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天津市高等院校-语文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0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天津卷)真题1、【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B、生C、D、D;2、【单选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文身诡谲流金铄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B、桥礅碑帖原物璧还家有敝帚,享之千金C、简练宽宥犯而不较万壑争流,千崖竞秀D、更迭歆享濯污扬清明枪易躲,暗剑难防答案:A;3、【单选题】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气氛两全其美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气氛一举两得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氛围一举两得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氛围两全其美答案:C;4、【单选题】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D、绿色经济的突出待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C;5、【单选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B、绿色经济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它体现的答案:C;9、【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家之与家之相篡篡:劫夺B、人之与人之相贼贼:偷窃C、何以易之易:改变D、胁息然后带胁:收敛答案:B;10、【单选题】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仁人之B、①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C、①昔者晋文公好士D、①忠实欲天下之富A;11、【单选题】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Ⅱ)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9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悬想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迸.发(bèng)不掘不挠.(ráo)怆.然(chuàng)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谆.谆教导(zhūn)C.恫吓.(xià)病入膏肓.(huāng)浣.衣(huàn)神情尴尬.(gà)D.粗糙.(cāo)徘徊.观望(huái)糟粕.(pò)锲.而不舍(q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产跟他嘻嘻哈俣,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2012年---------新增内容
5.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
...的一组是
A.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
B.林冲——施耐庵——《水浒》——《章回小说》
C.《小狗包弟》——冰心——现代——散文
D.《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悲剧
5.C【解析】本题重在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C项中《小狗包弟》的作者是巴金,不是冰心。
2011年-----新增内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体现了孔子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被列为“四书”之一
B.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我们熟悉的《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C.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原名丁家宝,出生于天津,创作了《雷雨》《茶馆》《北京人》等话剧剧本
D.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桑地亚哥的形象,颂扬了人类挑战困难、捍卫尊严的“硬汉精神”。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茶馆》应为老舍创作。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选录取。
因此,高考(Q吧)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②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2.表达应用D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③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A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08年高考语文试卷(天津卷含答案)_高考语文_:高中语文作文更新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闷(mēn)热镌(juān)刻通缉(jí)咸与(yù)维新宁缺毋(wú)滥B.生肖(xiāo) 克(kē)扣梵(fàn)文混(hún)水摸鱼方枘(ru ì)圆凿C.嘈(cāo)杂绷(běng)脸订(dìng)正歃(shà)血为盟徇(xún)私舞弊D.卓(zhuó)越坍圮(pǐ)拮据(jū)自作(zuò)自受桀(ji é)骜不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身诡谲流金铄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B.桥礅碑帖原物璧还家有敝帚,享之千金C.简练宽宥犯而不较万壑争流,千崖竞秀D.更迭歆享濯污扬清明枪易躲,暗剑难防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气氛两全其美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气氛一举两得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氛围一举两得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氛围两全其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或实际显示出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综)在历史不同时期,制度和政策的调整发挥了巨大作用。
回答13—15题1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14.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这一政策的特点是()A.限制封建剥削B.解放广大农民C.保护封建剥削D.废除封建剥削一定的观念意识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回答16~17题16.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导致了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①贵人御,尽供胡食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③喜吃胡瓜、核桃、甘薯④妇女盛行穿男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
