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第3〇卷第1期中国海上油气Vol. 30 No. 1 2018 年 2 月 C H I N A O F F S H O R E O I L A N D G A S Feb. 2018

文章编号:1673-1506(2018)01-0099-11 D O I:10. 11935/j. issn. 1673-1506. 2018. 01. 012

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

—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岳大力1胡光义3李伟1范廷恩3胡嘉靖1乔慧丽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2249; 2.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2249;

3.海洋石油髙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8;

4.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28)

岳大力,胡光义,李伟,等.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6油田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8,⑴:99-109. Y U E Dali,H U Guangyi,LI W e i,et a l. Meandering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by combining well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a case study of QIID32-6 oilfield[J].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2018,30(1) :99-109.

摘要以曲流河定量构型模式为指导,采用地震正演、分频地震属性分析与分频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在海 上大丼距条件下,对渤海秦皇岛32-6油田明化镇组曲流河储层进行了多级次精细构型解剖。首先,提出了 先优选地震数据频段,再优选地震属性的分频属性优选方法,精细刻画了复合曲流带的分布;次,采用“井震结合”“规模控制”“动态验证”的方法,在复合曲流带内部识别了单一曲流带和单一点坝。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种河道边界砂体叠合方式均表现为在叠合部位振幅减弱的特征,正演响应规律为应用波形预测井间砂 体分布提供了可靠依据;分频地震属性优选方法明显提高了地震属性与砂体厚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了复 合曲流带预测精度;在研究区目的层地震数据中心频率55H z的情况下,采用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分频反 演和正演相结合的方法,在大丼距条件下精确刻画了单一曲流带及内部点坝分布,在研究区识别出了 5个单 一曲流带与1个保存完整的点坝,将对秦皇岛32-6油田下一步高效开发与剩余油挖潜起到有效的指导作 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相似沉积特征和资料基础的油田构型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震正演;震属性;分频反演;流带;坝;皇岛32-6油田

中图分类号:T E11文献标识码:A

Meandering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by combining well logging and seismic d ata:a case study of QHD32-6 oilfield Y U E D a l i1'2H U G u a n g y i3,4L I W e i1,2F A N T i n g e n3,4H U J i a j i n g'2Q I A O H u i l i1'2

(1. C ollege o f G eosciences,C hina U niv ersity o f P e tro le u m,102249, 2.

o f P etro leu m Resources a n d P ro s p e c tin g,B e ijin g12249,C hina; 3. S tate K ey L ab o ra to ry o f O ffs h o re O il

E x p lo ita tio n,B e ijin g 100028, C h in a;4. C N O O C R esearch In stitu te Co. ,L t d.,B e ijin g 100028, C h in a) Abstract:M i n g h u a z h e n

F o r m a t i o n in QHD32-6 oilfield is m e a n d e r i n g fluvial reservoir. W i t h t he g u i d a n c e of m e a n-dering fluvial quantitati-ve architecture m o d e l,t 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is characterized finely b y c o m b i n i n g f o r w a r d seismic m o d e l i n g,s p e c t r a l-d e c o m p o s e d seismic attributes analysis a n d s p e c t r a l-d e c o m p o s e d inversion u n d e r the condition of relatively sparse well data. Firstly? thi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a n effecti-ve m e t h o d of seismic attritjutes opti-m i z ation that optimizes the f r e q u e n c y in a d v a n c e of seismic attritjutes,a n d the distribution of c o m p o u n d m e a n d e r belt w a s depicted accurately w i t h th e o p t i m i z e d seismic attributes. S e c o n d l y,a p p l y i n g the m e t h o d s of well logs a n d seismic data c o m b i n a t i o n,architecture scale controlling, p r o d u c t i o n verification, m o s t single point bars a n d single m e a n d e r belts w e r e recognized finely in c o m p o u n d m e a n d e r i n g belt. T h e result s h o w s:?T h e positon at b o u n d a-ries of three t y pes of s t a c k e d c h a n n e l s is characterized b y the decrease of amplitude. T h e r e s ponse patterns of seis-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开发地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编号:2011ZX05024-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 号:40902035)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项目(编号:20090007120003) ”部分研究成果。

第-作者筒介:岳大力,男,博士,中国石油大学⑴京)副教授,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1 号(⑴编:102249)。E-mail: yuedali@cup. edu. cn。

