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第十章
- 格式:ppt
- 大小:336.50 KB
- 文档页数:19
《海底两万里》概括每章节读后感《<海底两万里>概括每章节读后感》《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就像一场奇妙的深海冒险,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跟着主人公们一起探索了神秘的海底世界。
第一章“飞逝的巨礁”,一开篇就把我给震住了!海面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大怪物,搅动得大家人心惶惶。
这就像在平静的生活里突然扔进来一颗炸弹,瞬间打破了所有的安宁。
人们对这个未知的怪物充满了恐惧和好奇,各种猜测满天飞。
我也跟着紧张起来,心里不停地琢磨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第二章“赞成与反对”,围绕着这个神秘怪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有人觉得那是一种超级大的海怪,有人则坚信那是一艘神秘的潜水艇。
这争论的场面,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热闹的学术研讨会现场,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各执一词。
我也在心里跟着权衡,到底哪种说法更靠谱呢?第三章“随先生尊便”,主角阿龙纳斯教授登场啦!他可真是个聪明又有好奇心的人。
当他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要去弄清楚那个神秘怪物的真相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我感觉自己就像站在他身边,为他的勇敢和果断点赞。
第四章“尼德·兰”,认识了那个性格直爽、脾气火爆的捕鲸手尼德·兰。
他那一身的本事和直率的性子,让人印象深刻。
一想到他拿着捕鲸叉,准备和神秘怪物大战一场的样子,我就忍不住想笑。
第五章“冒险行动”,终于要出发去寻找那个神秘的存在啦!整个过程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船只在大海上航行,风浪拍打着船舷,我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的。
第六章“全速前进”,追捕的过程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船开得飞快,大家的眼睛都紧紧盯着海面,生怕错过一丝线索。
我都不自觉地跟着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祈祷能快点找到那个神秘的家伙。
第七章“不知其种属的鲸鱼”,以为发现了目标,结果却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这种失落感就像满心欢喜地去拆一个期待已久的礼物,结果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
第八章“动中之动”,真正的神秘怪物终于现身了!原来是一艘超级厉害的潜水艇。
那一瞬间,我和书中的人物一样,惊讶得合不拢嘴。
微观部分第一章引论这一章只是了解性的内容,考试时不会涉及。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本章主要内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内容较简单,大家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即可。
以下术语可能会考名词解释: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恩格尔定律,等等,但考试几率较小,不过这些概念都比较基本,所以掌握也比较容易。
同时要了解影响需求,供给弹性的因素。
总体上来说,本章考点不多。
第三章效用论(重要)本章重要知识点较多。
(1)如下术语容易出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02年西经)消费者均衡(01年国贸)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01年)边际替代率(00年国经,经济思想史),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01年)预算约束线,补偿预算线三个曲线(价格消费曲线(01年),收入消费曲线(00年西经),恩格尔曲线)[三个曲线容易出名词解释] 回答时要把曲线画出来,直观清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档物品(04年)年,01年)(2)00年初试,05年复试)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00年)需求曲线的推导(序数效用论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基数效用论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边际效用递减来推导)(01年西经,04年政经和网经)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05年初试涉及到)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00年西经,由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可知,需求曲线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上追求最大效用的结果,因而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下对应予市场价格选择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预算约束线的含义(03年,回答时要画曲线)注:回答名词解释时遇到有曲线的最好把曲线画出来!第四章生产论本章也比较重要,复习的时候要与下一章成本论结合起来,相互对照,相互比较.(1)重要概念:生产函数(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TP, MP,AP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注意与边际替代率递减对照记忆)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02年西经,大家要学会比较对照记忆,把类似的概念对比记忆)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斜线,扩展线(考试时最好把曲线画出来,清晰明了)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2)以下重要知识点容易出问答题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04年,02年西经),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的条件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期间)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理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见课本本章结束语)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学会用图表分析,那书本上相联系的曲线都画出来,由曲线再联系到相关的原理,图表曲线可以把所学知识系统的串起来。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对南极地区开发利用的做法,正确的是()A. 建设居民点, 大量移民B. 赴南极地区旅游,生活垃圾随手丢弃C. 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D. 各国加强合作,珍惜、保护南极环境2.读图,完成问题。
