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1
- 格式:doc
- 大小:314.00 KB
- 文档页数:8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空港分校2024年高二秋学期10月检测高二生物(选修)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
本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75分钟。
2、试题答案需作答在答题卡,答在试卷上无效。
3、作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下列物质都能在内环境中找到的是( )A .二氧化碳、血红蛋白、神经递质B .血浆蛋白、葡萄糖、胰岛素C .载体蛋白、尿素、抗体D .、、胃蛋白酶2.组织水肿是人体内组织液增多所导致的。
下列关于组织水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可能引起组织水肿B .组织水肿的发生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有关C .血浆无机盐离子浓度变化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可能引起组织水肿3.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
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
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 .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 .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C .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D .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4.如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B .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交流、催化和运输功能C.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3HCO -K +D .气味分子引起通道开放,导致膜内浓度高于膜外5.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2023年第一学期广州市生物阶段性考试(10月月考)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
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糖蛋白、有氧呼吸的酶、H+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C.蛋白质纤维、Ca2+、载体、抗体D.Na+、葡萄糖、氨基酸【答案】D【解析】【分析】1、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
【详解】A、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有氧呼吸的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过氧化氢酶和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Na+、葡萄糖、氨基酸均位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中的营养成分,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和它生活的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偶尔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B.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主要场所D.骨骼肌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内液减少【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组成。
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9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1.下列属于动物体内环境的是()A.体液B.消化液C.细胞外液D.血液【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详解】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9月1日中国男篮以83-76击败了安哥拉男篮取得世界杯首胜,但比赛中赵睿和周鹏都崴伤脚踝并出现水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伤后应立即对受伤部位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恢复B.崴伤后脚踝处组织液的增多导致水肿,且组织液中会有红细胞C.伤愈后淋巴液不进入组织液D.受伤时的疼痛感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为: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形成组织液,组织液渗回毛细血管形成血浆,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但淋巴液不能渗回组织液,只能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故血浆和组织液间为双箭头,淋巴液为单箭头,且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
【详解】A、扭伤后要立刻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身体代谢速率,达到促进炎症吸收,消除组织水肿,A正确;B、崴脚之后会变肿的原因,是由于出现扭伤,导致毛细血管发生破裂而引起的局部出血以及局部肌肉韧带,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细胞受损,而引起组织间液增多,且组织液中会有红细胞,B正确;C、伤愈后淋巴液可以进入组织液,C错误;D、感觉中枢都在大脑皮层,受伤时的疼痛感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D正确。
高2023级高二上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一.选择题(本体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合计60分)1.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 胃蛋白酶B. 抗体C. NaHCO3D. 神经递质2.下表为测定的人体细胞外液(表中没列出淋巴液的测定数据)与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数据(mmol·L-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③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 2/3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和血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都有②C.③中有的蛋白质可与氧气结合D.①②③中氧气浓度最高的可能是①3.“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人在静脉注射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其原因不包括()A.可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可以维持血细胞的形态C.血浆中的无机盐中Na+和Cl-含量上占优势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5.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激素④转氨酶⑤尿素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6.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该“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B. 该“媒介”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 该“媒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 该“媒介”pH的相对稳定与HCO-和HPO42-等离子有关7.以下不是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的是()A. 营养不良B.淋巴循环受阻C.过敏反应D.组织细胞代谢减弱8. 2012年11月18日,广州举行了首届马拉松赛,如图为比赛的选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体内的液体由水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等一起构成,统称体液。
体液广泛分布于机体细胞内外,保持体液容量、分布和组成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各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共同构成体液B.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C.组织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D.内环境中丙酮酸发生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2.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DNA聚合酶、激素、尿素、CO2等B.小肠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肠液和组织液C.组织水肿、抽搐、镰状细胞贫血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D.静脉注射后,药物经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3.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内液和两种细胞外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成分/(mmol·L-1)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147 4.0 1.25 1.00114.07.5 1.0②142 5.0 2.50 1.50103.3 6.016.0③10140.0 2.5010.3525.0-47.0A.①可能是组织液或淋巴液B.②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C.③表示细胞内液D.①②③物质的含量呈动态变化4.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D表示人体体液的四种不同组成成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C、DB.C中可含有抗体、激素和麦芽糖C.C与B的最主要区别是B中含有较多蛋白质D.A中液体大部分回流到C,少部分形成B5.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高中,查字典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以下关于体液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唾液、尿液等也属于体液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停止物质交流2.在初等植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流的正确关系是()3.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需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反.其缘由是( )A.维持内环境浸透压的动摇B.使体内添加水分C.使体内添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坚持动摇4.以下各物质组合中,经过循环系统的运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是 ( )①葡萄糖②血浆蛋白③氧气④二氧化碳⑤尿素⑥血红蛋白⑦激素⑧水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⑧C.②④⑤⑦⑧D.④⑥⑦⑧5.下表是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④属于细胞内液,由于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将招致③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发生场所分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缘由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6.以下有关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理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理B.在稳态维持进程中,普通只要正反应起作用C.呼吸速率快慢与O2有关而与CO2有关D.肌细胞无氧呼吸发生的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无清楚变化9.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托机体的调理,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以下理想除哪项外都支持这一观念 ( )A.夏天临时呆在空调房间容易惹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头疼乏力、血压降低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清楚增强D.临时处于高温环境能够会惹起中暑10.组织液生成增多,少量积聚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招致组织水肿。