最新井控培训试题标准答案

井控培训考试题 单位:姓名:岗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井控是指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大井控”是指对油气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各部门协调配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2、溢流是当(井侵)发生后,井口返出的钻井液的量比泵入的钻井液的量多,(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之为溢流。 3、钻开油气层后,起钻前要进行(短程起下钻)作业,即在起钻前先从井内起出(10~15)柱钻具,然后再下到井底开泵循环一周。 4、起钻过程中主要产生(抽吸压力),它使井底压力(降低),其值过大会导致溢流。 5、每起出(3)柱钻杆或(1)柱钻铤必须要检查一次灌浆情况。 6、关井情况下,气柱在井内滑脱上升过程中,气柱压力(不变),井底压力不断(升高),井口压力不断升高。 7、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使用(原浆)将井内溢流顶替到地面,第二周用(压井液)将原浆顶替到地面。 8、钻井队(每日白班)开始钻进前要做低泵冲实验并有记录。其他如泥浆性能、钻具结构等发生(较大变化)时必须重新做低泵冲试验。 9、每次安装完套管头之后,均要进行(注塑、试压)。注塑、试压压力取本次所用套管抗外挤强度的80%和连接法兰的额定工作压力的(最小值)。 10、远控台各操作手柄应处于(实际工作)位置,继电器的压力范围是(18.5~21)MPa。 11、节控箱的油压为(2.6~3)MPa,待命状态时液动节流阀的开度为(3/8~1/2)。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 30分) 1、钻井液静液柱压力的大小与(C)有关。 A、井径和钻井液密度 B、井斜和钻井液密度 C、钻井液密度和垂深 D、井径和垂深。 2、发现溢流后应立即停止一切作业尽快(A)。 A、按关井程序关井 B、开泵循环 C、将钻头下到井底 D、加重泥浆。 3、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必须低于(D)。 A、最薄弱地层破裂压力 B、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 C、封井器最高工作压力 D、以上数据中最小的值 4、气侵关井后,天然气在井内上升时井底压力(B)。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不确定。 5、某井溢流关井后套压不断升高接近最大允许关井套压这时应(B)。 A、打开防喷器卸压 B、适当打开节流阀放压 C、憋漏地层以保护环境 D、组织撤离 6、下列四种情况下,(A)时的井底压力最小。 A、起钻 B、下钻 C、静止 D、钻进 7、压井过程中,是通过调节(A)来控制井底压力不变。 A、节流阀 B、防喷器 C、储能器 D、泥浆泵泵速 8、影响波动压力的因素有(a.b c )。 A、起下钻速度 B、环空间隙 C、钻井液性能

井控取证考试复习题(新)

