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审美和价值观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建立好自己的审美和价值观作为现代人,在这个过载信息的时代里,我们接受着各种形式的信息。
这些信息无论是从社交平台、电视、电影、音乐、绘画还是文学传达而来,都会在我们的大脑里留下印迹。
这些印迹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便渐渐形成我们的审美和价值观。
然而,每个人的审美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同样的信息传达给不同的人,也会得到不同的反应。
那么,我们如何建立好自己的审美和价值观呢?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
每个人都是一位独立的个体,拥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虽然我们常常被身边的人和环境所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别人的意愿行事,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做出决定。
例如,当朋友们都去关注某个热门歌手时,我们不一定要跟风,而是应该先思考自己的音乐喜好和对艺术表达的理解。
只有凭借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审美观。
其次,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阅历。
人类的知识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所以我们应该及时了解并参与到这个进程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扩大自己的审美范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各种艺术杂志和书籍来拓展自己的美学视野,通过参观艺术展览和音乐会来感受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从而获得更广泛的艺术体验和深入的审美体验。
第三,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审美观点。
人类的审美观念因种族、文化、历史和教育等多种因素而存在着差异。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不同人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例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颜色的喜好、对于声音的敏感度、对于形状的认知等都存在差异。
我们应该学会关注和欣赏差异,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宽广、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审美观。
第四,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受到众多声音的干扰,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特质和独特性。
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从而在审美和价值观上形成自己的特别之处。
例如,在时尚领域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人把自己打扮成某个热门流行偶像的模样,这样的做法不仅丧失了个人特质,还使人失去审美的乐趣。
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意义和价值在大学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人生观深刻地影响着其行为、价值取向和选择,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和成就。
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认真思考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这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承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是其前进的方向。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其目标的扭曲或不清晰,走了弯路,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相反,如果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具备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更容易取得成功。
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
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人生观。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扭曲或消极,可能导致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消极,对待学习的态度不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不负责任,最终会影响到自己的发展和未来。
而如果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具备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都能持之以恒,奋发向上,追求卓越。
再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善、美,而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于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不正确,可能导致其对于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出现偏差,容易受到低级趣味和消极诱惑的影响,最终陷入道德沦丧和心灵贫瘠之中。
而如果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追求真、善、美,注重素质的提升和道德的修养,拥有高尚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其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大学生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明确前进的方向,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和审美,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认真思考,用心培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这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浅谈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问题作者:来源:《教育》2016年第19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是每个人的一种人生价值追求。
对于大学生而言,当形形色色新鲜的、奇异的、陌生的事物涌来时,他们最容易接受各种新鲜文化,其审美观也呈现着中西交错、传统与现代杂糅的网络冲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一定的变化。
更有甚者,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走入极端,一味追求名牌,崇尚虚荣,逐渐失去本真。
这些现象都折射出了大学生审美情趣的缺失,缺乏对于美的实质的思考。
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必须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那么,在这个各种文化观念交织的时代,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化大学生的审美观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审美存在的问题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西化的思想和文化以及电子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人在审美价值观上发生了偏差,功利化和实用化似乎成为主流价值而左右其心态。
一些“90后”大学生甚至把是否有用作为判断人和事物的标准,崇尚世俗。
受此文化冲击的影响,不少大学生的审美表现为过分追求娱乐性和流行性,更贴近于现实的世俗生活。
体现在对审美对象的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不再追求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的传统文学艺术,而满足于在作品中寻求轻松和开心。
同样,他们追求物质享乐,把审美与世俗功利结合起来,所以,在日常生活、行为处事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往往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
自己的穿着打扮,更加趋于名牌化。
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对策从艺术作品等美育资源中培养审美情趣艺术是微观行为的表达和觉察,是浓缩情感世界的倾诉,它对大学生精神素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而,首先应开阔大学生的审美视野,充分利用大学及其周边的美育资源,开展让大学生广泛接触优秀文艺作品的各种沙龙、研讨和网络评论互动活动,在满足自己欣赏需要的同时,提高自身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品位。
