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教师礼仪》读书心得感悟模版学校是一个融合了严肃与活泼,庄严与亲切,紧张与文明的环境。
因此,建立适当的礼仪规范至关重要,这不仅是教师展示师德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培养良好教养以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教师群体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礼仪,是否具备文明素养,已成为评估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准。
因此,当我们希望展示给社会、家长和学生一个优秀的学校和教师形象时,我们首先应展现我们良好的教师风范。
教师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不仅是传播学术知识的使者,更是塑造学生道德观念的重要角色。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其言行举止、礼仪礼貌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
因此,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身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努力成为学生可效仿的典范。
我认为,一个人的气质、自信和修养往往通过他的举止表现出来。
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更应注重在各种场合的行为得体,做到大方、得宜、自然,不流于表面。
教师的衣着应保持整洁、雅致和合乎社交规范,这将产生持久而微妙的引导作用。
避免过于时尚或前卫的装扮,以防产生不良影响。
教师在注重外在形象的更应修炼内在品德,做到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重礼仪。
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使用文明语言至关重要。
一句温馨的话语能让人在寒冬中感到温暖,反之,恶言相向则可能在六月里造成伤害。
文明的语言能促进思维和情感的准确表达,同时也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联系。
优秀的教师不仅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教育,更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影响学生。
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
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以坚定的信念和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总之,学习教师礼仪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任的体现。
我们应通过不断学习提升道德修养,以礼仪规范自我,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此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2024年《教师礼仪》读书心得感悟模版(二)在盛夏之际,我校全体教师不畏酷暑,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深入学习了《教师礼仪规范与指导》。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
第一件牙签。
提醒你挑出别人的长处。
第二件橡皮筋。
提醒你保持弹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绷。
恢复别人以及自己受伤的感情。
第四件铅笔。
写下你每天的愿望。
第五件橡皮擦。
提醒你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关系的。
第六件口香糖。
提醒你坚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
而且当你尝试时,你会得到乐趣。
第七件棉花球。
提醒你这间教室充满和善的言语与温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
当你沮丧时会让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纸。
提醒你帮别人擦干眼泪。
第十件金线。
记得用友情把我们的心绑在一起。
第十一件铜板。
提醒你,你是有价值而且特殊的。
第十二件救生圈(救生圈形糖果)。
当你需要谈一谈时,你可以来找我。
老师的见面礼作者:简媜来源:《视野》2011年第19期姚小弟放学回来,书包里没有功课,只有一个牛皮纸袋。
打开一看,掉出牙签、橡皮筋、OK绷、铅笔、橡皮擦、口香糖、棉花球、巧克力、面纸、金线、铜板、糖果。
我乍一看还以为他把食物和垃圾全装在一起,正要开训,忽然看到一张粉红色信笺,看了才恍然大悟,甚至有点感动。
级任老师Reines小姐首先在信上欢迎小朋友进入四年级,接着说,这个纸袋里的东西可能有点怪,但象征着一些讯息,当你看到这些东西时,希望提醒你想起这些讯息。
她写着:第一件牙签,提醒你挑出别人的长处。
第二件橡皮筋,提醒你保持弹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绷,用来修复别人以及自己受伤的感情。
第四件铅笔,写下你每天的愿望。
第五件橡皮擦,提醒你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没关系。
第六件口香糖,提醒你坚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当你尝试时,会得到乐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这间教室充满着和善的言语与温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当你沮丧时,会让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纸,提醒你帮别人擦干眼泪。
第十件金线,记得用友情把我们的心绑在一起。
