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3.04 KB
- 文档页数:22
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l 不经过点F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标准方程y 2=2px(p >0)y 2=-2px (p >0)x 2=2py (p >0)x 2=-2py (p >0)p 的几何意义:焦点F 到准线l 的距离图形顶点 O (0,0)对称轴 x 轴y 轴焦点 F ⎝⎛⎭⎫p2,0 F ⎝⎛⎭⎫-p2,0 F ⎝⎛⎭⎫0,p 2 F ⎝⎛⎭⎫0,-p2 离心率 e =1准线方程 x =-p2x =p 2y =-p2y =p 2 范围 x ≥0,y ∈Rx ≤0,y ∈Ry ≥0,x ∈Ry ≤0,x ∈R开口方向 向右 向左 向上 向下 焦半径 (其中P (x 0,y 0)) |PF |=x 0+p2|PF |=-x 0+p2|PF |=y 0+p2|PF |=-y 0+p2二、“基本技能”运用好1.通过对抛物线概念的复习,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通过对抛物线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的复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运算求解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考点1 抛物线的定义及方程 题组一 抛物线的定义的应用 调研1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其上有两点满足,则A .B .C .D .【答案】B【解析】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221212122AF BF y y x x -=-=-=,则,所以==.☆技巧点拨☆抛物线的离心率e =1,体现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因此,涉及抛物线的焦半径、焦点弦的问题,可以优先考虑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将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点到准线的距离,即2PF px =+或2PF py =+,使问题简化. 抛物线的定义常在高考中作为转为问题的工具,需熟练掌握.题组二 求抛物线的方程调研 2 已知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F 到准线的距离与椭圆22194x y +=的长轴长相等,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 【答案】212y x =【解析】在椭圆22194x y +=中,3a =,2b =,故长轴长为6,由抛物线的焦点F 到准线的距离与椭圆的长轴长相等可得6p =,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212y x =.调研3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它的准线过双曲线22221x y a b -=的一个焦点,抛物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为362P ⎛ ⎝,求抛物线方程和双曲线方程. 【解析】依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220y px p =>,∵点362P ⎛⎝在抛物线上,∴3622p =⨯,解得2p =,∴所求抛物线方程为24y x =. 故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1x =-,∵双曲线的左焦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1c =, 故221a b +=, 又点3,62⎛⎫⎪⎝⎭在双曲线上,∴229614a b -=,由222219614a b a b⎧+=⎪⎨-=⎪⎩解得2213,44a b ==.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224413x y -=.☆技巧点拨☆高考中常求抛物线的方程,一般会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求抛物线方程的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其关键是判断焦点的位置、开口方向,在方程的类型已经确定的前提下,由于标准方程只有一个参数p ,只需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考点2 抛物线的性质 题组一 焦点弦问题调研1 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45°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则弦长|AB |为________. 【答案】8【解析】设A (x 1,y 1),B (x 2,y 2),易得抛物线的焦点是F (1,0),所以直线AB 的方程是y =x -1,联立⎩⎪⎨⎪⎧y 2=4x ,y =x -1,消去y 得x 2-6x +1=0,所以x 1+x 2=6,所以|AB |=x 1+x 2+p =6+2=8.题组二 最值问题 调研 2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且过点在抛物线上,若点,则的最小值为A .2B .3C .4D .5【答案】B 【解析】由题可得,.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所以=.故选B .调研3 已知定点()3,4A ,点P 是抛物线24y x =上一动点,点P 到直线1x =-的距离为d ,则PA d +的最小值是_______ . 【答案】25【解析】点A 是抛物线24y x =外一点,所以PA d +()2231425PF PA AF =+≥=-+=,当且仅当点P 为线段AF 与抛物线的交点时取等号, 故PA d +的最小值是25.☆技巧点拨☆有关抛物线上一点M 到抛物线焦点F 和到已知点E (E 在抛物线内)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问题,可依据抛物线的图形,过点E 作准线l 的垂线,其与抛物线的交点到抛物线焦点F 和到已知点E 的距离之和是最小值.1.(2017-2018学年重庆市九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已知抛物线=经过点,则该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 A . B . C .D .1【答案】B 【解析】∵抛物线=经过点∴=∴=∴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2.(北京市丰台区2018年高三年级一模数学)已知抛物线C 的开口向下,其焦点是双曲线2213y x -=的一个焦点,则C 的标准方程为 A .28y x =B .28x y =-C .22y x =D .22x =【答案】B3.