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082-2019普通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9
1 总则2 术语、符号术语、 2.1 术语 2.2 符号3 基本规定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4.1混凝土的取样 4.1混凝土的取样 4.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4.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1统计方法评定 5.1统计方法评定 5.2非统计方法评定 5.2非统计方法评定 5.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原标准:适用于普通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1.0.3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是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性评定的具体规定。
它对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大作用。
)2 术语、符号2.1.1 混凝土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
而成的工程材料。
2.1.2 龄期自加水搅拌开始,混凝土所经历的时间,按天或小时计。
自加水搅拌开始,混凝土所经历的时间,按天或小时计。
2.1.3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
本标准中的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2.1.4 合格性评定根据一定规则对混凝土强度的合格与否所作的判定。
根据一定规则对混凝土强度的合格与否所作的判定。
2.1.5 检验批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判定的混凝土总体。
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判定的混凝土总体。
前言根据建设部《根据1998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标准组在广泛调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拌合物取样及试样的制备;3稠度试验;4凝结时间试验;5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6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7拌合物含气量试验;8配合比分析试验;附录A增实因数法。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删除原标准中水压法测量混凝土含气量的试验方法;2.对原标准中其他试验方法从技术上加以修订,使其更适用、完善;3.由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坍落扩展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增实因数法试验;4.原标准中的“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分析”由只能分析水灰比扩展成能分析配合比四大组分的较实用的试验方法;5.对试验仪器设备提出了标准化要求;6.增加了试验报告应包括的内容等。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为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研究中心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管理组(邮政编码:100013,E/mail:jgbzcabr@vip.sina.com)。
本标准编制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杭州应用工程学院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戎君明李可长黄小平姚燕杨静李启令黄政宇钟美秦林力勋李家康顾政民陶立英目次1总则2取样及试样的制备3稠度试验4凝结时间试验5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6表观密度试验7含气量试验8配合比分析试验附录A增实因素法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1总则1.0.1为进一步规范混凝土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精度和试验水平,并在检验或控制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制定本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检测规格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耐久性是保证建筑物长期使用的关键。
因此,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混凝土耐久性检测的目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内容、检测周期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提供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规格。
一、目的混凝土耐久性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为维护建筑物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二、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测应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 50068-2018)、《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GB/T 50081-2002)等。
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混凝土结构特点和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和要求。
三、检测方法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非破坏检测和破坏检测两种。
其中,非破坏检测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电阻率法、渗透性检测等;破坏检测主要包括取样检测、钻孔检测、锤击检测等。
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内容混凝土耐久性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检测:主要是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取样检测或者无损检测,来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品质,为后续的维修和加固提供依据。
2.混凝土结构的渗透性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混凝土结构的渗透性能,来判断混凝土结构内部是否存在裂缝或孔洞,以及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包括抗冻融性、耐久性、耐磨性等,来判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混凝土结构的防腐蚀性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腐蚀情况,来判断混凝土结构的防腐蚀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进行修复和更新。
五、检测周期混凝土耐久性检测的周期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和特点进行制定,一般建议在以下几个时间点进行检测:1.混凝土结构建成后:在混凝土结构建成后的1年内进行一次检测,以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品质,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1.相关检测标准GB/T 50082-202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2.主要检测仪器设备〔工具〕〔1〕冻融试验箱〔2〕1级精度压力试验机:〔TYE-2000C型压力机,NYL-2000D型压力机〕;〔3〕钢直尺(量程大于600mm、分度值为0.5mm);直角尺;塞尺;〔4〕弹性模量测定仪〔精度为0.001mm,固定架的标距为150mm〕;〔5〕混凝土动弹性模量测定仪〔6〕砼抗渗仪〔自动加水压〕;〔7〕玻璃胶等密封材料;脱模装置〔千斤顶〕;破型装置〔压力机〕〔8〕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
〔9〕非接触法混凝土收缩测定仪11〔10〕混凝土收缩仪:测量标距为540mm,装有精度为0.01mm的百分表;〔11〕收缩测头:由不锈钢或其他不锈的材料制作,测头顶端直径为6mm,长为40mm;〔12〕混凝土早期抗裂试验装置。
3.检测环境试验室环境温度为10℃~35℃。
4.检测参数抗冻性;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收缩性;早起抗裂;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抗压疲劳变形。
4. 检测程序和检测技术4.1 样品检查〔1〕检试员接收任务并领取样品和样品单,核对样品单与样品信息是否一致,检查样品数量、样品尺寸偏差和可检状态并签名确认。
