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的今天1942年4月2019日台湾作家杏林子出生 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13.72 KB
- 文档页数:2
杏林子,原名刘侠,台湾著名文学家。
笔名杏林子,一则纪念故乡杏林镇,二则感谢此生与医生结下的不解之缘。
杏林子生前常说:“除了爱,我此生一无所有。
”这就是杏林子,一个用爱唱响生命之歌的人,一个生命的勇士,爱的使者。
作为一个作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知有多少年轻人以杏林子的作品为典范吸取生活的勇气,一些监狱里的服刑人员还因为读了她的书得到启迪,获得重生。
杏林子12岁时得了类风湿关节炎,瘫痪了,腿不能行、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写作时要弯着背、弓着腰,比常人辛苦百倍。
但饱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却用她所遭受的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用手中的笔来讴歌生命的美好。
杏林子生前笔耕不辍,自从1977年发表了第一本作品《生之歌》,随后,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创作多达百万字,出版了多本文集。
她的作品,读者众多,每年寒暑假都被台湾中小学选为假期读物。
但她与那些流行作家不同的是:她有一颗奋斗的心,不以书是否畅销为志向,以劝勉青少年为己任,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她的书文字简洁,读来感性十足,透着淡淡的温柔,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用幽默的笔调描述着人生的种种际遇,述说着命运附加给你的诸多挑战。
可以这样说,身体的病痛使她能静静地观看这个世界,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使人振奋。
在台湾,杏林子还创设了“伊甸残障基金会”,为残障者的医疗、工作、教育、福利等做着不懈的努力。
杏林子、杏林子的书,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生命的更高境界目前角膜捐赠来源以国外善心捐赠为大宗。
输入国主要是美国与斯里兰卡。
至于国内临终捐赠仍属凤毛鳞角,获得不易。
由于国内、国外来源数量上的差异,使得目前角膜移植成功的案例,大部份仍是属国外捐赠的。
但从异邦一路迢迢运至国内,其「新鲜度」总不及国内捐赠的,故若有国内捐赠眼角膜的机会,不管是受捐赠病人及家属或眼科医师,都会觉得宝贝的不得了,并对捐赠者及其家属的爱心、牺牲和奉献,表达最高敬佩之意。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生命生命》案例【文本解读】《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台湾作家。
原名刘侠,一九四二年生,二○○三年二月八日凌晨在台湾逝世。
杏林子十二岁时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从此瘫痪不能行动,但写作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集,让灰心的人得到鼓励,使畏缩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路上。
她在一九八○年当选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于一九八二年创办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身体力行,为台湾一百万残障朋友服务,将她的爱心实践出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杏林子写作时,要弯着腰、弓着背,比正常人辛苦数倍。
但饱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却以她遭受的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用手中的笔来歌颂对璀璨生命的热爱。
“除了爱,我一无所有”,“正因为人生有种种缺憾与不完美,我们才不断去超越,去创造,去提升自己,並且从种种发现与获得中,享受生命一再更替的满足与喜悦。
”这就是一个用爱唱响生命之歌的作家,一个传递爱的使者。
她所写出了众多励志作品,如《生之歌》、《生之颂》、《杏林小记》和《行到水穷处》等,感动了无数人,人们希望通过阅读她的作品对自我的生命进行洗礼。
正因为特殊的人生经历──病愈无期,三分之二的岁月在病床上消磨,深切地感受到“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对她来说,在某种意义上生要比死更难。
于是她常常静静地观察这个世界,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用笔写下来,“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这就是不同于那些流行作家的杏林子,她有一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心,她的作品洋溢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原生态的活泼的生气,并通过她的生活方式、思想形态以及对生命的独特体会,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正如我们在《生命生命》中所看到的:处于险境中的小飞蛾为了生存极力地挣扎;香瓜子在墙缝中冲破坚硬的外壳长出了小苗;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
2019年4月12日是什么节日?农历是多少?那么2019年4月12日是什么日子呢?2019年4月12日是什么星座?今天大家就随小编去瞧瞧2019年4月12日这个日子吧。