(吉林省吉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数学)以抛物线28y x =上的任意一点为圆心作圆与直线2x =-相切,这些圆必过一定点,则这一定点的坐标是A .()0,2B .()2,0C .()4,0D .()0,4【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抛物线28y x =的准线方程为2x =-,因为动圆的圆心在抛物线28y x =上,且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所以动圆的圆心必过抛物线的焦点,即过点()2,0.选B .4.(2017河南八市联考)已知点M (-3,2)是坐标平面内一定点,若抛物线y 2=2x 的焦点为F ,点Q 是该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则|MQ |-|QF |的最小值是 A .72 B .3 C .52 D .2【答案】C5.(2018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其准线与双曲线223=1y x -相交于两点,若MNF △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为直角顶点,则A .B .C .D .6【答案】A【解析】由题可得,抛物线的焦点为, 准线x =-.所以其准线与双曲线223=1 yx-相交于2233,3,,32424p p p pM N⎛⎫⎛⎫-+--+⎪ ⎪⎪ ⎪⎝⎭⎝⎭.因为MNF△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为直角顶点,所以2334pp=+,解得.故选A.6.(2017-2018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模拟卷)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与轴的交点为,点在抛物线上,且,则AFK△的面积为A.4 B.6C.8 D.12【答案】C【解析】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与轴的交点为,点在抛物线上,且,过点A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M,则,所以可知,所以可知AMK△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FK△也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腰长为,所以该三角形的面积为14482S=⨯⨯=.故选C.7.(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数学)抛物线212x y=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3y=-【解析】2212,32px py y==∴=,∴抛物线212x y=的准线方程为32py=-=-,故答案为3y=-.8.(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抛物线上的点()2,P a-到焦点的距离为3,则a=__________.【答案】22±9.(河南省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班4月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已知点是抛物线的焦点,,是该抛物线上两点,,则线段的中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210.(2018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考试)设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且满足若32AF =,则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12【解析】由题意得.因为为抛物线的焦点弦,所以1121AF BF p+==.而,解得3BF =.又因为,所以31232AF BFλ===.11.(云南省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已知F 是抛物线C :28y x =的焦点,点A 的坐标为()2,6,点P 是C 上的任意一点,当P 在点1P 时,PF PA -取得最大值;当P 在点2P 时,PF PA -取得最小值,则1P ,2P 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51712.(2017-2018学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已知抛物线上的点到点距离的最小值为.(1)求抛物线的方程;△面(2)若,圆,过作圆的两条切线分别交轴于两点,求MAB积的最小值.【解析】(1),,==.,∴当即时,,不符合题意,舍去;则,即时,,(舍去),.1.(2016新课标全国I理科)以抛物线C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D,E两点.已知|AB|=42|DE|=25C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A.2 B.4C.6 D.8【答案】B2.(2015上海理科)抛物线22y px =(0p >)上的动点Q 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 = . 【答案】2【解析】因为抛物线上动点到焦点的距离为动点到准线的距离,因此抛物线上动点到焦点的最短距离为顶点到准线的距离,即1, 2.2pp == 3.(2017新课标全国II 理科)已知F 是抛物线:C 28y x =的焦点,M 是C 上一点,FM 的延长线交y 轴于点N .若M 为FN 的中点,则FN =_______________. 【答案】6【解析】如图所示,不妨设点M 位于第一象限,设抛物线的准线与x 轴交于点F',作MB l ⊥于点B ,NA l ⊥于点A ,由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准线方程为2x =-,则||2,||4AN FF'==,在直角梯形ANFF'中,中位线||||||32AN FF'BM +==,由抛物线的定义有:||||3MF MB ==,结合题意,有||||3MN MF ==,故336FN FM NM =+=+=.【名师点睛】抛物线的定义是解决抛物线问题的基础,它能将两种距离(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进行等量转化.如果问题中涉及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又能与距离联系起来,那么用抛物线定义就能解决问题.因此,涉及抛物线的焦半径、焦点弦问题,可以优先考虑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转化为点到准线的距离,这样就可以使问题简单化.。