假设样品不符合检测要求,及时与接样员沟通,通知客户重新确认。
试件最小横截面尺寸骨料最大粒径(mm) 31.5 40 63 试件最小横截面尺寸〔mm〕 100×100或φ100 150×150或φ150 200×200或φ200 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规定。
并且试件应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模》JG 237规定的试模制作。
〔2〕试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试件的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005d(d为边长);②试件的相邻面间的夹角应为90°°;③试件各边长、直径和高的尺寸的公差不得超过1mm。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测试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能是影响建筑物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测试标准对于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测试标准分类1. 抗压强度测试标准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的基本性能之一,通常通过压力试验来测试。
抗压强度测试标准包括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80-2002《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2. 抗拉强度测试标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拉应力作用下的破坏性能。
抗拉强度测试标准包括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80-2002《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3. 抗冻融性能测试标准混凝土在受冻融环境作用下易出现龟裂、破坏等问题,因此,抗冻融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冻融性能测试标准包括GB/T 50082-2009《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223-2011《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等。
4. 抗化学侵蚀性能测试标准混凝土在受化学侵蚀作用下容易出现变质、腐蚀等现象,因此,抗化学侵蚀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化学侵蚀性能测试标准包括GB/T 50082-2009《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20-201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等。
5. 抗渗透性能测试标准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受水分渗透作用下的防水性能。
抗渗透性能测试标准包括GB/T 50082-2009《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20-201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等。
6. 抗磨损性能测试标准混凝土在受磨损作用下容易出现磨损、磨蚀等现象,因此,抗磨损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磨损性能测试标准包括GB/T 50082-2009《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20-201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等。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确定混凝土性能特征值,检查或控制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用普通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
第二章试件的制作及养护第2.0.1条本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用试件,除抗渗、疲劳试验以外均以3块为一组。
制作每组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的试件及其相应的对比所用的拌合物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单独拌制。
用以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质量的试件分组及取样原则,应按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第2.0.2条试验室拌制混凝土制作试件时,其材料用量应以重量计,称量的精度应为:水泥、水和外加剂均为±0.5%;骨料为±1%。
第2.0.3条所有试件均应在拌制或取样后立即制作。
确定混凝土设计特征值、标号或进行材料性能研究时,试件的成型方法应按混凝土的稠度而定。
坍落度不大于70毫米的混凝土,宜用震动台振实,大于70毫米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
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构件质量的混凝土,试件的成型方法应与实际施工采用的方法相同。
棱柱体试件宜采用卧式成型,埋有钢筋的试件在灌注混凝土及捣实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和试模之间的混凝土能保持灌注密实及捣实良好。
用离心法、压浆法、真空作业法及喷射法等特殊方法成型的混凝土,其试件的制作应按相应的规定进行。
第2.0.4条制作试件用的试模应由铸铁或钢制成,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
试模的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5毫米,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度。
在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应涂以脱模剂。
第2.0.5条用震动台成型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并应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
第三章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标准和检验方法第一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验方法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结构(如隧道衬砌)的厚度;混凝土结构的缺陷,如外观缺陷:裂缝、蜂窝、麻面、平整度和几何轮廓等,内部缺陷:内部裂缝、空洞、衬砌渗漏、隐匿水层等。
混凝土冻胀、侵蚀的结果均使混凝土表层变为疏松,其强度也随着疏松程度而下降,严重者会产生开裂,因而可通过检验其强度及开裂程度判别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1.1 超声波法测定混凝土结构强度及厚度1.1.1 超声测强测厚的基本原理对混凝土内部结构质量进行超声无损检测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内部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
混凝土结构强度与厚度的超声波无损检测关键在于准确识别直达波、反射波的起点。
目前,我国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厚度的检测还广泛采用钻孔取芯的方法,这种传统的破损检测方法不但费工费时、成本高、抽样率低,而且取样后还要修补建筑物,对建筑物的各项质量指标也有所影响,这与优质高效修建混凝土结构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领域,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我国也开始了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厚度超声波无损检测的试验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展,但更多的成果是在实验室里取得的,很少在实地检测方面取得比较大的突破。
主要原因是实际工作中的噪声很大,很难从超声波信号中识别出有用的信号。
所以超声波应用于中国地质大学隧道的实地检测是十分有意义的。
希望能够在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一些有意义的进展。
1.1.2 强度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是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参数(声速)之间的相关性来检测混凝土强度的。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越大,强度越高,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快。
经试验,这种相关关系可以用非线性数学模型来拟合,即通过实验建立混凝土强度和声速的关系曲线。
目前常用的相关关系表达式有:指数函数方程:幂函数方程:抛物线方程:式中:为混凝土强度的换算值;v为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A,B,C为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