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1辑)第13章轴对称
- 格式:doc
- 大小:998.29 KB
- 文档页数:11
函数与一次函数一.选择题1.(2016·四川宜宾)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C.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等D.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和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得,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12×4=48米,正确;B、根据图象得: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正确;C、根据图象可得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不相等,故本选项错误;D、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正确;故选C.2.(2016·黑龙江龙东·3分)如图,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三角形沿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正方形与三角形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则s与t 的大致图象为()A.B.C.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根据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三角形沿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可知,当0≤t≤时,以及当<t≤2时,当2<t≤3时,求出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三角形沿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正方形与三角形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s关于t的函数大致图象应为:三角形进入正方形以前s增大,当0≤t≤时,s=×1×1+2×2﹣=﹣t2;当<t≤2时,s=×12=;当2<t≤3时,s=﹣(3﹣t)2=t2﹣3t,∴A符合要求,故选A.3.(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3分)点P(x,y)在第一象限内,且x+y=6,点A的坐标为(4,0).设△OPA的面积为S,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面积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是()A.B.C.D.【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先用x表示出y,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点P(x,y)在第一象限内,且x+y=6,∴y=6﹣x(0<x<6,0<y<6).∵点A的坐标为(4,0),∴S=×4×(6﹣x)=12﹣2x(0<x<6),∴C符合.故选C.4.(2016·湖北黄石·3分)如图所示,向一个半径为R、容积为V的球形容器内注水,则能够反映容器内水的体积y与容器内水深x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A.B.C.D.【分析】水深h越大,水的体积v就越大,故容器内水的体积y与容器内水深x间的函数是增函数,根据球的特征进行判断分析即可.【解答】解:根据球形容器形状可知,函数y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当0<x<R时,y增量越来越大,当R<x<2R时,y增量越来越小,曲线上的点的切线斜率先是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故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先凹后凸.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变化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得此类试题时注意,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5.(2016·湖北荆门·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动点P从点A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沿A→B→C的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cm),在下列图象中,能表示△ADP的面积y(cm2)关于x(cm)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ADP的面积可分为两部分讨论,由A运动到B时,面积逐渐增大,由B运动到C时,面积不变,从而得出函数关系的图象.【解答】解:当P点由A运动到B点时,即0≤x≤2时,y=×2x=x,当P点由B运动到C点时,即2<x<4时,y=×2×2=2,符合题意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故选:A.6.(2016·内蒙古包头·3分)如图,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P为OA上一动点,PC+PD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A.(﹣3,0)B.(﹣6,0)C.(﹣,0)D.(﹣,0)【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A 、B 的坐标,再由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点C 、D 的坐标,根据对称的性质找出点D ′的坐标,结合点C 、D ′的坐标求出直线CD ′的解析式,令y =0即可求出x 的值,从而得出点P 的坐标. 【解答】解:作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D ′,连接CD ′交x 轴于点P ,此时PC +PD 值最小,如图所示.令y =x +4中x =0,则y =4, ∴点B 的坐标为(0,4);令y =x +4中y =0,则x +4=0,解得:x =﹣6, ∴点A 的坐标为(﹣6,0).∵点C 、D 分别为线段AB 、OB 的中点, ∴点C (﹣3,2),点D (0,2). ∵点D ′和点D 关于x 轴对称, ∴点D ′的坐标为(0,﹣2). 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kx +b ,∵直线CD ′过点C (﹣3,2),D ′(0,﹣2),∴有,解得:,∴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x ﹣2.令y =﹣x ﹣2中y =0,则0=﹣x ﹣2,解得:x =﹣,∴点P 的坐标为(﹣,0). 故选C .7. (2016·陕西·3分)设点A (a ,b )是正比例函数y =﹣x 图象上的任意一点,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2a +3b =0 B .2a ﹣3b =0 C .3a ﹣2b =0 D .3a +2b =0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直接把点A (a ,b )代入正比例函数y =﹣x ,求出a ,b 的关系即可.【解答】解:把点A(a,b)代入正比例函数y=﹣x,可得:﹣3a=2b,可得:3a+2b=0,故选D.8. (2016·陕西·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5和y=k′x+7,假设k>0且k′<0,则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根据k的符号来求确定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所经过的象限,然后根据b的情况即可求得交点的位置.【解答】解:∵一次函数y=kx+5中k>0,∴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又∵一次函数y=k′x+7中k′<0,∴一次函数y=k′x+7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5<7,∴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在第一象限,故选A.9.(2016·广西百色·3分)直线y=kx+3经过点A(2,1),则不等式kx+3≥0的解集是()A.x≤3 B.x≥3 C.x≥﹣3 D.x≤0【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首先把点A(2,1)代入y=kx+3中,可得k的值,再解不等式kx+3≥0即可.【解答】解:∵y=kx+3经过点A(2,1),∴1=2k+3,解得:k=﹣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x+3≥0,解得:x≤3.故选A.10.(2016·广西桂林·3分)如图,直线y=ax+b过点A(0,2)和点B(﹣3,0),则方程ax+b=0的解是()A.x=2 B.x=0 C.x=﹣1 D.x=﹣3【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分析】所求方程的解,即为函数y=ax+b图象与x轴交点横坐标,确定出解即可.【解答】解:方程ax+b=0的解,即为函数y=ax+b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直线y=ax+b过B(﹣3,0),∴方程ax+b=0的解是x=﹣3,故选D11.(2016·广西桂林·3分)已知直线y=﹣3x+3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点P在抛物线y=﹣(x﹣3)2+4上,能使△ABP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的个数有()A.3个B.4个C.5个D.6个【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以点B为圆心线段AB长为半径做圆,交抛物线于点C、M、N点,连接AC、BC,由直线y=﹣x+3可求出点A、B的坐标,结合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出△ABC等边三角形,再令抛物线解析式中y=0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的坐标,发现该两点与M、N重合,结合图形分三种情况研究△ABP为等腰三角形,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以点B为圆心线段AB长为半径做圆,交抛物线于点C、M、N点,连接AC、BC,如图所示.令一次函数y=﹣x+3中x=0,则y=3,∴点A的坐标为(0,3);令一次函数y=﹣x+3中y=0,则﹣x+3,解得:x=,∴点B的坐标为(,0).∴AB=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点C的坐标为(2,3),∴AC=2=AB=BC,∴△ABC为等边三角形.令y=﹣(x﹣)2+4中y=0,则﹣(x﹣)2+4=0,解得:x=﹣,或x=3.∴点E的坐标为(﹣,0),点F的坐标为(3,0).31△ABP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①当AB=BP时,以B点为圆心,AB长度为半径做圆,与抛物线交于C、M、N三点;②当AB=AP时,以A点为圆心,AB长度为半径做圆,与抛物线交于C、M两点,;③当AP=BP时,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交于C、M两点;∴能使△ABP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的个数有3个.故选A.12.(2016·贵州安顺·3分)某校校园内有一个大正方形花坛,如图甲所示,它由四个边长为3米的小正方形组成,且每个小正方形的种植方案相同.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ABCD如图乙所示,DG=1米,AE=AF=x米,在五边形EFBCG 区域上种植花卉,则大正方形花坛种植花卉的面积y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分析】先求出△AEF和△DEG的面积,然后可得到五边形EFBCG的面积,继而可得y与x的函数关系式.【解答】解:S△AEF=AE×AF=x2,S△DEG=DG×DE=×1×(3﹣x)=,S五边形EFBCG=S正方形ABCD﹣S△AEF﹣S△DEG=9﹣x2﹣=﹣x2+x+,则y=4×(﹣x2+x+)=﹣2x2+2x+30,∵AE<AD,∴x<3,综上可得:y=﹣2x2+2x+30(0<x<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对于有些题目可以不用求出函数关系式,根据走势或者特殊点的值进行判断.13.(2016广西南宁3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经过点(1,m),则m的值为()A.B.3 C.﹣D.﹣3【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本题较为简单,把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把点(1,m)代入y=3x,可得:m=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问题,利用待定系数法直接代入求出未知系数m,比较简单.14.(2016广西南宁3分)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考点】函数的概念.【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求解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注意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15.(2016河北3分)若k≠0,b<0,则y=kx+b的图象可能是()答案:B解析:一次函数,k≠0,不可能与x轴平行,排除D选项;b<0,说明过3、4象限,排除A、C选项。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2章全等三角形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6•新疆)如图,在△ABC和△DEF中,∠B=∠DEF,AB=DE,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这个条件是()A.∠A=∠D B.BC=EF C.∠ACB=∠F D.AC=DF2.(2016•永州)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O点,已知AB=AC,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A.∠B=∠C B.AD=AE C.BD=CE D.BE=CD3.(2016•金华)如图,已知∠ABC=∠BAD,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ABC≌△BAD 的是()A.AC=BD B.∠CAB=∠DBA C.∠C=∠D D.BC=AD4.(2016•怀化)如图,OP为∠AOB的角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PC=PD B.∠CPD=∠DOP C.∠CPO=∠DPO D.OC=OD5.(2016•莆田)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点C,D分别在角的两边OA,OB 上,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POC≌△POD的选项是()A.PC⊥OA,PD⊥OB B.OC=OD C.∠OPC=∠OPD D.PC=PD6.(2016•淮安)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 的面积是()A.15 B.30 C.45 D.607.(2016•湖州)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A.8 B.6 C.4 D.28.(2015•莆田)如图,AE∥DF,AE=DF,要使△EAC≌△FDB,需要添加下列选项中的()A.AB=CD B.EC=BF C.∠A=∠D D.AB=BC9.(2015•宜昌)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2015•海南)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B=DC,AC=DB B.AB=DC,∠ABC=∠DCBC.BO=CO,∠A=∠D D.AB=DC,∠DBC=∠ACB11.(2015•六盘水)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 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12.(2015•贵阳)如图,点E,F在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A=∠C B.∠D=∠B C.AD∥BC D.DF∥BE13.(2015•宜昌)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AC⊥BD;②AO=CO=AC;③△ABD≌△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0个B.1个C.2个D.3个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2章全等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6•新疆)如图,在△ABC和△DEF中,∠B=∠DEF,AB=DE,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这个条件是()A.∠A=∠D B.BC=EF C.∠ACB=∠F D.AC=DF【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ASA、SAS、AAS即可得答案.【解答】解:∵∠B=∠DEF,AB=DE,∴添加∠A=∠D,利用ASA可得△ABC≌△DEF;∴添加BC=EF,利用SAS可得△ABC≌△DEF;∴添加∠ACB=∠F,利用AAS可得△ABC≌△DEF;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ASA、SAS、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2.(2016•永州)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O点,已知AB=AC,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A.∠B=∠C B.AD=AE C.BD=CE D.BE=CD【分析】欲使△ABE≌△ACD,已知AB=AC,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AS、SAS、ASA添加条件,逐一证明即可.【解答】解:∵AB=AC,∠A为公共角,A、如添加∠B=∠C,利用ASA即可证明△ABE≌△ACD;B、如添AD=AE,利用SAS即可证明△ABE≌△ACD;C、如添BD=CE,等量关系可得AD=AE,利用SAS即可证明△ABE≌△ACD;D、如添BE=CD,因为SSA,不能证明△ABE≌△ACD,所以此选项不能作为添加的条件.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类添加条件题,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2016•金华)如图,已知∠ABC=∠BAD,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ABC≌△BAD 的是()A.AC=BD B.∠CAB=∠DBA C.∠C=∠D D.BC=A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AAS,ASA,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ABC=∠BAD,AB=BA,A、∠ABC=∠BAD,AB=BA,AC=BD,(SSA)三角形不全等,故A错误;B、在△ABC与△BAD中,,△ABC≌△BAD(ASA),故B正确;C、在△ABC与△BAD中,,△ABC≌△BAD(AAS),故C正确;D、在△ABC与△BAD中,,△ABC≌△BAD(SAS),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4.(2016•怀化)如图,OP为∠AOB的角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PC=PD B.