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A D B C C B A C D A B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A D B A C D C D C A B B题号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D A C C A B D A D C B【解析】1.斯里兰卡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岛的中南部为高原山地,河流呈放射状分布,A错;岛的北部河流等高线稀疏,多流经平原,流速缓于南部,B错;岛的西南部为西南季风迎风坡,东北部为东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西北部和东南部降水明显偏少,C正确;热带季雨林区,淋溶作用强,土壤多为酸性,D错。
故选C。
2.材料中指出该港为深水港,且“日均万吨级船只到港量达300余艘”,推知港阔水深,A正确;图中港口未与河流相连,且岛上河流落差大,流速急,不利于航运,B错;港口沿岸平原狭小,受地形影响经济腹地较小,C错;港口建设主要带动当地就业,D错。
故选A。
3.该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我国通往南亚、西亚、非洲、欧洲船只的重要补给站,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船只的停靠与贸易,可扩大我国工业品市场,A、B、C 正确;该港口属于斯里兰卡,有利于加强我国与斯里兰卡的交流合作,D错。
故选D。
4.①为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A错;三江平原纬度高,气候冷湿,蒸发弱,冻土广布,故沼泽发育,B正确;是我国春小麦和玉米主产区,C错;温带季风气候,虽夏季雨热同期,但纬度高,无霜期短,热量不足,D错。
故选B。
5.②工业区为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区,工业基础好,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小,目前,由于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传统产业转型困难,经济走向衰落,故A、B错,C正确;交通运输高速化领先全国的是东部地区,D错。
2018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单一国家已经难以独自面对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图。
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表明,这一伟大创举是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
它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帮助各参与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
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历史上看,世界上的建筑——这里指的主要是大型的、有纪念价值的建筑——大致有两类:一类主要是用石头建造的,叫石构建筑;一类主要是用木头建造的,叫木构建筑。
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
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易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由于这样的原因,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不是垃圾,而且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普遍的尊重和珍惜。
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
废墟因受到尊重并受到保护,从而成为审美对象,继而产生“废墟美学”的概念。
欧洲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建筑毁坏后,极少有原地重建的现象,而都将它们作为一个珍贵的时代标志予以尊重和保护,乃至一块妨碍走路的“乱石”都不许随意挪动。
与此相反,我们中国的宫殿或庙宇毁掉了,就得赶紧在原址修复或重建,否则即使留下残垣断壁,也会很快被民间搬抢一空(这里指的是需要宫殿的时代)。
无怪乎,在明代以前的几千年间,我们有那么多辉煌的宫殿建筑都没有留下一处像样的废墟遗址!因此我们的建筑文化中缺乏废墟文化,从而也缺乏对废墟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然而,说我们中国不见废墟文化,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废墟或缺乏废墟资源。
我们是个有着悠久的“墙文化”的国家。
不仅有万里长城,我们古代的几乎每个城池都有城墙,它们可都是石构建筑,有500到3000年的历史,大部分已沦为废墟。
作为建筑单体,长城的原始工程量不仅超过国外任何古代的大型单体建筑,甚至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型建筑的总和!再说,我国历代的皇家建筑和贵冑府邸并不全是木构建筑,像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的须弥座以及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等是多么壮观的石构建筑。
2018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单一国家已经难以独自面对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图。
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表明,这一伟大创举是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
它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帮助各参与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
各参与国是平等贡献者、受益者,甘苦与共、命运相连,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
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1.A2.D3.B(二)4.C5.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6.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三)7.B8.C9.相关方:①高校;②企业;③政府。
