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无烟日板报内容
标题:世界无烟日倡导无烟生活,呵护健康未来
主要内容:
1. 介绍世界无烟日的背景:每年的5月31日,全球范围内举行的世界无烟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并倡导无烟环境和无烟生活方式。
2. 吸烟危害的介绍:吸烟是公认的健康杀手,烟草烟雾中含有上千种有害物质,其中
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等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
吸烟不仅对吸烟者本人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被动吸烟者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 无烟环境的重要性:无烟环境是指公共场所、办公场所、室内和室外空间等不受二
手烟污染的地方。
创造无烟环境能够保护非吸烟者的健康,减少吸烟者的诱惑,并且
提高公众意识,呼吁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无烟环境的建设中。
4. 倡导无烟生活方式:社会各界应积极倡导无烟生活方式,包括吸烟者自觉戒烟,不
吸烟者坚持不吸烟,并与吸烟者友好沟通,劝说戒烟。
同时,媒体、学校、家庭等各
个方面也应加强相关教育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吸烟的危害,从而形成无烟生活
的潮流。
5. 世界无烟日的活动:介绍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和举办的相关活动,包括宣传展览、公众演讲、健康跑步等。
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传播无烟理念,呼吁更多人加
入到无烟生活的行列中,并向吸烟者提供戒烟支持和帮助。
结语:倡导无烟生活是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无烟环境和无烟生活方式的推广需
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呵护健康未来,为创造无烟环境而努
力奋斗!。
世界无烟日(World No Tobacco Day)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宣传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推动各国采取措施控烟,促进公众健康。
自1987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各国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呼吁人们远离烟草,拒绝吸烟。
烟草使用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吸烟与多种致命疾病密切相关,包括肺癌、心脏病、中风、呼吸系统疾病等。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其中有数十万人是因 passsive smoking (二手烟)而患病甚至死亡。
因此,控烟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共同为无烟世界而奋斗。
2024年的世界无烟日主题为“烟草和心脏疾病”,旨在强调吸烟与心脏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醒人们远离烟草,保护心脏健康。
据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导致心脏病发作、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而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并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为了宣传世界无烟日,让更多人了解烟草危害,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各国和地区都会组织各种活动和宣传。
首先,各级政府和卫生机构可以通过媒体发布相关信息,制作宣传海报、手册等宣传资料,帮助公众了解烟草危害以及戒烟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讲座、健康体检等活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其次,学校和社区也可以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如举办主题班会、校园宣传活动等,让学生和社区居民了解吸烟对心脏健康的危害,并鼓励他们远离烟草、拒绝吸烟。
此外,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可以积极参与世界无烟日的宣传活动,如组织戒烟活动、举办健康讲座等,倡导员工和社会公众关注烟草危害,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总之,世界无烟日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促进全球控烟工作的开展。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建设一个健康、幸福的无烟世界,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健康的生活。
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一、烟草的危害每年有近600万人死于烟草疫情,其中500多万人是烟草使用者和前使用者;超过60万人是接触二手烟的非吸烟者。
吸烟者更容易感染某些传染病,如肺结核和肺炎。
烟草是世界上第二大死因。
烟草使用仅次于高血压病,是占死亡率63%的心脏病、中风、癌症和肺气肿一类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的最大诱发因素;烟草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占成人死亡率的十分之一(每年造成约600万人死亡)。
如果目前的吸烟模式继续下去,到2021年每年将造成约1000万人死亡。
今天吸烟的半数人,即大约6.5亿人,最终将因烟草而死亡。
没有任何消费品能像烟草一样,使如此众多的人口毫无必要地丧生。
20世纪,它夺去了1亿人的生命。
如再不采取行动,它将在21世纪使多达10亿人死于非命。
所有这些死亡本来完全可以防止。
吸烟不仅对吸烟者的健康有害,而且由于被动吸烟而影响周围其他人的健康。
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含有大量内毒素,可导致哮喘和支气管炎。
这种物质会严重影响被动吸烟者的呼吸健康。
二、戒烟的近期好处1.口感改善:戒烟后,舌头上的感觉神经恢复其原有的敏感性,能够充分品尝各种食物的味道。