∠CPD=∠DOP C.∠CPO=∠DPO D.OC=OD【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C=PD,再利用HL证明△OCP≌△OD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PO=∠DPO,OC=OD.【解答】解:∵OP为∠AOB的角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PC=PD,故A正确;在Rt△OCP与Rt△ODP中,,∴△OCP≌△ODP,∴∠CPO=∠DPO,OC=OD,故C、D正确.不能得出∠CPD=∠DOP,故B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PC=PD是解题的关键.5.(2016•莆田)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点C,D分别在角的两边OA,OB 上,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POC≌△POD的选项是()A.PC⊥OA,PD⊥OB B.OC=OD C.∠OPC=∠OPD D.PC=PD【分析】要得到△POC≌△POD,现有的条件为有一对角相等,一条公共边,缺少角,或着是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于是答案可得.【解答】解:∵OP是∠AOB的平分线,∴∠AOP=∠BOP,∵OP=OP,∴根据‘HL’需添加PC⊥OA,PD⊥OB,根据‘SAS’需添加OC=OD,根据‘AAS’需添加∠OPC=∠OP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2016•淮安)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A.15 B.30 C.45 D.60【分析】判断出AP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AP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又∵∠C=90°,∴DE=CD,∴△ABD的面积=AB•DE=×15×4=3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画法,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2016•湖州)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A.8 B.6 C.4 D.2【分析】过点P作PE⊥BC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A=PE,PD=PE,那么PE=PA=PD,又AD=8,进而求出PE=4.【解答】解:过点P作PE⊥BC于E,∵AB∥CD,PA⊥AB,∴PD⊥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PA=PE,PD=PE,∴PE=PA=PD,∵PA+PD=AD=8,∴PA=PD=4,∴PE=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8.(2015•莆田)如图,AE∥DF,AE=DF,要使△E AC≌△FDB,需要添加下列选项中的()A.AB=CD B.EC=BF C.∠A=∠D D.AB=BC【分析】添加条件AB=CD可证明AC=BD,然后再根据AE∥FD,可得∠A=∠D,再利用SAS定理证明△EAC≌△FDB即可.【解答】解:∵AE∥FD,∴∠A=∠D,∵AB=CD,∴AC=BD,在△AEC和△DFB中,,∴△EAC≌△FDB(SAS),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9.(2015•宜昌)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点P的位置即可.【解答】解:要使△ABP与△ABC全等,点P到AB的距离应该等于点C到A B的距离,即3个单位长度,故点P的位置可以是P1,P3,P4三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定点P 的位置.10.(2015•海南)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B=DC,AC=DB B.AB=DC,∠ABC=∠DCBC.BO=CO,∠A=∠D D.AB=DC,∠DBC=∠AC B【分析】本题要判定△ABC≌△DCB,已知BC是公共边,具备了一组边对应相等.所以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作出正确的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知,BC边为公共边.A、由“SSS”可以判定△ABC≌△DCB,故本选项错误;B、由“SAS”可以判定△ABC≌△DCB,故本选项错误;C、由BO=CO可以推知∠ACB=∠DBC,则由“AAS”可以判定△ABC≌△DCB,故本选项错误;D、由“SSA”不能判定△ABC≌△DCB,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1.(2015•六盘水)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 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分析】本题要判定△ABC≌△DCB,已知∠ABC=∠DCB,BC是公共边,具备了一组边对应相等,一组角对应相等,故添加AB=CD、∠ACB=∠DBC、∠A=∠D后可分别根据SAS、ASA、AAS能判定△ABC≌△DCB,而添加AC=BD后则不能.【解答】解:A、可利用AAS定理判定△ABC≌△DC 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利用ASA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SSA不能判定△ABC≌△DCB,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2.(2015•贵阳)如图,点E,F在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A=∠C B.∠D=∠B C.AD∥BC D.DF∥BE【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进而得出当∠D=∠B时,△ADF≌△CBE.【解答】解:当∠D=∠B时,在△ADF和△CBE中∵,∴△ADF≌△CBE(SAS),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3.(2015•宜昌)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AC⊥BD;②AO=CO=AC;③△ABD≌△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先证明△ABD与△CBD全等,再证明△AOD与△COD全等即可判断.【解答】解:在△ABD与△CBD中,,∴△ABD≌△CBD(SSS),故③正确;∴∠ADB=∠CDB,在△AOD与△COD中,,∴△AOD≌△COD(SAS),∴∠AOD=∠COD=90°,AO=OC,∴AC⊥DB,故①②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SSS证明△ABD与△CBD 全等和利用SAS证明△AOD与△COD全等.智汇文库专业文档。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9章一次函数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南宁)已知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经过点(1,m),则m的值为()A.B.3 C.﹣D.﹣32.(2016•泉州)如图,已知点A(﹣8,0),B(2,0),点C在直线y=﹣上,则使△ABC是直角三角形的点C的个数为()A.1 B.2 C.3 D.43.(2016•陕西)设点A(a,b)是正比例函数y=﹣x图象上的任意一点,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2a+3b=0 B.2a﹣3b=0 C.3a﹣2b=0 D.3a+2b=04.(2016•台湾)坐标平面上,某个一次函数的图形通过(5,0)、(10,﹣10)两点,判断此函数的图形会通过下列哪一点?()A.(,9)B.(,9)C.(,9)D.(,9)5.(2016•呼和浩特)已知一次函数y=kx+b﹣x的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k,b的取值情况为()A.k>1,b<0 B.k>1,b>0 C.k>0,b>0 D.k>0,b<06.(2016•玉林)关于直线l:y=kx+k(k≠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点(0,k)在l上B.l经过定点(﹣1,0)C.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l经过第一、二、三象限7.(2016•无锡)一次函数y=x﹣b与y=x﹣1的图象之间的距离等于3,则b的值为()A.﹣2或4 B.2或﹣4 C.4或﹣6 D.﹣4或68.(2016•雅安)若式子+(k﹣1)0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1﹣k)x+k﹣1的图象可能是()A.B.C.D.9.(2016•河北)若k≠0,b<0,则y=kx+b的图象可能是()A.B.C.D.10.(2016•湘西州)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1.(2016•邵阳)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2.(2016•郴州)当b<0时,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大致是()A.B.C.D.13.(2015•广东)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从点A出发,沿着正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则△APC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14.(2016•临夏州)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BC=4,点P是△ABC 边上一动点,沿B→A→C的路径移动,过点P作PD⊥BC于点D,设BD=x,△BDP 的面积为y,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15.(2016•温州)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2.P是AB边上一动点,PD⊥AC于点D,点E在P的右侧,且PE=1,连结CE.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当E到达点B时,P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1+S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一直减小B.一直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16.(2016•荆门)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动点P从点A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沿A→B→C的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cm),在下列图象中,能表示△ADP的面积y(cm2)关于x(cm)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17.(2016•衡阳)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y=(k>0,x>0)图象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点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P作PM⊥x轴,垂足为M.设三角形OMP的面积为S,P点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18.(2016•西宁)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直角△ABC,使∠BAC=90°,设点B的横坐标为x,点C的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19.(2016•泰安)如图,正△ABC的边长为4,点P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且∠APD=60°,PD交AB于点D.设BP=x,BD=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20.(2016•烟台)如图,○O的半径为1,AD,BC是⊙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点P从点O出发(P点与O点不重合),沿O→C→D的路线运动,设AP=x,sin∠APB=y,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9章一次函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南宁)已知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经过点(1,m),则m的值为()A.B.3 C.﹣D.﹣3【分析】本题较为简单,把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把点(1,m)代入y=3x,可得:m=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问题,利用待定系数法直接代入求出未知系数m,比较简单.2.(2016•泉州)如图,已知点A(﹣8,0),B(2,0),点C在直线y=﹣上,则使△ABC是直角三角形的点C的个数为()A.1 B.2 C.3 D.4【分析】根据∠A为直角,∠B为直角与∠C为直角三种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如图,当∠A为直角时,过点A作垂线与直线的交点W(﹣8,10),当∠B为直角时,过点B作垂线与直线的交点S(2,2.5),当∠C为直角时,过AB中点E(﹣3,0),作垂线与直线的交点为F(﹣3,),则EF=>5,所以以5为半径,以点E为圆心的圆与直线无交点,即∠C为直角不存在;综上所述,共有二个点能与点A,点B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题,在解答此题时要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关键是根据圆周角定理判断∠C为直角的情况是否存在.3.(2016•陕西)设点A(a,b)是正比例函数y=﹣x图象上的任意一点,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2a+3b=0 B.2a﹣3b=0 C.3a﹣2b=0 D.3a+2b=0【分析】直接把点A(a,b)代入正比例函数y=﹣x,求出a,b的关系即可.【解答】解:把点A(a,b)代入正比例函数y=﹣x,可得:﹣3a=2b,可得:3a+2b=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2016•台湾)坐标平面上,某个一次函数的图形通过(5,0)、(10,﹣10)两点,判断此函数的图形会通过下列哪一点?()A.(,9)B.(,9)C.(,9)D.(,9)【分析】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由函数图象上两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分别代入4个选项中点坐标的横坐标去验证点是否在直线上,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5,0)、(10,﹣10)代入到y=kx+b中得:,解得:.∴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0.A、y=﹣2×+10=9≠9,A中点不在直线上;B、y=﹣2×+10=9≠9,B中点不在直线上;C、y=﹣2×+10=9,C中点在直线上;D、y=﹣2×+10=9≠9,D中点不在直线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求出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结合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是关键.5.(2016•呼和浩特)已知一次函数y=kx+b﹣x的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k,b的取值情况为()A.k>1,b<0 B.k>1,b>0 C.k>0,b>0 D.k>0,b<0【分析】先将函数解析式整理为y=(k﹣1)x+b,再根据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确定k,b的取值范围,从而求解.【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x即为y=(k﹣1)x+b,∵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k﹣1>0,解得k>1;∵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b>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由于y=kx+b与y轴交于(0,b),当b>0时,(0,b)在y轴的正半轴上,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当b<0时,(0,b)在y轴的负半轴,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熟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2016•玉林)关于直线l:y=kx+k(k≠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点(0,k)在l上B.l经过定点(﹣1,0)C.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l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分析】直接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选择不正确选项即可.【解答】解:A、当x=0时,y=k,即点(0,k)在l上,故此选项正确;B、当x=﹣1时,y=﹣k+k=0,此选项正确;C、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此选项正确;D、不能确定l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是一条直线,当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此题难度不大.7.(2016•无锡)一次函数y=x﹣b与y=x﹣1的图象之间的距离等于3,则b的值为()A.﹣2或4 B.2或﹣4 C.4或﹣6 D.﹣4或6【分析】将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进行变形,根据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关于b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一次函数y=x﹣b可变形为:4x﹣3y﹣3b=0;一次函数y=x﹣1可变形为4x﹣3y﹣3=0.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d==|b﹣1|=3,解得:b=﹣4或b=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含绝对值符合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函数的解析式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出关于b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巧妙的借用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问题来解决.8.(2016•雅安)若式子+(k﹣1)0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1﹣k)x+k﹣1的图象可能是()A.B.C.D.【分析】先求出k的取值范围,再判断出1﹣k及k﹣1的符号,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式子+(k﹣1)0有意义,∴,解得k>1,∴1﹣k<0,k﹣1>0,∴一次函数y=(1﹣k)x+k﹣1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2016•河北)若k≠0,b<0,则y=kx+b的图象可能是()A.B.C.D.