作用:①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②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③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10.B11.D12.D13.(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2)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二)14.D15.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市级统测语文参考答案1.(3分)A 【解析】B项“精神文明的差别”,原文“这些方面的差别”,这些方面指的是精神文化;C项这个观点是《周易·贲卦》的观点,晋代人干宝只是注解,并且《周易·贲卦》中“观乎天文”是“察时变”的前提条件,“观乎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前提条件,不是说到达了这个前提就一定可以出现后面的结果,所以选项错误;D项原文是“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所以继承的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而不是继承传统文化。
2.(3分)B 【解析】原文“正缘于此,文化的研究才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大力的发掘、抢救,便是最好的例证”可以看出提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是为了说明文化的研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3.(3分)B 【解析】不能推断出“精神文化”更有价值、更重要。
4.(3分)C 【解析】“但毕业后过得并不是很好,‘我’对她的遭遇充满同情,所以常常帮助她”,这个只是“我”常常帮助她的原因之一。
5.(5分)文章开篇绕道而行,从抒发人生的感悟起笔,说人不应受物所累,自己支持女儿丢弃旧物的行动。
这是抑。
(2分)但对被扔掉的两双拖鞋,“我”又恋恋不舍地捡了回来,接下来围绕这两双拖鞋,讲述了一段情感故事,凸显了这两双拖鞋承载的精神重量。
这是扬。
(2分)先抑后扬,对比之间突出了这份礼物的珍贵,令读者印象深刻,也使主旨更加鲜明。
(1分)6.(6分)不同意删除。
内容上:通过回忆毕业后的经历,表现两人深厚的友谊,表现“她”知足乐观的性格。
(2分)结构上:写“她”的人生遭遇,为下文“她”的家庭困境及愁眉不展作铺垫。
(2分)主题上:为文章“要珍惜生活,懂得知足,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多尽一份责任”这一主题服务。
(2分)(如果回答“同意删除”,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7.(3分)B 【解析】“已经能够全面适应各种用户对天气预报的需要”言过其实,文中并无此意。
8.(5分)AE(选对一项给2分,两项全对得满分)【解析】B项,材料四没有谈到网格化预报的优势,所以错误;C项,不是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是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画图表的说明方法,所以错误;D项,“天气预报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说法是错误的,原文是“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
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英语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1~5 CABCA 6~10 BCBCA 11~15 CBBCA 16~20 BCABA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21~25 CDCCB 26~30 DAABA 31~35 CCABD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36~40 ACDFB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41~45 CABDA 46~50 BCDBC 51~55 BACDB 56~60 ACDAD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61.energetic 62.became 63.so 64.was honored 65.that66.as 67.to set 68.first 69.explanation(s)70.importantly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My friend Mary is interested in Chinese characters.One day she asked for a Chinese character①about“美”on me paper,“What does this mean?”I told her it means“beauty”.She continued,“How②my∧it structured?”Suddenly,I was sticking.Then I searched on the Internet.The character comes in③is ④stucktwo part —lamb and big.The lambs in the agricultural days of ancient China meant not only a good⑤partsmeal but also a gift of beauty from the nature.At that moment I realized I have been taking my culture⑥⑦hadfor granted,leave it in the corner.I turned to Hollywood and Super Bowls,what,brilliant as they are,⑧leaving ⑨whichcan help me define(定义)who I am.⑩can’t/cannot/can后加not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参考范文】Dear Eric,How is everything going these days?I’m eager to share with you the annual“Campus Culture Week”activities in our school.To enrich our school life,the“Campus Culture Week”was held from March 5th to 9th this year.All the works of calligraphy,photography and painting created by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s were on display.Some lectures on Chinese culture were given,from which we benefited a lot.Handwork like paper-cutting,kite-making was another activity attracting everyone.Undoubtedly not only can this event make our school life more colorful,but also it can offer us a good opportunity to learn more about our culture!Do you have similar activities in your school?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Yours,Li Hua【解析】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一节A【语篇导读】应用文。
