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临床治疗措施及其预防
- 格式:ppt
- 大小:557.50 KB
- 文档页数:60
2024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 H)是是一种常见而又难治的疾病,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患者的致残、致死率高千脑梗死患者,脑出血患者1个月死亡率高达35%~52% I 6个月末仍有80%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诊断与评估脑出血早期进展迅速,容易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及时评估病情和决速诊断至关重要。
对突然发病疑似脑卒中的患者,急救人员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脑CT/C TA或MRI等检查。
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渭紧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病史与查体1.病史采集: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突发起病,且多在动态状况下发病,常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升高、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应重点询问患者或目击者下述清况:脑卒中发生时间、症状、起病时的活动清况、年龄、是否有外伤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史、糖尿病史、吸烟及饮酒史、药物史(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氯毗格雷、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药物,包括药物服用的时间以及剂量等)、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诱发出血的内科疾病(如血液病、肝病等),是否存在使用成瘾药物(如可卡因)等。
2.体格检查和病情评估:首先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完成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评估后,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可借助脑卒中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选择各种治疗措施。
常用的量表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出血评分量表。
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出血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头部CT、MRI和脑血管造影等。
CT及MRI能够反映出血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和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
脑血管造影能够帮助明确脑出血的潜在病因。
1头部CT检查1)头部CT普通扫描使用广泛,脑出血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影,是诊断脑出血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脑出血治疗指南(一)引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指的是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脑组织的状态。
脑出血治疗的目标是控制出血、减轻脑损伤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提供脑出血治疗的指南,包括急诊处理、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康复护理和预防措施五个大点。
正文内容:急诊处理1. 对于怀疑脑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肢体活动等。
2. 必要时进行紧急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引起原因。
3.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4. 给予纠正凝血功能的治疗,如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或凝血因子。
药物治疗1. 必要时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和硝普钠,以控制高血压,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2. 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3. 给予抗惊厥药物,如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钠,以预防脑出血引起的癫痫发作。
4. 给予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和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形成。
手术干预1. 对于大面积脑出血或严重脑积水的患者,应考虑行去骨减压术,以减轻脑组织的压力。
2. 对于小面积脑出血且有明显的病因血管畸形的患者,可以考虑行介入手术,如血管栓塞或血管瘤切除术。
3. 对于血肿较大且有明显脑疝迹象的患者,应及时行开颅手术,以减轻脑压力和控制出血。
康复护理1. 对于脑出血后的患者,及时进行康复评估,包括神经功能、言语能力、肢体活动等。
2. 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3. 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帮助患者应对脑出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变化。
4. 给予营养支持,包括合理饮食和补充营养素,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预防措施1. 控制高血压,通过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减轻体重。
2. 接受定期体检和血液检查,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如血管畸形和血液病等。
3. 避免或减少饮酒和吸烟,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怎样预防脑出血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大脑健康。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预防脑出血的方法和建议。
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期测量血压,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120/80毫米汞柱。
如果血压偏高,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压,如改变饮食习惯、减少盐的摄入、增加体育锻炼等。
2.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脑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适量摄入低脂肪乳制品、鱼类、坚果和豆类。
同时,减少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加工肉类和咸味零食。
3. 控制体重:肥胖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保持适宜的体重对于预防脑出血非常重要。
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过度肥胖。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血压升高和血管病变的危(wei)险因素。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饮酒过量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戒烟和限制饮酒是预防脑出血的重要措施。
5.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硬化和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注意控制血脂水平,避免过高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建议减少摄入高脂肪食物,增加摄入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
6. 规律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和血压稳定。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增强身体的耐力和灵便性。
7.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是导致脑出血的危(wei)险因素之一。