2022—2023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二生物试题考试时间: 10月8日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40小题,1-20小题1分,21-40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1.此时此刻你在参加生物学期中考试,当你专心答题时,参与工作的言语区主要有()A.V和S区B.H区和S区C.H区和V区D.V区和W区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3.目前很多家长为身材矮小的孩子使用“长高针”,“长高针”的有效成分是生长激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使用时应注射而不能口服B.人体内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C.生长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定向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D.生长激素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应定时定量使用才有效果4.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5.据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B.组织液中的C0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C.如果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加大,会导致组织液回渗增强D.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6.下面分别是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由细胞体、长的树突、短的轴突共同构成B.只要刺激神经元,神经元均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C.③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D.完整的反射弧一般都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组成7.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2021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是:()A.生殖与遗传B.新陈代谢C.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体保持着稳态2.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程序是()①提出假设②设计方案③发现问题④进行实验⑤分析结果⑥证实、修正或否定假设A.③②①④⑤⑥ B.③①②④⑥⑤ C.③①②⑤④⑥D.③①②④⑤⑥3. 构成生物体的核心元素是()A.C B.H C.O D. N10.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糖类物质:()A.葡萄糖B.糖元C.乳糖D.淀粉11.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A. 胆固醇B. 植物蜡C. 磷脂D. 脂肪酶12.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功能的是:()A.催化作用B.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C.免疫作用D.维持体温恒定13.植物从土壤里吸收的N不能参与组成下列的物质是()A.催化光合作用的酶B.DNAC. 油脂D.RNA14.在人体的消化道中,要将一个由4条肽链共28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彻底消化,需要消耗水分子的个数是()A.287B. 284 C.288 D.28915.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如有一个两条链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是12276。
19.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B.核糖、含氮碱基、磷酸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20.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核酸包括 DNA和 RNAC.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D.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21.纤维素酶、纤维素和DNA都含有的元素是()A.C、H、O B.C、H、O、N、S、P C.C、H、O、N D.C、H、O、N、P 22. 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23.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24.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 脂肪D. 核酸25.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 B.流动性 C.保护性 D.全透性26.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能去除细胞壁的物质是A.蛋白酶 B.淀粉酶 C.盐酸D.纤维素酶27.下面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都与能量转换有关33.组成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A.蛋白质和DNA B.DNA和R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34.下列关于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B. 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C.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D. 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35.松鼠和松树体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线粒体④叶绿体⑤中心体⑥核糖体⑦内质网⑧染色质A.①②⑥⑦⑧B.②③⑥⑦⑧ C.④⑤⑥⑦⑧D.②③④⑥⑦36.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A.进行能量转换 B.合成蛋白质C.贮存能源物质D.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37.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 A. 核膜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 线粒体 D.线粒体和核膜38.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不具备:()A. 核糖体B.细胞结构 C.DNA D.核膜39.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A. 小麦 B.衣藻 C.蓝细菌 D. 大肠杆菌40.下列生物的体细胞中没有高尔基体的是:()A. 变形虫B.霉菌C. 大肠杆菌D.酵母菌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41.(10分)根据生物组织中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回答下列问题:⑴.填表需要鉴定的物质油脂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碘—碘化钾双缩脲试剂反应后出现的颜色需要鉴定的物质淀粉油脂还原性糖蛋白质所用的试剂碘液苏丹Ⅲ染液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反应后出现的颜色蓝色橙黄色砖红色紫色⑵.在以上的鉴定实验中,(物质)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度10月阶段测试试题高二生物2024.10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体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B.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淋巴、组织液和血浆的化学成分相似,三者之间可以相互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静脉点滴和肌肉注射的药物都可直接进入内环境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的是( )①尿素、血浆蛋白、胰岛素②呼吸酶③某些蛋白质的合成④麦芽糖的水解⑤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⑥丙酮酸和水反应生产CO2和[H] ⑦乳酸与NaHCO3反应A.①③④⑤⑦B.①②③⑤⑥C.②④⑤⑥⑦D.②③④⑤⑥3.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稳态是指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物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动物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实现稳态C.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血浆、淋巴液、组织液处于稳定时,机体不会患病4.生活中如果不小心碰伤,受伤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痛”、“热”、“肿”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出现“红”的现象是毛细淋巴管破裂,局部淋巴液增多引起的B.出现“痛”的现象是因为受到外界刺激在大脑皮层处产生了痛觉C.出现“热”的现象是受伤处细胞代谢异常,局部产热量增加引起的D.出现“肿”的现象是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引起的5.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是几种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器官A是肺,氧气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至少需要穿过4层细胞膜B.器官B是胃,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C.器官C是肾,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原尿中某些物质的重吸收D.器官D是皮肤,具有调节体温、抵御病原体入侵等多种功能6.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B. 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C. 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D. 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7.图示反射弧传导兴奋的部分结构,a、b表示轴突末梢。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2.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粉碎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映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异常D.血糖含量偏高3.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表述正确的是4.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5.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感化于胰腺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概念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感化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6.下图暗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7.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②③8.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弗成能泛起的是A.葡萄糖B.激素C.氨基酸D.血红蛋白9.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手上会泛起牛痘脓疱,但在天花风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