十一,铜板,提醒你,你是有价值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圈(救生圈形糖果),当你需要谈一谈时,可以来找我。
一个美国老师大费周章地准备了23个纸袋,确认每个纸袋都装齐了12样东西,开学第一天,送给每个孩子当见面礼,还写了信,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与温暖情怀。
没有一件提醒你作业考试测验卷评量练习簿,也没提醒你安静守秩序准时处罚;却提醒“你是有价值且特殊的”,提醒“挑出别人的长处”,提醒“记得帮别人擦干眼泪”。
我想起几个朋友的孩子在台湾时学习成绩不佳,到国外却拾回自信心,原因可能是老师第一天就告诉他,你是有价值的,你是特殊的,而不是怎么这么笨,很蠢,除了吃饭还会做什么,你简直是多余的……作为妈妈,谁不希望开学第一天孩子得到这样一个牛皮纸袋呢?我忍不住想,牛皮纸袋里装的是一颗什么样的老师的心?(刘佳宁摘自《台港文学选刊》)。
关于《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的读书报告朱天宇摘要:二〇〇六年简媜的丈夫去美国出差,简媜决定带着儿子跟随丈夫一起去美国生活一年。
这本书以儿子在美国小学里的学习生活为主线,介绍了一家人在美国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历。
这段异国经历让她深受震动,由此生发的追问和思索,化成一本《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成为一位母亲深情且深刻的教育省思录。
引言:简媜,本名简敏媜,一九六一年生,台湾宜兰人。
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
曾任职《联合文学》、远流出版公司、实学社,现专职写作。
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创作类文艺奖章、梁实秋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散文奖首奖。
自诩为“不可救药的散文爱好者”。
本书中有大量真实的口语化的对白,真实的还原了一家人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让读者有种置身其中的阅读体验。
由于作者在散文写作上有较高的文学造诣,本书全书文笔细腻,文风优美,可读性极强。
另一方面,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对这段经历的各种感悟,这些感悟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灵感。
同时作者是中国台湾人,她更多的站在台湾人的角度去和美国的教育、社会文化等去做对比,这种视角也方便我们对台湾地区教育和文化的了解。
在书中,简媜不厌其烦地描述一所当地的普通小学如何布置校园、开设哪些课程、开展哪些课余活动、老师如何与孩子、家长交流;她事无巨细地记录美国社区的基础建设、小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日常居家的柴米油盐,甚至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路途上的一片风景、假日里的一场球赛……正如她在后记中所言,这是一次深度的“慢游”旅行,这种浸泡于他人社会的“深度游”方式,才得以让她在比照中更深切地反观出我们生活着的社会。
简媜的儿子昵称姚头丸,他在美国就读的小学是一所接受一定比例国际学生的小学,本书的书名即来自老师在开学第一天送给学生的十二件礼物:第一件:牙签,提醒你挑出别人的长处。
第二件:橡皮筋,提醒你保持弹性,计划的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创可贴,恢复别人以及自己受伤的感情。
2024年《教师礼仪》读书心得总结《教师礼仪》是一本关于教师礼仪的指导手册。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师在教学和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礼仪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本书的读书心得总结。
首先,在读《教师礼仪》的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律意识和家长的形象。
本书通过详细的示范和案例,指导教师如何在各种场合下维护自己的形象,如何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有效的交流。
其次,《教师礼仪》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发展潜能。
在与学生沟通时,教师要做到平等、尊重、耐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本书通过列举了许多案例,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沟通技巧,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此外,《教师礼仪》还讲述了教师在学校管理和与同事沟通方面的礼仪要求。
教师要注重与同事的合作和协作,要尊重他人的观点、欣赏他人的成就。
在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时,教师要坦率、公正、客观,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本书通过一系列的经验分享,教育教师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最后,《教师礼仪》还强调了教师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还要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道德操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
本书通过许多故事和案例,告诉教师们应该如何处事、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处理与家长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持教育教学工作的纯洁性。
通过阅读《教师礼仪》,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我明白了教师礼仪不仅涉及到教师个人的形象和修养,更关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培养。