2.口臭消除:吸烟者与他人谈话时,口中常会散发出一股令人厌恶的烟臭。
吸烟者早晨起床后,自己也往往感觉到嘴里不清爽,有异臭味。
戒烟后口臭便可颓然消除。
3.牙齿美白:焦黄和发黑的牙齿曾被视为吸烟者的象征。
戒烟后,牙齿上的烟垢会逐渐消退。
同时,由于口腔卫生的改善,各种口腔疾病已显著减少。
4.咳嗽痰液减少或停止:卷烟烟雾刺激呼吸道,妨碍纤毛的自洁功能,因而吸烟者大多咳嗽、痰多。
无烟日宣传资料世界无烟日(英语:World No Tobacco Day,或译世界无烟草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7年创立的,现在每年的5月31日就是世界无烟日。
关于世界无烟日的宣传资料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无烟日宣传资料,欢迎阅读了解!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肺气肿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吸烟者更易感染结核病和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 TOBACCO DAY) ,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WORLD NO TOBACCO DAY) 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开展无烟日活动旨在提醒世人吸烟有害健康,呼吁全世界吸烟者主动放弃吸烟,号召所有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整个国际社会一起行动,投身到反吸烟运动中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无烟草的环境。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吸烟每年使近600万人失去生命,如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800万,其中80%的死亡将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中国有超过3亿吸烟者,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大约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
如果烟草使用情况不下降,到2050年,我国与烟草相关的死亡人数将上涨至每年300万人。
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1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世界无烟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7年创立的,现在每年的5月31日就是世界无烟日。
第一个世界无烟日是1988年4月7日。
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的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
而每年皆会有一个中心主题,表示一个在该年在关于烟草和不吸烟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
世界各地都会为响应而在当日举办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
开展无烟日活动旨在提醒世人吸烟有害健康,呼吁全世界吸烟者主动放弃吸烟,号召所有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整个国际社会一起行动,投身到反吸烟运动中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无烟草的环境。
吸烟的六大误区1.“过滤嘴”香烟危害轻:虽然,过滤嘴香烟可以去除烟中的煤焦油,减少患肺癌的可能性,但其并不能排除吸入一氧化碳(这是导致心脏麻痹的主要毒素)。
且由于抽过滤嘴香烟比没有过滤嘴的香烟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必然吸入更多的一氧化碳。
抽过滤嘴香烟的人患心脏病的机会相对增加。
2.吸烟不影响服药:烟草中的化学物质能与许多药物的有效成分发生作用,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减弱治疗效果。
因此,服药期间不宜吸烟。
3.借烟消愁:心情不好时,吸烟会削弱人体免疫力,从而诱发一些慢性病的发生。
心情越是不好,越是过量吸烟,吸入的有害物质就越多,人体功能就受损越大,恶性循环。
4.雪茄烟安全:雪茄烟草比香烟烟草纯得多,烟雾在口腔内留存时深入血管的尼古丁和其他毒素浓度很大,所以,吸一支雪茄犹如吸一包烟。
5.吸烟提神:吸烟能够“提神”,是因为尼古丁被吸入8秒钟后即可到达脑部,初期会引起中枢神经的强烈兴奋,但随后出现抑制作用,此时人的体温下降,心跳减慢,同时吸入其它有毒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吸烟提神无异于饮鸠止渴。
6.吸烟减肥:尽管烟碱使机体中最大的产热“脏器”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能力亢进,提高全身代谢,从而引起体重减轻。
然而,烟草烟雾中有多种致癌物质,多种损伤心血管系统的物质,因此,吸烟减肥,得不偿失。
2023世界无烟日宣传短语篇一1、青烟长在,恶梦长随。
2、珍惜生命,远离香烟。
3、控烟你我一起来,健康城市更精彩。
4、清新环境你我帮,拒绝烟扰促健康。
5、校园禁烟,人人有责。
6、还人类一片清新,请丢掉手中的香烟。
7、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8、请警惕,有一个幽灵正四处游荡,用短暂的欢快换取生命,用廉价的的快感腐蚀健康,它的名字叫尼古丁!世界无烟,消灭尼古丁!9、燃烧的不仅是香烟,更是健康的指数。
飘散的不仅是烟雾,更是生命的长度。
世界无烟,拒绝“香”烟,愿您踏上健康之路!10、不吸烟、减少疾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1、与烟为舞,害人害己。
无烟生活,健康幸福。
12、摈弃吸烟坏习惯,选择低碳新生活。
13、勿以烟驱友,勿以烟回友。
14、控烟人人参与,清新家家受益。
15、为了健康,请注意一戒酒二戒色三戒怒四戒贪五戒痴六戒妄七戒狂,更重要的是,八戒你一定要记住:戒烟。
16、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
17、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
18、你说,哥点的不是烟叶是寂寞。
肺说,哥抽的不是烟草是尼古丁。
我说,哥吸的不是空气清新剂是二手烟!世界无烟快乐!19、明智的人,学会用金钱买健康,而不是用金钱买死亡。
20、远离烟草,关爱生命。
世界无烟日宣传篇二1、少一支灰色的烟,多一片蓝色的天。