【分析】当b<0时,(0,b)在y轴的负半轴,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解答】解:因为b<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关键是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解答.10.(2016•湘西州)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首先确定k,k>0,必过第二、四象限,再确定b,看与y轴交点,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y=﹣2x+3中,k=﹣2<0,∴必过第二、四象限,∵b=3,∴交y轴于正半轴.∴过第一、二、四象限,不过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直线所过象限,受k,b的影响.11.(2016•邵阳)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系数确定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一次函数y=﹣x+2中k=﹣1<0,b=2>0,∴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函数系数的正负确定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是关键.12.(2016•郴州)当b<0时,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大致是()A.B.C.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系数的正负,可得出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k=1>0,b<0,∴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结合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找出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是关键.13.(2015•广东)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从点A出发,沿着正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则△APC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分析】分P在AB、BC、CD、AD上四种情况,表示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确定出大致图象即可.【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当P在AB边上运动时,y=ax;当P在BC边上运动时,y=a(2a﹣x)=﹣ax+a2;当P在CD边上运动时,y=a(x﹣2a)=ax﹣a2;当P在AD边上运动时,y=a(4a﹣x)=﹣ax﹣2a2,大致图象为: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14.(2016•临夏州)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BC=4,点P是△ABC 边上一动点,沿B→A→C的路径移动,过点P作PD⊥BC于点D,设BD=x,△BDP 的面积为y,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分析】过A点作AH⊥BC于H,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45°,BH=CH=AH=BC=2,分类讨论:当0≤x≤2时,如图1,易得PD=BD=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x2;当2<x≤4时,如图2,易得PD=CD=4﹣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x2+2x,于是可判断当0≤x≤2时,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当2<x≤4时,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然后利用此特征可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过A点作AH⊥BC于H,∵△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45°,BH=CH=AH=BC=2,当0≤x≤2时,如图1,∵∠B=45°,∴PD=BD=x,∴y=•x•x=x2;当2<x≤4时,如图2,∵∠C=45°,∴PD=CD=4﹣x,∴y=•(4﹣x)•x=﹣x2+2x,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函数图象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15.(2016•温州)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2.P是AB边上一动点,PD⊥AC于点D,点E在P的右侧,且PE=1,连结CE.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当E到达点B时,P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1+S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一直减小B.一直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分析】设PD=x,AB边上的高为h,想办法求出AD、h,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AC=4,BC=2,∴AB===2,设PD=x,AB边上的高为h,h==,∵PD∥BC,∴=,∴AD=2x,AP=x,∴S1+S2=•2x•x+(2﹣1﹣x)•=x2﹣2x+4﹣=(x﹣1)2+3﹣,∴当0<x<1时,S1+S2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1≤x≤2时,S1+S2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三角形面积,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二次函数,学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2016•荆门)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动点P从点A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沿A→B→C的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cm),在下列图象中,能表示△ADP的面积y(cm2)关于x(cm)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分析】△ADP的面积可分为两部分讨论,由A运动到B时,面积逐渐增大,由B 运动到C时,面积不变,从而得出函数关系的图象.【解答】解:当P点由A运动到B点时,即0≤x≤2时,y=×2x=x,当P点由B运动到C点时,即2<x<4时,y=×2×2=2,符合题意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函数图象问题,用到的知识点是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在图象中应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7.(2016•衡阳)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y=(k>0,x>0)图象上的两点,B C∥x轴,交y轴于点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P作PM⊥x轴,垂足为M.设三角形OMP的面积为S,P点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分析】结合点P的运动,将点P的运动路线分成O→A、A→B、B→C三段位置来进行分析三角形OMP面积的计算方式,通过图形的特点分析出面积变化的趋势,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设∠AOM=α,点P运动的速度为a,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S==a2•cosα•sinα•t2,由于α及a均为常量,从而可知图象本段应为抛物线,且S随着t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从A运动到B时,由反比例函数性质可知△OPM的面积为k,保持不变,故本段图象应为与横轴平行的线段;当点P从B运动到C过程中,OM的长在减少,△OPM的高与在B点时相同,故本段图象应该为一段下降的线段;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性质、锐角三角函数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点P在O→A、A→B、B→C三段位置时三角形OMP的面积计算方式.18.(2016•西宁)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直角△ABC,使∠BAC=90°,设点B的横坐标为x,点C的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合适的辅助线,可以先证明△ADC和△AOB的关系,即可建立y与x的函数关系,从而可以得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解答】解:作AD∥x轴,作CD⊥AD于点D,若右图所示,由已知可得,OB=x,OA=1,∠AOB=90°,∠BAC=90°,AB=AC,点C的纵坐标是y,∵AD∥x轴,∴∠DAO+∠AOD=180°,∴∠DAO=90°,∴∠OAB+∠BAD=∠BAD+∠DAC=90°,∴∠OAB=∠DAC,在△OAB和△DAC中,,∴△OAB≌△DAC(AAS),∴OB=CD,∴CD=x,∵点C到x轴的距离为y,点D到x轴的距离等于点A到x的距离1,∴y=x+1(x>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判断出正确的函数图象.19.(2016•泰安)如图,正△ABC的边长为4,点P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且∠APD=60°,PD交AB于点D.设BP=x,BD=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分析】由△ABC是正三角形,∠APD=60°,可证得△BPD∽△CAP,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是正三角形,∴∠B=∠C=60°,∵∠BPD+∠APD=∠C+∠CAP,∠APD=60°,∴∠BPD=∠CAP,∴△BPD∽△CAP,∴BP:AC=BD:PC,∵正△ABC的边长为4,BP=x,BD=y,∴x:4=y:(4﹣x),∴y=﹣x2+x.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BPD∽△CAP是关键.20.(2016•烟台)如图,○O的半径为1,AD,BC是⊙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点P从点O出发(P点与O点不重合),沿O→C→D的路线运动,设AP=x,sin∠APB=y,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分1<x<与≤x<2两种情况,确定出y与x的关系式,即可确定出图象.【解答】解:当P在OC上运动时,根据题意得:sin∠APB=,∵OA=1,AP=x,sin∠APB=y,∴xy=1,即y=(1<x<),当P在上运动时,∠APB=∠AOB=45°,此时y=(≤x<2),图象为:,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列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点,D E 是射线AB 上的两个动点(点D 在点E 的右侧).且,CE DE =连结CD ,若ACE x ∠=,BCD 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A .()900180y x x =-<<︒B .()101802y x x =<<︒ C .()39001802y x x =-<<︒ D .()201803y x x =<<︒ 2.如图,在ABC 中,90C ∠=︒,30B ∠=︒,以点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接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60ADC ∠=︒;③点D 在AB 的中垂线上;④:2:5DAC ABC S S =△△A .1B .2C .3D .43.如图,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62EBD ∠=,则AEB ∠的度数是( )A .124B .122C .120D .1184.如图所示的是A 、B 、C 三点,按如下步骤作图:①先分别以A 、B 两点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作直线MN ;②再分别以B 、C 两点为圆心,以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G 、H 两点,作直线GH ,GH 与MN 交于点P ,若66BAC ∠=︒,则BPC ∠等于( )A .100°B .120°C .132°D .140° 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度,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度 A .25或60B .40或60C .25或40D .406.三个等边三角形的摆放位置如图所示,若12100︒∠+∠=,则3∠的度数为( )A .80︒B .70︒C .45︒D .30︒7.如图,在△ABC 中,∠C =84°,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D ;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 ,BC 于点E ,F ,再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若此时射线BP 恰好经过点D ,则∠A 的大小是( )A .30°B .32°C .36°D .42°8.如图,△ABC 中,AB =AC =5,BC =8,则sin B 的值为( )A .58B .45C .35D .129.北京有许多高校,下面四所高校校徽主体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在ABC 中,18cm AC =,20cm BC =,点M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向点C 运动,点N 从点C 出发以每秒1.6cm 的速度向点B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CMN △是以MN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则这时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 )A .5cmB .6cmC .7cmD .8cm11.如图,是一个 3×4 的网格(由 12 个小正方形组成,虚线交点称之格点)图中有一个三角形,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在网格中可以画出( )个与此三角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格点三角形.A .6B .7C .8D .9 12.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底角度数是( )A .30B .60︒C .40︒或50︒D .30或60︒13.如图,在等腰ABC 中,118ABC ︒∠=,AB 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BC 的垂直平分线PQ 交BC 于点P ,交AC 于点Q ,连接BE ,BQ ,则EBQ ∠=( )A .65︒B .60︒C .56︒D .50︒14.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2,-2),在y 轴上确定一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 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它的顶角为( )A .50°B .80°C .65°或80°D .50°或80°二、填空题16.如图,已知60AOB ︒∠=,点P 在边OA 上, 10OP =,点,M N 在边OB 上,PM PN =,若3,MN =则OM 的长是__________.17.如图,已知30MON ∠=︒,点1A ,2A ,3A ,…在射线ON 上,1B ,2B ,3B ,…在射线OM 上,112A B A △,223A B A △,334A B A △,…均为等边三角形;若48OA =,则1n n n A B A +△的边长为______.18.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一点,,105AC AD DB BAC ==∠=︒,则B ∠=________°.19.如图,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4BC =,1AB =,分别以AC 、AB 为边作等边ACD △、等边ABE △,连接BD .则线段BD 长的最大值为______.20.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B =50°,D 为BC 的中点,点E 在AB 上,∠AED =70°,若点P 是等腰三角形ABC 的腰上的一点,则当DEP 是以∠EDP 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时,∠EDP 的度数是_____.21.如图,DF 垂直平分AB ,EG 垂直平分AC ,若110BAC ∠=︒,则DAE =∠__________°.2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5cm ,另一条边长为10cm ,则此三角形第三条边长为__________cm .23.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0A ∠=︒,BD 平分ABC ∠,如果9cm AC =,那么AD = ___________cm .24.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APB ,∠BPC ,∠CPA 的大小之比为5:6:7,则以PA ,PB ,PC 为边的三角形三内角大小之比(从小到大)是_________________.25.如图,已知 O 为△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且∠A =50°,则∠BOC 的度数为_____度.26.已知,点()1,3A a -与点()2,21B b --关于x 轴对称,则2a b +___________.三、解答题27.如图,在ABC ∆中,已知D 是BC 的中点,过点D 作BC 的垂线交∠BAC 的平分线于点E ,EF ⊥AB 于点F ,EG ⊥AC 于点G . (1)求证:BF=CG ;(2)若AB=12,AC=8,求线段CG 的长.28.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点E 在边AB 上,且//DE BC ,AE BE =. (1)若5BE =,求DE 的长; (2)求证:AB BC =.29.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60B ∠=,边8cm AB BC ==,动点P ,Q 同时从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BC 方向匀速运动,其中点P 运动的速度是每秒1cm ,点Q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cm,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1)AP=_______________,BP=______________,BQ=________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2)当点Q到达点C时,PQ与AB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3)在点P与点Q的运动过程中,BPQ是否能成为等边三角形.若能,请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0.教材呈现:如图是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4页的部分内容.线段垂直平分线我们已经知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线段的对称轴.如图,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是MN上任一点,连结PA、PB.将线段AB沿直线MN对折,我们发现PA与PB完全重合.由此即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已知:如图,MN⊥AB,垂足为点C,AC=BC,点P是直线MN上的任意一点求证:PA=PB.分析:图中有两个直角三角形APC和BPC,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便可证得PA=PB.(1)请根据教材中的分析,结合图①,写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完整的证明过程;(2)如图②,在△ABC中,直线l,m,n分别是边AB,BC,AC的垂直平分线.求证:直线l、m、n交于一点;(请将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设直线l,m相交于点O.(3)如图③,在△ABC中,AB=BC,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若∠ABC=120°,AC=15,则DE的长为.。
