益率,然后通过确定投资组合中每种资产的权重,使其总体投资风险最小,所以在不同的期望收益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使方差最小的资产组合解,这些解构成了最小方差组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组合。
有效组合的收益率期望和相应的最小方差之间所形成的曲线,就是有效组合投资的前沿。
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收益目标和风险偏好,在有效组合前沿上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方案。
根据马克维茨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的合理目标是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形成具有最高收益率的投资组合,即有效投资组合。
此外,马克维茨模型为实现最有效目标投资组合的构建提供了最优化的过程,这种最优化的过程被广泛地应用于保险投资组合管理中。
在马可维茨的理论基础上又出现了致力于寻求新的度量标准和新的投资准则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均值-V aR投资组合模型最早应用V aR风险测量方法的是Jm Morgan公司,1994年10月JP Morgan公司开发的“风险度量"(Riskmetrics)系统中提出了V aR风险测量方法;1995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宣布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要求必须建立在V aR基础上;1995年6月,美联储提出相似的预案;1995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建议上市交易的美国公司将V aR 值作为信息披露的一项指标。
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
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是一种金融投资理论,它提出了一个完美的投资组合,可以使投资者在有限的风险水平下获得最大化的投资收益。
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马柯威茨于1952年提出,至今仍然是金融投资者的主要参考系统。
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认为,一个理想的投资组合应该由多种投资工具组成,而不是仅仅依赖一种投资工具。
多种投资工具中的每一种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风险与收益,当将这些投资工具按一定比例组合起来时,就可以获得较低的总体风险水平,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收益。
基于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风险组合。
投资者可以根据风险组合中的投资工具比例来定制自己的投资组合,以便在有限的风险水平下尽可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此外,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还提出了一种投资组合的经典结构,即“有效前沿”,它是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可以获得最大化收益与最小风险的理想位置。
有效前沿是投资者可以获得最大收益、最小风险的最优组合,而有效前沿上的任何投资组合,都可以使投资者在有限的风险水平下获得最大化投资收益。
总之,马柯威茨投资组合理论是一种金融投资理论,它提出了一个完美的投资组合,可以使投资者在有限的风险水平下获得最大化的投资收益。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多种投资工具按一定比例组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收益,而且这种投资组合可以使投资者在有限的风险水平下获得最大化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