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展对公共经济的影响以及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国际市场的会展业和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工业,会展业已是一座城的城市名片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随着文明社会建设的向前推进,人们对物质、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渐长,会展业在人文交流中发挥着枢纽作用。
本文基于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定位、市场机制、组织管理模式、硬件和软件建设、会展业竞争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
Abstract: Exhibition industry, tourism, and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re called the world three big smokeless industries.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card of a city and the "booster"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ivilized society, people are having growing demand for materi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and exhibition industr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cultural exchanges. Based on the domestic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购物、餐饮等众多产业,能够培育新兴产业,并且能辐射和带动相关产业。
汉诺威会展业汉诺威是德国下萨克森州首府,北德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它濒临中德运河,位于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处,又处于巴黎到莫斯科、北欧到意大利的十字路口,是个水陆交通枢纽,这为当地展业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条件,因而汉诺威市被誉为"世界会展之都〞。
它承办过两届世界博览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展览场馆———汉诺威博览中心,世界十大展览会中的5个在汉诺威举办。
而在另一个角度来看,汉诺威展览业的兴旺又和这里的一个展览公司———汉诺威展览公司的业务拓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汉诺威会展业兴旺的原动力其实还来自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在会展业极为兴旺的德国,许多城市的政府普遍将展览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
德国几个大的展览公司都是有政府背景的,政府对展览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比方,汉诺威展览公司的两大股东———下萨克森州政府和汉诺威市政府,就分别持有其49.8%的股权。
在政府的支持下,汉诺威公司逐步开展壮大,从而带动了整个城市会展业的蓬勃兴起。
汉诺威会展业的蓬勃开展也离不开汉诺威展览公司多年的成功经营。
从1947年举办第一届工业博览会至今,汉诺威展览公司已开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展览公司。
目前它负责协调和筹备在汉诺威举办的所有展会,每年平均承办的国际展会二十多个,几乎月月都有一到两个大展览,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每年春季举办的工业博览会和信息、通讯及办公室自动化博览会。
前者前身为1947年的德国出口博览会,到今年已办了52届,它在全球工业领域中有无可比较的权威性;后者始于1986年,目前已成为这一领域里世界最大规模的展会。
两大展会的观展人次每年均在30万以上,同时,汉诺威展览公司还在新兴国家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是吸引了大量的德国及欧洲以外的厂商为汉诺威参展,另一方面就是海外建立新场馆,并将自己成熟的展览会延伸到海外。
比方,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诺威两大展会来自德国和欧洲以外的厂商均在40%以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会展调查报告范文篇一:会展调研报告宁波理工学院公共经济学社会调研报告题目宁波市会展业市场调研报告组长姓名组员姓名专业班级金融102班分院经济与贸易分院完成日期20xx年1月23日目录摘要 (i)1.引言12.宁波市会展业发展状况22.1.宁波市会展业发展历程22.1.1工作起步阶段22.1.2快速发展阶段22.1.3发展提高并重阶段32.2宁波市会展业发展现实基础32.3宁波市会展业发展优势与劣势43.中国(宁波)光电、电子工业展览会调查研究73.1研究方法设计73.2调研过程73.3调查结果83.3.1对参展客户的调研结果83.3.2对参展商的调研结果94.结论及建议10参考文献12致谢14摘要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浙江省经济中心,拥有会展产业发展的特殊优势,却没有占到应有的市场份额,宁波会展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以观众和参展商为调研对象,全面了解宁波会展现状,并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针对宁波市会展业现状,找到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宁波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宁波市;会展经济;参展商;参展观众1.引言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会议和大型节事活动,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创造商机,并利用会展产业连带效应带动若干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
会展活动不仅可以为会展组织者、会展场馆经营者、会展服务商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也给运输、电信、广告、印刷、餐饮、旅游、咨询、礼仪服务等会展相关行业带来直接的、现时的商业机会。
会展有利于招商引资,可促成经贸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活动,为会展举办地经济的未来发展增添潜力;会展可促进举办地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地方经济运行环境和产业结构;会展可以提升举办地知名度。