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历史上看,世界上的建筑——这里指的主要是大型的、有纪念价值的建筑——大致有两类:一类主要是用石头建造的,叫石构建筑;一类主要是用木头建造的,叫木构建筑。
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
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易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由于这样的原因,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不是垃圾,而且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普遍的尊重和珍惜。
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
废墟因受到尊重并受到保护,从而成为审美对象,继而产生“废墟美学”的概念。
欧洲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建筑毁坏后,极少有原地重建的现象,而都将它们作为一个珍贵的时代标志予以尊重和保护,乃至一块妨碍走路的“乱石”都不许随意挪动。
与此相反,我们中国的宫殿或庙宇毁掉了,就得赶紧在原址修复或重建,否则即使留下残垣断壁,也会很快被民间搬抢一空(这里指的是需要宫殿的时代)。
无怪乎,在明代以前的几千年间,我们有那么多辉煌的宫殿建筑都没有留下一处像样的废墟遗址!因此我们的建筑文化中缺乏废墟文化,从而也缺乏对废墟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然而,说我们中国不见废墟文化,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废墟或缺乏废墟资源。
我们是个有着悠久的“墙文化”的国家。
不仅有万里长城,我们古代的几乎每个城池都有城墙,它们可都是石构建筑,有500到3000年的历史,大部分已沦为废墟。
作为建筑单体,长城的原始工程量不仅超过国外任何古代的大型单体建筑,甚至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型建筑的总和!再说,我国历代的皇家建筑和贵冑府邸并不全是木构建筑,像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的须弥座以及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等是多么壮观的石构建筑。
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历史上看,世界上的建筑——这里指的主要是大型的、有纪念价值的建筑——大致有两类:一类主要是用石头建造的,叫石构建筑;一类主要是用木头建造的,叫木构建筑。
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
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易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由于这样的原因,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不是垃圾,而且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普遍的尊重和珍惜。
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
废墟因受到尊重并受到保护,从而成为审美对象,继而产生“废墟美学”的概念。
欧洲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建筑毁坏后,极少有原地重建的现象,而都将它们作为一个珍贵的时代标志予以尊重和保护,乃至一块妨碍走路的“乱石”都不许随意挪动。
与此相反,我们中国的宫殿或庙宇毁掉了,就得赶紧在原址修复或重建,否则即使留下残垣断壁,也会很快被民间搬抢一空(这里指的是需要宫殿的时代)。
无怪乎,在明代以前的几千年间,我们有那么多辉煌的宫殿建筑都没有留下一处像样的废墟遗址!因此我们的建筑文化中缺乏废墟文化,从而也缺乏对废墟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然而,说我们中国不见废墟文化,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废墟或缺乏废墟资源。
我们是个有着悠久的“墙文化”的国家。
不仅有万里长城,我们古代的几乎每个城池都有城墙,它们可都是石构建筑,有500到3000年的历史,大部分已沦为废墟。
作为建筑单体,长城的原始工程量不仅超过国外任何古代的大型单体建筑,甚至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型建筑的总和!再说,我国历代的皇家建筑和贵冑府邸并不全是木构建筑,像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的须弥座以及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等是多么壮观的石构建筑。
废墟的文物价值就在于其残破过程的历史真实性。
正是这种真实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讯息,是活的历史化石或活的历史教科书。
残缺美是废墟美的哲学前提。
而废墟美是废墟文化的核心。
就以对待长城废墟为例:如果说以“修旧如旧”的名义修复的司马台长城对于“修旧如新”的八达岭长城或慕田峪长城来说是一个进步,那么目前正在以“修旧如旧,随旧随残”的理念修缮的京郊箭扣长城则又超越司马台长城而向前迈了一步。
(节选自叶廷芳《再谈废墟之美》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建筑材质原因,石构建筑毁坏后都能留下废墟,成为“凝固的音乐”,自然而然地而受到人们珍视。
B. 木构建筑本身易朽,遭遇雷击天灾或战争人祸后更难留存,故世界上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C. “废墟文化”是在人们改变了废墟是垃圾的观念,而把废墟视为精神遗产尊重珍惜后产生的。
D. 出于对“废墟文化”的认知不同,欧洲建筑毁坏后鲜少原地重建,而中国宫殿常修复重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对比了石构建筑和木构建筑留存情况的不同,引出废墟文化,从废墟价值的角度表达了对保护我国的石构建筑废墟和木构建筑废墟的期待。
B. 文章将历史上欧洲和我国对待废墟的不同做法作对比,辅以史实证明我国缺乏废墟文化,缺乏对废墟美的认识,叙议结合,极有说服力。