八年级数学第13章《轴对称》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再这些对应点,就可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的一些〔如线段端点〕的对应点,连结这些对应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点M(-2,3)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M'的坐标为.3、已知点P1(a-1,5)与点P2(2,b+2)关于x 轴对称,则a-b =。
4、已知两点A(x 1,y 1),B(x 2,y 2),如果x 1+x 2=0,y 1-y 2=0,那么以A 和B 关于对称。
5、如图,在△ABC 中,AC=BC=2,∠ACB=90º,D 是BC 边的中点, E 是AB 边上一动点,则EC+ED 的最小值是。
6、如图:点P 为∠AOB 内一点,分别作出P 点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接P 1P 2交OA 于M ,交OB 于N ,P 1P 2=15,则△PMN 的周长为。
7、如图,Rt △ABC ,∠C =90°,∠B =30°,BC =8,D 为AB 中点,P 为BC 上一动点,连接AP 、DP,则AP +DP 的最小值是 8、如图,∠BAC =30°,P 是∠BAC 平分线上一点,PM ∥AC ,PD ⊥AC ,PD =30 , 则AM =9、如图,AB =AC ,DE ⊥AB 于E ,DF ⊥AC 于F ,∠BAC =120o ,BC =6,则DE +DF =10、点(x ,y)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即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x ,y)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即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利用点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图形.11、〔1〕在图3所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三角形中,关于y 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的编号为;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的编号为;〔(4)(3)(2)(1)yx -1-2-4-3-1-2-4-5-31243512435O y x-1-2-4-3-1-2-4-5-31243512435BAOD ECBAP 2P 1N MOPB AMDP B CA(B)〔B图 1DCB A 折叠2〕在图4中,画出与△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1B 1C 1二、选择题:1、右边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下列图形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3、如图1,将矩形沿对称轴折叠,在对称轴处剪下一块,余下部分的展开图为 ( )4、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A .75°或15°B .75°C .15°D .75°和30°5、将一矩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折叠后B E B A ''与与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BD 的度数〔 〕A. 大于90°B.等于90°C. 小于90°D.不能确定6、在直角坐标系中,A 〔1,2〕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A ’点,则A 与A ′的关系是〔 〕A 、关于x 轴对称B 、关于y 轴对称C 、关于原点对称D 、将A 点向x 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7、如图,在矩形ABCD 中,68AB BC ==,,若将矩形折叠,使B 点与D 点重合,则折痕EF 的长为〔 〕A .152B .154C .5D .6(A)(C)x(D)EF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轴对称涉与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涉与一个图形B .如果两条线段互相垂直平分,那么这两条线段互为对称轴C .所有直角三角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D .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9、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B .正方形C .圆D .线段10、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 ,一边为11cm ,则腰长为〔〕.A .11cmB .7.5cmC .11cm 或7.5cmD .以上都不对11、如图:D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EBC 的周长为〔〕厘米.A .16B .18C .26D .28 三、求证题1、某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两直条〔如图中的AO ,BO 〕,AO 桌面上摆满了桔子,OB 桌面上摆满了糖果,坐在C 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桔子再拿糖果,然后回到座位,请你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尺规作图,并写出作法〕2、如图5,AC 、BC 是两条交叉的街道,P 为邮局,现在要在AC ,BC 街上各安装一个邮筒,使得邮递员从邮局出发,先去AC 街取信件,再到BC 街取信件后,最后回到邮局P 所走的路径最短,试确定安装的地点.·PCAE DCBABCA3、某地有两所大学和两条相交叉的公路,如图12-32所示〔点M ,N 表示大学,AO ,BO 表示公路〕.现计划修建一座物资仓库,希望仓库到两所大学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1〕你能确定仓库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吗?在所给的图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2〕阐述你设计的理由.4、一面镜子MN 竖直悬挂在墙壁上,人眼O 的位置.如图所示,•有三个物体A 、B 、C 放在镜子前面,人眼能从镜子看见哪个物体?5、已知:如图,已知△ABC ,〔1〕分别画出与△ABC 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图形△A 1B 1C 1和△A 2B 2C 2 ; 〔2〕写出△A 1B 1C 1和△A 2B 2C 2各顶点坐标; 〔3〕求△ABC 的面积.ADEF BCF6、如图,已知点M 、N 和∠AOB ,求作一点P ,使P 到点M 、N 的距离相等,•且到∠AOB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7、已知:△ABC 中,∠B 、∠C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过D 作EF//BC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求证:BE+CF=EF .8、在ABC △中,120AB AC A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交AB 于点E .如果1DE =,求BC 的长9、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BAC =12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E ,交BC 于F. 求证:CF =2BF.OEDCBA10如图,点P 是等边△ABC 内一点,点P 到三边的距离分别为PE 、PF 、PG ,等边△ABC 的高为AD ,求证:PE +PF +PG =AD1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D ,DM ⊥BC ,垂足为M 。
2016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次函数概念、性质和图象一、选择题10.(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10,3分)已知a≥2,m2﹣2am+2=0,n2﹣2an+2=0,则(m﹣1)2+(n﹣1)2的最小值是()A.6 B.3 C.﹣3 D.0【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最值.【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m,n是关于x的方程x2﹣2ax+2=0的两个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m+n=2a,mn=2,于是得到4(a﹣)2﹣3,当a=2时,(m ﹣1)2+(n﹣1)2有最小值,代入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m2﹣2am+2=0,n2﹣2an+2=0,∴m,n是关于x的方程x2﹣2ax+2=0的两个根,∴m+n=2a,mn=2,∴(m﹣1)2+(n﹣1)2=m2﹣2m+1+n2﹣2n+1=(m+n)2﹣2mn﹣2(m+n)+2=4a2﹣4﹣4a+2=4(a﹣)2﹣3,∵a≥2,∴当a=2时,(m﹣1)2+(n﹣1)2有最小值,∴(m﹣1)2+(n﹣1)2的最小值=4(a﹣)2+3=4(2﹣)2﹣3=6,故选A.10.(2分)(2016•沈阳,10,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如图所示,点A(x1,y1),B(x2,y2)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其中﹣3≤x1<x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y1<y2B.y1>y2C.y的最小值是﹣3 D.y的最小值是﹣4【分析】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结合函数图象的增减性进行解答.【解答】解:y=x2+2x﹣3=(x+3)(x﹣1),则该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横坐标分别是﹣3、1.又y=x2+2x﹣3=(x+1)2﹣4,∴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4),对称轴为x=﹣1.A、无法确定点A、B离对称轴x=﹣1的远近,故无法判断y1与y2的大小,故本选项错误;B、无法确定点A、B离对称轴x=﹣1的远近,故无法判断y1与y2的大小,故本选项错误;C、y的最小值是﹣4,故本选项错误;D、y的最小值是﹣4,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最值,解题时,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9.(2016四川攀枝花,9,3分)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顶点为D,其图象与x轴的交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a﹣b=0B.a+b+c>0C.3a﹣c=0D.当a=时,△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由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1,3,得到对称轴为直线x=1,则﹣=1,即2a+b=0,得出,选项A错误;当x=1时,y<0,得出a+b+c<0,得出选项B错误;当x=﹣1时,y=0,即a﹣b+c=0,而b=﹣2a,可得到a与c的关系,得出选项C 错误;由a=,则b=﹣1,c=﹣,对称轴x=1与x轴的交点为E,先求出顶点D的坐标,由三角形边的关系得出△ADE和△BDE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选项D正确;即可得出结论.【答案】解:∵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1,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则﹣=1,∴2a+b=0,∴选项A错误;∴当自变量取1时,对应的函数图象在x轴下方,∴x=1时,y<0,则a+b+c<0,∴选项B错误;∵A点坐标为(﹣1,0),∴a﹣b+c=0,而b=﹣2a,∴a+2a+c=0,∴3a+c=0,∴选项C错误;当a=,则b=﹣1,c=﹣,对称轴x=1与x轴的交点为E,如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把x=1代入得y=﹣1﹣=﹣2,∴D点坐标为(1,﹣2),∴AE=2,BE=2,DE=2,∴△ADE和△BDE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选项D正确.故选D.12.(2016广西南宁,12,3分)二次函数y=ax2+bx+c(a≠0)和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之和()A.大于0 B.等于0 C.小于0 D.不能确定【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设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x1+x2>0,a>0,设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a,b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x1+x2>0,a>0,∴﹣>0.设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a,b,则a+b=﹣=﹣+,∵a>0,∴>0,∴a+b>0.7.(2016湖南常德,7,3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b<0;②c>0;③a+c<b;④b2﹣4ac>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由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0<x<1,以及二次函数与y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与x轴有两个交点等条件来判断各结论的正误即可.【答案】解:∵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下,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a<0,c>0,故②正确;∵0<﹣<1,∴b>0,故①错误;当x=﹣1时,y=a﹣b+c<0,∴a+c<b,故③正确;∵二次函数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故④正确正确的有3个,故选:C.11.(2016四川眉山,11,3分)若抛物线不动,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先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沿铅直方向向上平移三个单位,则原抛物线图象的解析式应变为()A.2(2)5=-+y x=-+B.2(2)3y xC.21=+y xy x=-D.2410.(2016陕西10,3分)已知抛物线322+--=x 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将这条抛物线的顶点记为C ,连接AC 、BC ,则tan ∠CAB 的值为 【 D 】A.21B. 55 C. 552 D. 221.(2016台湾,21)坐标平面上,某二次函数图形的顶点为(2,﹣1),此函数图形与x 轴相交于P 、Q 两点,且PQ=6.若此函数图形通过(1,a )、(3,b )、(﹣1,c )、(﹣3,d )四点,则a 、b 、c 、d 之值何者为正?( ) A .a B .b C .c D .d【考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分析】根据抛物线顶点及对称轴可得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从而根据交点及顶点画出抛物线草图,根据图形易知a 、b 、c 、d 的大小. 【答案】解:∵二次函数图形的顶点为(2,﹣1), ∴对称轴为x=2, ∵×PQ=×6=3,∴图形与x 轴的交点为(2﹣3,0)=(﹣1,0),和(2+3,0)=(5,0), 已知图形通过(2,﹣1)、(﹣1,0)、(5,0)三点, 如图,由图形可知:a=b <0,c=0,d >0. 故选:D .二、填空题18.(2016湖北荆州,18,3分)若函数y=(a﹣1)x2﹣4x+2a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a的值为﹣1或2或1 .【分析】直接利用抛物线与x轴相交,b2﹣4ac=0,进而解方程得出答案.【解答】解:∵函数y=(a﹣1)x2﹣4x+2a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当函数为二次函数时,b2﹣4ac=16﹣4(a﹣1)×2a=0,解得:a1=﹣1,a2=2,当函数为一次函数时,a﹣1=0,解得:a=1.故答案为:﹣1或2或1.16.(2016辽宁大连,16,3分)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点A、B (m+2,0)与y轴相交于点C,点D在该抛物线上,坐标为(m,c),则点A的坐标是(﹣2,0).【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根据函数值相等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得对称轴,根据A、B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得A点坐标.【解答】解:由C(0,c),D(m,c),得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x=,设A点坐标为(x,0),由A、B关于对称轴x=,得=,解得x=﹣2,即A点坐标为(﹣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利用函数值相等的点关于对称轴对称是解题关键.(2016•大庆,18,3分)直线y=kx+b与抛物线y=x2交于A(x1,y1)、B(x2,y2)两点,当OA⊥OB时,直线AB恒过一个定点,该定点坐标为(0,4).【分析】根据直线y=kx+b与抛物线y=x2交于A(x1,y1)、B(x2,y2)两点,可以联立在一起,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可以得到两个之和与两根之积,再根据OA⊥OB,可以求得b的值,从而可以得到直线AB恒过的定点的坐标.【解答】解:∵直线y=kx+b与抛物线y=x2交于A(x1,y1)、B(x2,y2)两点,∴kx+b=,化简,得 x2﹣4kx﹣4b=0,∴x1+x2=4k,x1x2=﹣4b,又∵OA⊥OB,∴=,解得,b=4,即直线y=kx+4,故直线恒过顶点(0,4),故答案为:(0,4).