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18.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
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B.工业化速度加快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20.修筑大京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
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
其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国际关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数学(文史类)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I 卷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24πS R = ()()()P A B P A P B +=+球的体积公式34π3V R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B P A P B A P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08U x x =∈<N ≤,{}1245S =,,,,{}357T =,,,则=⋂)(T C S U ( ) A .{}124,,B .{}123457,,,,,C .{}12,D .{}124568,,,,,2.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012 1.x y x y x y -⎧⎪+⎨⎪+⎩≥,≤,≥则目标函数5z x y =+的最大值为( )A .2B .3C .4D .53.函数14)y x =≤≤的反函数是( )A .2(1)(13)y x x =-≤≤ B .2(1)(04)y x x =-≤≤ C .21(13)y x x =-≤≤D .21(04)y x x =-≤≤4.若等差数列{}n a 的前5项和525S =,且23a =,则7a =( ) A .12B .13C .14D .155.设a b ,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则a b ⊥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a b αβαβ⊥⊥,∥, B .a b αβαβ⊥⊥,,∥ C .a b αβαβ⊂⊥,,∥D .a b αβαβ⊂⊥,∥,6.把函数sin ()y x x =∈R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行移动3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是( ) A .sin 23y x x π⎛⎫=-∈ ⎪⎝⎭R , B .sin 26x y x π⎛⎫=+∈⎪⎝⎭R , C .sin 23y x x π⎛⎫=+∈ ⎪⎝⎭R , D .sin 23y x x 2π⎛⎫=+∈ ⎪⎝⎭R , 7.设椭圆22221(00)x y m n m n +=>>,的右焦点与抛物线28y x =的焦点相同,离心率为12,则此椭圆的方程为( )A .2211216x y += B .2211612x y += C .2214864x y += D .2216448x y += 8.已知函数20()20x x f x x x +⎧=⎨-+>⎩,≤,,,则不等式2()f x x ≥的解集为( )A .[]11-,B .[]22-,C .[]21-,D .[]12-,9.设5sin7a π=,2cos 7b π=,2tan 7c π=,则( ) A .a b c <<B .a c b <<C .b c a <<D .b a c <<10.设1a >,若对于任意的[]2x a a ∈,,都有2y a a ⎡⎤∈⎣⎦,满足方程log log 3a a x y +=,这时a 的取值的集合为( ) A .{}12a a <≤B .{}2a a ≥C .{}23a a ≤≤D .{}23,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一个单位共有职工200人,其中不超过45岁的有120人,超过45岁的有80人.为了调查职工的健康状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职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5的样本,应抽取超过45岁的职工 人.12.52x x ⎛⎫+ ⎪⎝⎭的二项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 (用数字作答).13.若一个球的体积为,则它的表面积为 .14.已知平面向量)4,2(=→a ,)2,1(-=→b ,若→→→→→⋅-=b b a a c )(,则→c = . 15.已知圆C 的圆心与点(21)P -,关于直线1y x =+对称.直线34110x y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6AB =,则圆C 的方程为 .16.有4张分别标有数字1,2,3,4的红色卡片和4张分别标有数字1,2,3,4的蓝色卡片,从这8张卡片中取出4张卡片排成一行.如果取出的4张卡片所标的数字之和等于10,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2cos 2sin cos 1(0)f x x x x x ωωωω=++∈R >,的最小正周期是2π. (Ⅰ)求ω的值;(Ⅱ)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并且求使()f x 取得最大值的x 的集合. 18.(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两个篮球运动员互不影响地在同一位置投球,命中率分别为12与p ,且乙投球2次均未命中的概率为116. (Ⅰ)求乙投球的命中率p ;(Ⅱ)求甲投球2次,至少命中1次的概率;(Ⅲ)若甲、乙两人各投球2次,求两人共命中2次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已知3AB =,2AD =,2PA =,PD =60PAB =∠.(Ⅰ)证明AD ⊥平面PAB ;(Ⅱ)求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的角的大小;(Ⅲ)求二面角P BD A --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 a 中,11a =,22a =,且11(1)n n n a q a qa +-=+-(20)n q ≠≥,.(Ⅰ)设1()n n n b a a n +=-∈*N ,证明{}n b 是等比数列;(Ⅱ)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Ⅲ)若3a 是6a 与9a 的等差中项,求q 的值,并证明:对任意的n ∈*N ,n a 是3n a +与6n a +的等差中项.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432()2()f x x ax x b x =+++∈R ,其中a b ∈R ,. (Ⅰ)当103a =-时,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 (Ⅱ)若函数()f x 仅在0x =处有极值,求a 的取值范围;(Ⅲ)若对于任意的[]22a ∈-,,不等式()1f x ≤在[]11-,上恒成立,求b 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是1(30)F -,,一条渐近线的方程是20y -=.(Ⅰ)求双曲线C 的方程;(Ⅱ)若以(0)k k ≠为斜率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M N ,,且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12,求k 的取值范围.。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 15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张某承包了0.5化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3~4题。