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
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便为9。
1.引言宁波是一个国际贸易大市,拥有数量巨大的对外贸易企业,和雄厚的对外贸易的制造加工能力,为了提升宁波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影响力,宁波市政府投资数亿建立了在长三角地区颇有影响力的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常年针对宁波市的优势特色外贸产业展开国际性的商务会展。
作为国贸专业学生,为了提升对外贸经济的发展形式,最新的外贸发展动态,国际商务会展的实施,以及外贸商品的基本现状的认识,升华对国际会展的公共经济效应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政府公共经济活动影响私人经济决策的认识。
我们对宁波市国际会展中心的专场会展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形成了以下社会调研报告和课程论文。
2.参展厂商角度分析国际会展公共经济效应2.1厂商的数据统计分析问题:2、您了解到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及本次活动的渠道?通过问题2我们了解到参展商了解会展中心及本次活动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数据显示通过杂志、网络或组委会直接邀请所占比重稍大一点,但其差别并不明显;而通过报纸或他人介绍也占有相当的比例问题:4、您此次参展的自负成本为第3、4个问题的数据可以看出作为参展商参展主总成本主要在1万到5万,各有20%的厂商成本在一万以下或5至10万,甚至也有高额成本达10万以上的,可见少数厂商为这次会展所承担的成本是很高的;自负成本在1万元以下的居多,1万以上的也占相当比例。
而对厂商的政府补贴是很少的,按数据统计有65%的客户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补贴,调查过程中部分厂商根本不了解还有政府补贴。
问题:6、总的来说,您认为参展成本是否过高?本问题让我们了解到对于参加展会的商家来说,认为参展的成本一般的占半数以上,认为不高的只占的15%,而认为比较高或非常高的也占有差不多的比例。
总的来说,厂商对参展成本所承担的和所能接受的都存在着差异对于本次来参展的政府补贴力度,约有60%的客户对政府补贴还是满意的,其中有40%的人提到很满意或满意的,从这里看出,对于参展客户的补贴,政府做对厂商的补贴尚可,但仍需要相应的加强补贴力度。
节庆会展发展调研报告总结节庆会展作为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中国节庆会展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在经济、文化领域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在中国,节庆会展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逐年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加。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体验、娱乐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各地方的节庆会展活动不断丰富、多样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和观众。
二是节庆会展逐渐趋于专业化和国际化。
在过去,节庆会展活动主要是本地的民间传统节日,规模相对较小,参与者主要是当地居民。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节庆会展活动逐渐从传统的乡村集市转向城市商业中心。
各地为了吸引观众和市场投资,越来越注重通过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手段来提升活动品质和影响力。
三是节庆会展活动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越来越高。
节庆会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中发挥着巨大的拉动作用。
各地政府也通过举办节庆会展活动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然而,目前中国节庆会展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活动规模和质量的不平衡。
一些地方政府过于追求规模而忽视了质量,导致了过度商业化和低俗化的现象。
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足,影响了观众的参与和体验效果。
二是节庆会展活动的市场化程度有限。
由于政府在节庆会展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市场机制的作用被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活动组织者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无法有效地满足观众和市场的需求。
三是公共服务和管理的不完善。
一些地方举办节庆会展活动时,缺乏有效的公共管理机制和服务措施,导致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等问题频发。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节庆会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一是加强组织者的市场意识和专业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培训和奖励制度,提高组织者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鼓励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二是推动政府和市场的合理结合。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第二章会展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会展自发展伊始就与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深刻的改变着一个城市的面貌及命运。
会展业的发展会带动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会推动这座城市的市容、公共设施的发展,会带动这座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
会提高这座城市居民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风貌的提升。
世界各大城市不遗余力的争取各着名国际会展的举办权,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会展业不但可以提升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为城市带来直接巨大的经济创收,还给酒店、旅游、金融、交通运输诸多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有许多城市因举办大型国际会展而成为国际化的品牌城市,其中尤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更为突出。