1.一级井控:依靠适当的钻井液密度来控制地层孔隙压力,使得没有地层流体浸入井内,井涌量为0,没有溢流产生。 2.二级井控:依靠井内正在使用中的钻井液不能控制住地层孔隙压力,依靠地面设备、井控技术恢复井内压力平衡的工作过程。 3.三级井控:二级井控失败,井涌量增大,失去了控制,发生井喷,这时依靠井控技术和设备恢复对井的控制,达到初级井控状态。 4.井侵:当地层压力大于井底压力时,地层孔隙中的流体将侵入井内。 5.溢流:井侵发生后,井口返出的钻井液的量比泵入的钻井液量多,停泵后钻井液自动外溢。 6.井喷:地层流体无控制的涌入井筒,喷出地面的现象。 7.井喷失控:井喷发生后,无法用正常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 8.静液压力:由静止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P=gph 9.破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碎或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10.地层压力:地下岩石孔隙内流体压力,也称孔隙压力。 11.井底压力:地面和井内各种压力作用在井底的总压力。 12.抽吸压力:上提钻具时,由于钻井液粘滞作用由此而减小的井底压力值。 13.激动压力:下钻或下套管时,由于钻头下行挤压该处钻井液,使井底压力增加的值。 14.井底压差:井底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差值。 15.静止状态: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正常循环: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环空压力损失,起钻状态: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抽吸压力,下钻状态: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激动压力 16.地层压力梯度:每增加单位纯直深度压力的变化量,G=gp=p/h 17.井涌的主要原因:1,起钻时井内未灌满钻井液2,过大的抽吸压力3,钻井液密度不够4,循环漏失5,地层压力异常 18.灌钻井液原则:1,三柱钻杆或一柱钻铤2,灌钻井液时不能用压井管线灌钻井液3,灌钻井液管线不能与井口防溢管线同高。 19.溢流征兆及显示:起钻时征兆:上提钻具时拉力增大,产生抽吸。显示1,井内钻井液体积小于起出钻井液体积2,停止起钻时,出口管外溢钻井液3,钻井液灌不进井内,钻井液罐液面升高。下钻时征兆:钻开油气层后下钻或开泵过程中发生井漏显示1,返出钻井液体积大于下入钻具的体积2,下放停止,接立柱时井眼仍外溢钻井液3,井口不返钻井液,井口液面升高中途或到底开泵循环出口返出钻井液流速流量增大钻进时征兆机械钻速加快,DC指数、页岩密度减小,岩屑尺寸增加,扭矩增加起下钻柱阻力大,蹩跳钻、放空、悬重发生变化,泵压下降,泵冲数增加,在渗透性地层发生井漏时当井底压力低于地层压力时就会发生井涌,综合录井仪器显示全烃增加显示:1,出口管钻井液流速的变化2,钻井液罐液面的变化3,停泵后出口管钻井液的外溢4,钻井液粘度变化:a返出的钻井液中有油花、气泡、硫化氢味b钻井液密度下降c钻井液粘度变化接方钻杆循环时,井口返出钻井液流速流量增加空井时征兆:井口钻井液冒气泡显示1,出口管外溢钻井液2,钻井液液面升高3,井口外溢钻井液下套管时征兆:发生井漏,井口不返钻井液或返出的钻井液量少显示往套管内灌钻井液过程中钻井液外溢,循环罐内钻井液液面异常增加(简答题) 20.迅速关井的特点:1.制止地层流体继续进入井内,及时控制住井口2.保持井内有尽可能高的钻井液液柱,使关井后的套管压力值较小。3.可以准确地确定地层压力和钻井液密度4.使压井时的套压值较小,有利于实现安全压井。最关键的问题是:1.关井要及时果断2.不能压裂地层 21.简述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交底,地面设备检查与整改,班组防喷演习,低泵冲试验,干部24小时值班,坐岗人员落实,防喷单根和内防喷器工具准备,井控问题的自查自改、申报与验收。2.非欠平衡井钻开复杂易漏、易喷地层时,考虑加堵漏剂材料,不易使用螺杆、MWD、LWD仪器的钻具组合3.欠平衡井、定向井钻具组合中的旁通阀应装在定向井工具和仪器上面 4.水平井钻具组合中使用的浮阀应安装在直井段或井斜角小的井段 5.无实钻资料、无参考的探井应准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姓名:翟艳艳学号:2010444696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前提、基础和保障。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要把安全生产纳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总体战略布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安全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关键词:油田安全事故原因解决措施 1.1事故地震勘探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简介 1988年10月30日早晨,某物探公司268地震队,民工余某从充电房领取两块充好电的爆炸机电池放在1015号汽车的驾驶室内(其中一块电源接头无安全盖),接着又带到炸药、雷管库领取炸药876kg,电雷管216发。将炸药全部装在车厢内,散雷管放进帆布工具包带入驾驶室。驾驶室内右边为民工余某、左边为司机吴某、中间为爆炸工张某,车箱上面坐有15名施工人员。当汽车行至距离县城关6km处,由于汽车颠簸,致使雷管脚线接触到座位下的爆炸机电极,导致216发雷管全部爆炸,当场将余某炸死,将吴某、张某两人炸伤。 1.2原因分析: ①违反爆炸物品运输规定,未将雷管放入专用的雷管箱内; ②违反雷管不准与电池和炸药、人混装运输的规定。 1.3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 测量员在登高或经过河流、沟渠、陡坡等危险地段时,测量工作应在监护下进行;钻机在搬运途中,应先装大件,后装小件,要摆放整齐,固定牢靠,防止坐在钻机平台上的人员受伤;钻机起升、下放时,前后及井架和平台上不准站人,非操作人员退出5米以外;钻机运转期间严禁离人,不得保养运转部分;爆炸人员除认真执行自己的任务外,不得乱岗操作;要加强对临时工、民工的管理,不得乱跑,乱动仪器或工具;放线人员在作业中要阻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工作间歇不能躺在车下或庄稼地里、草丛中或其他地方,以防被汽车撞伤。 二、钻井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2.1 事故简介

井控考试试题及答案

井控考试试题集 钻井部分 初级(1) 一、以下各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选出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5分) 1、钻井作业中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地层压力,保持井内压力平衡,保证钻井的顺利进行,称为C。 A固控B气控C井控D液控 2在钻井中靠适当的钻井液柱的压力平衡地层压力的方法是A。 A一级井控B二级井控C三级井控 3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C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A人身伤亡B油气井报废C井喷失控D机械设备 4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D技术是石油天然气钻井安全的关键技术。 A固井技术B钻井技术C井控设备维修保养技术D井控技术 5井控的基本原理是指C。 A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小于地层力 B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等于地层压力 C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等于或略大于地层压力 6压力的概念是指B。 A静止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B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力 C单位深度压力的变化量D地层隙内流体的压力 7地层压力是指B。 A基体岩石的重力B作用于地层流体上的压力 C上覆岩层压力D井底压力 8地层破裂压力是指A。 A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裂时所承受的压力 B某一深度地层流体压力 C某一深度地层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D某一深度地层所承受的液柱压力 9压差是指B。 A某一深度地层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B作用于某一深度的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差值 C关井立、套压差值 D井底流动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10井内正压差越大,对油气层C。 A无损害B损害越小C损害越大 11钻井作业中,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量停稳泵后井内流体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为C。 A井侵B井涌C溢流D井喷 12溢流发生后,说明了液柱压力C地层孔隙压力。 A等于B大于C小于 13、发生溢流的最基本条件是井内B。

