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低碳社会 提升国家竞争力——英国减排温室气体的经验与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655.32 KB
- 文档页数:8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国外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政策,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个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并探讨其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第一个政策是碳排放交易系统。
碳排放交易系统是通过设置碳排放配额和允许企业进行碳排放交易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许多国家,如欧盟成员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碳排放交易系统。
这种政策的启示是,碳排放交易系统可以通过激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来实现减排目标。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这一政策,并根据本国情况制定适合的低碳经济政策。
第二个政策是绿色能源补贴。
许多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采取了绿色能源补贴政策,如太阳能补贴、风能补贴等。
这种政策的启示是,通过给予绿色能源以经济激励,可以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其他国家可以考虑实施类似的政策,以鼓励绿色能源的发展。
第三个政策是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
许多国家制定了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要求企业和产品在能源使用方面符合一定的要求,并对达到标准的产品进行标识。
这种政策的启示是,通过推动产品能源效率的提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其他国家可以引入类似的政策,以提高能源效率。
第四个政策是公共交通改善和鼓励低碳交通方式。
许多国家通过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自行车道、推广电动汽车等措施,鼓励人们采用低碳交通方式。
这种政策的启示是,通过改善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车辆排放,促进低碳交通方式的普及。
其他国家可以参考这些政策,推动低碳交通方式的发展。
最后一个政策是生态城市建设。
一些国家通过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低碳、环保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以减少碳排放。
这种政策的启示是,通过改善城市规划和建设,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这一政策,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综上所述,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包括碳排放交易系统、绿色能源补贴、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公共交通改善和鼓励低碳交通方式、以及生态城市建设。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作者:刘志林, 戴亦欣, 董长贵, 齐晔, LIU Zhilin, DAI Yixin, DONG Changgui, QI Ye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所,北京,100084刊名:城市发展研究英文刊名:URBAN STUDIES年,卷(期):2009,16(6)被引用次数:58次1.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08(04)2.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UK Energy White Paper:Out energy futut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20033.Climate change in London 20084.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论坛 2007(10)5.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期刊论文]-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02)6.仇保兴创建低碳社会、提升国家竞争力--英国减排温室气体的经验与启示[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08(02)7.蔡琴;刘志林;齐晔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城市公共治理的挑战与对策[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08(03)8.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期刊论文]-科学决策 2005(08)9.国家发改委能源交通司我国能源问题面临三大挑战 2008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石油行业运行情况及2009年趋势预测 20091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3)12.其余5个示范城市是伯明翰、利物浦、纽卡斯尔、诺丁汉和谢菲尔德13.查看详情 200114.能源节约基金会(EST)是促进节约能源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由英国政府和私营部门资助,于1992年里约热内卢全球峰会后成立,主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基金会的职责是与消费者、政府、第三部门和社区等合作,推动能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协助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应用,从而降低CO2排放15.晓明免费租赁自行车"亮相"杭城街头 200816.姚玉洁;华哗迪节能产品如何深入平常百姓家 200817.保定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保定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实施意见 200818.章轲中国未来将建设低碳城市 200819.Bristol City Council Bristol Climate Protection & Sustainable Energy Strategy Corporate Action Plan:De.loped for the local Authority Carbon Management Programme 200820.Greater London Authority.Action Today to Protect Tomorrow:The Mayor's Climate Change Action Plan.February 2007 200821.Energy Saving Trust,and the Carbon Trust.Low Carbon Cities Programme 200822.吴晓江转向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期刊论文]-社会观察 2006(06)23.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环境保护 2008(2A)24.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期刊论文]-环境保护 2008(03)27.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 200828.姜克隽"低碳"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200829.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3)30.Scenario team2050 Japan Low-Carbon society 200831.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07(04)1.孔翔.郑汝楠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初探[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11(2)2.周红燕.陶伦康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财税支持政策探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 2011(5)3.杨磊.李贵才.林姚宇.叶磊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11(2)4.张存刚.张小瑛.张营为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选择——以兰州市为例[期刊论文]-山东经济 2011(2)5.徐承红.张童城市低碳生活路径探索[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11(2)6.侯景新.郭志远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11(3)7.杨锐.王俊杰景观视角下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思考[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11(1)8.郑汝楠.苗长松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11(4)9.