中国贸促会特邀顾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高级顾问俞晓松在第三届中国城市会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会展业对于一个城市来讲,是城市发展的综合推动力。
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不但本身可以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拉动城市诸如旅游、酒店、交通运输和通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有专家估测,国际上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系数为1:9。
2.1.1 会展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约翰.凯斯特说过,会展业是目前旅游细分市场中最重要、做有前景的产业。
旅游是会展的附属和延伸,而会展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会展活动的举办为中心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流,能为城市的旅游带来一定的客源,很多参会人员在参加会议或展会的同时顺便浏览该地区的旅游景点旅游。
同时,很多会展的硬件设施可以转化为旅游景点,像昆明的99世博会举办之后,世博园就转化为旅游景点,不但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为昆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旅游是会展的附属和延伸。
当然,除了为城市旅游带来客源外,会展活动的举办能推进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推广,同时能拉动城市的旅游消费,同时,会展活动的举办能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景区景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能大力提高会展举办地的知名度和旅游形象,故而会展能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58中国会展 CHINA CONFERENCE & EXHIBITION管理·MANAGEMENT一、会展经济的含义会展经济指的是以主题、节日活动等为契机来举办的不同形式的展销、会议、展览等各种活动,并由此带来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效应或经济效应的经济行为。
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会展经济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与会展业不同,会展经济属于一种经济行为或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会展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区域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的。
会展经济能够对优化地方经济结构发挥作用,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升级,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满足经济新常态的需求。
第三,展览、展销等形式为会展经济的呈现方式,会展经济主要包含了经济成果、文化成果、技术成果、政治成果等内容的展览、交流、展销等,所以,会展经济具有促进性、交流性、聚拢性、科技性等特征。
第四,会展经济的跨区域及跨文化特征比较明显。
会展经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家的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产生影响,会展经济不仅具有全国性特征,而且具有国际性特征,通过促进某一城市的经济发展而逐步促进整个国家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会展经济的功能1.会展经济的带动性会展经济能够为相关各方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且能够助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刺激相关产业发展。
比如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广告业、家装业、住宿业等各种行业都有可能成为会展经济的形式,对加强区域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有专家指出,国际展览业中的展览收入与相关社会收入之间的比例为1:9,会展业的产业带动性可见一斑。
会展经济的带动性不仅能够通过新兴会展产业群表现出来,也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展现,最终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会展经济的传播性会展经济借助展销、会议、展览等不同形式来将不同区域的文化、政治、商品、信息、技术等内容进行传播。
第一章1、会展场馆是指由从事会议展览活动的主体建筑和辅助功能附属建筑组成的大型建筑综合体,以及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和效劳,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局部组成。
2、2021年全国展览馆数量省份比例,广东13个,约占全国展馆总数量13%;浙江馆10个,约占比为10%;上海、山东和北京分别拥有7个,约占比分别为7%。
2021年全国展览场馆数量省份比例,广州约占全国总量的12%;上海约占比为9%;北京约占比为6%;3、中国会展场馆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开展趋势问题:①大型会展场馆偏少.-国内除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外,主要会展场馆可供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米的不多。
②配套设施缺乏-我国会展场馆在设计时普遍忽略辅助功能的设计与配套设施的统一规划。