三、解答题25.(2016•广东茂名,25,8分)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A(﹣1,0),B(3,0)两点,且与y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抛物线的对称轴DE交x轴于点E,连接BD.(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是线段BD上一点,当PE=PC时,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过点P作PF⊥x轴于点F,G为抛物线上一动点,M为x轴上一动点,N为直线PF上一动点,当以F、M、N、G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时,请求出点M的坐标.【思路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连接PC、PE,利用公式求出顶点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设出点P的坐标为(x,﹣2x+6),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PC2和PE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计算求出点P的坐标;(3)设点M的坐标为(a,0),表示出点G的坐标,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答案】解:(1)∵抛物线y=﹣x2+bx+c经过A(﹣1,0),B(3,0)两点,∴,解得,,∴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x+3;(2)如图1,连接PC、PE,x=﹣=﹣=1,当x=1时,y=4,∴点D的坐标为(1,4),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则,解得,,∴直线BD的解析式为y=﹣2x+6,设点P的坐标为(x,﹣2x+6),则PC2=x2+(3+2x﹣6)2,PE2=(x﹣1)2+(﹣2x+6)2,∵PC=PE,∴x2+(3+2x﹣6)2=(x﹣1)2+(﹣2x+6)2,解得,x=2,则y=﹣2×2+6=2,∴点P的坐标为(2,2);(3)设点M的坐标为(a,0),则点G的坐标为(a,﹣a2+2a+3),∵以F、M、N、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FM=MG,即|2﹣a|=|﹣a2+2a+3|,当2﹣a=﹣a2+2a+3时,整理得,a2﹣3a﹣1=0,解得,a=,当2﹣a=﹣(﹣a2+2a+3)时,整理得,a2﹣a﹣5=0,解得,a=,∴当以F、M、N、G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时,点M的坐标为(,0),(,0),(,0),(,0).26.(2016四川眉山,26,11分)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C分别为坐标轴上上的三个点,且OA=1,OB=3,OC=4,(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以点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M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在⑵的条件下,请求出当||PM AM-的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并直接写出||PM AM-的最大值.【答案】(1)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ax bx c=++∵A(1,0)、B(0,3)、C(-4,0),∴31640 a b cca b c++=⎧⎪=⎨⎪-+=⎩解之34a=-,94b=-,3c=,∴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9344y x x=--+…3分(2)∵OB=3,OC=4,∴BC=AC=5.当BP平行且等于AC时,四边形ACBP为菱形,∴BP=AC=5,且点P到轴的距离等于OB.∴点P的坐标为(5,3).当点P在第二、三象限时,以点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只能是平行四边形,不是菱形,∴当点P的坐标为(5,3)时,以点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6分(3)设直线PA的解析式为(0)y kx b k=+≠225xy=-⎧⎨=-⎩.∴53k bk b+=⎧⎨+=⎩. 解之34k=,34b=-.∴直线PA的解析式为3344y x=-……7分当点M与点P、A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PM AM PA-<,当点M与点P、A在同一直线上时,||PM AM PA-=,∴当点M与点P、A在同一直线上时,||PM AM-的值最大,即点M为直线PA 与抛物线的交点……8分解方程组2334439344y xy x x⎧=-⎪⎪⎨⎪=--+⎪⎩得111xy=⎧⎨=⎩、22592xy=-⎧⎪⎨=-⎪⎩.∴点M的坐标为(1,0)或(-5,-92)时,||PM AM-的值最大……10分此时||PM AM-的最大值为5.……11分24. (2016湖南张家界,24,10分)已知抛物线2-3 (a0) 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0,),顶点为B. (1)试确定a的值,并写出B点的坐标;(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两点,试写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试在x轴上求一点P,使得△PAB的周长取最小值;(4)若将抛物线平移m(m0)个单位,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记作C,与原抛物线的交点记作D,问:点O、C、D能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若能,请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专题04 图形的变换一、选择题1.(2016河北第3题)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答案】A.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2.(2016河南第8题)如图,已知菱形OABC的顶点O(0,0),B(2,2),若菱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45°,则第60秒时,菱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A)(1,-1)(B)(-1,-1)(C)(2,0)(D)(0,-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O(0,0),B(2,2),可求得D(1,1),OB与x轴、y轴的交角为45°,当菱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45°,时,8秒可旋转到原来的位置,因60÷8=7....4,所以第60秒时是第8循环的地上个位置,这时点D的坐标原来位置点D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所以为(-1,-1),故答案选B. 考点:规律探究题.3.(2016湖北黄石第2题)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答案】A.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4.(2016山东淄博第9题)如图是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B,P,Q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线段AB,PQ相交于点M,则图中∠QMB的正切值是()A.B.1 C.D.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连接AP,QB,可得∠PAB=∠QBA=90°,又∵∠AMP=∠BMQ,∴△PAM∽△QBM,∴=,∵AP=3,BQ=,AB=2,∴=,解得:AM=,∴tan∠QMB=tan∠PMA===2.故答案选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5.(2016湖南长沙第8题)若将点A(1,3)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2,﹣1)B.(﹣1,0)C.(﹣1,﹣1)D.(﹣2,0)【答案】C.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6.(2016山东威海第12题)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点E为BC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连接CF,则CF的长为()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连接BF,已知BC=6,点E为BC的中点,可得BE=3,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E=5,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H=,即可得BF=,因FE=B E=EC,可得∠BFC=90°,再由勾股定理可得CF=.故答案选D.考点: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7.(2016山东威海第18题)如图,点A1的坐标为(1,0),A2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A1A2O=30°,过点A2作A2A3⊥A1A2,垂足为A2,交x轴于点A3;过点A3作A3A4⊥A2A3,垂足为A3,交y轴于点A4;过点A4作A4A5⊥A3A4,垂足为A4,交x轴于点A5;过点A5作A5A6⊥A4A5,垂足为A5,交y轴于点A6;…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A2016的纵坐标为.【答案】﹣(3)2015.考点:规律探究题.8.(2016山东济宁第9题)如图,在4×4正方形网格中,黑色部分的图形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现在任意选取一个白色的小正方形并涂黑,使黑色部分的图形仍然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A .B .C .D .【答案】B .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白色的小正方形有13个,而能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有5个情况(如下图所示),所以使图中黑色部分的图形仍然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135.故答案选B .考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概率.9.(201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5题)如图所示,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A旋转,使得点B,A,C′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三角板ABC旋转的角度是()A.60° B.90° C.120° D.15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旋转角的定义,两对应边的夹角就是旋转角,可得旋转角是∠CAC′=180°﹣30°=150°.故答案选D.考点:旋转的性质.10.(2016湖南永州第3题)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答案】A.考点: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11.(2016湖北十堰第5题)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后得到△A′B′C′,已知OB=3OB′,则△A′B′C′与△AB C的面积比为()A.1:3 B.1:4 C.1:5 D.1:9【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OB=3OB ′,可得OB ′:OB=1:3,已知以点O 为位似中心,将△ABC 缩小后得到△A ′B ′C ′,即可得△A ′B ′C ′∽△ABC ,,所以31'''==OB OB AB B A ,再由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A ′B ′C ′与△ABC 的面积比为1:9,故答案选D. 考点:位似变换. 二、填空题1.(2016四川达州第15题)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将线段AP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Q ,连接BQ .若PA=6,PB=8,PC=10,则四边形APBQ 的面积为 .【答案】24+93.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2.(2016湖北黄石第15题)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所在直线上有一点O ,2==AC OA ,将正方形绕O 点顺时针旋转︒60,在旋转过程中,正方形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__.【答案】22+π.考点:扇形的面积.3.(2016山东淄博第14题)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请在网格中涂出一种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且使该主视图是轴对称图形.【答案】如图:第15题图【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俯视图和左视图可知,该几何体共两层,底层有9个正方体,上层中间一行有正方体,若使主视图为轴对称图形可使中间一行、中间一列有一个小正方体即可.如图所示,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轴对称图形.4.(2016湖南怀化第12题)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和.【答案】形状,大小.【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考点:旋转的性质.5.(2016山东威海第17题)如图,直线y=x+1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BOC与△B′O′C′是以点A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1:3,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答案】(﹣8,﹣3)或(4,3).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位似变换.6.(2016湖南娄底第15题)将直线y=2x+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是.【答案】y=2x﹣2.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三、解答题1.(2016浙江宁波第20题)(本题8分)下列3×3网格都是由9个相同小正方形组成,每个网格图中有3个小正方形已涂上阴影,请在余下的6个空白小正方形中,按下列要求涂上阴影:(1)选取1个涂上阴影,使4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2)选取1个涂上阴影,使4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3)选取2个涂上阴影,使5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扬州)已知M=a﹣1,N=a2﹣a(a为任意实数),则M、N的大小关系为()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2.(2016•台湾)如图的六边形是由甲、乙两个长方形和丙、丁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组成,其中甲、乙的面积和等于丙、丁的面积和.若丙的一股长为2,且丁的面积比丙的面积小,则丁的一股长为何?()A.B.C.2﹣D.4﹣23.(2016•台州)有x支球队参加篮球比赛,共比赛了45场,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则下列方程中符合题意的是()A.x(x﹣1)=45 B.x(x+1)=45 C.x(x﹣1)=45 D.x(x+1)=454.(2016•随州)随州市尚市“桃花节”观赏人数逐年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约为20万人次,2016年约为28.8万人次,设观赏人数年均增长率为x,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20(1+2x)=28.8 B.28.8(1+x)2=20C.20(1+x)2=28.8 D.20+20(1+x)+20(1+x)2=28.85.(2016•兰州)公园有一块正方形的空地,后来从这块空地上划出部分区域栽种鲜花(如图),原空地一边减少了1m,另一边减少了2m,剩余空地的面积为18m2,求原正方形空地的边长.设原正方形的空地的边长为xm,则可列方程为()A.(x+1)(x+2)=18 B.x2﹣3x+16=0 C.(x﹣1)(x﹣2)=18 D.x2+3x+16=0 6.(2016•衡阳)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家用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抽样调查显示,截止2015年底某市汽车拥有量为16.9万辆.己知2013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为10万辆,设2013年底至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A .10(1+x )2=16.9B .10(1+2x )=16.9C .10(1﹣x )2=16.9 D .10(1﹣2x )=16.97.(2016•枣庄)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3x+a=0有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为( ) A .5 B .﹣1 C .2 D .﹣58.(2016•雅安)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 ﹣8=0的一个实数根为2,则另一实数根及m 的值分别为( )A .4,﹣2B .﹣4,﹣2C .4,2D .﹣4,29.(2016•江西)设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则αβ的值是( ) A .2 B .1 C .﹣2 D .﹣110.(2016•威海)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ax ﹣2b=0的两实数根,且x 1+x 2=﹣2,x 1•x 2=1,则b a的值是( )A .B .﹣C .4D .﹣111.(2016•凉山州)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3x 2=6﹣2x 的两根,则x 1﹣x 1x 2+x 2的值是( )A .B .C .D .12.(2016•贵港)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x+p=0(p ≠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别为a 和b ,且a 2﹣ab+b 2=18,则+的值是( )A .3B .﹣3C .5D .﹣513.(2016•烟台)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则x 12﹣x 1+x 2的值为( )A .﹣1B .0C .2D .314.(2016•广州)定义运算:a ⋆b=a (1﹣b ).若a ,b 是方程x 2﹣x+m=0(m <0)的两根,则b ⋆b ﹣a ⋆a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与m 有关15.(2016•玉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x ﹣m 2=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则m 2()=( )A .B .C .4D .