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问题的思考一、大学生审美价值观问题(一)审美趋势流行化、盲目化过去大学生之间流行纹眉、后来他们喜欢非主流、现在他们又喜欢网红脸。
如果大学生群体总是在追逐流行的时尚,那么这种审美情趣就会明显地表现为盲目性。
现阶段的审美时尚有短暂易逝和变化无常的特性,一味追随审美时尚,也就意味着审美活动主体放弃了理应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审美理想。
(二)审美对象表面化、媚俗化大学生的审美对象愈发变成那些肤浅且俗气的东西。
大学生是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也是最贴近新潮潮流的群体。
但实际上,时尚、潮流和媒体仍旧存在某些负面影响,加之大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于是导致大学生审美格调趋下、品位不高的倾向。
(三)审美观念享乐化、功利化大学生以学业为主,但“大学生陷入“校园贷”陷阱”类似新闻频繁出现。
他们中当然有寒门子弟想要借钱创业,但这样想要创业的例子为数不多。
大学生群体消费水平较低,并无需要借贷用钱的地方?这部分大学生成了“耽于享乐”的代名词。
因此为了追求最快捷、最方便的捷径,以求得省力,达到享乐。
享乐化衍生出了功利化审美现象。
二、影响大学生审美情趣形成的因素(一)大众文化“泛娱乐化”潮流泛娱乐化,表现在时下在网络、校园,便是以低层次的消遣和娱乐的东西为审美对象。
在浅显庸俗的内容、简单而又公式化的形式中,注重的往往是物欲、情欲、性欲的宣泄或提供某种本能的刺激。
(二)教育环境“学而优则仕”主体导向大学生群体经历了在校十年多的寒窗苦读,已经深受学校教育环境影响。
然而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卷入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热潮。
功利色彩使大学生追求技能的提升、追求“效率”而忽视“质量”、追逐“形式”而忽视“内容”。
(三)社会环境“催化剂”作用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驱使下,大学生开始用功利的态度生活,加之生存、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致使大学生单纯地重视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的积累,所以进行的一切价值选择、审美判断都呈现出现实主义的色彩。
(四)大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缺席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在各个方面学习和提升的重要平台,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并不全面。
价值观和审美观作文
生活里,价值观就像那个永远指向北方的指南针,它告诉我们
啥是对的,啥是错的。
每次做决定,它都在那儿默默指导我,让我
知道啥事儿值得我去做,啥事儿得放下。
在复杂的世界里,有个明
确的价值观,真的就像是有个灯塔照着我,不会迷路。
再说说审美观吧,它就像是我心里的那扇窗,让我看到世界的
美好。
每个人看美的方式都不一样,就像有人爱山水,有人爱音乐。
我觉得美的东西,它可能来自我小时候的记忆,也可能是受了啥文化、艺术的影响。
但不管怎样,美的东西总能让我心里暖暖的,生
活也变得更有趣。
其实,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两样东西,它们挺搭的。
健康的审美观,背后往往有正确的价值观撑着。
有了好的价值观,咱们就知道
啥是真美,啥是假美。
反过来,审美的时候,咱们也会想想这美背
后有啥意义。
所以,我觉得咱们得好好培养这两样东西,让它们一
起把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说到生活,咱们不能只顾着自己。
咱们也得想想社会,想想那
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了好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咱们就能更好地为社
会做贡献,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比如,参加点公益活动,给那些需要的人送点温暖,这样咱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有意义。
浅谈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摘要】音乐审美教育在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着重要作用。
它能促进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使其对美的认知和感受更加敏感和深刻。
音乐审美教育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与社会责任感,音乐审美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同理心和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音乐审美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公德,培养他们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优秀公民。
音乐审美教育为大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他们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中拥有独特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音乐审美教育在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情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表达能力、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社会公德、终身学习、全面发展。
1. 引言1.1 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音乐审美教育是通过对音乐的欣赏、理解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处于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环境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音乐审美教育在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音乐的欣赏和理解,大学生可以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引导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在音乐的熏陶下,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音乐审美教育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音乐是一种直抵灵魂的语言,能够表达人类最深层次的感情和情感。
通过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建立起与社会的情感联系,培养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浅谈大学生审美和价值观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综合能力,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审美能力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引起广大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现在大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不高,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迫切性和紧迫性。
学生要从意识上重视,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点点滴滴做起,逐步培养起自己较高的审美能力。
作为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美育教育,为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审美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搞好审美教育工作,必须认清审美教育的三个主要任务和贯彻审美教育工作的四个实施原则,提高审美能力,并且加强艺术修养,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审美教育价值观艺术教育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
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
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该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更为重要。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处在人生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学习、交往、实践等集中且频繁,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自己性格、能力以及一些习惯在这一时期都会基本定形。
这一时期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益终生,养成的坏习惯也会给一生带来不良影响。