③智能化水平低-许多会展场馆投资巨大,但内在科技含量不高,智能化水平普遍偏低④出现总量过剩,构造失衡现象-一方面展览场馆面积增长速度超过行业开展速度,另一方面场馆构造性矛盾突出,而且出现了规模越大利用率越低的现象开展趋势:①会展场馆建筑规模大型化-80年代建立的会展场馆规模小,不能适应大型国际会展活动的需要,近几年规划新建的会展场馆均留有一定比例的预留地②会展场馆功能综合化-过去功能比拟单一,现在是集展览,会议,商务,仓储,餐饮,停车,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会议展览设施③注重会展场馆的智能化-新建的会展场馆根本都配备了智能化程度很高的网络系统,如计算机查询系统,同声传译系统等④规划与设计更加人性化-一是建立以人为本,选址大都在城郊结合处,二是内部布局以人为本,尽量使场馆内部管理有序,三是场馆设计以人为本,以方便适用为原那么⑤场馆建立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创立绿色会展场馆已成为新建会展场馆设计必须遵循的准那么,各方面都突出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突显生态文明⑥政府仍将加大对会展场馆建立的投入-各地政府会将会展场馆设施当做公益性工程进展扶持与投资4、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业开展的作用①能够大力推进会展产业的开展-一个先进适用的会展场馆条件是举办会展活动的硬件根底,会展场馆经营的准确定位是推进会展业开展必不可少的前提②能够积极培育城市的会展品牌-会展场馆不仅仅为会议和展览提供场地和相关效劳,其经营策略还关系城市会展品牌的培育③能够提高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会展场馆市场化运作有助于会展业的市场化经营,会展业市场化经营的主体包括会议公司,展览公司,展台搭建公司,展品运输公司,酒店,餐饮,礼仪效劳公司等。
国际会展对公共经济的影响以及建议摘要:国际会展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已被各国各地普遍接受,的确会展业能够发展至国际性的规模,不仅是地区经济谋求发展的必要,更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不可或缺的一个“买与卖”的优越平台,总之宁波地区作为国际会展经济的发展前沿之一,由于市场信息在该平台上的充分交流,势必首先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并非绝对,而后市场经济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所包含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政府参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对公共经济的影响是好是坏将作为我们考察的重点,同时根据不利因素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会展公共经济所谓"会展经济",是指由举办或参加会议、展览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会展活动是一项综合经济,既可以拉动投资,又可以活跃市场,刺激消费,还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环境。
发展"会展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会展业在带来本身利益的同时,又因为其固有的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客人停留时间长、涉及相关行业多等特点,也带动了房地产业、宾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是举办者和参与者的"双赢"之举。
一,会展经济发展现状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展览业就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
从展览的项目数、规模、总体水平和影响看,中国已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展览中心。
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实力的展览集团公司,也培训了一批水平高、影响比较大的名牌展览会。
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对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臵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宁波市政府投资建造的大型现代化展览场馆。
会展中心交通便利,距沪杭甬、甬台温高速公路入口只有5公里;距中国第二大港北仑港18公里;经世纪大道可直达宁波机场;经甬江隧道即可到达329国道,直通杭州湾跨海大桥。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占地面积44.4公顷。
中心占地面积44.4公顷,总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主要由8座环绕型常规展览馆及会议楼、商务楼等十大建筑组成,可提供近5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每个展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能分能合的功能格局,可满足大、中、小型的各类展览活动,展馆规模在全国二线城市中名列前茅。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是展示宁波经济、文化、历史及其发展水平的窗口,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共成功举办国内外展会200余个,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宁波国际服装节、中国食品博览会、高等教育仪器设备博览会、中国制药机械博览会等大型知名展会均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从2004年起,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率先获得《中国会展业最佳展览场馆》之称以后,又连续四年获得业内褒奖,2005年喜获《中国十大优秀会展中心》、2006年收获全国唯一的《最受会展人关注的展馆》,2007年,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将“全国十佳会展中心”的荣誉称号揽入怀中。
2008年荣获“中国会展业展馆最佳管理奖”、2009年收获“中国会展业最佳场馆奖”。
至此,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已在跌跌撞撞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
未来的整个宁波国展中心将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和扩展区,其中核心区占地0.6平方公里,扩展区占地0.5平方公里。
国展中心将打造四大功能区,分别为“临时展、常年展、商务办公和综合配套”。
建成后的国展中心总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其中常年展展馆100万平方米,临时展展馆20万平方米。
目前,常年展一号馆和二号馆已分别建成投入使用。
其中常年展一号馆于2006年1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示商品的定位以小家电为主的家电电子产品;常年展二号馆则于2010年6月8日浙洽会、消博会期间正式投入运营,总建筑面积20.18万平方米,展品主题主要为家居饰品为主,意在将其打造成为以“家”系列商品为主题的大型内外贸进出口商品展示和批发市场。
宁波市政府目前已把会展业定为宁波城市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宁波东部新城商务会展区的核心地域,也是宁波国际贸易展览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与在建的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共同构成宁波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