现代曲流河沉积原型建模及构型级次特征探讨——以海拉尔河、潮白河为例

第3〇卷第1期中国海上油气Vol. 30 No. 1 2018 年 2 月 C H I N A O F F S H O R E O I L A N D G A S Feb. 2018 文章编号:1673-1506(2018)01-008-09D O I:10. 11935/j. issn. 1673-1506. 2018. 01. 014 现代曲流河沉积原型建模及构型级次特征探讨$ —以海拉尔河、潮白河为例 肖大坤1胡光义1范廷恩1陈飞1董建华1高玉飞1梁旭1 (海洋石油髙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8;2.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28) 肖大坤,胡光义,范廷恩,等.现代曲流河沉积原型建模及构型级次特征探讨一-以海拉尔河、潮白河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8,3(1):118-126. X I A O Dakun?IIU Guangyi?Fan Tingen?et a l.Prototype model of modern fluvial deposits and discussion on architectural units:a case study of Ilailar River and Chaobai River[J].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8,30(1) :118-126. 摘要海上油田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强,构型表征是油藏精细描述的核心。基于前人研究,采用“将今论古”思路,针对海拉尔河、潮白河现代曲流河开展地质雷达探测,通过原型建模探讨了河流相储层构型级次特征,取得了以下认识:⑴由于沉积动力和主控因素的转变,河流相储层结构的建造过程以6级界面为过渡点,整体 上,自低级次到高级次体现出由横向转为纵向的沉积趋势,6、7级构型界面是体系中的关键构型界面;(2 )受古 河谷地貌影响,河流沉积体内部表现出纵向多期叠置特征,是多期河谷阶地的体现,不同期次之间可发育相对 连续稳定的层序界面;⑴单点坝多以残存体保存,由多个具有成因联系的残存单点坝组成的复合点坝体,横向 -般以废弃河道为界,具有形成独立沉积体的条件,是曲流河砂体构型解剖中的重要构型单元。 关键词曲流河;探地雷达;海拉尔河;白河;原型模型;构型级次;合点坝 中图分类号:TE1.3文献标识码:A Prototype model of modern fluvial deposits and discussion on architectural units: a case study of H ailar River and Chaobai River XIAODakun1,2H U G u a g,2FanTingen1,2CHENFei1,2DONGJianhua1,2GAOYufei1,2LIANGXu1,2 ⑴S ta te K ey L ab o ra to ry o f O ffs h o re OH E x p lo ita tio n;B e i j n g100028, Ch 2. C N O O C R esearch In stitu te C o.,L td. > B e ijin g 100028, C h in a)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great heterogeneity in fluvial reservoir of offshore oilfield?reservoir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is the core for reservoir fine description.Based on previous study and under the research concept of his-torical comparison,this paper conducted GPR detection on modern sediments of meandering rivers,namely Haila.r River and Chaobai River.This paper,through prototype model reconstruction,reviewed and explored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al units features,and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understandings:Firstly,du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position dynamic mechanism and dominating factors,fluvial reservoir formation takes the 6th order interface as breaking point.As a whole,from lower order toward higher order,the sedimentation process of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tends to transfer from lateral to vertical,and the6th and7th orders are key interfaces.Secondly,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cient valley landform,fluvial deposits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tacked complex longitudi-nally,which is an indication of multi-stage valley terraces.Relati-vely continuous and stable sequence interfaces may be developed among different stages.Thirdly,individual point bars were mostly reserved in the form of remnant bodies. Generally,point bar complex,which is composed of several genetically related individual point bar remnants and takes abandoned channels as lateral boundary,may have favorable conditions to form isolated sedimentary units.Therefore, point bar complex is the most important unit for meandering ri-ver sand body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Key words:meandering rivers;GPR;Hailar River;Chaobai River;prototype model;architecture units; point bar complex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开发地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编号:2011X502401)”部分研究成果。 第-作者筒介:肖大坤,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沉积学、开发地质学、储层地质及油藏描述方面研究。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南街6号 院(由5编::〇〇28)。E-mail;xiaodk3@cnooc. com. cn。