﹣416.(2016•黄冈)若方程3x 2﹣4x ﹣4=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x 2,则x 1+x 2=( )A .﹣4B .3C .D .17.(2016•金华)一元二次方程x 2﹣3x ﹣2=0的两根为x 1,x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x 1=﹣1,x 2=2B .x 1=1,x 2=﹣2C .x 1+x 2=3D .x 1x 2=218.(2016•自贡)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m ﹣2)=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1B .m <1C .m ≥1D .m ≤119.(2016•莆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ax ﹣1=0的根的情况是( )A.没有实数根B.只有一个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2016•衡阳)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k的值为()A.k=﹣4 B.k=4 C.k≥﹣4 D.k≥4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扬州)已知M=a﹣1,N=a2﹣a(a为任意实数),则M、N的大小关系为()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分析】将M与N代入N﹣M中,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根据完全平方式恒大于等于0得到差为正数,即可判断出大小.【解答】解:∵M=a﹣1,N=a2﹣a(a为任意实数),∴,∴N>M,即M<N.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2016•台湾)如图的六边形是由甲、乙两个长方形和丙、丁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组成,其中甲、乙的面积和等于丙、丁的面积和.若丙的一股长为2,且丁的面积比丙的面积小,则丁的一股长为何?()A.B.C.2﹣D.4﹣2【分析】设出丁的一股为a,表示出其它,再用面积建立方程即可.【解答】解:设丁的一股长为a,且a<2,∵甲面积+乙面积=丙面积+丁面积,∴2a+2a=×22+×a2,∴4a=2+a2,∴a2﹣8a+4=0,∴a===4±2,∵4+2>2,不合题意舍,4﹣2<2,合题意,∴a=4﹣2.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本题的关键是列出一元二次方程.3.(2016•台州)有x支球队参加篮球比赛,共比赛了45场,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则下列方程中符合题意的是()A.x(x﹣1)=45 B.x(x+1)=45 C.x(x﹣1)=45 D.x(x+1)=45【分析】先列出x支篮球队,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共可以比赛x(x﹣1)场,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x(x﹣1)=45.【解答】解:∵有x支球队参加篮球比赛,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共比赛场数为x(x﹣1),∴共比赛了45场,∴x(x﹣1)=45,故选A.【点评】此题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主要考查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相等关系.4.(2016•随州)随州市尚市“桃花节”观赏人数逐年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约为20万人次,2016年约为28.8万人次,设观赏人数年均增长率为x,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20(1+2x)=28.8 B.28.8(1+x)2=20C.20(1+x)2=28.8 D.20+20(1+x)+20(1+x)2=28.8【分析】设这两年观赏人数年均增长率为x,根据“2014年约为20万人次,2016年约为28.8万人次”,可得出方程.【解答】解:设观赏人数年均增长率为x,那么依题意得20(1+x)2=28.8,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一般形式为a(1+x)2=b,a为起始时间的有关数量,b为终止时间的有关数量.5.(2016•兰州)公园有一块正方形的空地,后来从这块空地上划出部分区域栽种鲜花(如图),原空地一边减少了1m,另一边减少了2m,剩余空地的面积为18m2,求原正方形空地的边长.设原正方形的空地的边长为xm,则可列方程为()A.(x+1)(x+2)=18 B.x2﹣3x+16=0 C.(x﹣1)(x﹣2)=18 D.x2+3x+16=0【分析】可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m,则剩余的空地长为(x﹣1)m,宽为(x﹣2)m.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方程可列出.【解答】解: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m,依题意有(x﹣1)(x﹣2)=1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应熟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另外求得剩余的空地的长和宽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2016•衡阳)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家用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抽样调查显示,截止2015年底某市汽车拥有量为16.9万辆.己知2013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为10万辆,设2013年底至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A.10(1+x)2=16.9 B.10(1+2x)=16.9 C.10(1﹣x)2=16.9 D.10(1﹣2x)=16.9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2013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1+增长率)2=2015年底某市汽车拥有量,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设2013年底至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10(1+x)2=16.9,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关键是掌握平均变化率的方法,若设变化前的量为a,变化后的量为b,平均变化率为x,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a(1±x)2=b.7.(2016•枣庄)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为()A.5 B.﹣1 C.2 D.﹣5【分析】根据关于x的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2,可以设出另一个根,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求得另一个根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2,设另一个根为m,∴﹣2+m=,解得,m=﹣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比值的相反数.8.(2016•雅安)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8=0的一个实数根为2,则另一实数根及m的值分别为()A.4,﹣2 B.﹣4,﹣2 C.4,2 D.﹣4,2【分析】根据题意,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式列出关系式,确定出另一根及m的值即可.【解答】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式得:2x2=﹣8,2+x2=﹣m=﹣2,解得:x2=﹣4,m=2,则另一实数根及m的值分别为﹣4,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9.(2016•江西)设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则αβ的值是( ) A .2 B .1 C .﹣2 D .﹣1【分析】根据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求得αβ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αβ=,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的比值.10.(2016•威海)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ax ﹣2b=0的两实数根,且x 1+x 2=﹣2,x 1•x 2=1,则b a的值是( )A .B .﹣C .4D .﹣1【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已知x 1+x 2和x 1•x 2的值,可求a 、b 的值,再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ax ﹣2b=0的两实数根, ∴x 1+x 2=﹣a=﹣2,x 1•x 2=﹣2b=1,解得a=2,b=﹣,∴b a=(﹣)2=.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变形相结合解题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解题方法.11.(2016•凉山州)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3x 2=6﹣2x 的两根,则x 1﹣x 1x 2+x 2的值是( )A .B .C .D .【分析】由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3x 2=6﹣2x 的两根,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 1+x 2=﹣,x 1•x 2=﹣2,将其代入x 1﹣x 1x 2+x 2中即可算出结果.【解答】解:∵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3x 2=6﹣2x 的两根,∴x 1+x 2=﹣=﹣,x 1•x 2==﹣2,∴x 1﹣x 1x 2+x 2=﹣﹣(﹣2)=.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得出x1+x2=﹣,x1•x2=﹣2.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12.(2016•贵港)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p=0(p≠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别为a和b,且a2﹣ab+b2=18,则+的值是()A.3 B.﹣3 C.5 D.﹣5【分析】根据方程的解析式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a+b=3、ab=p,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a2﹣ab+b2=18变形成(a+b)2﹣3ab=18,代入数据即可得出关于p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p的值,经验证p=﹣3符合题意,再将+变形成﹣2,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为方程x2﹣3x+p=0(p≠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a+b=3,ab=p,∵a2﹣ab+b2=(a+b)2﹣3ab=32﹣3p=18,∴p=﹣3.当p=﹣3时,△=(﹣3)2﹣4p=9+12=21>0,∴p=﹣3符合题意.+===﹣2=﹣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p=﹣3.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13.(2016•烟台)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个根,则x12﹣x1+x2的值为()A.﹣1 B.0 C.2 D.3【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2,x1•x2=﹣1”,将代数式x12﹣x1+x2变形为x12﹣2x1﹣1+x1+1+x2,套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个根,∴x1+x2=﹣=2,x1•x2==﹣1.x12﹣x1+x2=x12﹣2x1﹣1+x1+1+x2=1+x1+x2=1+2=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两根之积与两根之和.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14.(2016•广州)定义运算:a⋆b=a(1﹣b).若a,b是方程x2﹣x+m=0(m<0)的两根,则b⋆b﹣a⋆a的值为()A.0 B.1 C.2 D.与m有关【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找出a+b=1,ab=m,根据新运算,找出b⋆b﹣a⋆a=b (1﹣b)﹣a(1﹣a),将其中的1替换成a+b,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是方程x2﹣x+m=0(m<0)的两根,∴a+b=1,ab=m.∴b⋆b﹣a⋆a=b(1﹣b)﹣a(1﹣a)=b(a+b﹣b)﹣a(a+b﹣a)=ab﹣ab=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找出a+b=1,ab=m.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两根之积与两根之和是关键.15.(2016•玉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2=0有两个实数根x1、x2,则m2()=()A.B.C.4 D.﹣4【分析】根据所给一元二次方程,写出韦达定理,代入所求式子化简.【解答】解:∵x2﹣4x﹣m2=0有两个实数根x1、x2,∴,∴则m2()===﹣4.故答案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属基础题,熟练掌握韦达定理是解题关键.16.(2016•黄冈)若方程3x2﹣4x﹣4=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则x1+x2=()A.﹣4 B.3 C.D.【分析】由方程的各系数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x1•x2=﹣”,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方程3x2﹣4x﹣4=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x1+x2=﹣=,x1•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找出“x1+x2=﹣=,x1•x2==﹣”.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17.(2016•金华)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两根为x1,x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x1=﹣1,x2=2 B.x1=1,x2=﹣2 C.x1+x2=3 D.x1x2=2【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x1+x2=﹣=3,x1•x2==﹣2”,再结合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方程x2﹣3x﹣2=0的两根为x1,x2,∴x1+x2=﹣=3,x1•x2==﹣2,∴C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找出x1+x2=3,x1•x2=﹣2.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18.(2016•自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2)=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A.m>1 B.m<1 C.m≥1 D.m≤1【分析】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2)=0有实数根,可知△≥0,从而可以求得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2)=0有实数根,∴△=b2﹣4ac=22﹣4×1×[﹣(m﹣2)]≥0,解得m≥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当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时,△≥0.19.(2016•莆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1=0的根的情况是()A.没有实数根B.只有一个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析】先计算判别式的值,然后非负数的性质和判别式的意义判断方程根的情况.【解答】解:∵△=a2+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20.(2016•衡阳)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k的值为()A.k=﹣4 B.k=4 C.k≥﹣4 D.k≥4【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42﹣4k=0,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42﹣4k=0,解得:k=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3章轴对称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台湾)若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均为正多边形,则哪一个图形恰有4条对称轴?()A .B .C.D.2.(2016•成都)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2,﹣3)B.(2,﹣3)C.(﹣3,﹣2)D.(3,﹣2)3.(2016•巴中)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列四个汉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4.(2016•深圳)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5.(2016•西宁)在一些汉字的美术字中,有的是轴对称图形.下面四个美术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6.(2016•重庆)下列交通指示标识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1A.B.C.D.7.(2016•桂林)下列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直角梯形D.正方形8.(2016•泸州)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9.(2016•菏泽)以下微信图标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10.(2016•北京)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A.B .C.D.11.(2016•绍兴)我国传统建筑中,窗框(如图1)的图案玲珑剔透、千变万化,窗轴有()框一部分如图2,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12.(2016•重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13.