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同步练习-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6
游园【皂罗袍】习题及解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题型:【文学常识】【选择题】【简答题】【原曲翻译】1、【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译文:莺的悠扬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站在一个又小又深的院子里,我觉得整个地方都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春天。
琼脂的香味被烧掉了,未完成的针线活被扔到一边。
你为什么比去年更关心和向往春天?2、【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得彩云偏。
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译文:长长的流光溢彩的丝绸吹进了宁静而孤独的庭院。
随着晴朗的丝绸的到来,春天像纱线一样悠闲地来到杜丽娘的眼前。
过了一会儿,我头上的装饰品收拾好了。
出乎意料的是,我的半张脸被镜子偷偷地照了进来,这让我躲开了,扭动了我美丽的卷发。
我们怎么能从闺房里出来把它暴露出来?3、【醉扶归】"你道是翠生生出落的裙衫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译文:你说我穿着一条深红色的裙子,戴着一个戴着珠宝扣的花饰发夹,有多聪明。
爱美是我的天性。
正是这个美丽的春天无人欣赏。
杜丽娘虽有沉鱼落雁、羞花合月之美,谁能欣赏青春之美?4、【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萃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译文:没有人欣赏这样美丽的春花,他们都为枯井付出了代价。
在这样美丽的春天,我们怎么能度过宝贵的时光呢?什么样的人有愉快的事情?雕梁画栋,楼阁彩绘,亭台楼阁飞扬,碧瓦亭台楼阁如云,如灿烂绚丽,春风暖暖,带着细雨,浩瀚的泉水漂浮着彩绘船,封建父母们看到这美丽的泉水,实在是太卑微了!5、【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蘪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它春光怎占的先。
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园。
”译文:青山披红杜鹃花,茶摊外的晚春纱如烟云。
【新教材】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XXX《游园(【皂罗袍】)》教学设计《游园(【皂罗袍】)》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文诵读中的一篇,研究重点是剧本的阅读与欣赏,以开阔视野,培养初步欣赏剧本的能力。
《游园》是明清传奇,可与学生已学过的元杂剧《窦娥冤》作不同体裁的语言风格的对比阅读,欣赏《牡丹亭》独特的“诗化的戏剧语言”。
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戏曲的了解,培养阅读古代戏曲的兴趣,《游园》中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让学生在欣赏中研究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一、教学目标:A.了解XXX及其《牡丹亭》B.品味戏曲语言,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C.研究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反复诵读,体会唱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感受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在诵读时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培养对作品的意境分析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XXX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1.重点:培养学生观赏现代戏曲的能力。
2.难点:从语言中揣摩人物性格,体会人性中的两面:自然人和社会人。
预是培养学生自主进修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预的重要性,并举行方法的指导:利用学校、社区的藏书楼,大概上网查阅。
此外,教师对预的内容可作一些提示:如戏剧的一些基本实际知识,作者情况,创作情况,作者对剧本的看法,别人写的剧评等等。
XXX《游园·皂罗袍》1、导入《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XXX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万紫千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XXX听了,倒也十分感伤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一、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年我制作舞台剧《游园惊梦》,在岛内住了半年,那是我逗留最长的一次,陪伴明姐的时间当然比较多些,但是一旦《游园惊梦》开始动工,我又忙得___________,在外奔走了;偶尔我也在家吃晚饭,饭后到明姐房中跟她一同分享她一天中最快乐的一刻——看电视连续剧。
明姐是一个十足的“香帅”迷,《楚留香》的每一段情节,她都记得清清楚楚,___________,有几节我漏看了,她便替我补起来,把楚留香跟石观音及无花和尚斗法的情景讲给我听,讲得___________。
如果看电视有千万种害处,我还是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快乐不少。
每天晚上,明姐都会从七、八点看到十一点最后报完新闻为止。
如果没有电视,我无法想像明姐那些年如何能捱过漫漫长夜。
白天明姐跟着罗婆婆做家务,从收拾房间到洗衣扫地,罗婆婆年事已高,跟明姐两人互相扶持,分工合作,把个家勉强撑起。
到了晚上,两人便到明姐房间,一同观赏电视,明姐看得___________,而罗婆婆坐在一旁,早已垂首睡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身不由己巨细无遗头头是道聚精会神B.身不由己事无巨细娓娓道来聚精会神C.淋漓尽致事无巨细头头是道一丝不苟D.淋漓尽致巨细无遗娓娓道来一丝不苟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看电视有千万种害处,我就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快乐不少B.看电视纵有千万种害处,我还是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带来不少快乐C.如果看电视有千万种害处,我应该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带来不少快乐D.看电视纵有千万种害处,我还是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快乐不少3.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统编版必修下册语文游园【皂罗袍】课后练习(一)阅读《牡丹亭’游园》六支曲子,完成下面的问题[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嗽,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思考并回答:1. “梦回莺蟋,乱煞年光遍"这句写景之外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2.你觉得杜丽娘游园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从哪些语句和字词可看出来?[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而,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思考并回答:1.写春光、春意,作者为什么要从这不被人注意的晴丝写起?2.本段对人物的动作有非常细致地描写,请找出这些动词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弱。