二,会展经济是否成为“财富平台”,终将决定其对公共经济影响多少。
“财富平台”是针对参展方与主办方而言的,最好的结果莫过于双赢,在此种较理想的情形下,社会的整体财富是增长的,那么会展盘活市场经济的同时,政府、企业间由此积累的可用资金无疑增长,进而投资于公共经济建设变得理所当然,这样的流水线工程确实是逐步推进且效果是显著的;若参展方与主办方只是“零和游戏”的双方,在短时期内可能存在公共经济推进,但终归是短暂的且是虚假繁荣,因为这种模式的发展是属于自毁的,就如宁波市本次会展,至少就本小组所调查结果分析,就纺织品面辅料、纱线及制衣博览会的参展商对本次参展的满意程度为80%不太满意甚至失望,只有20%表示比较满意,具体意见体现为人流量少,签单客户少并且展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够等方面,所以在该展区的参展商普遍表示此次参展成本远大于预期收益,甚至反感参与这种小规模的参展。
在面临这种说辞下,可见至少在该展区的展览是相当不成功的,且对此类小规模展览的信心已经不是很大,由此可以预期,该类型会展对推动公共经济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二,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政府调控未全程把关。
宁波市政府目前已把会展业定为宁波城市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宁波国际贸易展览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与在建的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共同构成宁波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所以如此巨大的工程应该是与宁波市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紧密关联的,但实际上,宁波市政府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做得不够好的,在走访商家的过程中,大多厂商对本次展会不满意,觉得展会规模太小,顾客十分少,宣传力度不足,活动没什么意思。
厂商的也许不能全信,而通过对参展客户的了解,得出这样的结论:此次会展的消息,并非是通过政府公告得知,超过90%的参展客户信息来源为他人告知或会展中心宣传,虽然本次展会由宁波市服装协会主办,宁波江东东博展览有限公司承办,但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有必要对市场运作不足加以适当的辅助;在本次参展活动中,除去外地参展商,就本地参展商而言,被问及本次参展是否带有政府补贴时,一致答案的是没有补贴。
虽然宁波仍是发展会展经济的二线城市,但既然是求发展,那么政府是有必要对宁波本地企业做出相应的鼓励措施,使得企业在会展平台上交流的同时,活跃宁波市场经济稳步发展。
总之,宁波市政府在展望发展宁波会展经济的同时,有必要做进一步细致工作的拓展,就如前述会展的宣传力度要大,政府也得参与进来,只要不过分干预,效果总会比没有宣传强;补贴是前期是一种鼓励企业参与会展,逐渐将其引上必不可少的企业发展环节上来,进而在后期促进宁波会展经济上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适度减少,这样做也有利于避免因信息不对称给参展厂商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宁波会展经济发展进程。
2,“零和游戏”的模式。
近年来, 我国会展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 会展业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错误的观念和低水平的展会, 它们已经开始制约我国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
目前, 会展普遍已成为政府部门间制造政绩的工具,因在调研过程中,有一问涉及参展商对下届展会的期望及建议时,商家们给出的一条意见值得关注:展会宣传时描述的信息不符,厂商希望主办方应以诚信为本。
有些厂商还表示不会再来这样的展会了。
通过参展商们的呼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展会主办方将租展摊位费用收入囊中,可真正给出的信息却是不真实的,以致在参展临近结束才知道此次参展亏本,也可见政府对这样的展会没有给予重视,只是做一时政绩,而从长远来看,确实可能把宁波地区的国际会展业推向绝境。
如果国际会展业进入“零和游戏”的模式,那么首先国际会展这一平台无疑不再可以信赖,冲击该产业的同时,宁波地区的生产厂商们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平台,预计销售成本将扶摇直上,整体的市场经济将趋于较低水平的缓慢发展,从而导致经济活动趋于保守,城市化进程放缓的可能性都将存在,另一方面来说,政绩工程无法实现,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经济颓势影响,最终政府由于资金相对匮乏,对公共经济的建设与推动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3,工作人员不专业或客户缺乏引导性。
在调研过程中,不难发现参展需要准入证或填写相应个人信息、对随身携带物做检查,而后几乎没有专业工作人员对场馆的相关产业做一个大致介绍,虽然一个展馆是一个大类商品,但实际还是有明显区分的,就纺织品面辅料、纱线及制衣博览会而言,不仅有各类面料、箱包,还有各类纺织机械设备,所以如果缺乏专业人员的相应讲解与引导,参展客户的疲劳度增加,满意度倒是降低,最终也会导致参展厂商利益受损,所以作为宁波会展这样一个平台,说大不大,但也需要专业工作人员的配合,才有利于整个参展环节的顺利进行,也从一定程度上能体现会展的专业水平。
4,参展展品的专业化、高质量的要求。
根据调研数据,在参展客户看来,约58%的客户发表市场上的产品优于展览的产品或相差不大,而42%的参展客户对参展产品较为满意,其实这也许可以解释订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为约92%的参展客户有之前参展的经历,由此对展出产品的品质有自我衡量的标准,自然对本次参展的要求只高不低,参展的观望情绪高于购买欲望也是情理之中的。
另外,对一个纺织品面辅料、纱线及制衣博览会而言,就宁波的会展规模确实比较小,这便要求从会展产品种类来说,箱包、布料及机械设备三个有所区分的展品,的确这样做种类是增加了,但明显这三类产品是否变得杂乱,而无法做到专业化,以致参展客户能看到产品与器械齐全,但是终究无法从杂而不精中挑选得中意的产品,所以展会平台既然有狭小的缺陷,就没有必要表露出来。
一种产品就做好该种产品的展览,毕竟专业化、高质量才是首要的,至于多样化可以再专业化与高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
5,展会的服务体系不完善一项简单的服务设施往往能体现主办方的会展水平,在会展过程中,除了公厕之外,几乎找不到另外的其他设施以供参展客户休息或其他用途,而对参展厂商来说,参展摆摊一整天在饮食方面也不能得到较好的保障,中午休息时间,一般都是外卖送货上门,看起来比较贴心,但是实际上一个国际会展需要与其配套宾馆及餐饮场所,显然宁波地区的国际会展在这一点上是比较欠缺的,从地图得到数据,1000米以内宾馆只有7家,餐馆只有五家,对比上千人的参展厂商和客户这样的配套服务显然是落后的,这也可能成为参展厂商对此次参展不满意的外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