(2016•邵阳)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14.(2016•漳州)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15.(2016•舟山)在下列“禁毒”、“和平”、“志愿者”、“节水”这四个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16.(2016•南充)如图,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点P时直线MN上的误的是()点,下列判断错17.(2016•河北)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点M,N分别△PMN有()在OA,OB上,且△PMN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18.(2016•内江)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3A.B.C.D.不能确定19.(2016•雅安)如图所示,底边BC为2,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长为()垂直平分AB于D,则△ACE的周20.(2016•邵阳)如图所示,点D是△ABC的边AC上一点(不含端点),AD=B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4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3章轴对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台湾)若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均为正多边形,则哪一个图形恰有4条对称轴?()A .B.C.D.【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A、正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故此选项错误;B、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故此选项正确;C、正六边形有6条对称轴,故此选项错误;D、正八边形有8条对称轴,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2016•成都)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2,﹣3)B.(2,﹣3)C.(﹣3,﹣2)D.(3,﹣2)【分析】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选:A.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记忆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3.(2016•巴中)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列四个汉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列四个汉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4.(2016•深圳)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65.(2016•西宁)在一些汉字的美术字中,有的是轴对称图形.下面四个美术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四个汉字中只有“善”字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6.(2016•重庆)下列交通指示标识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掌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7.(2016•桂林)下列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直角梯形D.正方形7【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结合选项求解即可.【解答】解:A、直角三角形中只有等腰直角三角形为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B、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C、直角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D、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8.(2016•泸州)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A,B,D是轴对称图形,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9.(2016•菏泽)以下微信图标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看图形是不是关于直线对称.【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8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10.(2016•北京)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A .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11.(2016•绍兴)我国传统建筑中,窗框(如图1)的图案玲珑剔透、千变万化,窗轴有()框一部分如图2,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9【解答】解:如图所示: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12.(2016•重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两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13.(2016•邵阳)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10A .B.C.D.【分析】分别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熟知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的,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图形,被一条直线分割成的两部分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互相重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2016•漳州)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寻找四个选项中图形的对称轴,发现只有,A有一条对称轴,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能找出一条对称轴,故A是轴对称图形;B、不能找出对称轴,故B不是轴对称图形;C、不能找出对称轴,故B不是轴对称图形;D、不能找出对称轴,故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11【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分别寻找四个选项中图形的对称轴.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通过寻找给定图象有无对称轴来确定该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是关键.15.(2016•舟山)在下列“禁毒”、“和平”、“志愿者”、“节水”这四个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16.(2016•南充)如图,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点P时直线MN上的的是()点,下列判断错误【分析】根据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得到点A与点B对应,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12∴点A与点B对应,∴AM=BM,AN=BN,∠ANM=∠BNM,∵点P时直线MN上的点,∴∠MAP=∠MBP,∴A,C,D正确,B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2016•河北)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点M,N分别PMN有()在OA,OB上,且△PMN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分析】如图在OA、OB上截取OE=OF=OP,作∠MPN=60°,只要证明△PEM≌△PON 即可推出△PMN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即可对称结论.OE=OF=OP,作∠MPN=60°.【解答】解:如图在OA、OB上截取∴∠EOP=∠POF=60°,∵OP=OE=OF,∴△OPE,△OPF是等边三角形,∴EP=OP,∠EPO=∠OEP=∠PON=∠MP N=60°,13∴∠EPM=∠OPN,在△PEM和△PON中,,∴△PEM≌△PON.∴PM=PN,∵∠MPN=60°,∴△POM是等边三角形,∴只要∠MPN=60°,△PMN就是等边三角形,故这样的三角形有无数个.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2016•内江)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A.B.C.D.不能确定【分析】作出图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高AH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高线的长度,从而得解.【解答】解:如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高线AH=3×=,S△AB C=B C•AH=AB•PD+BC•PE+AC•PF,∴×3•AH=×3•PD+×3•PE+×3•PF,14∴PD+PE+PF=AH=,即点P到三角形三边距离之和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等边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19.(2016•雅安)如图所示,底边BC为2,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 垂直平分AB于D,则△ACE的周长为()A.2+2B.2+C.4 D.3【分析】过A作AF⊥BC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30°,得到AB=AC=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E=AE,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过A作AF⊥BC于F,∵AB=AC,∠A=120°,∴∠B=∠C=30°,∴AB=AC=2,∵DE垂直平分AB,∴BE=AE,15∴AE+CE=BC=2,∴△ACE的周长=AC+AE+CE=AC+BC=2+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知识点,主要考查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20.(2016•邵阳)如图所示,点D是△ABC的边AC上一点(不含端点),AD=B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C>BC B.AC=BC C.∠A>∠ABC D.∠A=∠AB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由AD=BD得到∠A=∠ABD,所以∠ABC >∠A,则对各C、D选项进行判断;根据大边对大角可对A、B进行判断.【解答】解:∵AD=BD,∴∠A=∠ABD,∴∠ABC>∠A,所以C选项和D选项错误;∴AC>BC,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16。
2016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图形的平移、折叠、旋转与对称一、选择题1.(2016年甘肃白银、张掖,1,3分)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答案]A2、(2016重庆A卷,2,4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的是()A B C D【答案】D3、(2016广东,3,3分)下列所述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三角形答案:B4.(2016山东菏泽,2,3分)以下微信图标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答案】D.5、(2016重庆B卷,2,4分)下列交通指示标示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答案:C6.(2016江苏淮安,2,3分)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答案】C7.(2016湖北黄石,2,3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答案】A8.(2016浙江绍兴,3,4分)我国传统建筑中,窗框(如图1)的图案玲珑剔透、千变万化.窗框一部分如图2,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有()A.1条 B.2条 C.3条D.4条【答案】B9.(2016四川南充,3,3分)如图,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点P时直线MN上的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M=BM B.AP=BN C.∠MAP=∠MBP D.∠ANM=∠BNM答案:B10.(2016湖北孝感,6,3分)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OAB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在x轴上,若2=OA,将三角板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yAA.)1,B.)3(-3,1(-C.)2(,-2(-2,D.)2【答案】C11.(2016山东烟台,2,3分)下列商标图案中,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 C.D.【答案】C.12.(2016江苏扬州,5,3分)剪纸是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剪纸作品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答案】C13.(2016四川巴中,1,3分)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列四个汉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D.14.(2016四川南充,8,3分)如图,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B与DC重合得到折痕EF,将纸片展平;再一次折叠,使点D落到EF上点G处,并使折痕经过点A,展平纸片后∠DAG的大小为()A.30°B.45°C.60°D.75°【答案】C15.(2016四川宜宾,5,3分)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 ) A.10 B.22 C.3 D.25[答案]A16.(2016山东济宁,7,3分)如图,将△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EF,如图△ABE的周长是16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A.16cmB.18cmC.20cmD.21cm【答案】C.17.(2016湖南株洲,4,3分)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CB=90°,,∠B=50°,将此三角形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三角形``A B C,若点`B恰好落在线段AB上,AC、``A B交于点O,则∠CO`A的度数是(B)A、50°B、60°C、70°D、80°【答案】B18.(2016四川广安,4,3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DCBAE第5题图A. B. C. D.【答案】D.19.(2016聊城,11,3分)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ˊ处,点B落在点Bˊ处,若,则图中∠1的度数为()A、115 °B、120 °C、130 °D、140 °【答案】A20.(2016山东临沂, 12,3分)如图,将等边三角形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120°得到△EDC,连接AD,BD,则下列结论:①AC=AD;②BD⊥AC;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答案】D21.(2016江苏无锡,5,3分)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答案】A.第12题图ABDEC22.(2016江苏无锡,10,3分)如图,Rt △ABC 中,∠C =90°,∠ABC =30°,AC =2,△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A 1B 1C ,当A 1落在AB 边上时,连接B 1B ,取BB 1的中点D ,连接A 1D ,则A 1D 的长度是( )A .7B .2 2C .3D .2 3【答案】A .23.(2016山东德州,12,3分)在矩形ABCD 中,AD=2AB=4,E 是AD 的中点,一块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E 重合,将三角板绕点E 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 ,BC (可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 ,N ,设∠AEM=α(0°<α<90°),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AM=CN ;②∠AME=∠BNE ;③BN-AM=2;④22cos EMN S α∆=.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A. 1B.2C.3D.4答案:C提示:问题①先探求AM 和CN 的关系,由于E 点是矩形上确定的点,连接EB,EC ,通过证明△BEM ≌△CEN ,可得BM=CN ,故①错误;问题②中,有角的互余可证∠AME=∠BNE,故②正确;问题③中,由相关线段的数量关系即可求解,故③正确;问题④中,求△EMN 的面积,由上知△EMN 是先要直角三角形,关键是由α角,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得EM 的长度即可.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二、填空题1.(2016江西,9,3分)如图所示,△ABC中,∠BAC=330,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0°,对应得到△AB/C/,则∠B/AC的度数是___ _____.【答案】17°.2.(2016广东广州,13,3分)如图3,△ABC中,AB=AC,BC=12cm,点D在AC上,DC=4cm,将线段DC沿CB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点E、F分别落在边AB、BC上,则△EBF的周长是cm.[答案] 1312.(2016台州,12 ,5分)如图,把三角板的斜边紧靠直尺平移,一个顶点从刻度“5”平移到刻度“10”,则顶点C平移的距离C C′=.【答案】515.(2016台州,15,5分)如图,把一个菱形绕着它的对角线的交点旋转90°,旋转前后的两个菱形构成一个“星形”(阴影部分),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边长为2,则该“星形”的面积是.