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崇仁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146.29 KB
- 文档页数:4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
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A.永济渠 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2、右图水利工程的中心应是()A.咸阳B.涿郡C.洛阳D.余杭3、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
因此他()A.重视教育B.倡导节俭C.轻徭薄赋D.虚心纳谏4、《贞观政要》记录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政绩?()A.汉武帝B.唐高祖C.唐太宗D.唐玄宗5、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A.春秋诸侯争霸B.汉末军阀割据C.魏晋北民南迁D.隋朝暴政而亡6、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此项工程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
”“此项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赵州桥D.大运河7、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采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这一制度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8、科举制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科举制正式形成于()A.隋文帝时B.隋炀帝时C.唐太宗时D.唐玄宗时9、“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
四方丰稔,百姓殷富。
”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民族团结D.文化昌盛10、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这里的“上”指()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1、《新庸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
这表明()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12、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
图中反映的接见后,成就了民族关系史上的哪次和亲?()A.汉高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B.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C.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D.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13、文物专家在唐加寺发现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吐蕃的壁画,这些壁画对研兖下列哪个民族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女真族14、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A.《马可·波罗行纪》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15、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
2017-2018学年(下)初一年级历史试卷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一历史备课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
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 )①唐三彩②白瓷③青瓷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③D. ①②【答案】B...... ......2. 隋朝时,涿郡的一个商人要乘船到洛阳经商,他要经过大运河的()A. 永济渠B. 通济渠C. 邗沟D. 江南河【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从北京到长安需要经过长安和洛阳之间的永济渠,所以答案选A。
3. 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①有幸与魏征同朝为官②聆听唐太宗的告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③你的一些有利于朝政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④见证唐太宗死后传位于武则天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死后传位于唐高宗,④表述错误,排除;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唐太宗善于纳谏;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大,告诫臣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仔细审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4.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A. 唐玄宗时B. 武则天时C. 唐太宗时D. 隋炀帝时【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
它是从隋朝隋炀帝时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唐玄宗、武则天、唐太宗时科举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所以答案选D。
5.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 玄奘西游B. 大运河开凿C. 文成公主入藏D. 遣唐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 ①建立隋朝;②灭陈,统一全国;③开通运河B . ①灭陈,统一全国;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 . 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陈,统一全国D .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陈,统一全国2.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往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隋文帝D . 唐太宗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的大运河()A . 促进了经济交流B . 促进了贞观之治C . 巩固了封建统治D . 结束了分裂局面4. 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A . 永济渠B . 通济渠C . 邗沟D . 江南河5. 《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
”由此可见,隋文帝()A . 崇尚节俭B . 重视农业C . 整顿吏治D . 生活奢侈6. 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谜。
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
爸爸给出的答案应该是()A . 晋惠帝B . 隋文帝C . 隋炀帝D . 唐玄宗7.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A . 三省六部制B . 科举制的创设C . “开元盛世”D . 大运河的开凿8.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1.(1分)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A.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B.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C.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D.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2.(1分)隋朝这个存在30多年的王朝,虽然如昙花一现,但在中国历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隋朝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繁荣B.二世而亡C.短暂而繁荣D.节俭盛行3.(1分)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A.隋炀帝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4.(1分)《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5.(1分)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1分)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
”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7.(1分)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1分)“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 “上承贞观,下启开元”说的是谁的统治()A. 唐高祖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在这两位皇帝之间还有一位女皇帝,就是武则天,在其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为大唐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唐代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
2. 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
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A.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 陈桥兵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与秦始皇相关;选项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汉武帝相关;选项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与唐太宗相关;选项D陈桥兵变与宋太祖相关;因此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选项C,故选C。
3. 下列是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B. 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C. 加重人民负担,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D. 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主持开通的运河,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C项说法不正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所以答案选择C。
4. 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 “齐国之乱”B. “八王之乱”C. “五胡乱华”D. “安史之乱”【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鹿角镇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与政治合堂90分钟分数: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 15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2、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A.唐玄宗时B.武则天时C.唐太宗D.隋炀帝时3.《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唐僧的原型是谁吗?()A.僧一行B.鉴真C.玄奘 D. 惠远4.2007年4月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访问日本期间,在日本国会发表了题为《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
他用大量事例深情地回顾了自秦汉以来中日交往的历史。
下列哪项是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A.“汉倭奴国王”金印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郑和下西洋5.“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房玄龄B. 杜如晦C. 姚崇D. 魏征6.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国措施中的共同点是()A、抗击突厥B、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 D、重用人才7、右图是唐朝时期使用的农具——筒车,它的功能是A.纺织B.鼓风C.灌溉D.垦荒8、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9、中国人在世界常被称为“唐人”你推测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中国的对外交通特别发达C.唐朝在世界享有较高的威望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10、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誉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11、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A.《史记》B.《论语》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12、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唐末农民战争D.宦官专权13.下列四幅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A 、B 、C 、D 、 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初一历史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4页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5—8页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为中心。