冯立光.张伟.张好智关于中国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公路与汽运 2011(1)10.李向阳.李瑞晴低碳城市的缘起与发展路向[期刊论文]-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11.潘俊蓉税收政策对低碳经济的影响路径及对策思考[期刊论文]-致富时代(下半月) 2010(1)12.吴曦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经验借鉴[期刊论文]-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9)13.林姚宇.吴佳明低碳城市的国际实践解析[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 2010(1)14.柴彦威.张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新审视中国城市单位社区[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 2010(1)15.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4)16.余猛.吕斌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变革[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7)17.李向阳.李瑞晴低碳城市的缘起与发展路向[期刊论文]-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0(4)18.孔静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 2010(20)19.叶昌东.周春山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 2010(8)20.权亚玲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发展对策研究——以斯德哥尔摩哈默比湖城规划与建设为例[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 2010(8)21.黄昕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与制度保障[期刊论文]-时代经贸 2010(8)22.单卓然从三个实例看低碳理念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10(23)23.李晖.唐政以宜居城市创建促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长沙为例[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0(5)24.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城市: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新标杆[期刊论文]-旅游论坛 2010(3)25.李向阳.李瑞晴低碳城市理论研究述评[期刊论文]-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2)26.李小明.张兆干.林超利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期刊论文]-河南科学 2010(5)29.顾大治.周国艳低碳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 2010(11)30.陈怀录.寇明哲.荣慧芳.庞国锦基于低碳经济的塘沽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探析[期刊论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6)31.蒋惠园.白帆城市轨道交通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期刊论文]-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9)32.邵超峰.鞠美庭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10(10)33.李国亮.任镇英.龚葳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10(34)34.谢园方.赵媛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10(5)35.蔡萌.汪宇明基于低碳视角的旅游城市转型研究[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10(5)36.李晖以宜居城市创建促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长沙为例[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8)37.张梓太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低碳城市立法初论[期刊论文]-鄱阳湖学刊 2010(4)38.方程霞浅论建设低碳城市的城市规划[期刊论文]-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2010(7)39.李友俊.姚红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型[期刊论文]-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10(2)40.李向阳.黄芳.李瑞晴低碳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状与走向[期刊论文]-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3)41.李向阳.黄芳.李瑞晴低碳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状与走向[期刊论文]-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3)42.周立军浅谈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期刊论文]-城市建设 2010(18)43.彭觅.吕斌.张纯.黄斌中国能源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10(7)44.袁晓玲.仲云云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10(5)45.喻燕.卢新海中国低碳房地产发展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10(5)46.李向阳.李瑞晴低碳城市的缘起与发展路向[期刊论文]-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0(3)47.刘军国外低碳城市的建设经验及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2)48.刘颜.王江萍.缪婷从两型社会到低碳城市——以武汉为例[期刊论文]-华中建筑 2010(11)49.李博国内低碳经济研究述评与展望[期刊论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5)50.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2010(5)51.董琦.甄峰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10(8)52.李晖两型社会建设视野中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湖南区域为例[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10(9)53.钟静婧国际典型低碳城市实践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期刊论文]-城市 2010(9)54.陈健佳日本低碳社会建设经验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10(35)55.罗宏.吕连宏.何美梅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期刊论文]-环境科技 2010(6)56.袁艺.王双进低碳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北方经济 2010(20)57.刘凤梅上海世博会与低碳经济[期刊论文]-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10(6)58.郭万达.刘艺娉政府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期刊论文]-开放导报 2009(6)59.袁艺.王双进低碳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北方经济 2010(20)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fzyj200906001.aspx。
碳足迹成熟案例1. 什么是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个人、组织或国家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
通过计算和评估碳足迹,可以了解个人、组织或国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
2. 碳足迹成熟案例:英国碳减排政策英国是一个在碳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案例。
以下将介绍英国在碳足迹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2.1 碳定价机制英国于2005年引入了碳定价机制,即碳交易系统。
该系统以市场为基础,通过设立限额和交易配额来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企业需要购买相应数量的排放配额,如果超出限额则需要支付罚款。
这一机制有效地激励了企业减少碳排放,并推动了低碳技术的发展。
2.2 清洁能源发展英国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
英国政府设立了多项支持清洁能源的政策和计划,包括补贴、税收减免和研发资金等。