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师礼仪,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现教育的效果。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一开篇,那十二样见面礼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这老师可真特别啊,哪有一见面就送十二样东西的?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小礼品,每一样背后都像是藏着一个小秘密,在悄悄诉说着美国教育里那些温暖又有趣的事儿。
从一块橡皮擦,到一根甘草,感觉就像是把生活里的小确幸都打包送给了孩子们。
这就好比是老师在跟孩子们说:“欢迎来到这个充满爱和惊喜的学习小天地。
”再看作者描述自己孩子进入新学校的种种经历,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美教育的不同之处。
咱们中国的教育讲究严谨、扎实的知识体系,就像盖大楼,一块砖一块砖稳稳地往上垒。
而美国的教育呢,更像是一片广阔的草原,让孩子们像小马驹一样自由自在地奔跑、探索。
就拿这十二样见面礼来说,它不仅仅是礼物,更像是一把把小钥匙,打开了孩子对这个新环境、新文化好奇的大门。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书中提到的教育理念,那是一种真正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去尊重的态度。
在中国,一个班级里孩子多,有时候就像在流水线上生产产品一样,大家都按部就班地学习。
但美国老师这十二样见面礼,就像是在告诉每个孩子:“你是独一无二的,你的学习之旅可以是五彩斑斓的。
”这种尊重孩子个性的教育方式,让我一边读一边忍不住想,要是咱们这儿也能多一些这样的“小心思”就好了。
还有啊,书中描写的学校里那种轻松又积极的氛围。
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达想法,老师也不会觉得哪个孩子的想法太离谱就去打压。
这要是放在咱们小时候,要是说个啥天马行空的想法,可能会被老师说不切实际。
但在书里的美国学校,这就像是一颗颗创意的种子,可以在这片教育的土壤里自由生长。
这十二样见面礼,其实也是在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大胆探索这个世界。
不过呢,读的时候我也在想,这美国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咱们中国教育的一些优点,比如强大的基础知识储备,他们也得羡慕呢。
这就好像是吃菜,中美教育各有各的风味,要是能把两者的优点结合结合,那可就太棒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我对教育的理解里。
2024年《教师礼仪》读书心得总结正值盛夏之际,我校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深入学习《教师礼仪规范与指导》。
经过此次学习,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现将学习心得简要概述如下:教师注重礼仪修养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或许有人认为,教师只要教学能力出众,礼仪是否讲究无关紧要。
我坚信,礼仪修养对于教师而言至关重要。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工作态度、创新精神以及人格魅力等方面,均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需严格遵循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训练,以塑造出高尚的师德形象。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缺乏礼仪修养的教师,已不配为人师表。
”由此可见,教师注重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我们唯有摒弃不合时宜的穿戴、不拘小节的言行、不加检点的习惯,方能树立教师的威信,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施展礼仪修养是核心任务。
我认为,良好的教师礼仪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应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甘于奉献。
我们应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精神。
我们还应注重获取新知识,不断钻研业务,完善自身形象。
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我们需从多个角度入手,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期待。
在学生眼中,知识丰富、平易近人的教师最为理想;在家长眼中,教学出色、关爱学生的教师最为优秀;而党和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则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因此,我们需明确各方要求,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恰当地施展教师礼仪,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强化礼仪修养是必要的举措。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修养、具备文明礼仪已成为我们的必然要求。
我们需从内心到外表不断完善自我、美化自我,向外界展示自身的风采,以提高生活质量。
读《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的读后感寒假在家休养,闲来无事,无意间再次拿起《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随手翻看了几页,谁知道竟然再次喜欢上了这本书,一口气阅读了120页,简直爱不释手,书中不仅有妙趣横生的语句,时不时令你惊叹她的大气磅礴,才华斐然,还带来老美大开眼界的异地风情,更有她作为一名台湾文学大师悲天悯怀的大爱情怀。