现在的部分大学生普遍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
在他们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域越来越小。
风华正茂的年代,却不能给人一种意气风发、诗意盎然的精神风貌。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审美境界、审美情趣、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
价值观和审美观作文
在咱们的生活中,价值观和审美观就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时刻影响
着咱们的想法和行为。
先来说说价值观吧。
这东西就像是咱们内心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判断是
非对错,决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比如说,有人觉得赚大钱、住大房子就
是成功,这是他们的价值观。
而另一些人呢,可能觉得能帮助别人,让世界变
得更美好,那才叫有价值。
价值观会让我们在面对选择时,心里有个谱儿,知
道该往哪儿走。
再讲讲审美观,这可有趣多啦!审美观就是咱们看待美丑的眼光。
有人觉
得瘦就是美,有人觉得健康有活力才美。
有人喜欢简约的风格,有人喜欢华丽
夸张的打扮。
就像有人觉得穿得规规矩矩好看,而有人就爱那种破洞牛仔裤的
个性。
那价值观和审美观有啥关系呢?其实它们经常互相影响。
比如说,如果你
的价值观是追求自然和真实,那你的审美观可能就会倾向于简单、朴素的东西。
反过来,如果你的价值观是追求奢华和炫耀,那你的审美观可能就会喜欢那些
金光闪闪、特别耀眼的东西。
这俩小伙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咱们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见识越来
越广,价值观和审美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也许原来觉得特别美的东西,后来
觉得也就那样;原来特别看重的东西,后来发现其实没那么重要。
总之啊,价值观和审美观是咱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自己到底想要啥样的价值和审美,才能让自己过得开心、满足,不被别人的眼光和标准带偏咯!。
大学生审美的重要性审美是一种主观感受和评价能力,它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品味和修养,还对其未来的职业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审美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人们对艺术、文化、自然的感受和评价能力,还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
通过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业。
审美能力在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个行业都需要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才。
无论是在设计、广告、媒体等行业,还是在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都需要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才。
因此,提高审美能力可以让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有竞争力。
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品质。
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能力,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通过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品质,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
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这不仅需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和理论,还需要多参加艺术、文化、自然等方面的活动和实践,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经验。
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评价能力,不盲目追求潮流和时尚,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品味。
葡萄是一种受到广泛喜爱的水果,不仅口感美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为了种植出健康、高产的葡萄,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葡萄品种是成功的关键。
不同品种的葡萄对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要求不同。
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
葡萄生长需要深厚的、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评估,包括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水分保持能力等。
如果土壤条件不佳,可以通过添加有机物、改善排水等方式进行改良。
浅谈大学生审美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的审美和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因为种种原因,审美和价值观一直在不断变化。
同时,这些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心态和行为,特别是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大学生的审美观审美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深刻的、复杂的课题,涉及到哲学、美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通俗地说,审美就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对外部事物的美好性质进行认识和评价。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美好程度的认知和评价。
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
在过去,人们的审美观念以“端庄、稳重、古典”为主,而现在的大学生审美观以“新颖、直观、个性”为主。
在此背景下,大学生们逐渐重视自由与个性,他们希望通过外在表现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同时,大学生的审美观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促进了审美观的多元化和流行化。
网络、电影、文化杂志等媒体的出现,让大学生们对于艺术、文化等领域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和接受能力。
价值观是人在了解和认识和接受客观事物过程中形成的对事物的认知、感受、态度等内容的有机整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和不断转化的基本思想观念和道德信仰。
大学生是选拔精英的集中地,其价值观的形成就显得极为重要。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大学生们的价值观也在逐步演变。
在社会化进程推动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愈加综合、开放、个性化,从传统的中外文化价值观向日益复杂的多元化、超越性和包容性转变。
比如,针对当下社会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婚姻不是必须的,自由恋爱和同居也完全可以成为人们选择的一种方式。
而对于长辈的意见,他们也更多地采取自己的判断,更少被传统观念所束缚。
不可否认地,大学生的价值观差异性也越发明显,其原因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变迁,一方面与个人的生长经历、知识积累、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要素不断变化有关。
1、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2、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最要紧的是能拿到证书和修满学分。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成为弱势群体的代名词,在这个社会背景下,要求大学生不只具备一定的课本知识,还要真正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及一定的工作技能。
3、要有强健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为迎接毕业后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更应具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4、要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形势的严峻,良好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成为国家栋梁。
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问题的思考一、大学生审美价值观问题(一)审美趋势流行化、盲目化过去大学生之间流行纹眉、后来他们喜欢非主流、现在他们又喜欢网红脸。