最新井控培训资料试题(含答案)资料

井控技术试卷 注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表中! 一、填空题,把正确的内容填在对应的“”上,(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钻开含硫油气层前50m,将钻井液的pH值调整到9.5以上直至完井。 2、一级井控就是采用适当的钻井液密度,建立足够的液柱压力去平衡井底压力的工艺技术。 3、值班房、发电房等应在井场季节风的上风处,距井口不小于30m,且相互间距不小于20m m,井场内应设置明显的风向标和防火防爆安全标志。 4、高含硫油气井是指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150mg/m3的井。 5、地层压力指地层流体所具有的压力。 6、在将井内气侵钻井液循环出井时,为了不使井口和井内发生过高的压力,必须允许天然气膨胀。 7、压井就是将具有一定性能和数量的液体,泵入井内,并使其液柱压力相对平衡于地层压力的过程。 8、井底常压法,是一种保持井底压力不变而排出井内气侵钻井液的方法,就是使井底压力保持恒定并等于(或稍稍大于)井底压力,这是控制一口井的唯一正确方法。 9、每只钻头入井钻进前,应以1/3—1/2正常流量测一次低泵冲循环压力,并作好泵冲数、流量、循环压力记录 10、压井液密度以地层空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气井附加值是0.07—0.15g/cm3 11、受气体影响,关井状态井口和井底压力都在增大。 12、钻进作业,坐岗工应注意观察出口流量、钻时、岩性、气泡、气味、油花,测量循环罐液面、钻井液密度和粘度、气测值、氯根含量等变化情况,每隔15min对循环罐液面作一次观察记录,遇特殊情况应加密观察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司钻。 13、在钻井作业中,井底压力最小的工况是起钻。 14、若需用环形防喷器进行不压井起下钻作业,在套压不超过7MPa且井内为18°斜坡接头钻具的情况下,控制起下钻速度不得大于0.2m/s,由上级单位批准并组织实施。 15、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m井段内起钻速度不应超过0.5m/s,维持钻井液良好的造壁性和流变性,避免起钻中井内发生严重抽吸。 二、选择题(有单选、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少、错选均不得分,共40分) 16、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称之为 B 。 A、井喷 B、井喷失控 C、井涌 D、井侵 17、岩石的___C _是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A 裂缝性 B 压实性 C 渗透性 D 易塌性 18、在硫化氢含量为 D 是第三级报警值。A、10ppm B、20ppm C、30ppm D、100ppm 19、起管柱作业中,灌入量 C 起出管柱的替排量时,说明发生了抽吸溢流。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20、施工作业时,及时发现__ B 是井控技术的关键环节。A、井漏B、溢流C、井侵D、井喷 21、使用适当的钻井液密度就能实现对地层压力的控制,是A 。A、一级井控B、二级井控C、三级井控 22、井底压差是指井底压力与 A 之差值。 A、地层压力 B、地层漏失压力 C、地层破裂压力23、 A _梯度指的是每增加单位垂直深度压力的变化值。A地层压力B静液柱压力C井底压力D井口压力 24、在井内正压差条件下,少量天然气进入井筒是天然气的 C 。 A、压缩性 B、膨胀性 C、扩散性 D、易燃易爆性 25、泵压(即循环压力损失)的大小取决于ABCD。A 钻井液切力B钻井液粘度 C 排量 D 管柱深度 26、在钻井作业中,为了维护钻井液性能,减少硫化氢的危害性,应在钻井液中加入__C__物质。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活性 27、当硫化氢浓度达到安全临界浓度(30mg/m3),非应急人员应往 D 方向撤离。 A、顺风高处 B、顺风低处 C、逆风低处 D、逆风高处 28、压井成功的特征有___BC___。 A、压井液全泵入 B、出口密度等于进口密度 C、出口排量等于进口排量 D、停泵关井油压、套压均为零 29、软关井的优点是____C _。 A、容易产生水击现象 B、关井时间比较长 C、对井口冲击比较小 D、关井时间比较短 30、天然气密度(0.000603g/cm3)比钻井液小得多,钻井液中的天然气,在密度差的作用下,不论是开着井还是关 着井、气体向_ A _的运移总是要产生的。A、井口B、井底C、地层D、不动 31、在防喷演习中,关节流阀试关井的目的是( B )。 A、向值班干部汇报; B、防止超过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 C、防止井口失控; 32、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液柱压力下限要保持与_ A _相平衡,既不污染油气层,又能实现压力控制。 A、地层压力 B、地层漏失压力 C、地层破裂压力 D、井底流动压力 33、井控的原理是在整个井控作业过程中,始终保证井底压力 B 地层压力。 A、大于 B、等于或略大于 C、小于 34、钻井作业施工的井喷事故,只要____AB __ 是可以避免的。 A、预防准备工作充分 B、措施得当及时组织加以控制 C、工作条件好 D、工作环境好 35、引起钻井液柱压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_ABCD_。 A、钻井液密度偏低 B、起钻抽吸 C、井漏 D、灌入量不足或灌浆不及时 三、简答题(共20分)