2、烟雾缭绕在身旁,肺癌细菌积胸膛,脸色暗沉又发黄,骨瘦如柴鬓如霜,浑身烟草染服装,世界无烟日,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再吸烟了。
3、香烟进肺,烧心烧肺,不如茶水,养心养胃,学会生活,健康才对,对别人说,吸烟不会,关心自己,关爱周围。
世界无烟日,每天不吸烟,祝你好作为!4、当两指尖的烟恋上唇,不是戒不掉尼古丁,是戒不掉那成瘾的习惯;当烟雾飘散袅袅升天,不是动人的舞蹈,是健康离你越来越远;当闭目享受那“美妙”的瞬间,不是身心愉悦的体验,是污染环境危害旁人的隐患。
世界无烟日,远离香烟,快乐健康每一天!5、生命与烟草的对抗6、烟肺混搭不寻常,吞云吐雾乐无双;不利家人不利己,为过烟瘾损健康;香烟有价情无价,如此下去身体跨;浪费金钱感情伤,戒掉香烟又何妨。
最新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通用9篇)2021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世界无烟日的由来篇一被动吸烟即俗称的“吸二手烟”,不吸烟者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者定为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或“间接吸烟”。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烟雾,因而成为被动吸烟者。
当吸烟危害吸烟者本身健康的同时,二手烟也影响非吸烟者。
除了刺激眼、鼻和咽喉外,它也会明显地增加非吸烟者患上肺癌和心脏疾病的机会,以及其它如呼吸疾病等等,严重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能够完全避免二手烟的办法有,比如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k-smoker办法,他是模拟传统抽烟过程,能够避免二手烟的。
公众认知不足尽管谁都会说“吸烟有害健康”,但我国男性吸烟率依旧居高不下,女性吸烟率也正逐年上升。
而民众对二手烟有害的知晓程度也不容乐观,很多人依旧持有“只要我自己不吸烟,就能够远离烟草危害”的错误观点。
2010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仅有一半的被调查者知道二手烟能够对肺部健康造成损害;仅有不到三成的人群了解二手烟可引起成人心脏病。
二手烟危害知晓率在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群中尤其低,例如小学及以下程度者对二手烟可引起成人心脏病、肺癌、儿童肺部疾病的知晓率仅为12.5%。
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40%以上人口所生活的国家没有阻止使用误导性和欺骗性包装用语—— “薄荷型”、“清淡型”或是“低焦油”。
实际上,以上这些没有一个意味着健康风险有任何的减少。
而正是这些误导性用语,反而成功欺骗了不少“知识分子”。
2010年的调查发现,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民众有接近一半认为“低焦油”烟草危害更小,而医务人员中错误认识的比例竟然高于50%。
患癌几率专家指出,每日和吸烟者在一起呆上15分钟以上,吸“二手烟”者的危害便等同于吸烟者。
肺癌患者有75%因素最后追究到吸烟上。
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这种基因使人在胚胎时期能够生长,但其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停止起作用,否则人就容易得癌,而吸烟可以使得这种基因再次开始起作用导致癌症。
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篇一: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 5.31 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一、烟草的危害每年有将近600万人死于烟草流行,其中:500多万人为使用者和前使用者;60多万人为接触二手烟草烟雾的非吸烟者。
吸烟者更易感染某些传染病,例如结核病和肺炎; 烟草是世界上第二大死因。
烟草使用仅次于高血压病,是占死亡率63%的心脏病、中风、癌症和肺气肿一类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的最大诱发因素;烟草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占成人死亡率的十分之一(每年造成约600万人死亡)。
如果目前的吸烟模式继续下去,到2020年每年将造成约1000万人死亡。
今天吸烟的半数人,即大约6.5亿人,最终将因烟草而死亡。
没有任何消费品能像烟草一样,使如此众多的人口毫无必要地丧生。
20世纪,它夺去了1亿人的生命。
如再不采取行动,它将在21世纪使多达10亿人死于非命。
所有这些死亡本来完全可以防止。
吸烟危害的不仅仅是吸烟者本人的健康,周围的其他人也会因被动吸烟而影响身体健康。
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能够导致哮喘和支气管炎的内毒素,这种物质会严重影响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健康。
二、戒烟的近期好处 1.味觉改善:戒烟后舌头上的感觉神经恢复了原有的敏感性,能充分品尝到各种食物的风味。
2.口臭消除:吸烟者与他人谈话时,口中常会散发出一股令人厌恶的烟臭。
吸烟者早晨起床后,自己也往往感觉到嘴里不清爽,有异臭味。
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大全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或译世界无烟草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
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世界无烟日的意义世界无烟日的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
而每年皆会有一个中心主题,表示一个在该年在关于烟草和不吸烟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
世界各地都会为响应而在当日举办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
世界无烟日“禁售香烟”XX年前后,中国杭州等城市曾推出在“世界无烟日”当天禁售烟草的活动,鞍山等地也曾有此尝试,但尚未纳入地方法规,且形式意义重于实际意义。
XX年3月27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专家建议稿)要求烟草制品销售者停止售烟一天。
同时,北京市和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应当开展对“世界无烟日”停止售烟的宣传,并且加强对烟草制品销售者在“世界无烟日”停止售烟的监督。
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吸烟的危害