读完此书让我感触颇深,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
一、用爱心教给孩子们终身受用的东西书里以散文的笔触介绍了简嫃陪伴儿子在美国科罗拉州Dunn小学为期四个月的游学经历。
这是一所人数四百一十多人,来自三十四个国家的小型联合国。
学校服务周到,细致,与家长联系密切,着眼于培养孩子全人的发展,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须交报告)、团队合作。
开学第一天,老师不是发给孩子厚厚的课本,也不是布置功课,而是老师精心准备的礼物---十二样见面礼,它们分别是:牙签、、橡皮筋、、OK绷、铅笔、橡皮擦、口香糖、棉花球、巧克力、面纸、金线、铜板、救生圈(救生圈形糖果)。
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
拥有细心爱心热情的老师赋予了它们各自的意义,因此老师写了封信告诉孩子们各个东西所象征的讯息。
没有一件是提醒考试、测试卷、升学等学生须应付之务,也没有提醒安静、准时、文明等规矩,却提醒“你是有价值的,你是特殊的”等正面语句,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温暖情怀,令人非常感动。
二、对教材编排的视野宽广、融合在《美国小学西游记》这篇文章中了解到美国教育家对数学的视野与我们很不同,其课本有很多似Discovery与国家地理杂志的知识性描述,让孩子从中进行计算,寻求解答,可以说是巧妙的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世界,假如我们国家孩子也以此方式教育,那培育出来的孩子必相信数学这门领域可以处理国家大事、世界问题,继而有更宏观的眼界。
三、评价方式不单一在中国的应试教育机制下,父母对学习成绩看得过重,大环境所迫,经常看到孩子将分数挂在嘴边像从骨骸边衔回来点碎肉般欣喜。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作者: 簡媜出版社: 印刻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1. 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2. 橡皮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3. 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4. 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5. 橡皮擦: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6. 口香糖:堅持下去尌能完成工作。
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7. 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8. 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9. 面紙:幫別人擦乾眼淚。
10.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11.銅板: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12. 救生員(糖果代替救生圈形):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媽媽送你九樣禮簡媜親愛的姚頭丸:這趟旅行已到了尾聲,回想夏天剛來時的情形,不免驚嘆時間如箭一般飛逝。
短短數月,我們三人各有收穫,也重新發現彼此的新優點。
尤其你,你的適應能力以及快速融入新環境、認真學習的種種表現,讓我覺得安慰。
可見,你的眼晴能接受新事物,你的腳能走遠路,你具有我們從未發現的另一種勇敢。
希望往後回想這次旅行,你都能記起這份樂觀、勇氣而以自己為榮,持續用這種精神面對人生的每一次新開始。
還記得開學第一天老師送你的十二樣見面禮嗎?旅行將盡,換媽媽送你禮物。
送什麼好呢?我得想一想。
但首先想起的竟是你送我的禮物。
一張畫,你一定忘了,因為那時你還未上帅稚園,成天在家跟著我瞎混,有一天抓一枝橘色筆在紙上咻咻亂畫,說:「媽媽,送妳﹗」我收來看,嚇一跳,你畫了八個太陽八個蘋果送我,每個太陽負責照耀一個圓滾滾的大蘋果,畫滿整張紙。
我把那張畫折成小方塊放在皮夾內,提醒自己要活得正派明亮、圓融帄安。
我該送你什麼呢?你的人生還在山腳下,但輪轉的四季會推你上坡,我的人生風雨已過,正一步步往下走。
下坡的人口袋裡總有一些還算珍貴的感悟,值得與未上坡的小子分享。
有些你不見得懂,先聽一聽,把它收在心裡的小口袋—尌像你把什麼東西都收起來不丟般,說不定有一天當你篾自面對困境或必頇做抉擇時,這些話語會生出奇異的力量,協助你鼓起勇氣,掌舵前行。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读后感
阖上简媜的《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我的心灵震荡久久,就像湛蓝的海涛一般,突然涌动无垠的感动。
这本书是作者简媜女士的心灵札记,但是对我而言,它更是一本充满人情味的书。
阅读此书时,总觉得自己彷佛身历其境,看到作者一家人在科罗拉多生活的点点滴滴。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是姚同学刚进入学校时。
老师给了每位同学一个牛皮纸袋,一开始我以为老师第一天就给了同学们作业,当我继续阅读之后,才发觉老师的用心。
牛皮纸袋内装了牙签、口香糖、铅笔等共十二样物品,十二样礼物都提醒我们正向看待别人,也看待自己:提醒我们面对错误的态度,是接受它,转变它。
而与我最有共鸣的是口香糖,纸条上写着坚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当你尝试时,你会得到乐趣。
没错,口香糖极富弹性的韧度正象征着我们遇到挫折或麻烦时那股缠斗
到底不放弃的坚毅;而结束时,唇齿留香正代表着我们获得的乐趣与成果。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给了我许多心灵的启示,它在生活中不断的提醒我:放开心胸去感受别人,静下心来回头审视自己。
再由这种过程中,激发出各种想法,各种体会,
而得到多元的成长,使我能将这十二样物品背后的意义,贯彻在人、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