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共29页
④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受5种张力的拉动
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多元主义教育价 值观; 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教育民主与教育公 平的理念;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主体性教育 观; 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生态伦理观;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个性发展观。
第15页/共29页
如何选取课程的内容资源
• ——选择贴近社会需要的生活性内容;
•
健身方面:跑步、基本体操、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韵律操、
体育舞蹈、游泳、足球等;
•
娱乐方面:象棋、围棋、定向运动、台球、保龄球、登山、远足等;
• ——选择适合学校环境的教育性内容;
•
教学内容是为学生学习用的,必须顾及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所
①从“化人”到“人化”:
• 20世纪世界范围的课程发展,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课程研究运动的蓬勃发展、 20世纪50年代课程改革运动的失败、以及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领域的反思 之后,课程领域的变革随之呈现出日渐加剧之势,从“化人”的课程向“人化”的 课程的演绎构成了这一时期课程变革的主线,同时也昭示着今后课程改革与发展 的基本趋势。
第19页/共29页
七、教学设计的理路
• 1教学设计并不神秘 ——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运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传
播理论,系统计划教学的各种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 环境的准备过程。
——2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有很大的不同:
• ——具有很浓的理论色彩; •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 ——选择适合于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策略和媒体; • ——注重效果评价与反第馈20页环/共节2。9页
第3页/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