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安、安九铁路安防设施标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7.61 MB
- 文档页数:84
铁路道口防护杆的标准是什么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GB6389-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3-14批准 1997-10-01实施前言工业企业铁路道口是铁路和道路行车安全的薄弱环节,道口的存在对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其重要性愈来愈明显。
因此,道口安全管理的好坏,道口安全设施配备的完善程度,对防止道口事故,提高道口的安全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标准在GB-6389-86《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增补了“范围”、“引用标准”、“定义”三章,将道口分级作为单独一章提出,取消了特殊类型道口,从而将所有道口分为四级。
在道口信号设备方面,取消了道口防护信号机,而以遮断信号机取而代之。
在道口标志方面,以道口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和隔离墩分别取代道口路段中央分隔带和交通分隔标,在各级道口增设了限制速度标志和解除限制速度标志。
此外,在标准的编排上,为了保证标准内容结构紧凑,将列车接近通知时间及接近区段长度的计算以附录B的形式放在标准正文之后。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6389-86。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顺清、杨樱、邓耀星、李列平。
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铁路道口的分级、道口的设置、道口安全设施的配备和看守、道口信号和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道口,不适用于矿山、林区、国家铁路、地方铁路的铁路道口。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0494-89 铁路区间道口信号设备技术条件GBJ12-87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22-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JTJ01-88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本标准对工业企业铁路道口设置、道口的分级、道口安全设施的配备和看守、道口信号和标志等作了规定。
其目的是保障行车和人身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管理的标准轨距铁路道口,不适用于矿山、林区及铁道部系统管辖的铁路道口。
1 总则1.1 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铁路与厂内道路、厂外道路、城市道路及公路平面交叉的道口(以下简称道口),除特殊类型的以外,都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分级,并根据不同级别配备安全设施。
分级道口的安全设施及其设置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2 道口安全设施应配备齐全,保持有效。
道口铺面应保持平整好用。
其中企业铁路与厂内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以下简称厂内道口)和企业铁路与厂外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以下简称厂外道口)的设置不符合本标准规定者,宜逐步整修、改造。
1.3 新建、改建铁路涉及道口时,应取得道路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意;新建、改建道路涉及道口时,应取得企业铁路主管部门的同意。
在设计及施工道口时,必须同时设计、施工道口安全设施。
确认道口符合本标准要求后,方可开通使用。
1.4 在运营的铁路线路上,不得擅自增设临时道口。
必须增设时,应取得企业铁路运输部门同意,否则,企业铁路运输部门有权拆除。
经同意增设的临时道口,应按特殊类型道口来确定其安全设施及看守方式,由增设单位负责管理,并接受企业铁路运输部门的监督检查。
1.5 企业安全部门和铁路运输部门应对现有临时道口进行检查、鉴定,凡不符合本标准要求者,应限期拆除或改造。
1.6 交通特别繁忙的一级道口,在道路交通量处于高峰期时,可临时增加看守人员,也可由企业或地方公安交通部门适时派出交通民警协助维持秩序。
1.7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拆迁或遮挡道口安全设施,违者应受经济制裁或行政处分;由此造成行车或人身伤亡事故者,依法追究其经济、刑事责任。
1.8 企业铁路与城市道路及公路平面交叉的道口(以下简称城市及公路道口),遇本标准未包括的内容,按现行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工业企业标准轨距(1435mm)铁路设计规范》执行。
一、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原则化1.1 脚手架防护做法1、脚手架使用Φ48钢管扎设,并使用符合国标规定旳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全封闭。
密目安全网应用符合规定旳棕绳、尼龙绳或18#以上金属丝绑扎在脚手架内侧,绷紧绑牢。
2、架体内必须设首层安全平网,每隔两层且高度不超过10米设层间安全平网,操作层满铺脚手板下设随层安全平网。
自顶层往下计,宜每隔12米满铺一层脚手板。
脚手板、平网、立网不得随意拆除。
3、附着式(整体提高式)脚手架必须使用登记备案产品,并由具有相应资质旳单位安装。
架体底层旳脚手板必须铺设严密,且应用平网及密目安全网兜底。
应设立架体升降时底脚手板可折起旳翻板构造,保持架体底层脚手板与建筑物表面在升降和正常使用中旳间隙,避免物料坠落。
4、脚手架上应设立以便施工人员作业上下旳斜道。
5、脚手架杆件必须涂黄色漆,防护栏杆涂红白相间警示色。
1.2施工现场安全通道、木工棚、搅拌机、砂浆机、分派电箱防护棚采用工具式做法。
具体做法如下:1、工具式安全通道:规格6×2×3m,采用4根Φ100无缝钢管作为立柱;2道由2榀桁架梁构成旳支撑系统通过法兰盘使用螺栓与钢管立柱进行固定;上部铺设单层50mm厚木板或双层25mm木板、竹笆、竹胶板作为防雨防砸防护;下部两侧采用钢筋焊接1200mm 高防护栏杆进行封闭,也可采用竹胶板全封闭;正立面上挂400mm高有关警示标志,两侧各400mm书写公司经营理念。