如果患有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8. 减少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要学会放松自己,寻觅减压的方式,如听音乐、阅读、运动等。
9.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怎样预防脑出血标题:怎样预防脑出血引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如何预防脑出血。
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1.1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脑出血非常重要。
建议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减少摄入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1.2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出血的危(wei)险因素之一。
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患脑出血的风险。
建议通过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1.3 戒烟限酒: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应该尽量戒烟限酒,或者减少饮酒和吸烟的频率和量。
二、控制高血压2.1 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危(wei)险因素之一。
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预防脑出血的重要步骤。
2.2 均衡饮食: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应该限制盐的摄入量。
此外,适量摄入富含钾、镁和钙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低脂肪乳制品,有助于降低血压。
2.3 积极治疗:如果已经被诊断出高血压,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
三、控制血脂异常3.1 饮食调控:控制饮食中的脂肪摄入量是预防血脂异常的重要措施。
建议减少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黄油、奶油等。
3.2 运动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3.3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或者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
四、积极管理糖尿病4.1 控制血糖:糖尿病是脑出血的危(wei)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4.2 饮食调控: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或者营养师的建议,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摄入量,选择低糖、低脂肪和高纤维的食物。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神经内科。
脑室内出血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用力活动,洗澡、饮酒等。
多为急性起病,少数可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1、一般表现:视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多少而异,轻者可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脑膜刺激征等。
重者表现为意识障碍、癫痫发作、高热、肌张力高、双侧病理反射等征。
晚期可出现脑疝,去脑强直和呼吸循环障碍以及植物神经系统紊乱。
部分病人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炎等并发症。
2、原发脑室内出血:除具有一般表现外,与继发脑室内出血相比尚有以下特点:①意识障碍相对较轻。
②可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③定位体征不明显。
④多以认识功能、定向力障碍和精神症状为常见。
3、继发脑室内出血:除具有一般表现外,还因原发出血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①位于内囊前肢的血肿,极易破入脑室,临床表现相对较轻。
②位于内囊后肢前2/3的血肿,由于距脑室相对较远,当血肿穿破脑室时,脑实质破坏严重,临床表现为突然昏迷、偏瘫,在主侧半球可有失语、病理反射阳性,双眼球向病灶侧凝视。
③位于内囊后1/3的血肿,多有感觉障碍和视野变化。
④丘脑的出血,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瘫、一侧肢体麻木,双眼上视困难、高烧、尿崩症、病理反射阳性等。
⑤小脑的出血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强直、共济失调等,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
⑥脑干出血,轻者表现为头痛剧烈、眼花、呕吐,后组颅神经损伤,颈强直等,重者深昏迷,交叉瘫,双侧瞳孔缩小,呼吸衰竭等。
三、检查:1、CT检查:CT能准确证实出血部位、范围,以及脑室大小,并可重复检查,便于对出血的动态观察及随诊,因此为首选检查手段。
2、腰穿及脑室造影:有一定的危险性,或加重病情。
目前已不作常规检查,除非无CT条件或某些特殊需要时方可施行,检查应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条件下谨慎从事。
急性脑出血预防及护理急性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脑部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出血从而压迫脑组织,使脑组织出现水肿甚至是坏死的情况发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必须及时进行抢救。
发生急性脑出血通常是与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病理性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引起血管病变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出现老化。
有这些基础疾病的人们一旦出现情绪激动、过度紧张以及过度劳累时就容易诱发急性脑出血。
突出表现为突然瘫倒、口歪眼斜、说话含糊不清、呕吐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既然急性脑出血疾病这么的可怕,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护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急性脑出血的预防1.1保持大便畅通日常中注意保持大便畅通,切勿用力过度排便,容易引发血管破裂。
在饮食中要增加粗粮以及粗纤维的含量,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每天足够的饮水量,可以有效使粪便得到软化,帮助排便,以免出现因排便困难,排便过度用力致使血压升高,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1.2劳逸结合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切勿使自己过度劳累,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及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习惯。
同时还应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并保持平和稳定,情绪起伏过大,会造成血压起伏过大,出现血压不稳的情况。
患者应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特别是面临重大事件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防止血压出现突增的情况。
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或是超负荷工作都会诱发脑出血。
所以要学会适当为自己减压,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参加体力劳动还是参加脑力劳动时都要量力而行,避免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发生,影响身体健康。
1.3日常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注意,做任何事情时都不可过于急躁,动作缓慢些为好,不如蹲下、起立、弯腰、卧床、改变体位等,还有在起身时可采用头低位及眼睛下方式慢慢起身,切勿出现猛然改变体位的动作,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脑出血的预防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出血的疾病。
它通常是突发性的、危险性很高的疾病,可以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预防脑出血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防脑出血的方法和措施。
