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匹配版课件部编版上册三年级
- 格式:pptx
- 大小:17.79 MB
- 文档页数:111
部编三上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课件一、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选自部编三年级上册第16课,详细内容涉及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奥秘”主题。
本课主要通过描述一片神奇的草地,在晨光、夕阳的映照下,展现出其独特的金色魅力,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培养其观察自然的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成语,学习用语言描绘自然景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生词、成语的掌握,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中金色草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对生词、成语进行讲解。
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并进行仿写练习。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自然景物,进行现场描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金色的草地2. 重点生词、成语:光辉、闪耀、翩翩起舞、熠熠生辉3. 描绘自然景物的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取一个身边的自然景物,运用本节课所学描绘手法,进行现场描绘。
答案示例:夕阳下的湖面,波光粼粼,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让人陶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并用所学描绘手法进行记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三上第16课《金色草地》教学设计+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三年级上册第16课《金色草地》,主要通过学习该课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让学生感受作者对金色草地描绘,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生字词,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解草地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活情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金色草地描绘。
2. 教学难点:理解草地变化原因,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金色草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自主认识生字词,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分析作者描绘金色草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草地变化原因。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语言描述草地变化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词语和句式进行回答。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色草地》2. 主要内容: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3. 生字词:草地、金色、变化、清晨、傍晚、绿色、奇妙、玩耍、观察4. 重点句式: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描绘草地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话描述草地变化过程。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大自然热爱,不少于100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仍需加强,提高学生参与度。
16 金色的草地(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能够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文章,通过描述金色的草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生字词: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3.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能够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金色的草地,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找出新词,并借助工具书查阅生字词的意思。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互相解答疑难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色的草地2. 课文主题: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3. 生字词: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