思考并回答:1.怎么理解“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2,“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这一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对于表现主人公的心情有什么作用?[皂罗袍]原来姓:紫婿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思考并回答:1.这段文字历来广被吟咏,你认为美在何处?2.合唱的形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对刻画杜丽娘形象有何作用?[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藤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听听莺歌溜的圆。
思考并回答:L杜丽娘的感伤情绪,在第五支描写赏花的曲子[好姐姐]中,又有所发展。
这支曲子提到了三种花,有何含义?[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思考并回答:1.赏罢明媚春光,杜丽娘的心情如何?《游园》同步练习(一)参考答案[绕池游]“梦回莺噌,乱煞年光遍"这句写景之外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这句话不止写景,从“乱煞”可看出本曲不仅有热闹的春光,还流露出杜丽娘心绪的烦乱,景中有情。
游园【皂罗袍】汤显祖同步练习及答案游园【皂罗袍】同步习题及解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题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一)文学常识填空:1、汤显祖,()代()作家。
字义仍,号(),又号若士,别署(),江西临川人。
2、汤显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戏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叫《》,和《邯郸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叫()。
3、《牡丹亭》一共()出,写杜丽娘与()的爱情故事。
其中不少情节取自话本《》。
整个剧本流露出()的思想倾向和()的艺术手法。
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集思广益鞭长莫及夙兴夜寐敛声屏气B.变本加厉秣马厉兵良莠不齐再接再厉C.各行其是枉费心机焕然一新闲情逸致D.刻不容缓欢心鼓舞迫不及待良晨美景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牡丹亭惊梦》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曲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是历来的名曲,简直可与唐诗宋词的名作相媲美。
②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③四十年后再到母校,他的记忆被激活了,许多人和事又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④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提出疑问,可刘老师却说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的问题。
A.传诵品位淡泊质疑B.传诵品位淡薄置疑C.传颂品味淡薄置疑D.传颂品味淡泊质疑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幅剪纸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可是个细致的手工活儿,手稍一哆嗦,就可能。
虽说难,但学生们乐此不疲,最后终于开心地向我秀出剪得千奇百怪的蝴蝶。
②十年,有人漂洋过海,定居国外,他却选择抛下一切,执意回国;十年,有人安于现状,乐享生活,他却心无旁骛,埋头研发;十年,有人,退居一隅,而他却执意进取,愈战愈勇。
③报复性涨价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高投机性的本质特点,这几乎已经伴随着调控全过程,并一次次使得调控成果,毁于一旦。
A.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功败垂成B.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功败垂成C.功败垂成前功尽弃半途而废 D.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半途而废4. 下列句子文学常识表述正确,且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静女》中写男子找不到女子时的焦急神态的句子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是: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4、《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蹰.5、《静女》中,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6、《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7、《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一副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的句子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8、《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9、《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0、《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11、《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12、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4、李煜《虞美人》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5、《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游园(【皂罗袍】)》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嗤.(ch ī)笑 朔.(shuò)风 憎.(zèng)恶 自顾不暇.(xiá)B. 瓜瓤.(ráng) 熹.(x ī)微胸襟.(jìn) 逸兴遄.(chuán)飞C. 迁徙.(x ǐ) 陨.(y ǔn)首付梓.(z ǐ) 真知灼.(zhuó)见D. 接榫.(s ǔn) 拱券.(xuàn) 恍.(hu ǎng)惚 条条框.(ku āng)框 【答案】C【解析】A 项,憎z ēngj īnku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桀獒 颓圮 酣眠 秋毫不犯 B .沉淀 绵密 困窘 囫囵吞枣 C .罪愆 谄媚 酒馔 字正腔园 D .征戍 锤练 嚣张 咄咄逼人 【答案】B【解析】A 项,獒—骜,C 项,园—圆,D 项,练—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这个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__________很高。
(2)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必将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____________。