图1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每年11月~次年3月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B. 科考队从上海出发抵达昆仑站要经过4个温度带C. 直升飞机沿直线方向从长城站飞往中山站,方向是一直向东D. 科考船从长城站按顺时针绕南极大陆一周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读下列极地地区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有关图中三个地点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A. 长城站在东半球B. 昆仑站纬度最低C. 中山站在北半球D. 昆仑站在长城站的东南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资源缺乏B. 地震灾害频繁C. 地形崎岖不平D. 气候酷寒干燥5.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共同特点是()A. 跨经度最广B. 跨纬度最多C. 地势最高D. 地势最低平6.我国的南极科考队员发现,南极地区部分海冰融化,导致企鹅的栖息地正在减少.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__________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造成的.()A. 水土流失B. 荒漠化C. 全球气候变暖D. 大气污染7.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B. 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 周围直接濒临四大洋D. 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上8.寒带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动物代表是()A. 马川鹿B. 海豹C. 企鹅D. 北极熊9.酷寒的南极大陆埋藏着丰富煤炭,最可能的原因是()A. 为了节约能源,人们将煤埋藏在这里B. 煤炭在寒冷的地方可以燃烧取暖C. 南极大陆虽然寒冷干燥,但森林仍然繁茂,形成了巨厚煤层D. 南极大陆某个时期处于温暖湿润地带,森林繁茂,形成了巨厚煤层10.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是中国首次以“双龙探极”模式组织实施南极考察,“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出征南极,揭开我国南极科考里程碑式的一页。
第十章 南极洲 一、选择题 1、南极洲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 、煤B 、石油C 、铁D 、铜2、南极洲四周的大洋,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 A 、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 、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南极洲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 、铁和锰B 、铁和铜C 、煤和铁D 、石油和煤4、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 、 亚洲B 、大洋洲C 、北美洲D 、南极洲5、关于南极洲的正确叙述是 ( )A.全部在南极圈内 B 、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D 特有动物有磷虾、企鹅等 6、关于南极洲的正确叙述是 ( )A 、南极考察最好时间是每年6—9月B 、中国中山站濒临太平洋C 、长城站是中国建在有极昼、极夜现象地方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D 、《南极条约》规定南极利用将只限于和平目的7、关于南极洲与北冰洋的正确叙述是 ( ) A 、南极洲全部是陆地,北冰洋全部是海洋 B 、风向都是逆时针方向 C 、都受极地高气压带的控制D 、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且出现的日期相同 8、一艘海轮从印度出发沿途考察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最后到达阿根廷,按最短航线依次经过的海洋和海峡是 ( )A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大西洋B 、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C 、印度洋—莫桑比克海峡—太平洋—德雷克海峡—大西洋D 、印度洋—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9、在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季节是( )A 、 澳大利亚西南城市珀斯炎热干燥B 、我国北方受亚洲低压控制B 、 巴西高原南部草木枯黄 D 、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10、一条考察船由长城站出发到乌斯怀亚港补充给养后,航行到中山站,经威德尔海回到长城站,考察船绕南极一圈( )A 、 向东航行B 、向东航行C 、 依次经过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D 、依次经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11、关于南极洲自然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 A 、 是世界最干燥的大陆 B 、盛行顺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C 、 大陆全部为冰雪覆盖,气候酷寒 D 、到处都有极昼、极夜、极光现象 加油!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12~14题。
第十章极地地区同步练习1.下列四个大洲中,至今没有人定居的是()2.A.南美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极洲【答案】D【解析】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南极洲由于气候酷寒、干燥、烈风,非常不适宜人类居住,只有一些非常住科研人员等,是世界唯一没有人定居的大陆,D正确。
南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都有大量的人口定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于11月22日到达中途补给点毛里求斯路易港,预计2022年4月返回国内。