A.XXX2.“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的英明统治。
A.XXXB.XXX.XXXD.XXX3.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羁縻州”制度4.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A.辞赋B.诗歌C.散文D.词曲5.XXX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举荐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赏赐有功之人6.“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XXXB.XXXC.XXXD.XXX7.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的人是()。
A.XXX姑娘B.XXXC.则天皇帝D.XXX8.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A.洛阳B.XXX9.“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痛苦,笔底波澜。
”这幅春联称颂的是A.XXXB.XXX.XXXD.XXX10.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的()?A.XXX11.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A.玄奘西游B.XXX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C.XXX东渡日本D.XXX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研究12.唐朝时期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A.唐三彩B.青花瓷C.青瓷D.白瓷13.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D.XXX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14、下列事件中属于引发隋末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是()①大兴土木②多次发动战争③滥用民力④酷虐残暴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5、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以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著名,他就是()A、XXXB、XXX、XXXD、XXX16、以下关于XXX与XXX的共同的地方的叙述,错误的是()A、开国皇帝B、重视发展生产C、提倡节俭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17、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说明:1.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2.考生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所选的答案代号填入答题卡)1.同学们准备利用国庆放假时间实际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2.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 , 人民少而禽兽众 ,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生活方式是( )A.过着定居生活B.过着群居生活C.过着游牧生活D.过着游牧渔猎生活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
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6.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
”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7.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那时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定居生活,农业、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
以下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居民④半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中国式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017—2018学年度新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的空格处,否则不得分。
)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A.北宋B.唐朝C.隋朝D.明朝2、下面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年号开皇,其统治史称“开皇之治”。
②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③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④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统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3、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4、隋朝一位杭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A. 永济渠B. 江南河C. 通济渠D. 邗沟5、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被唐太宗誉为“镜子”的人是()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6、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松赞干布B.赤德祖赞C.赤尊东赞D.骨力斐罗7、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作战立功B.辛勤耕作C.参加科举考试D.经商致富8、.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2016年2月12日,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来,激发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学习热潮.某选手抽到2号题目:从下列汉字中重组成一句唐诗名句,指出它的作者是A.杜甫B.白居易C.刘禹锡D.李白10、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A.唐代国家统一B.民族交往与交融C.唐代文化繁荣D.宋代民族融合11、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使南北重新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新唐书》的选举制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这表明()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3.“成由俭,败由奢”,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莫不如此。
大力提倡节俭,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A.汉武帝B.唐太宗C.唐玄宗D.康熙帝4.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B.设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5.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重用酷吏,滥杀无辜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6.“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A.经济发展B.吏治清明C.人才济济D.生活奢侈7.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如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8.“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A.维吾尔族B.藏族C.彝族D.白族9.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0.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促使唐朝由盛转衰亡的因素有()①安史之乱②藩镇割据③宦官专权④黄巢起义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江西省崇仁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
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
①唐三彩②白瓷③青瓷
A.②③B.①②③C.①③D.①②
2.隋朝时,涿郡的一个商人要乘船到洛阳经商,他要经过大运河的()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3.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同朝为官
②聆听唐太宗的告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③你的一些有利于朝政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唐太宗死后传位于武则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唐玄宗时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D.隋炀帝时
5.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游
B.大运河开凿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
6.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生活时代背景不同
7.唐朝时期,书生贾贵家境贫寒,其家族也无势力。
他寒窗苦读十年后取得了一定得成绩,决定到京城应试。
请回答这里的“京城”是在今天的()
A.杭州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8.《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
”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
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创立殿试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今天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首先应查阅()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千金方》
10.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1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是把外国先进的文化带回唐朝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3.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开元时期的著名宰相。
()
14.唐朝的阎立本被称为“画圣”,他的画,立体感强,风格奔放,人们称赞说“吴带当风”,他的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等。
()
15.“贞观之治”是指唐玄宗统治时期。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的内容。
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度有哪些特点?(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2分)
材料二: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2)材料二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是怎样完善了科举制度的?(2分)
材料三: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
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式农具是什么?(2分)分别有何用途?(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奉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一组有关唐朝人口的统计数字,分析后回答问题。
隋末唐初人口数约900万;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时人口数约1900万;
武则天(705年)时人口数约3142万;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时人口数约4142万;
(1)从隋朝末年到唐朝初年,人口不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前期人口统计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玄宗的治国措施有哪些?(3分)
崇仁一中2017-2018学年(上)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24分)
1.B
2.A
3.A
4.D
5.A
6.D
7.C
8.D
9.B10.B11.D12.C
二、判断题(6分)(正确为T,错误为F)
13.F14.F15.F
三、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16.答案:
(1)相对公平公正,考试范围丰富。
(言之有理即可)(2分)
(2)略(2分)
(3)汉族;少数民族。
(2分)
17.答案:
(1)曲辕犁,耕地;筒车,灌溉。
(4分)
(2)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分)
18.答案:
(1)隋炀帝暴政,隋朝末年长期战乱。
(2分)
(2)唐太宗在位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武则天在位时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前期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3分)
(3)略.(至少写出三个方面)(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