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pptx
- 大小:6.50 MB
- 文档页数:3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屿是海南岛。
5、我国分为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新,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级行政区,简称黑,广东省简称粤,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首都北京,简称京。
7、与我国陆上14个国家相邻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重点掌握俄罗斯、蒙古、印度、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等。
第二节人口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3、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均教育经费减少、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等。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第三节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超过500万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全国的西北、东北、西南。
4、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我国少数民族习俗: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摔跤、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疆域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设计说明视频导入,让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使学生为有这样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我国景色多样,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自豪感去学习祖国的疆域知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地理区域的方法,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及中国疆域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读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出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而能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并能简要评价其优势。
3.帮助学生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难点: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评价。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思考:如何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位置?(方法总结)半球位置:描述该国家或地区在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纬度位置:1.找到南端、北端的纬线,读出南、北端纬度区间。
2.找到特殊纬线,并用方位词描述穿过的部位。
3.判断热量带和纬度区。
海陆位置:用方位词描述该国家或地区在哪个大洲,临哪个大洋。
相对位置:该国家或地区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等。
模块三、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地理位置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要素。
我国疆域辽阔,决定了我国拥有多样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国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我们要增强海洋版图的认知,培养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国土优势,不断提升综合国力。
五、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七彩作业》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中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领土的四端:(1)中国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2)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三、行政区划1.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34个,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3.纬度位置最高、最先看到日出的省是黑龙江省;跨纬度最广的省是海南省;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既临海又邻国的省区有2个:辽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最多的省云南省;被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第二节人口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约13.40亿(2010年),占世界人口的1/5。
2.我国人口的基本特征: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
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第三节民族1.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92%);其他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壮族;分布最广的是回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苗彝维......和藏满壮...从蒙古回土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同时,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具备海陆兼备的优越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南北跨纬度约50度,气候差异大,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a.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
b.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因湿润气流的影响而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c.沿海地区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与海外各国进行交往。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我国领土四端:最北端为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西端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最东端为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读教材第4页图1.4和第5页图1.5可知:1)中国领土南北部的气候差异大,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千米。
2)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大,东西经度相差约62度,东西距离约为5000千米。
2)陆地领土面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
3)疆界和陆上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4)海域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