长庆油田井控考试试题

长庆油田井控考试试题 ++++++++++++++++++++++++++++++++++++++++++++++++++++++++++++++++++++++++++++ 一、单选题(共30题,1分/题,共30分) 1、起钻时,产生的抽吸压力能导致井底压力( )。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为零。 2、井下作业井控技术压井时的排量一般为( )。 A 、大排量;B 、小排量;C 、很小排量;D 、不确定。 3、当发生气侵时,井内压井液密度自下而上( )。 A 、逐渐增加;B 、逐渐减小;C 、不变;D 、无规律变化 4、现场施工中造成溢流的根本原因是( )。 A 、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B 、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 C 、井底压力等于地层压力;D 、井底压力小于地层破裂压力 5、计算压井液静液压力时,井深数值依据( )。 A 、管柱长度;B 、测量井深;C 、垂直井深;D 、设计井深 6、发生溢流关井后,当井口压力不断增大而达到井口允许的承压能力时,应( )。 A 、敞开井口放喷;B 、开井循环;C 、节流泄压;D 、继续观察 7、在关井情况下,井内气柱滑脱上升时,井口套管压力会( )。 A 、不发生变化;B 、不断上升;C 、不断下降;D 、为零 8、发生溢流关井后,侵入井内的地层流体量可由( )求得。 A 、关井立管压力; B 、关井套管压力; C 、地面液池增量; D 、立压与套压的差值。 9、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结束后,停泵、关节流阀,此时的套管压力为( )。 A 、零;B 、关井立管压力;C 、关井套管压力;D 、泵压。 10、软关井是指( )。 A 、先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再关节流阀; B 、先开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关节流阀; C 、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 D 、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 11、起下钻时产生的波动压力会使( )发生变化。 A 、油管压力;B 、套管压力;C 、地层破裂压力;D 、井底压力 12、根据地层压力当量密度确定油井压井液密度时,我国对油井规定的附加值为( )g/cm3。 A 、0.05-0.10; B 、0.10-0.15; C 、0.15-0.20; D 、0.20-0.25 13、在压井过程中,压井循环排量越大,压井过程中的( )越大。 A 、油管压力;B 、地层破裂压力;C 、地层压力;D 、套管压力。 14、当发生溢流关井后,若关井油管压力P 油=0,此时井底压力为( )。 A 、管柱内压井液的静液压力;B 、关井套压与静液压力之和; C 、关井油压与静液压力之差;D 、关井套压与静液压力之差。 15、在司钻法压井过程中,当溢流到达井口时( )达到最大。 A 、关井油压;B 、套压;C 、井底压力; D 、地层压力 16、下钻产生的( )压力会使井底压力增大。 A 、抽汲;B 、激动;C 、地层;D 、破裂 17、在根据地层压力当量压井液密度确定压井液密度时,我国对气井规定的附加值为( )g/cm3。 A 、0.07-0.15; B 、0.10-0.15; C 、0.15-0.20; D 、0.20-0.25。 18、关井套压不得高于井口承压能力、地层破裂压力和套管最小抗内压强度的( )﹪

天然气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天然气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1. 事故经过简述 1999年12月18日15时54分,某油田天然气调压站与天然气管线接口处突然爆裂。由于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和冲击波,将爆管西侧约4m长的管线扭断,东侧16m长的管线撕裂扭断,北侧管线连同调压站阀门一起扭断并向北飞出70多米远,爆炸的碎片向南飞出70多米远,并将调压站院墙外的杂草引燃起火,外泄的天然气发生着火。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油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 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事故发生后进行的宏观检查、厚度测定、腐蚀产物检测及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可知,爆管的主要原因为: (1)天然气中含有部分H2S,CO,CO2气体及部分水份等杂质,导致了管线的严重腐蚀。通过测厚检查发现,爆破的三通底部减薄最严重。根据三通部位的几何特殊性,可知该处天然气流速最慢,从而使天然气中的H2S,CO,CO2气体及部分水份等杂质有更为充足的时间与金属管壁发生各种反应,导致了该处腐蚀最为严重。 (2)三通管线的选材没有按设计要求取材,管线不符合20#钢的要求和标准,焊接质量差,加速了材质的腐蚀和减薄。 (3)塑性变形使金属内部产生大量的位错和空位,位错沿滑移面移动,在交叉处形成位错塞积,造成很大的应力集中,当材料达到屈服极限后,应力不能得到松弛,形成初裂纹,随着时间的延迟,裂纹不断扩展。 (4)该管线从未进行过专业的技术检测,使用状况不明,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长期使用13年的天然气管线遭受严重腐蚀之后,造成强度大大降低,实际壁厚小于计算厚度,远远不能满足使用条件,在微裂纹的诱导下,不能满足强度要求,发生了爆炸事故。这次事故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本次建设的天然气调压箱是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部位,从设计、施工到监督检验,必须进行强有力的专业检查、验收,杜绝使用不合格的管线,确保施工质量。使用单位在加强自检的同时,必须定期的由专业检测单位进行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事故隐患,找出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 无视天然气泄漏强行动火发生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1986年5月,某DN400 输气干线放空后在阀室内更换干线放空阀,干线两端放空阀开启,用氧气割法兰时天然气泄出燃烧。又强行割下法兰后将大火熄灭,在地上修焊口30 min 后(法兰割口离地面高1. 2 m) ,将法兰拿回割口电焊时,发生了爆炸并继续燃烧3. 5 h ,3 个施工人员当场被严重烧伤,阀室及室内集输设施严重烧坏,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事故原因 1、天然气继续泄漏的室内自房顶向下积聚,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焊接火源而发生爆炸。 2、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在有天然气泄漏的情况下强行动火作业。 3、员工安全意识差, 管内抽进空气自燃产生火种天然气直接置换空气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1998年7月,某大型输气站绝缘法兰漏气整改,施工36 h 后,该段Φ508 ×9 的管道在6. 6 km管线两端放空阀均开启发生了抽空。恢复生产时,采取开天然气直接置换空气,20 min 约进天然气9 000 m3后,关闭放空阀开始升压,升压过程中发现管线发热。分析判

钻井井控试题A(附答案)