2019年4月12日是什么节日4月12日是公历年中的第102天闰年的第10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63天。
2019年4月12日节日世界航天日、日本镰仓祭、俄罗斯宇航节。
世界航天日1961年4月12日,人类首次遨游太空。
27岁的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在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发射升空,并按预定时间进入空间轨道,在太空围绕地球一周飞行108分钟后返回地面,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征服太空的壮举。
从1969年起,人们把每年的4月12日称为世界航天日,又称世界航天节。
2019年4月12日是什么日子公历2019年4月12日星期三农历二〇一七年三月小十六日回历1438年7月15日干支丁酉年甲辰月己巳日八字丁酉甲辰己巳甲子五行山下火佛灯火大林木海中金生肖属鸡星座白羊座星宿房宿房日兔值神明堂黄道日冲煞蛇日冲癸亥猪煞东2019年4月12日是什么星座白羊座321-4194月12日性格4月12日出生的人似乎随时都在伸出他们的触角,感知大众的情绪。
他们善于社交的天份令人惊叹,此天份与其说是老天爷赏赐的,倒不如说是来自于跟人相处的领会。
而且,他们真的会用最巧妙的技巧,来证明在社交上的确有两把刷子。
4月12日出生名人有哪些前599年——笩駄摩那出生,印度耆那教创始人。
1577年——克里斯蒂安四世,丹麦国王和挪威国王。
1840年——法国小说家埃米尔·左拉诞辰。
左拉1860年——严修,中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者之一。
1910年——柯召,中国数学家。
1914年——亚德里安·布拉奥,荷兰天文学家。
1942年——杏林子,台湾作家。
1947年——大卫·莱特曼,美国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喜剧演员、电视制作人。
1948年——马尔切洛·里皮,是一名退役足球运动员,意大利足球教练1950年——赵怡,台湾前行政院新闻局局长。
一、本名:刘侠二、笔名:杏林子三、出生年月日:1942年2月28日,台湾政府已经将此日订为国定纪念日。
四、逝世日期:2003年2月8日,享年六十一岁五、学历:北投国小学毕业六、经历: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兼义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十二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
编辑本段得奖纪录第二届基督教文艺奖-生之歌第八届十大杰出女青年第八届国家文艺奖-另一种爱情花莲县荣誉县民高雄市荣誉市民第十三届吴三莲基金会社会服务奖台北市荣誉市民静宜大学荣誉博士编辑本段著作1969年:《遥远的路》(合著小说集)1976年:《喜乐年年》1977年:《生之歌》1979年:《杏林小记》1980年:《北极第一家》1981年:《生命颂》1982年:《谁之过》、《另一种爱情》1983年:《凯歌集》、《皓皓长安月》、《牧羊儿——于右任的故事》1984年:《大地注·生命注》1985年:《我们》、《重入红尘》、《母亲的脸》1986年:《行到水穷处》、《种种情怀》、《山水大地》、《杏林小语》、《杏林子作品精选一》、《读云—王禄松新诗水彩画集》1989年:《感谢玫瑰有刺》1993年:《相思深不深》1994年:《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1982年《谁之过》易名重新出版)、《现代寓言》、《杏林子作品精选二》、《杏林子作品精选三》1995年:《生之歌》(重新出版)、《生之颂》(重新出版)、《阿丹老爸》、《北极第一家》(重新出版)1997年:《心灵品管》、《宝贝书:残障娃娃家长亲职手册》1998年:《生命之歌》(有声书)、《身边的爱情故事》1999年:《在生命的渡口与你相遇》2000年:《为什么我没有自杀?如何度过生命低潮》(主编)、《探索生命的深井》、《真情是一生的承诺》、《美丽人生的二二种宝典》2002年:《打破的古董》、《好小子,乔比!》(图文书)2004年:《侠风长流:刘侠回忆录》与众不同的作品杏林子(5张)她的作品,读者众多,每年寒暑假都被台湾中小学选为假期读物。
杏林子杏林子杏林子为笔名,,原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台湾知名作家,静宜大学荣誉博士。
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兼义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十二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
作品《生命生命》已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教科书第19课。
杏林子在61岁时,由于菲佣照顾不周,由家里的楼梯摔下毙命。
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个人档案杏林子杏林子一、原名:刘侠二、笔名:杏林子三、出生年月日:1942年2月28日,台湾政府已经将此日订为国定纪念日。
四、逝世日期:2003年2月8日,享年六十一岁五、学历:北投国小学毕业六、经历: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兼义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十二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
概述台湾名作家,笔名杏林子,1942年生于西安,1949年抵达台湾,患有严重关节炎,1977年发表第一本作品,一生共有60多部作品。