这种免疫物质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关系最密切A.线粒体 B.内质网C.高尔基D.核糖体10.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感化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浆细胞D.效应T细胞11.下图所示暗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b和c处B.a、b、c和d处C.b、c、e和f处D.a、b、c、d、e和f处12.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B.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D.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13.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
2016年10月高二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A.生态系统、个体 B.生物圈、细胞 C.个体、病毒 D.生物圈、分子和原子2.下列生物与毛霉结构最相似的是()A.细菌 B.蓝藻 C.青霉 D.放线菌3.动植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其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是()A.系统 B.组织 C.器官 D.细胞4.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C.把视野调亮,图象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5.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蓝藻是自养的原核生物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 D.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1N1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植物细胞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和细胞壁等物质或结构D.蓝藻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7.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虎克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8.下列关于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C.HIV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9.下列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毛霉10.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特点是()A.种类大体相同,含量有差异 B.种类不同,含量大体相同C.种类和含量都相同 D.种类和含量都不同11.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A.C B.O C.H D.N12.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13.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B.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但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C.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C的含量最高,因此C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D.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H全部来自氨基14.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等有关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15.“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C.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16.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中,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17.噬菌体、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中,构成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依次是()A.4、5、4 B.4、4、4 C.4、8、4 D.5、5、518.下列哪项与蛋白质多样性无关?()A.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 B.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C.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D.氨基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19.DNA分子完全(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 B.核苷酸、磷酸、碱基C.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D.核糖、磷酸、碱基20.组成载体、肌糖原、RNA、抗体蛋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A.氨基酸、葡萄糖、核糖核苷酸、氨基酸B.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葡萄糖C.氨基酸、葡萄糖、脱氧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21.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表述相符的是()A.结合水﹣﹣细胞中的良好溶剂 B.脂肪﹣﹣生物膜的基本支架C.葡萄糖﹣﹣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D.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22.绿色荧光蛋白是从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若R基上的羧基和氨基不会脱水形成肽键,则下列对该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1条肽链 B.R基上的氨基有17个C.水解时,水中的氧参与形成氨基 D.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脱去水的分子量为223223.在进行植物细胞融合实验时,要除去细胞壁,应选择()A.淀粉酶 B.蛋白酶 C.纤维素酶 D.麦芽糖酶24.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贮存的主要场所是()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中心体25.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2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合成胰蛋白酶的场所是游离的核糖体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其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光合色素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D.没有中心体的细跑一定是高等植物细胞27.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B.真核细胞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含有少量DNA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受体蛋白D.正常状态下,溶酶体对动物细胞自身结构也有一定的分解作用28.关于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同一种物质②不同种物质③形态相同④形态不同⑤同时出现⑥出现在不同时期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29.下列对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B.细胞质中囊泡与核糖体膜融合C.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D.高尔基体膜突出形成囊泡,离开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融合3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往往有较多或较大的核仁,核糖体的数量也很多。
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断( )A.细胞中蛋白质主要在核仁中合成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DNA主要存在于核仁中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7分)如图所示为几种生物的结钩摸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问题:(1)几种生物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填字母).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显著特点是.(2)科学家依据细胞内有无,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上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填字母)(3)上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填字母).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因而它是一类(填“自养”或“异养”)生物.32.(7分)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象③④对应的组合,③是;④是.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20×C.目镜10×,物镜4× D.目镜10×,物镜40×(2)视野最暗的图象是(填序号)图象太暗则应使用和进行调节。
(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100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物体的(填“长度”“面积”或“体积”);若A组合视野中细胞为1600个,则换上D 组合后,视野中细胞为个.33.(8分)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1)图中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指。
(2)物质a是,在人和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若物质A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
(3)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4)与d同属于一类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4.(11分)下图是某物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1中的物质名称为肽.有个游离氨基,个游离羧基.(2)该化合物共有种氨基酸缩合而成,氨基酸缩合后形成的化学键是指图中的.(3)该物质水解时需要个水分子.(4)图2是氨基酸的模式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种,主要区别在于不同。
(5)图2中同类分子结合时的方式称为,环状9肽有个肽键.(6)某物质的R基若为﹣CH2﹣CO﹣CH3时,此物质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35.(7分)图中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
甲、乙两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填编号)。
(2)甲图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填编号);甲图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_______(填编号);乙图中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填编号)。
(3)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用箭头和编号表示)。
2016年10月高二月考生物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7分)(1),.(2),(3),,.32.(7分)(1)③是;④是.(2)(填序号)和。
(3),个.33.(8分)(1)。
(2),;,。
(3) 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4.(11分)(1)肽.个,个.(2)种,.(3)个.(4)种,不同。
(5),个.(6).35.(7分)(1) ________(填编号)。
(填编号)。
(2)(填编号);(填编号); ______(填编号)。
(3)(用箭头和编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