这些措施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并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3 能效改进英国通过推广节能措施,提高建筑、交通和工业等领域的能效水平。
例如,在建筑方面,英国制定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并鼓励采用高效供暖系统和隔热材料。
此外,英国还推广电动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并对高排放车辆征收高额税费。
2.4 意识教育英国通过开展碳足迹意识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碳足迹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政府组织了各种宣传活动、讲座和培训课程,向公众普及碳足迹概念、影响因素以及个人减排方法。
此外,英国还鼓励企业公开碳足迹数据,增加透明度和责任感。
3. 成果与影响英国碳减排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对全球碳足迹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英国的碳排放量在过去十年中持续下降。
根据数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英国的碳排放量已经减少了约40%。
这一成就主要归功于上述所提到的碳定价机制、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效改进等政策和措施。
其次,英国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日益显现,各国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政策,推动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并探讨这些经验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启示。
1. 绿色能源技术:国际合作助推发展近年来,全球各国积极推进绿色能源技术的发展,其中风能和太阳能是最为受关注的两个领域。
在发展风能方面,丹麦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丹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鼓励民众使用风能,并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如今,丹麦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风能技术和设备制造国家。
而中国在太阳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值得借鉴。
中国政府通过推行太阳能发电补贴政策,扩大太阳能市场规模,并鼓励国内技术创新。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国家。
对于我国而言,合理引进和应用绿色能源技术,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我们可以借鉴丹麦的激励政策和投入资源,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绿色能源,并加大对绿色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
2. 绿色城市建设:可持续规划与发展绿色城市建设是各国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加拿大温哥华以其独特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模式而闻名于世。
温哥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并鼓励市民步行和骑自行车。
他们还积极推广建筑物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作为一个宜居城市,温哥华的空气质量和水质都在全球范围内排名靠前。
我国可以借鉴温哥华的城市规划经验,通过在城市建设中增加公共交通设施,并鼓励环保出行方式,如步行和骑行。
此外,加强建筑节能措施,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3. 碳市场的建立:推动经济转型碳市场是一种主要通过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交易的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碳减排和经济发展。
欧盟是全球最先建立碳市场的地区之一,他们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和建立碳交易市场,成功推动了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碳市场还为企业提供了遵守环保法规和降低碳排放的经济动力。
温室气体减排的措施和目标1. 引言温室气体减排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减缓全球变暖进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一些温室气体减排的措施和目标。
2. 温室气体减排的措施2.1. 能源转型通过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是减排温室气体的关键措施之一。
此举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2.2. 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能源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节能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设备、加强建筑节能标准等措施。
2.3. 增加碳汇扩大植被覆盖,建设更多的森林和湿地,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减缓全球变暖的作用。
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提高碳汇能力是减排措施之一。
3. 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3.1. 提前达成巴黎协定目标巴黎协定旨在限制全球变暖的升温幅度在2摄氏度以内。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努力提前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3.2. 促进绿色发展温室气体减排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
通过加大清洁能源产业和环保技术的投资,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3.3. 加强国际合作温室气体减排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各国应加强信息交流、技术转让和政策协调,共同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工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
4. 结论温室气体减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目标至关重要。
通过能源转型、提高能源效率和增加碳汇等措施,我们可以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贡献,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的经验借鉴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和目标。
而在这种大势下,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然而,由于国内外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国外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中,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推进低碳交通的发展低碳交通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具体来说,推进公交、地铁、轨道交通等交通工具的建设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车辆污染,减轻道路压力。
例如,欧洲的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就是运用地铁、自行车等工具而实现低碳出行的成功案例。
其次,公共自行车系统也是低碳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外,公共自行车系统普及率较高,例如法国全国共计有55条自行车租赁系统,而且租车站点还可以通过移动应用进行查询和预定。
这一系统在借助节能车道和骑行保险等政策下,成功地引导市民实现节能低碳出行。
二、实施交通管制政策在大型城市中,交通管制也是一项重要的低碳城市建设措施。
例如英国的伦敦市政府就通过收费方式实施了“拥堵收费区”的交通管理政策,获得了很好的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汽车排放的效果。
同样,新加坡市政府严格执行“用路税上路”的政策,通过收取高额的车辆使用费用来限制车辆的使用,从而达到了低碳交通的目标。
三、推广新能源汽车交通新能源汽车交通是现在普遍的一种低碳城市交通发展方案。
例如挪威和荷兰都大力推广纯电动汽车,并通过一系列补贴政策和公共充电站设施建设,大大增加了市民使用的积极性。
此外,在荷兰的“电动码头”项目下,人们可以使用电动汽车到码头附近,然后转移到其他交通工具上,从而实现低碳、便利且经济的出行方式。
四、加强环保意识教育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非常重要。
在欧美国家,学校开设有关环保的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相关部门也通过专业的宣传手段来普及环保知识和理念。
例如,美国加州采用“积点制”来推动低碳出行,社区和学校可以通过骑行、步行等方式来累计积分,从而获得相关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