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5~7题。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C.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佚名
【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高三)》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无
【总页数】2页(P36-3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2.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3.基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考生水平表现评价及其对地理教学的指导作用--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为例
4.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生物部分
5.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天津卷解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密★启用前2008年天津市高等院校“高职升本科”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基础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两部分。
第1卷l至3页,第I卷4至11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15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本人考试用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傅雷》一文刻画人物的特点是A.采用对比映衬B.描写生活细节C.采用类比和对比D.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2.《迢迢牵牛星》表达了诗人A.对知己难遇的悲伤B.对兄弟离别的伤感C.对朋友的牵挂D.对丈夫的思念3.李白《行路难》是一首A.近体诗 B. 乐府诗C.五言诗D.七言诗4.对《人生的境界》一文的结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总一分 B. 分一总C.并列式D.总一分一总5.《汉代艺术的美学风貌》一文运用比较法进行论证时,是把汉代艺术A.与魏晋六朝艺术作比较B.与唐宋艺术作比较C.与明代艺术作比较D.与清代艺术作比较6.以下不是冯谖所谋“三窟”的一项是A.市义于薛B.薛地建庙C.游说梁惠王D.游说齐王7.下列文章中选自《柳河东集》的一组是A.《种树郭橐驼传》、《驳复仇议》B.《种树郭橐驼传》、《谏逐客书》C.《诉衷情》、《驳复仇议》D.《诉衷情》、《谏逐客书》8.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A.柳永B.欧阳修C.秦观D.范仲淹9.苏轼《定风波》一词写于A.进士及第时B.任杭州通判时C.贬官黄州时D.任职海南时10.下列不是宋代作家的是A.张岱B.王禹偁C.李清照D.王安石11.在《奇妙的克隆》中,人类研究克隆动物经历的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克隆鲫鱼②克隆黑斑蛙③克隆绵羊“多利”④克隆鼠⑤克隆爪蟾A.⑤—②—①—④—③B.①—③—④—⑤—②C.④—⑤—②—③—①D.③—①—⑤—②—④12.《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属于A.小令B.叶儿C.套曲D.带过曲13.在《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中没有出场的人物是A.奥菲利亚B.波洛涅斯C.麦克佩斯D.罗森格兰兹14.被高尔基称为“第一流艺术家”的是A.托尔斯泰B.茨威格C.莎士比亚D.契诃夫15.对下列成语的出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移风易俗——《谏逐客书》B.缘木求鱼——《齐桓晋文之事》C.祸起萧墙——《季氏将伐颛臾》D.兴利除弊——《刑赏忠厚之至论》机密★启用前2008年天津市高等院校“高职升本科”招生统一考试语 文 基 础注意事项:1. 答第Ⅱ卷前,考生须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 考生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 《黄山记》中写了在黄山之巅见到的四种奇观,其中以 为主。
17.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是 。
18.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
”这里所说的“人的价格”指的是 。
19. 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最高的是 。
20. 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种树之道比喻 。
21. 辛弃疾的词集是《 》。
22. 李斯继承了商鞅、荀卿等人的思想,是战国后期 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23. 诗作情感细腻,内容含蓄,写过《猛虎集》,追求唯美的“新月派”诗人是 。
24.,铜雀春深锁二乔。
25. 执手相看泪眼, 。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 盂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27.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8.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29. 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30. 料峭..春风吹酒醒。
31.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2. 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
33.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34. 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
35. 水草好葳蕤..。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37. 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
38. 千里澄江似练。