C. 文章分类列举城池防御建筑和皇家贵胄建筑,证明了中国建筑文化缺乏废墟文化,但我国并不缺乏废墟资源。
D. 末段以对待长城废墟为例,论证国人废墟审美意识日益觉醒的同时,间接批评了“修旧如新”的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的修缮理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虽有丰富的废墟资源,却未形成废墟文化。
但现在,国人对废墟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逐步提高。
B. 废墟是活的历史化石或活的历史教科书,废墟的文物价值在于其虽残破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C. 废墟具有残缺美,面对长城遗址,保留它残破的历史真实性遗址的原生状态也许更有价值。
D. 认识废墟美要从认识残缺美开始,废墟受到尊重保护,成为审美对象,形成“废墟文化”。
【答案】1. C 2. A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前句强加因果,最后一句或然变已然,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自然段,原文为“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
B项,“木构建筑……故世界上木构建筑遗存极少”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有“千年以上”的限定,原文为“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易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D项,“出于对‘废墟文化’的认知不同,欧洲建筑毁坏后鲜少原地重建,而中国宫殿常修复重建”说法不正确,原文说“我们的建筑文化中缺乏‘废墟文化’”,没有“废墟文化”何谈认知不同。
故选C。
【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A项,“从废墟的价值表达了对保护我国石构建筑废墟和木构建筑废墟的期待”说法错误,首段“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可见废墟是石构建筑遗存。
故选A。
【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废墟的文物价值在于其震撼人心的真实性力量”张冠李戴。
原文是“废墟的文物价值就在于其残破过程的历史真实性。
正是这种真实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
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可知的偶然格非那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无意外地,我落榜了。
母亲决意让我去当木匠。
当时,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
我却对母亲说,我要考大学,而且要考重点大学。
母亲睁大了眼睛说,孩子,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你连门都没有摸到呢。
你要是考上大学,我们都要笑死了。
就在我快灰了心的时候,镇上一位姓翟的小学老师,敲开了我家的门。
他与我非亲非故,素不相识。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夜已经很深,大家都睡了,他戴着草帽,站在门外,把我母亲吓了一跳。
他见了我劈头就说,你想不想读谏壁中学?——那是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
我当然是很愿意的。
他说他可以把我引荐给那里他的一位朋友。
当我拿着翟老师的亲笔信到了谏壁中学,他的那位朋友却告诉我,语文、数学必须拿到60分,不然无法进入补习班。
他说:“让我看看你的高考成绩单。
”在决定命运的时候,我的脑子还算比较清醒。
我知道我的成绩根本不能进入这个补习班,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够把口袋里的成绩单给他看。
于是我说,我把成绩单弄丢了。
“你可以去丹徒县文教局查一查,把分数抄回来。
”他说完,给了我一个地址。
县文教局在镇江,青云门6号。
在马路边上,我只要随便跳上一辆公共汽车,就可以回家,永远做一个木匠的学徒。
如果我去镇江的文教局呢?事情结果是一样的,我还是会得到一张一模一样的成绩单,还是无法进入谏壁中学,还是要返回家乡做一个学徒。
我徘徊了两个小时。
镇江对我而言,是一座陌生的大城市,它实在太远了,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
我其实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不会轻易冒险。
我觉得我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要回家的。
我根本没有去过镇江,而且去了也不知道县文教局在哪里。
这些都是我无法逾越的困难。
但那―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鬼使神差地登上了前去镇江的过路车子。
到了县文教局,正好是下班时间,传达室老头儿冷冷地说,现在下班了,你不能进去。
我想也罢,我进去又有什么用呢?在我打算掉头离开的时候,有人叫住了我:小鬼,你有什么事?我看见两个人,一男一女,往外面走。
我说我的高考成绩单丢了,能不能帮我补一下?男的说,下班了,明天吧。
女的则说,我们还是帮他补办一下吧,反正也不耽误时间。
他们把我带回办公室,帮我查找档案,又问我办这样的成绩单,有什么用处。
我沉默了一下,突然说:“我的成绩单没有丢。
”“那你来这里干什么?”他们显然有些生气了。
我于是讲了高考的落榜,讲了自己很想去谏壁中学补习,但是没有达到他们要求的分数线。
我说我一定要读这个礼习班,去考大学。
那个女的说,这怎么行?男的不吭气儿,他抽着烟,盘算了好一会儿。
他让我出去等回话。
十分钟后,他说,唉,帮你办了。
我那时很小,15岁,穿的衣服很破旧。
大概他是因此萌生了帮助之心。
他们问我需要多少分,我说语文70分,数学80分。
说完了很后悔,因为这个分数已经可以考上大学了。
我又把分数改过来了,语文68分,数学70分。
写完了之后要盖章,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公章突然找不到了。
他们翻遍了抽屉,打开又合上。
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可能是最紧张的时候。
没有章不就完了吗?事实上公章就在手边,大概是当时大家都太紧张了吧。
女的盖完了章,轻轻说了一句:“苟富贵,勿相忘。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那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美丽的女性。
我的感激出于如下理由:她竟然还会假设我将来会有出息。
我似乎没有说什么感激的话,拿着成绩单,飞跑着离开了。
我一天都没有吃饭,等回到家的时候,整个人都要虚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