【答案】636-5、(2016广东,15,4分)如图6,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23,E 为BC 边上一点,BC=3BE ,将矩形ABCD 沿AE 所在的直线折叠,B 点恰好落在对角线AC 上的B ’处,则AB= ;答案:35.(2016,浙江金华,15,4分)如图,Rt △ABC 纸片中,∠C =90°,AC =6,BC =8,点D 在边BC 上,以AD 为折痕将△ABD 折叠得到△AB ′D ,AB ′与边BC 交于点E .若△DEB ′为直角三角形,则BD 的长是 ▲ .【答案】2或515.(2016湖北黄石,15,3分)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所在直线上有一点O ,2==AC OA ,将正方形绕O 点顺时针旋转︒60,在旋转过程中,正方形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__.BAD B CO【答案】22+π3.(2016山东菏泽,14,3分)如图,一段抛物线:y=﹣x(x﹣2)(0≤x≤2)记为C1,它与x轴交于两点O,A1;将C1绕A1旋转180°得到C2,交x轴于A2;将C2绕A2旋转180°得到C3,交x轴于A3;…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到C6,若点P(11,m)在第6段抛物线C6上,则m= ﹣1 .【答案】-1.8.(2016重庆A卷,18,4分)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E平分∠ADO交AC于点E,把△ADE沿AD翻折,得到/ADE∆,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BF,FE/.若2=AE,则四边形/ABFE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答案】2233+4.(2016山东枣庄,17,4分)如图,已知△ABC中,∠C=90°,AC=BC=2,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接C′B,则C′B= .B′【答案】3116.(2016年湖北荆门,16,3分)两个全等的三角尺重叠摆放在△ACB的位置,将其中一个三角尺绕着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CE的位置,使点A恰好落在边DE上,AB与CE相交于点F.已知∠ACB=∠DCE=90°,∠B=30°,AB=8cm,则CF=______cm.[答案]235.15.(2016江苏连云港,15,3分)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对折,使AB与CD重合,折痕为EF.如图2,展开后再折叠一次,使点C与点E重合,折痕为GH,点B的对应点为点M,EM交AB于N.若AD=2,则MN= .答案:.18.(2016江苏淮安,18,3分)如图,在RtΔABC中,∠C=90°,AC=6,BC=8,点F在边AC 上,并且CF=2,点E为边BC EF翻折,点C落在点P处,则点P到边AB距离的最小值是.DCFBAE第16题图PBCFEA6【答案】56.16.(2016江苏连云港,16,3分)如图,⊙P的半径为5,A、B是圆上任意两点,且AB=6,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CD(点D、P在直线AB两侧).若AB边绕点P旋转一周,则CD边扫过的面积为.答案:9π.解析:连接PA、PD,过点P作PE垂直AB于点E,延长AE交CD于点F,如图所示.∵AB是⊙P上一弦,且PE⊥AB,∴AE=BE=AB=3.在Rt△AEP中,AE=3,PA=5,∠AEP=90°,∴PE==4.∵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CD,AB=BC=6,又∵PE⊥AB,∴PF⊥CD,∴EF=BC=6,DF=AE=3,PF=PE+EF=4+6=10.在Rt△PFD中,PF=10,DF=3,∠PFE=90°,∴PD==.∵若AB边绕点P旋转一周,则CD边扫过的图形为以PF为内圆半径、以PD为外圆半径的圆环.∴S=πPD2﹣πPF2=109π﹣100π=9π.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38. 39. 三、解答题1.(2016年甘肃白银、张掖,20,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A (0,1),B (3,2),C (1,4)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 (1)画出△ABC 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A 1B 1C 1;(2)将△A 1B 1C 1沿x 轴方向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A 2B 2C 2,写出顶点A 2B 2C 2的坐标.解:(1)如图 (2)如图.A 2(-3,-1),B 2(0,-2),C 2(-2,-4).2.(2016江西,13(2),3分)如图,Rt △ABC 中,∠ACB=90°,将Rt △ABC 向下翻折,使点A 与点C 重合,折痕为DE ,求证:DE ∥BC.【解析】 由折叠知:AD=CD 。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1辑)第13章轴对称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台湾)若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均为正多边形,则哪一个图形恰有4条对称轴?( )A .B .C .D .2.(2016•成都)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2,﹣3)B .(2,﹣3)C .(﹣3,﹣2)D .(3,﹣2)3.(2016•巴中)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列四个汉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2016•深圳)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2016•西宁)在一些汉字的美术字中,有的是轴对称图形.下面四个美术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6.(2016•重庆)下列交通指示标识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7.(2016•桂林)下列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直角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直角梯形D .正方形8.(2016•泸州)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9.(2016•菏泽)以下微信图标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0.(2016•北京)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A .B .C .D .11.(2016•绍兴)我国传统建筑中,窗框(如图1)的图案玲珑剔透、千变万化,窗框一部分如图2,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有()A.1条B.2条C.3条D.4条12.(2016•重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13.(2016•邵阳)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14.(2016•漳州)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15.(2016•舟山)在下列“禁毒”、“和平”、“志愿者”、“节水”这四个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16.(2016•南充)如图,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点P时直线MN上的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M=BM B.AP=BN C.∠MAP=∠MBP D.∠ANM=∠BNM17.(2016•河北)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点M,N分别在OA,OB上,且△PMN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有()A.1个B.2个C.3个D.3个以上18.(2016•内江)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A.B.C.D.不能确定19.(2016•雅安)如图所示,底边BC为2,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D,则△ACE的周长为()A.2+2B.2+C.4 D.320.(2016•邵阳)如图所示,点D是△ABC的边AC上一点(不含端点),AD=B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C>BC B.AC=BC C.∠A>∠ABC D.∠A=∠ABC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3章轴对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台湾)若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均为正多边形,则哪一个图形恰有4条对称轴?()A.B.C.D.【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A、正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故此选项错误;B、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故此选项正确;C、正六边形有6条对称轴,故此选项错误;D、正八边形有8条对称轴,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2016•成都)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2,﹣3)B.(2,﹣3)C.(﹣3,﹣2)D.(3,﹣2)【分析】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记忆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3.(2016•巴中)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列四个汉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列四个汉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4.(2016•深圳)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5.(2016•西宁)在一些汉字的美术字中,有的是轴对称图形.下面四个美术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四个汉字中只有“善”字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6.(2016•重庆)下列交通指示标识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掌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7.(2016•桂林)下列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直角梯形D.正方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结合选项求解即可.【解答】解:A、直角三角形中只有等腰直角三角形为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B、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C、直角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D、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8.(2016•泸州)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A,B,D是轴对称图形,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9.(2016•菏泽)以下微信图标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看图形是不是关于直线对称.【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10.(2016•北京)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11.(2016•绍兴)我国传统建筑中,窗框(如图1)的图案玲珑剔透、千变万化,窗框一部分如图2,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有()A.1条B.2条C.3条D.4条【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其对称轴有2条.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12.(2016•重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两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13.(2016•邵阳)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分别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熟知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的,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图形,被一条直线分割成的两部分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互相重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2016•漳州)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寻找四个选项中图形的对称轴,发现只有,A有一条对称轴,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能找出一条对称轴,故A是轴对称图形;B、不能找出对称轴,故B不是轴对称图形;C、不能找出对称轴,故B不是轴对称图形;D、不能找出对称轴,故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分别寻找四个选项中图形的对称轴.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通过寻找给定图象有无对称轴来确定该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是关键.15.(2016•舟山)在下列“禁毒”、“和平”、“志愿者”、“节水”这四个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16.(2016•南充)如图,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点P时直线MN上的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M=BM B.AP=BN C.∠MAP=∠MBP D.∠ANM=∠BNM【分析】根据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得到点A与点B对应,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点A与点B对应,∴AM=BM,AN=BN,∠ANM=∠BNM,∵点P时直线MN上的点,∴∠MAP=∠MBP,∴A,C,D正确,B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2016•河北)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点M,N分别在OA,OB上,且△PMN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有()A.1个B.2个C.3个D.3个以上【分析】如图在OA、OB上截取OE=OF=OP,作∠MPN=60°,只要证明△PEM≌△PON即可推出△PMN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即可对称结论.【解答】解:如图在OA、OB上截取OE=OF=OP,作∠MPN=60°.∵OP平分∠AOB,∴∠EOP=∠POF=60°,∵OP=OE=OF,∴△OPE,△OPF是等边三角形,∴EP=OP,∠EPO=∠OEP=∠PON=∠MP N=60°,∴∠EPM=∠OPN,在△PEM和△PON中,,∴△PEM≌△PON.∴PM=PN,∵∠MPN=60°,∴△POM是等边三角形,∴只要∠MPN=60°,△PMN就是等边三角形,故这样的三角形有无数个.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2016•内江)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A.B.C.D.不能确定【分析】作出图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高AH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高线的长度,从而得解.【解答】解:如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高线AH=3×=,S△AB C=B C•AH=AB•PD+BC•PE+AC•PF,∴×3•AH=×3•PD+×3•PE+×3•PF,∴PD+PE+PF=AH=,即点P到三角形三边距离之和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等边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19.(2016•雅安)如图所示,底边BC为2,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D,则△ACE的周长为()A.2+2B.2+C.4 D.3【分析】过A作AF⊥BC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30°,得到AB=AC=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E=AE,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过A作AF⊥BC于F,∵AB=AC,∠A=120°,∴∠B=∠C=30°,∴AB=AC=2,∵DE垂直平分AB,∴BE=AE,∴AE+CE=BC=2,∴△ACE的周长=AC+AE+CE=AC+BC=2+2,故选:A.【 点 评 】本 题 考 查 了 线 段 垂 直 平 分 线 性 质 ,三 角 形 的 内 角 和 定 理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含 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知识点,主要考查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 20 . ( 2016• 邵 阳 ) 如 图 所 示 , 点 D 是 △ ABC 的 边 AC 上 一 点 ( 不 含 端 点 ) , AD=BD , 则 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C > BC B . AC=BC C . ∠ A > ∠ ABC D . ∠ A= ∠ ABC 【 分 析 】 根 据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两 个 底 角 相 等 , 由 AD=BD 得 到 ∠ A= ∠ ABD , 所 以 ∠ ABC > ∠ A , 则 对 各 C、 D 选 项 进 行 判 断 ; 根 据 大 边 对 大 角 可 对 A、 B 进 行 判 断 . 【 解 答 】 解 : ∵ AD=BD , ∴∠ A= ∠ ABD , ∴∠ ABC > ∠ A , 所 以 C 选 项 和 D 选 项 错 误 ; ∴ AC > BC , 所 以 A 选 项 正 确 ; B 选 项 错 误 . 故 选 A. 【 点 评 】本 题 考 查 了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两 腰 相 等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两 个 底 角 相 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