1.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预防脑出血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 均衡饮食:饮食中应包含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同时,应限制摄入高胆固醇、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以降低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风险。
-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和降低血压。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或戒除。
-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风险。
2. 高血压的控制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因此,控制血压对于预防脑出血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控制高血压的方法:- 药物治疗:如果您被诊断患有高血压,医生可能会建议您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请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服药,并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 饮食调整:限制高盐饮食,增加摄入富含钾、镁和钙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 减少咖啡因摄入:咖啡因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应适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和碳酸饮料。
- 减轻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环境中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应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如运动、冥想、放松等。
3. 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高血脂和高血糖也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以下是一些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的方法:- 饮食调整: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摄入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同时,控制摄入含糖食物的量,选择低糖食品。
- 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 药物治疗:如果您的血脂和血糖水平仍然无法控制,医生可能会建议您服用相应的药物来帮助控制。
脑出血抢救措施一、急性期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原则是:防止继续出血;积极抗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治并发症。
二、一般治疗1、脑出血发病后应保持安静,尽可能就近治疗,不宜长途搬运,如需搬动,进来保持平稳,绝对卧床。
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应将头歪向一侧,及时吸痰,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给予吸氧。
3、密切观察血压、呼吸、瞳孔情况,轻轻变换体位,防止褥疮。
尿潴留时给予导尿。
4、早期应用抗生素,防治肺炎及尿路感染。
5、保持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对症处理。
三、西医治疗1、脱水降颅压、抗脑水肿:可选用一种或两种交替。
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滴注,6~8小时1次。
注意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10%复方甘油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速尿20~40m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
2、降压药:如收缩压在200mmHg以上时,可使用25%硫酸镁10ml,肌注。
3、护胃,预防消化道出血,使用下列一种:西米替丁0.2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
雷尼替丁50mg,静脉注射,每日2次。
家属应对病人做如下处理:(1)让病人保持安静、卧床,尽量不要搬动病人,以免增加出血、加重病情。
让病人头向一侧,并抬高30度左右,避免唾液等导入气管。
(2)保持患者呼吸通畅,解开病人衣领,去掉假牙,注意吸痰。
家中备有氧气袋的可马上给病人吸氧。
如舌头后缩影响呼吸时,可用毛巾或手帕包好舌头,牵出口外。
(3)对高热病人可在头部冷敷,同时亦可在病人腋下等处放置冰囊或冷水袋予以降温。
因为体温升高会使全身组织的耗氧量也随之增加,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4)神志不清的患者不能给予饮食,待清醒且没有吞咽困难后方可试给少量流质如牛奶、米汤等。
如果病人昏迷2~3天或吞咽困难持续存在时,应请医护人员协助给予鼻饲疗法。
(5)将病人的肢体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发病后24小时可适当地活动一下瘫痪的肢体,或轻轻地翻动一下病人,避免长时间地固定于一种姿势,以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避免引起褥疮或肺炎。
脑出血的预防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血管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预防脑出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预防措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大脑健康。
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对于预防脑出血至关重要。
建议每年定期测量血压,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锻炼等。
2.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预防脑出血至关重要。
建议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和健康蛋白质,如鱼、豆类和禽肉等。
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减少糖和饮料的消耗。
3.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
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控制体重,并避免长时间的久坐。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压,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饮酒过量也会对血管造成损害。
建议戒烟限酒,或者至少减少烟酒的摄入量。
5.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
过高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会导致动脉硬化和血管狭窄,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建议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并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适度的运动来控制血脂。
6. 积极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预防脑出血非常重要。
锻炼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7.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糖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建议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并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适度的运动来控制糖尿病。
8. 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过度劳累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适当休息和放松,有助于预防脑出血。
9.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和心脑血管相关指标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