读“雪龙号科考航线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A.太平洋、北冰洋B.大西洋、印度洋C.太平洋、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3.雪龙号出发当天,上海()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4.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A.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B.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安全性高,便于通行C.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方便观测极光D.南极地区处于冬季,冰层厚,有利于冰层取样【答案】2.D3.B4.A【解析】2.读图中雪龙号行驶的路线,根据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可知,雪龙号的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印度洋。
故选D。
3.读图可知,2021年11月5日雪龙号从上海出发,是北半球的秋季,位于秋分到冬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上海是昼短夜长。
故选B。
4.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是11月-4月,是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A正确;南极地区冰雪部分融化,故B不正确;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便于考察,C不正确;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故D不正确。
根据题意选A。
5.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海洋为中心B.气温比南极低很多C.有“冰雪高原”之称D.气候酷寒、烈风、干燥【答案】A【解析】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A正确;北极气温比南极高,故B错误;冰雪高原是南极,故C错误;北极气候寒冷,降水少,南极酷寒、烈风、干燥,故D错误。
西经名词解释部分第一章1.微观经济学:研究构成整个经济体系最小的基本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分析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实证经济学:目的在于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分析。
4.规范经济学:对经济行动的福利后果的分析或经济政策的制定。
5.内生变量:是在经济体系内部由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自行变化的变量,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6.外生变量:是在经济体质中受外部因素。
主要是政策因素影响的变量如税率。
(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双重性质)7.均衡分析: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均衡,以致这以体系每不存在变动要求的状态。
8.局部均衡: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
9.一般均衡: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
10.静态分析:在经济分析中把注意力集中于均衡位置的分析方法。
11.动态分析:把时间因素导入分析中,注意过程分析的分析方法。
12.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是一中决策方法。
通过对增量的对比来决定是否采取或取消一种经济行为。
1.需求定理:当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对其需求量减少。
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这种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称为需求定理。
2.供给定理:在其他情况不变,当某一商品价格上涨时卖者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
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数减少。
称为供给定理。
3.供求定理:(1)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
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
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
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下面为您带来每章的概括。
第一章:飞逝的礁石1866 年,海上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巨大的“怪物”,它频频袭击过往船只。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力量巨大的“独角鲸”。
美国海军部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这个“怪物”。
教授阿龙纳斯先生应海军部长的邀请,带着仆人康塞尔一同登上了这艘军舰。
第二章:赞成与反对在船上,大家对于“怪物”的存在和性质争论不休。
一些人坚信其存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只是无稽之谈。
阿龙纳斯教授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认为这个“怪物”可能并非寻常的生物。
第三章:随先生尊便“亚伯拉罕·林肯号”在海上长时间航行,寻找“怪物”的踪迹。
然而,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发现,船员们的耐心逐渐被消磨,有人开始对此次行动产生怀疑。
第四章:内德·兰德在船上,阿龙纳斯教授结识了一位名叫内德·兰德的鱼叉手。
他技艺高超,性格豪爽,但对于此次寻找“怪物”的行动并不十分热衷。
第五章:冒险行动终于,“亚伯拉罕·林肯号”发现了疑似“怪物”的踪迹。
全船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准备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
第六章:全速前进船全速前进,追击“怪物”。
然而,在即将接近目标时,“怪物”却突然加速,让军舰难以追上。
第七章:不知其种属的鲸鱼在追逐过程中,大家对这个“怪物”的真实身份愈发好奇。
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罕见的鲸鱼,但阿龙纳斯教授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第八章:动中之动“怪物”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速度和灵活性,让“亚伯拉罕·林肯号”的追捕陷入困境。
第九章:内德·兰德的怒火长时间的追捕无果,让内德·兰德感到十分愤怒,他开始抱怨此次行动的荒谬。
第十章:海洋人在一次近距离接触中,阿龙纳斯教授发现这个“怪物”并非鲸鱼,而是一艘神秘的潜水艇。
第十一章:鹦鹉螺号阿龙纳斯教授等人被潜水艇俘虏,他们这才知道这艘潜水艇名为“鹦鹉螺号”,艇长名叫尼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