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复试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南京大学2016年度法学院优秀硕士毕业生名单
法学院时方DG1305018刑法学
法学院蒋茜MF1305013法律硕士(非法本)法学院刘娅炜MF1305024法律硕士(非法本)法学院童悦MF1305039法律硕士(非法本)法学院王金瑜MF1305040法律硕士(非法本)法学院熊睿MF1305050法律硕士(非法本)法学院张瑞MF1305062法律硕士(非法本)法学院周凯MF1305069法律硕士(非法本)法学院姜晓琳MF1405078法律硕士(法本)法学院施霞MF1405091法律硕士(法本)法学院王秋云MF1405096法律硕士(法本)法学院李悦MG1205065经济法学B
法学院徐苗MG1205078经济法学B
法学院曹晓琳MG1305002法学理论
法学院胡培培MG1305005法学理论
法学院胡英阔MG1305013法律史
法学院张敏MG1305017法律史
法学院陈明MG130501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法学院张春MG1305048民商法学法学院陈飞燕MG1305051诉讼法学法学院许鹏飞MG1305060诉讼法学法学院褚君怡MG1305063经济法学法学院钱力MG1305075经济法学法学院钱澄MG1305094国际法学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南京大学考研网。
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指导教师名单狄小华教授范健教授胡晓红教授金俭教授李友根教授邱鹭风教授邵建东教授孙国祥教授陶广峰教授王钧教授王太高教授吴建斌教授肖冰教授许江教授杨春福教授叶金强教授张淳教授张仁善教授赵娟教授周安平教授方文晖副教授方小敏副教授何鹰副教授黄秀梅副教授解亘副教授李斌副教授李华副教授齐晓琨副教授宋晓副教授孙雯副教授汪萍副教授吴英姿副教授肖泽晟副教授徐棣枫副教授杨辉忠副教授严仁群副教授曾洋副教授张理副教授张复友副教授张晓陵副教授周长征副教授蔡琳博士单锋博士郭俊义博士胡敏洁博士黄旭巍博士姜浩博士焦燕博士刘青文博士彭岳博士秦宗文博士税兵博士田芳博士吴卫星博士熊静波博士咸鸿昌博士岳卫博士张春海博士张淼博士张燕玲博士周梅博士邹立君博士注:以上根据姓氏拼音顺序排列狄小华,男,1963年6月生,江苏溧阳人。
1993年3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0年12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刑事法学理论和实务研究工作,现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所长。
一、著作(一)独著1.《冲突、协调与秩序——罪犯非正式群体与监狱行刑研究》,群众出版社2 001.42.《罪犯心理矫治导论》,群众出版社,2004.13.《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8(二)合著1.《中国监狱发展战略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122.《罪犯心理学》,金城出版社,2003.73.《刑事司法心理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7(三)编译《亚太地区当代矫正制度纵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四)主编《刑事一体化丛书》,群众出版社,正在陆续出版之中《罪犯心理矫正导论》/狄小华,2002-11-1版《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狄小华李志刚,2005-8-1版范建,现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获南大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南大法学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哥庭根大学法律系进修商法、经济法、国际商法,现为南大法学院教授、中德经济法研究所中方所长、南大校务委员会委员、联合国计划署特邀越南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法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经济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员、南京中山律师事务所律师、仲裁员。
南京大学法律、法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招生简章南京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教学科研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南京大学法学院贯彻南京大学“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以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南京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术资源丰富的优势,注重综合能力型高级法律人才的培养。
南京大学法学院2011年拟在深圳举办第三届法律研究生课程班。
【培养目标】法律硕士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为实务部门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是:针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同时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实务经验,能够独立从事法律特别是知识产权、金融和政府法治实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
为有意申请学位者提供报考、申请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报考)学位双证、法律硕士专业(法学专业可报考)学位双证、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单证)、法学硕士学位(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机会,满足学习者不同需求。
是公、检、法系统及有志从事法律事务工作者的最佳选择。
【课程设置】英语辅导、邓小平理论、法理学研究、民法研究、商法研究、刑法研究、刑事诉讼法研究、民事诉讼法研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研究、经济法研究、国际法、中国法制史、宪法学研究、国际经济法研究、国际私法研究、司法伦理学(法律职业道德与执业规则)、公司法研究、金融法研究、合同法。
注:以上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或修改。
【招生专业及人数】1、法律硕士(非法学)2、法律硕士(法学)3、法学硕士总计招生60人。
【学习年限】根据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培养计划设置课程,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时间二年,申请学历、学位所需时间按南京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学习方式】采用集中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每门课程定期集中面授、考核;利用双休日或晚上业余时间上课。
【师资队伍】课程由南京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执教。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第 1 页 共 1 页
2016年南京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推
免录取名单