2、工具式木工棚:规格6×6×3m,采用6根Φ100无缝钢管作为立柱;3道由2榀桁架梁构成旳支撑系统通过法兰盘使用螺栓与钢管立柱进行固定;上部铺设50mm厚木板作为防雨防砸防护。
(如设备较大,也可根据实际状况增大尺寸)3、工具式搅拌机、砂浆机安全防护棚:规格3×3×3m,采用4根Φ100无缝钢管作为立柱;2道桁架梁支撑系统通过法兰盘使用螺栓与钢管立柱进行固定;上部铺设50mm厚木板作为防雨防砸防护。
铁路货物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及附属设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货物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列尾装置)及附属设备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环境条件、基本要求、主要技术指标、设备接口及数据传输、设备安装、试验、定检、包装、运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列尾装置及附属设备的设计、研制、生产、使用、检验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B/T2973-2006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及附属设备》TJ/CW004-2014《数字货物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及附属设备暂行技术条件》TJ/DW179-2015《双模货物列车尾部安全防护系统暂行技术规范》TJ/DW180-2015《双模货物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设备暂行技术条件 - 列尾机车台》TJ/CW005-2015《双模货物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设备暂行技术条件 - 列尾主机》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d:自由跌落GB/T2423.22-201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2423.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R:水试验方法和导则GB/T2828-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GB/T12192-1990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 GB/T12193-1990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方法TB/T1875 列车无线电通信天线类型、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TB/T2842 铁路机车车辆空气制动橡胶软管TB/T2973-2006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及附属设备JJG1096-2014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主机检测台3、术语和定义3.1 列尾主机 ID 号永久标识列尾主机的号码(含生产企业代码和设备序列号,共 6 位),列尾主机ID 在全路管辖范围内是唯一的。
地铁隧道工程平安防护设施标准化图集!1、临边防护设施〔1〕、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
上杆离地面高度为1.2m,下杆离地面高度为0.6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设置栏杆柱。
〔2〕、防护栏杆的钢管为直径48x3.5mm,以扣件固定。
〔3〕、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必要时亦可在底部横杆下沿,设置不低于180mm的踢脚板并固定牢固,踢脚板外侧漆成黄黑斜条块警示色。
〔4〕、防护栏杆制成后须用黑黄或红白涂装予以标识,禁止标志颜色宜采用红、白相间,警告标志宜用黄、黑相间。
〔5〕、临边杆制作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并挂设"平安设施验收牌";。
2、门式起重机作业区平安防护〔1〕、应在门式起重机轨道两侧安装隔离栏杆。
隔离栏杆和门式起重机的距离为0.5m以上,隔离栏杆必须延伸到轨道的终端并作封闭。
〔2〕、井口上部的门式起重机轨道两侧,除要制作临边隔离栏杆外,还必须设工作平台,平台用走道板进行铺设固定。
〔3〕、门式起重机隔离道如与人行道有交叉,必须设置活动入口,活动入口可采用活动链条封闭或活动伸缩杆封闭。
3、隧道内的平安通道隧道内平安通道是指隧道正环到盾构车架末端人行通道。
设置在隧道的一侧,是人员进入隧道内的平安通道,是人机隔离的有效措施。
人行通道两端必须设置上下小梯,小梯用角铁和花纹钢板组成,并设有扶手栏杆。
上下小梯必须和电机车轨道保持平安距离。
4、下井人员的登记管理在下井出入口处(井口或中层平台)必须设置下井登记处,并设置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下井登记处必须设置动态翻牌和火种的存放处。
动态管理牌上必须显示本班作业前的有害气体最大浓度检测值,悬挂"允许进入";标牌后,人员方可进入密闭空间。
进入隧道人员必须佩带上岗卡和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下井人员必须遵守密闭空间的管理制度,自觉交出、打火机等易爆物品,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佩戴上岗卡以及穿戴劳动防护用品5、隧道内警示灯箱设置隧道内的警示灯箱布置,在井口正面正五环附近为布置点,左右两侧布置灯箱的种类为"留神吊物、严禁搭乘、电机车限速";等。
高铁安防的九大核心技术一带一路有保障“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已经成为走向全球、友谊的名片。
5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已实现“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高铁“走出去”时与其他高铁国家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那么高铁与安防行业有什么关系呢?高铁设计哪些安防?根据高铁安防组成,每个部分又包含了多个子系统的多种安防设备,从车站及铁路沿线安防、车厢安防、车内电子安防三方面来讲有以下一些情况。