井控检查试卷 试卷类型:A 考试时间:40分钟 单位:岗位:姓名:成绩: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井控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平衡地层孔隙压力,即油气井的压力控制技术。 ()2、井喷失控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3、地层的埋藏深度越深,岩石的密度越大,孔隙度越小,上覆岩层压力越小。 ()4、地层漏失压力试验是指当钻至套管鞋以下第一个砂岩层时(或出套管鞋3~5m),用水泥车进行试验。 ()5、井底压力是不随钻井作业工况而变化的。 ()6、油水井的钻井液静液压力安全附加值为:1.5~3.5MPa。 ()7、无论是在国内钻井还是在国外钻井,是在海上还是在陆上,是在热带丛林还是在严寒地区钻井,都要遵守中国的有关规定。 ()8、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应该略大于(平衡)地层压力,大于漏失压力,而小于坍塌压力、破裂压力。 ()9、起钻过程中井筒内钻井液液面下降最大不允许超过50m。 ()10、硬关井的主要特点是地层流体进入井筒的体积多,即溢流量大。 ()11、下尾管时发生溢流,如果尾管已快接近井底,应尽力强行下到预定的位置。()12、关井后要及时组织压井,如果是天然气溢流,可允许长时间关井而不作处理。()13、压井时,为了实现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的平衡,可以通过调节节流阀来控制立管压力。 ()14、压井时可以利用正常钻进时排量快速循环排除溢流。 ()15、压井钻井液密度的大小与关井立管压力有直接的关系。 ()16、每次开井后必须检查环形防喷器是否全开,以防挂坏胶芯。 ()17、打开闸板防喷器前,必须先逆时针旋转闸板防喷器锁紧轴两侧操纵手轮到位解锁。()18、手动平板阀可以当节流阀使用。 ()19、H2S防护演习应保证至少两人在一起工作,禁止任何人单独出入H2S污染区。 ()20、钻具浮阀在正常钻井情况下,钻井液冲开阀盖进行循环。当井下发生溢流或井喷时,阀盖关闭达到防喷的目的。 ()21、球形胶芯环形防喷器,当井内有钻具时不能用切割胶芯的办法进行更换胶芯。()22、若井喷与漏失发生在同一裸眼井段中,应先压井,后处理井漏。 ()23、一般情况下,井底通常是裸眼井段最薄弱的部分。 ()24、SY/T 5053.1《防喷器及控制装置防喷器》中规定我国液压防喷器的公称通径共分为9种。 ()25、5″半封闸板对5″钻具才能实现封井,否则不能有效密封。 ()26、地层破裂压力是指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裂和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27、地层漏失压力试验时,如果压力保持不变,则试验结束。 ()28、地面压力的变化会影响井底压力的变化。 ()29、按规定,井口装置的额定工作压力要与地层压力相匹配。 ()30.从天然气侵入井内的方式来看,当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天然气不会侵入井内。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地层流体无控制地涌入井筒,喷出转盘面()米以上的现象称为井喷。 A、0.5 B、1 C、1.5 D、2 2、压力梯度是指( )压力的增加值。 A、某一深度 B、套管鞋深度 C、单位井深 D、单位垂直深度

2018年度集团企业单位井控检查-钻井司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集团公司井控检查试题-司钻1 姓名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岗位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 一、单选题(第1题~第15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2.0分,满分30.0 分。) 1. 控制装置在待命工况时,电源开关合上,电控箱旋钮转至( )。 A、手动位 B、中位 C、自动位 D、关位 2. 对于含有硫化氢的井,当井下温度高于( )℃以深的井段,套管可不考虑其抗硫性能。 A、30 B、60 C、93 D、55 3. 液气分离器应接有( )和安全阀,安全阀出口背向钻台和钻井液罐。 A、卸荷阀 B、压力表 C、减压阀 D、真空压力表 4. 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称为( )。 A、井侵 B、溢流 C、井涌 D、井喷失控 5. 节流管汇一侧的放喷管线是( )。 A、主放喷管线 B、副放喷管线 C、主防喷管线 D、副防喷管线 6. 当现场硫化氢浓度达到15mg/m3(10ppm)时应启动应急程序,现场的( )人员撤入安全区。 A、非作业 B、非应急 C、作业 D、所有 7. 钻到油气层发生4m3井涌并关井,关井立压3.5MPa,关井套压5MPa,由于没有及时压井,溢流发生运移,立压和套压开始增加,如果通过节流阀释放井内钻井液,以控制套压保持在5MPa不变,则井底压力会( )。 A、增加 B、降低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8. 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管理规定》规定,防喷器控制系统安装在面对井架大门左侧、距井口不少于( )m的专用活动房内。 A、100 B、50 C、25 D、15