南京大学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推免录取名单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邓序慧2026 南昌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段义章2012 南京理工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高炜5143 中国海洋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黄宏鸣8598 南京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黄旭0257 中国海洋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李江鸿7059 南京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李晓杰5321 河北工业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李昱8717 山东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刘振鹏243X 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梅玲0460 江南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施颖凡0025 南京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汪微2324 南京师范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王韬1273 兰州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吴俊琪0042 中国海洋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夏童言2561 华中农业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张润韬0024 中国农业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张韶秋2617 南昌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郑惠云2547 郑州大学 法学院3-专硕法律(非法学)
朱国栋3913 武汉理工大学。
南大法学硕士南京大学法学硕士专业,简称南大法学硕士,是南京大学法学院设立的研究生学位专业。
南京大学法学硕士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的法学研究人才为目标,旨在提供深入的法学知识和研究能力,为国家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做出贡献。
南大法学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和高水平的法学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系统的法学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同时还将深入研究法学的前沿问题,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大法学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严谨而完善,包括法学理论基础课程、法学研究方法课程、法学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等。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将接受系统的法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培训,同时还将开展独立的研究课题,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
南大法学硕士专业的学术环境优越,师资力量雄厚。
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他们在法学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他们的指导和支持,共同开展学术研究。
南大法学硕士专业注重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通过参与各种学术研究活动、参观法院、检察院等实践机构、参与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南大法学硕士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从事法学教育、科研、法律事务等各个领域的工作。
他们可以在高校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为培养法学人才和推动法学研究做出贡献;他们还可以在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法律事务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法律秩序发挥重要作用。
南大法学硕士专业是南京大学法学院的重点学科之一,也是中国法学界的知名学科。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国内一流的法学教育和研究训练,同时还可以与国内外知名法学专家建立联系,扩大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南大法学硕士专业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卓越的学术成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科建设和学术进步做出贡献。
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办法(经2007年12月10日院学位委员会修订)为了更好地鼓励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根据南京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的评选办法,结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时间按照学校的布置,大致是每年的九月份开始,十月份结束。
二、评选对象具有南京大学学籍的二、三年级法律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研究生由于刚入校,故不参评当年的奖学金)。
三、评选条件1、符合南京大学相关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办法(或章程)中规定的条件。
2、该学年课程成绩学分绩在4.0以上,成绩无不及格科目。
3、科研成果按照发表论文的杂志(或报纸)折算分数,具体方法如下:(1)在《中国社会科学》上每发表1篇论文得10分;(2)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每发表1篇论文得5分;(3)在《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学》、《现代法学》、《法商研究》上每发表一篇论文得3分(4)在法学类其他CSSCI期刊上每发表1篇论文得1分;(5)在其他类CSSCI期刊上每发表1篇论文得0.5分;(6)在其他刊物上每发表1篇学术论文得0.1分;(7)在省级以上报纸上发表2000字以上学术论文得0.1分。
(8)出版专著,第一作者得3分,第二作者得2分,第三作者得1分;(9)参编著作,每1万字得0.1分;(10)学术论文第二作者乘以系数0.3,第三作者乘以0.2;(11)用稿通知不计在内;(12)增刊不计在内;(13)CSSCI期刊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目录为准。
4、德育考核成绩为良好以上,其他条件同等时德育考核成绩优秀者优先参评。
5、第3项分值记入第2项,然后按总成绩排名,按照排名先后评选。
6、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者,以1分记入总成绩。
(由院评奖小组审核)四、评选程序1、根据研究生院的布置进行本院的评选工作。
2、在全体研究生中公布评选条件、程序、日程及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