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
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
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
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
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
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
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将达到1000万。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
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
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
目前全球有13亿烟民,其中9亿人在发展中国家。
吸烟者的人数,特别是青少年烟民的数量越来越多。
中国约有3.5亿吸烟者。
2002年,中国男性吸烟率为66%,女性吸烟率为3.08%。
中国烟民正趋于低龄化,青少年吸烟人数高达5000万。
烟草问题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2003年5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公约》要求各国至少应该以法律形式禁止误导性的烟草广告,禁止或限制烟草商赞助的国际活动和烟草促销活动,镇压烟草走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在香烟盒上用30%至50%的面积标明“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使用“低焦油”、“清淡型”之类欺骗性词语。
全世界每年死于吸烟及其相关疾病的人数达490万。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
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
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
据《光明日报》2003年12月12日报道,全球11亿烟民中,中国有3.5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达31.1%。
目前全球吸烟人数约为11亿,估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亿至17亿。
现在每年死于吸烟及其相关疾病的人数达490万,每年支出的医疗费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
烟草造成人的死亡和人患疾病的数量有据可查,但是它在导致贫困增长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全世界有75%的吸烟者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用于购买香烟的家庭开支通常非常高,浪费了本该用于营养、教育等必须开支的有限家庭资源。
烟草种植还危害环境。
烟草作物攫取土壤营养,所使用的化肥和杀虫剂造成污染,烤烟需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等。
最新研究表明,各烟草种植国近5%的森林砍伐与烟草加工有关。
对青少年的危害
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
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
据美国25个州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
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00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
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吸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
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历年主题
1988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1989年:妇女与烟草;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1992年:工作场所不吸烟;1993年: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1994年;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1995年:烟草与经济;1996年:无烟的文体活动;1997年: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1998年: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1999年:戒烟。
口号是“放弃香烟” ;2000年: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口号“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01年: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2002年: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2003年: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2004年:控制吸烟,减少贫困;2004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第十七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的然而又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
目前全球共有11亿吸烟者,每年导致近500万例可以预防的死亡。
WHO 强调指出,全球烟草种植、加工和消费消耗了自然资源,加剧了贫困。
;2005年:卫生工作者与控烟;2006年:烟草吞噬生命;2007年:创建无烟环境,旨在提醒公众认识烟草烟雾对被动吸烟者和环境的危害;2008年:无烟青少年[口号: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2009年:烟草健康警示。
[口号:“图形警示揭露烟害真相”;2010年:性别与烟草——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