3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0. 趋义者不知所向。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1. “我们早就说过,蒋介石已经失了灵魂,只是一具僵尸,什么人也不相信他了。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42. 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第二段已对五类游客分别作了描述,而第三、四两段作者又以两个具体场面,对真假看月者作了比较,这样是否显得重复?为什么?43. 从《菊花》一文可以看出古人对菊花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过程?44.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叙述事件的角度有什么特点?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什么?45. 请示与请求批准函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六、简析题:本大题共40分。
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8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 这几句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6分)(2) 这几句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分)47.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8分)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中,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
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
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1) 第一自然段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刻画竹楼的? (2分)(2) 第二自然段详写作者的经历,其作用是什么? (3分)(3) 上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3分)48.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8分)文章的‚不通‛有多种,最厉害的是上气不接下气,上段上句的意思没有交代清楚就搁起,下段下句的意思没有伏根就突然出现。
顺着意思的自然生发,脉络必有衔接,不致有脱节断气的毛病,而且意思可以融贯,不致有前后矛盾的毛病。
打自己耳光,是文章最大的弱点。
章实斋在韩退之《送孟东野序》里挑出过一个很好的例。
上文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下文接着说‚伊尹鸣商,周公鸣周‛,伊尹、周公并非不得其平。
这是自相矛盾,下文意思不是从上文意思很逻辑地生发出来。
(1)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2) 章实斋认为韩退之的文章存在什么瑕疵?在这段话中,作者认为写好文章应该做到什么?(4分)(3) 上文提到的“章实斋”是哪个朝代的人?(2分)49.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8分)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我已不孝。
平日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他。
不如趁今日结束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来勒死。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
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
今日越发要他死了,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如一同死了,在阴司里也得个依靠。
‛说毕,抱住宝玉放声大哭起来。
(1) 这段文字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描写人物的? (3分)(2) 这段文字显示出贾政和宝玉的对立,其实质是什么? (2分)(3) 这段文字反映出王夫人怎样复杂的内心世界? (3分)50.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8分)音乐的灵魂我们身边不乏有各式的音乐,在体魄健全的人看来,音乐不外是装点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人性的张扬,甚至是一种招徕。
电视画面上那个弱智的周舟,生活近乎难以自理,一旦握起指挥棒,悠扬的乐声随即流淌在棒端,那份怡然自得的神韵,着实让人回味不已。
我无法回答是什么力量,使他变得如此的睿智。
我也无法解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那个刚出了一盘《光明随想》CD唱片的盲人金元辉,是如何在黑暗的世界里娴熟地演奏钢琴,而且极为出神入化。
于是,我便认为是音乐走进了他们的心灵,音乐是有灵魂的。
音乐创造了无数的大家,海顿、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施特劳斯、马勒、勋伯格。
他们的光辉至今照耀在欧洲大地,照耀在人类的浩宇。
多瑙河上的帆船、阿尔卑斯山下的牧场,无一处不传响着大师们创造的经典。
美丽的俄罗斯大地上到处可见柴科夫斯基音乐中飞翔的天鹅和一泻如洗的天鹅湖。
音乐是有灵魂的。
音乐刻画着人类灵魂的普遍状态。
‚是以师旷觇风于盛衰,季札鉴微于兴废,精之至也。
夫乐本心术,故响浃肌髓。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师旷季札能从乐调里看出各诸侯国的兴亡,是师旷季札聪慧?非也。
刘勰说得好,音乐本来是用以表达人的心情的,所以它可以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
难怪人们听到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天真的‚鳟鱼‛被渔夫欺骗,捉到了岸上,仿佛也看到自由与桎梏,无邪与欺骗,天真与狡诈,命运的作弄与挣扎。
‚鳟鱼‛的命运,有时不也就是人类的命运吗?音乐使人陷入哲学的深思。
我惊诧于音乐的力量,它隐藏在人类精神家园的深处。
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能触摸到它,‚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列子〃汤问》)伯牙、钟子期算是历史上知音的最佳代言人,是音乐沟通了两个本不相干的生命个体。
人的灵魂深处栖息着音乐的灵魂,音乐的灵魂维系着人类的灵魂。
汉代司马迁曾断言:‚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音乐‚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的灵性穿透时空,人类搭乘航天飞机飞越外星球,人类把地球与外星人沟通的媒介交给了音乐,也许只有音乐才是地球人最好的表达方式。
有谁能诠释尽音乐,又有谁能读尽音乐。
音乐犹如幽灵,钟情于每一个热爱它的人。
音乐没有高贵和浅陋,贝多芬的悲怆,莫扎特的高贵,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和凄苦……音乐根植于全人类,它寄予着人类的思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人们用音乐来表达民族精神。
西方会因有莫扎特的钢琴曲而自豪,东方也会因为有刘天华的二胡而欣慰;西方会因有《马赛曲》而热血沸腾,东方也会因《义勇军进行曲》将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
透过音乐,我们即可窥见一个民族的全部精神力量。
即使跨越千山万水,飘扬过海,音乐最终极的能量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