车站及铁路沿线安防如出入口安检设备:主要有X光安检机、安检门以及手持金属探测器,当门禁系统检测到严禁携带的金属物品时,报警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
而X光安检机主要检测乘客包裹里的物品,可做到不开包安检。
手持金属探测器则是在在安检门对旅客进行安检后再次对人体进行安检。
以确保准确无误。
如果以上三种安防设备中有任何一个设备发出报警,工作人员则可阻止其进入列车,减少列车运行安全风险。
铁路沿线围栏监测、道路监测、电力故障处理系统等。
远程控制故障处理系统:由室外高压真空短路器、室外电控柜、室内电控柜和一个调度控制台共同组成。
太原铁路局侯马北供电段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了这一系统的工作原理:当线路正常供电时,供电调度能通过调度控制台及时收集各站装置检测数据,并监控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当出现开关跳闸故障时,调度控制台会自动显示故障区段的具体信息,供电调度即可按照系统提示的故障区间信息以及系统规定的程序进行远程操作,断开线路开关,由两端的配电室分别供电。
铁路系统有了“GPRS”这个电子“千里眼”,将不再担心。
车厢安防车厢内安防设备也很多,常见的如灭火器、安全锤,烟雾探测器、视频监控等。
在现代高铁车厢内,视频监控几乎无孔不入,不仅在车厢内,在站台及铁路沿线也是无处不在。
一旦发现有危险状况,安保人员能通过该系统看的一清二楚,立刻派人处理事故。
视频监控系统几乎遍布整个车站,是保护车站安全的法眼,让任何试图混过入口安检的人原形毕露。
轨道下山轨道铺设及安全设施安装标准为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关于开展“强责任抓落实运输管理上台阶”专项活动的通知》精神,能使我矿为质量标准化工作上新台阶,按照“环境整洁、巷道明亮、道路平坦、安全氛围浓”的基本要求,开展“靓点工程”创建活动,实现以点带面,消除运输隐患。
按照矿井要求,我们运输队将对轨道下山道轨进行更换,决定将18kg/m 道轨更换为24kg/m道轨,轨道下山沿途各个车场安装规范安装挡车杠等安全设施。
一、轨道铺设:1、新铺道轨规格必须为24kg/m的标准钢轨,道岔全部采用国标道岔,严禁使用非标道岔,铺设所用枕木要无裂纹、无弯曲、无腐朽,必须按照《道轨线路质量标准》和《煤矿窄轨铁道道岔质量标准》进行铺设,并按照机电科关于《轨道下山轨道工程标准》进行亮点工程的轨道铺设。
1、轨道线路质量按照煤矿井下窄轨质量标准规范:轨型不小于24kg,接头平整,轨道接头无跳动,行车平稳,无明显摆动、震动、倾斜,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轨距符合设计,允许偏差,直线段+5mm、-2mm; 直线段两股钢轨水平,误差不大于5mm;轨枕高度高于水沟盖板,不准低于水沟盖板高度。
2、道岔质量按照煤矿窄轨铁道道岔质量标准进行规范:轨型和轨道路一致;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岔尖与长轨平行度符合要求,尖轨尖端与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尖轨开程80~110mm;护轨零件齐全,安装牢固,无松动、失效现象,心轨尖端与护轨工作中点相对(垂直)偏差±50mm。
3、道床用石子铺设,铺设厚度不小于100mm,道心铺设石子后上面露出道板厚度的1/3,道板间距为800mm,道板不得悬空,强度达到要求,车窝及轨道面无积煤、无积矸、无积水、无淤泥、无积尘,地面整洁无杂物。
4、水沟砌筑及水沟盖板:水沟砌筑在巷道东邦,水沟及盖板尺寸如图所示:水沟断面及盖板水沟断面二、安全设施的安装:1、轨道下山共需安装5组挡车杠,轨道上山平台安装手动联锁挡车杠一套,23022机巷车场需安装防止误入车场的气动挡车杠一套,23032风巷车场需安装防止误入车场的气动挡车杠一套,23081机巷车场需安装防止误入车场的气动挡车杠一套,轨道下山井底车场组安装气动挡车杠一套。
介绍:日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发布了上海市地方标准《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标准编号:DB31/329.7-2007),现全文刊登如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总则、要求、检验、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日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发布了上海市地方标准《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标准编号:DB31/329.7-2007),现全文刊登如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总则、要求、检验、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 安全标志GB 10408.1 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0408.3 入侵探测器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GB 10408.4 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5 入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6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 10408.8 振动入侵探测器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5209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 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照源安全基本标准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A 27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T 72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269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94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DB31/295 安全技术防范监控用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DB31/321 防盗防火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