曲流河古河道储层构型精细解剖_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为例_岳大力

第15卷第1期2008年1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 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Vol.15No.1Jan.2008 收稿日期:2007-11-05;修回日期:2007-12-08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60425004) 作者简介:岳大力(1974)),男,讲师,从事储层地质学及油气藏描述科研及教学工作。E -mail:yu e dali@1631com 曲流河古河道储层构型精细解剖)))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为例 岳大力1 , 吴胜和1 , 谭河清2 , 余地云1 , 姜香云1 , 刘世斌 2 1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 2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 Yue Dali 1, Wu Shenghe 1, Tan H eqing 2, Yu Diyun 1, Jiang Xiangyun 1, Liu Shibin 2 11F aculty of Natur al Re sour ce &Inf ormation T ec hnology ,China Univ er sity of P etr oleu m(B eij ing ),Beij ing 102249,China 21S he ngli Oilf ie ld Co 1L td,S IN OPE C,Dongy ing 257000,China Yue D ali,Wu Shenghe,Tan Heqing,et al 1An anatomy of paleochanne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meandering river reservoir )a case study of Guantao formation,the west 7th block of Gudong oilfield.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8,15(1):101-109 Abstract:T aking the w est 7th block of Gudong oilfield,Sheng li petr oleum pr ov ince as a case,based on the sedimentar y micr ofacies analysis,and acco rding to the co re,well log ging and perfor mance data,w e hav e sy s -temat ically anatomized the hierar chical paleochannel r eser vo ir ar chit ecture o f meandering riv er reser -voir 1Directed by quant itativ e model of po int bar dist ribution and based on the positiv e rhythm of ver tical char -acter istics and the peculiarit ies of larg e sandstone thickness and the distributio n close to the abando ned chan -nel,w e have recog nized t wo point bars in N g522la yer 1Co mbining outcrop and mo der n depo sit study,empirica l for mula for ecasting ,and analysis of pair ed w ells,w e hav e est ablished a quantitative architecture model of in -side of t he po int bar 1Guided by the quantit ative model and the r esults o f per formance mo nitor ing,and co n -tro lled by lat er al accretio n shale beddings in sing le wells,we carr ied on t he model fitting ,and accomplished the inner architecture analy sis 1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 n in t he po int bar has been analy zed in detail,and the po -tential ex ploitatio n measures ar e pro po sed,that is,dr illing hor izo nt al wells o n the to p of the point bar 1T he ap -plicatio n o f the anato my result to the study area has broug ht about g oo d effects 1T he r esult of this study ma y be used in other similar oilfields 1 Key words:reserv oir architecture;remaining o il;point bar;meandering river;Gudo ng o ilfield 摘 要: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西为例,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曲流河古河道砂体进行了系统的储层层次构型精细解剖。在点坝定量分布模式的指导下,根据点坝砂体垂向上典型的正韵律、砂体厚度大以及紧邻废弃河道分布等特征,在研究区N g522单层复合河道砂体内部识别出2个单一点坝。综合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研究成果、经验公式预测以及对子井分析,建立了研究区点坝内部构型定量模式,以单井上识别的泥质侧积层作为依据,点坝内部定量模式及动态监测结果作为指导,进行模式拟合,达到系统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目的。建立了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采用在点坝砂体中上部钻水平井的方式开采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点坝构型解剖成果在研究区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对类似油田储层精细研究及剩余分布预测都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井下作业井控检查井控知识考试卷A-答案

井下作业井控检查井控知识考试卷(A) 单位姓名岗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答对得5分共40分) 1.电缆输送射孔是在井内()情况下进行的。 A 正压差 B 负压差 C 零压差 2.电缆射孔过程中,由作业队现场第一责任人指派专人负责观察()液面显示情 况。 A 循环罐 B 井口 C 处理罐 D 灌液罐 3.现场井控工作应按()进行防喷演习。 A、设计要求 B、施工要求 C、领导要求 D、不同工况 4.在可能含硫、含CO地区进行井下作业时,现场应有()。 A 有毒有害监测仪器 B 滤清器 C 气体分离器 D 除气器 5.在井下作业现场的硫化氢浓度达到15~30mg/m3时应挂()牌 A 红 B 黄 C 兰 D 绿 6.施工现场应备有能连接井内管柱的()或简易防喷装置作为备用的内、外防喷 工具。 A、旋塞阀 B、防喷单根 C、油管挂 D、单流阀 7.发生溢流后要求及时关井的目的是()。 A 防溢流B防卡钻C防井漏D保持井内有尽可能多的液柱压力 8.遇有硫化氢时,下面的作法错误的是()。 A、用纯碱溶液浸泡的毛巾捂住口鼻,及时转移到上风口 B、用食醋浸泡的毛巾捂住口鼻,原地趴下 C 、戴上防毒面具,撤离到安全区域 D 、及时报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多个选项,多选或少选不得分、答对得6分,共30分) 1、集团公司井控工作方针是() A.警钟长鸣 B.分级管理 C.明晰责任 D.强化监管 E.根治隐患 2、常见的溢流流体有:天然气、石油与()。 A、盐水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硫化氢 3、新修订后的《长庆油田试油气作业井控实施细则》重新划分的气田一级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