2003年去世得奖纪录第二届基督教文艺奖-生之歌第八届十大杰出女青年第八届国家文艺奖-另一种爱情花莲县荣誉县民高雄市荣誉市民第十三届吴三莲基金会社会服务奖台北市荣誉市民静宜大学荣誉博士著作1969年:《遥远的路》(合著小说集)1976年:《喜乐年年》1977年:《生之歌》1979年:《杏林小记》1980年:《北极第一家》1981年:《生命颂》1982年:《谁之过》、《另一种爱情》1983年:《凯歌集》、、《牧羊儿——于右任的故事》1984年:《大地注·生命注》1985年:《我们》、《重入红尘》、《母亲的脸》1986年:《行到水穷处》、《种种情怀》、《山水大地》、《杏林小语》、《杏林子作品精选一》、《读云—王禄松新诗水彩画集》1989年:《感谢玫瑰有刺》1993年:《相思深不深》1994年:《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1982年《谁之过》易名重新出版)、《现代寓言》、《杏林子作品精选二》、《杏林子作品精选三》1995年:《生之歌》(重新出版)、《生之颂》(重新出版)、《阿丹老爸》、《北极第一家》(重新出版)1997年:《心灵品管》、《宝贝书:残障娃娃家长亲职手册》1998年:《生命之歌》(有声书)、《身边的爱情故事》1999年:《在生命的渡口与你相遇》2000年:《为什么我没有自杀?如何度过生命低潮》(主编)、《探索生命的深井》、《真情是一生的承诺》、《美丽人生的二二种宝典》2002年:《打破的古董》、《好小子,乔比!》(图文书)2004年:《侠风长流:刘侠回忆录》与众不同的作品杏林子她的作品,读者众多,每年寒暑假都被台湾中小学选为假期读物。
杏林子杏林子原名刘侠,笔名为杏林子(1942年4月12日—2003年2月8日)。
台湾登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
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动。
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
作品《生命生命》已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科书第18课。
杏林子在62岁时,被患有精神病的看护工维娜虐待,头部受重伤,因抢救无效死亡。
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逝去十多年,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人物生平经历简介: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兼义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1]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
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
杏林子位于台北市光复南路的故居,现为中华民国刘侠(杏林子)之友会会址。
杏林子1942年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出生日期为农历二月廿七,到台湾登记户籍时误记为公历2月28日。
父亲刘德铭为国军军人。
1949年举家随国民政府迁到台湾。
杏林子在12岁时罹患了罕见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极为不便,使她因而对生命抱着消极的态度,直到16岁时因信仰基督教,在心灵上有了寄托,由信仰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尊贵,渐渐改变了她对生命的看法,转而充满了乐观与积极。
杏林子给读者的回信。
晚年的杏林子因病情恶化,已无法亲自执笔,信件都由他人代为笔录,但杏林子仍会亲笔签署(见右下角)。
此件写于1998年5月9日。
由于身体上的疾病而令杏林子不得不中途辍学,故此杏林子的最高学历仅为“北投国小毕业”,杏林子初时甚为介意,但后来渐渐释怀,因为这代表了“以后的学问都是自个儿修的”(感谢玫瑰有刺九歌出版,1989年)。
自此杏林子即通过函授学校及教育电台刻苦自学,她的母亲亦总不辞劳苦的替她借书。
函授学校的老师曾拿杏林子的作品到报刊发表,鼓励了她日后尝试投稿。
历的今天:1942年4月12日台湾作家杏林子出生作品《生命生命》已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科书第19课。
杏林子位于台北市光复南路的故居,现为中华民国刘侠杏林子之友会会址。
杏林子1942年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出生日期为农历二月廿七,到台湾登记户籍时误记为公历2月28日。
父亲刘德铭为国军军人。
1949年举家随国民政府迁到台湾。
杏林子在12岁时罹患了罕见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极为不便,使她因而对生命抱着消极的态度,直到16岁时因信仰基督教,在心灵上有了寄托,由信仰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尊贵,渐渐改变了她对生命的看法,转而充满了乐观与积极。
杏林子给读者的回信。
晚年的杏林子因病情恶化,已无法亲自执笔,信件都由他人代为笔录,但杏林子仍会亲笔签署见右下角。
此件写于1998年5月9日。
由于身体上的疾病而令杏林子不得不中途辍学,故此杏林子的学历仅为北投国小毕业,杏林子初时甚为介意,但后来渐渐释怀,因为这代表了以后的学问都是自个儿修的感谢玫瑰有刺九歌出版,1989年。
自此杏林子即通过函授学校及教育电台刻苦自学,她的母亲亦总不辞劳苦的替她借书。
函授学校的老师曾拿杏林子的作品到报刊发表,鼓励了她日后尝试投稿。
杏林子第一篇投稿获刊登的文章是《他与她》,1961年前后刊于《中央日报》副刊。
及后杏林子即不断写作,作品类型亦越见多样化,除散文外,亦有小说、广播剧、电视剧本、舞台剧本等,屡获殊荣。
除了写作外,杏林子亦致力服务残障人士。
她早年曾到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等为和她一样在身体上有残缺的人做义工服务。
及后更于1982年成立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后改名为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