如果大学生群体总是在追逐流行的时尚,那么这种审美情趣就会明明地表现为盲目性。
现阶段的审美时尚有短促易逝和变化无常的特性,一味追随审美时尚,也就意味着审美活动主体放弃了理应具有的相对安定的审美理想。
(二)审美对象表面化、媚俗化大学生的审美对象愈发变成那些通俗且俗气的东西。
大学生是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也是最贴近新潮潮流的群体。
但实际上,时尚、潮流和媒体仍旧存在某些负面影响,加之大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于是导致大学生审美格调趋下、品位不高的倾向。
(三)审美观念享乐化、功利化大学生以学业为主,但“大学生陷入“校园贷”陷阱”类似新闻经常出现。
他们中当然有寒门子弟想要借钱创业,但这样想要创业的例子为数不多。
大学生群体消费水平较低,并无需要借贷用钱的地方?这部分大学生成了“耽于享乐”的代名词。
因此为了追求最快速、最便当的捷径,以求得省力,达到享乐。
享乐化衍生出了功利化审美现象。
二、影响大学生审美情趣形成的因素(一)大众文化“泛娱乐化”潮流泛娱乐化,表现在时下在网络、校园,便是以低层次的消遣和娱乐的东西为审美对象。
在浅薄世俗的内容、简单而又公式化的形式中,注重的往往是物欲、情欲、性欲的宣泄或提供某种本能的刺激。
(二)教育环境“学而优则仕”主体导向大学生群体经历了在校十年多的寒窗苦读,已经深受学校教育环境影响。
然而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卷入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热潮。
功利色彩使大学生追求技能的提升、追求“效率”而忽视“质量”、追逐“形式”而忽视“内容”。
(三)社会环境“催化剂”作用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驱使下,大学生开始用功利的态度生活,加之生存、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致使大学生纯正地重视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的积累,所以进行的一切价值选择、审美判断都呈现出现实主义的色彩。
(四)大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缺席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在各个方面学习和提升的严重平台,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并不全面。
浅谈大学生审美和价值观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综合能力,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审美能力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引起广大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现在大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不高,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迫切性和紧迫性。
学生要从意识上重视,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点点滴滴做起,逐步培养起自己较高的审美能力。
作为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美育教育,为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审美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搞好审美教育工作,必须认清审美教育的三个主要任务和贯彻审美教育工作的四个实施原则,提高审美能力,并且加强艺术修养,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审美教育价值观艺术教育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
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
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该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更为重要。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处在人生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学习、交往、实践等集中且频繁,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自己性格、能力以及一些习惯在这一时期都会基本定形。
这一时期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益终生,养成的坏习惯也会给一生带来不良影响。
现在的部分大学生普遍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
在他们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域越来越小。
风华正茂的年代,却不能给人一种意气风发、诗意盎然的精神风貌。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审美境界、审美情趣、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的总称。
过去,我们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往往强调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几方面无疑是带有根本性的,但我认为仅此还不够,还应该加上“审美观”这一重要内容。
审美观正确与否,是衡量一个素质高低的尺度之一。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使之能在审美活动中做出科学的、客观的审美判断,是学校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
首先,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发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才能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才能真正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
社会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
现、认识。
发现、认识美固然取决于每个人的感官条件,但真正认识美的根本条件则是要有正确的审美观。
不同的审美观,在对美丑判断的标准上也大相径庭的。
由于我们忽视了审美教育,致使部分青年学生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有的学生信奉“人都是自私的”,处处以自我为核心,而没有社会责任感,却美其名曰“自我实现”;有的学生醉心与享乐,迷恋“黄色”,却美其名曰“享受生活”;有的学生注重外表美,却不讲究心灵美,很显然,着些审美观扭曲的,错误的,他们所认为的“美”实际上是丑。
在传统的教育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规章制度对不良行为加以限制,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种条规约束不容易内化为自觉意识。
如果我们从审美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某些行为的低级、庸俗、丑陋,甚至产生羞耻感可能会比强令性的“不准”强得多。
其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顺利地接收、处理、吸收、转换与输出美的信息,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为,接收美的信息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说明,要接收美的信息,必须具备起码的审美条件:要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必须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只有树立了高尚的审美观,才能培养起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才能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自觉地用无产阶级的审美标准去分辨美丑、善恶、是非,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提高审美水平。
第三,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关于学生要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实际上指出了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
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也就是说,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应包括审美素质的内容,而且还必须看到,美育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就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供了重要保证。
评价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主要是要看其持什么样的审美观。
因此,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既是提高审美素质的核心,也是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