(3)经验告诉他,试验进行到这个时候,__________需要头脑清醒和思考冷静。
A .品位 厚此薄彼 分外 B .品味 厚此薄彼 格外 C .品味 顾此失彼 分外 D .品位 顾此失彼 格外 【答案】D【解析】(1)“品位”:档次、格调。
“品味”:①尝试滋味。
②仔细体会。
③(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2)“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
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
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3)“分外”与“格外”:二者都有“特别突出”的意思,都是副词。
“分外”只修饰形容词和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用于修饰一般动词。
“格外”是说程度高,超乎寻常,有时含有“更加”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湖州生态旅游区建起了十公里长的绿色长廊,漫步其间,有曲径通幽、如临仙境的感觉。
B .在语文教学中,于漪老师倡导人文性,但她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课可以离开语言文字。
C .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吊兰及微型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几、案头或仿古架处较合适。
D .唐教授为国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理论化学教学、科研的骨干,五十多名硕士生和研究生。
【答案】A【解析】B 项,误用双重否定;C 项,杂糅,“最好”和“较合适”删去一处。
D 项“骨干”“硕士生”“研究生”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 .③①②④⑥⑤B .①③②④⑥⑤C .③①④⑥⑤②D .①③④⑥⑤② 【答案】C【解析】③句是全段的话题,包含了“意境”与“意象”两个方面,且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句紧承③句,前半句是对“境生于象”的说明,后半句是对“超乎象”的说明。
④句承①句中的“意象……是材料”与“意境……是升华”用比喻使之形象化。
⑥句承④句的比喻,⑤句承⑥句的“千姿百态”,⑥⑤两句同时回应③句揭示两者关系。
②句是对前文的总结,“这”指代前面的内容。
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胡贸棺记 (明)唐顺之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
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①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子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充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既披阅点窜②竟,则以付贸,使裁焉。
始或篇而离之,或句而离之,甚者或字而离之。
其既也,篇而联之,句而联之,又字而联之。
或联而复离,离而复联。
错综经纬③,要于各归其类而止。
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
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
余之于书,能及古人蚕丝牛毛④之万一,而贸所为,则蚕丝牛毛事也。
贸平生无他嗜好,而独好酒。
佣书所得,钱无少多,皆尽于酒。
所佣书家,不问佣钱,必问:“酒能厌否?”贸无妻与子,佣书数十年,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其颛⑤若此,宜其天窍⑥之亦有所发也。
予年近五十,兀兀如病僧,益知捐书之乐,视向所谓披阅点窜若雠我者。
盖始以为甘而味之者也甚深,则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其势然也。
余既不复有所披阅点窜,贸虽尚以佣书糊口诸士人家,而其精技亦虚闲而无所用。
然则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此余与贸之相与,始终可以莞然而一笑者也。
予既不复有披阅点窜,世事又已一切无所与,则置二杉棺以待长休。
贸无妻与子,无一钱之.畜,死而有棺无棺不可知。
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而书此以为之券云。
呜呼,百余年后,其或行于世,而又或偶有好之者,慨然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则余之勤因以不没,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
余之书此,亦以还功.于贸也。
虽然,余既以披阅点窜为雠,而岂欲后人又以披阅点窜知余也哉。
注:①锥书:连缀编排。
②点窜:修整字句;润饰。
③错综经纬:纵横交错,规划结构。
④蚕丝牛毛:喻多而细密。
⑤颛:同“专”。
⑥天窍:天生的悟性。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不自揆.揆:度量、揣度B .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 绝:断绝、摒弃C .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遇:对待、对付D .亦以还功.于贸也 功:功劳、功绩 【答案】C【解析】C 项,遇:遭受、遇到。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①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 .①而.独能为此 ②天柱高而.北辰远C .①无一钱之.畜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 .①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 ②其.人居远未来 【答案】D【解析】A 项,①连词,来、用来;②介词,因为。
B 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并列。
C 项,①结构助词,的(或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D 项,指示代词,那。
8.下列句子全都是作者写作此记的缘由的一项是( ) ①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②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 ③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④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⑤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⑥贸乃无以自见A.①③⑤ B.②④⑥C.②③⑤ D.③④⑥【答案】C【解析】理解此题要从把握文意入手,《胡贸棺记》写作的直接原因是为了交待为什么要为胡贸买棺材,而买棺材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特殊关系,形成特殊关系的原因是胡贸有特殊能力,“我”不能让时光的流逝使胡贸不为人知。
此外为胡贸买棺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胡贸嗜酒如命,“无一钱之畜”。
所以②③⑤⑥都是作记的缘由。
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即使是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工作。
(2)没有一间房可以安身,沉醉于酒中,其他事一概不过问。
(3)胡贸却没有办法表现自己,这样我就独占了胡贸的功劳。
参考译文:书佣胡贸,龙游人,他的父亲和哥哥以前都是书商。
胡贸年轻时缺少资金,不能做书生意,而凭借擅长联缀编排书籍的(手艺)往来于各个书店和读书人家(谋生)。
我自不量力,曾经把《左传》和历代各种史书以及著名文学家汗牛充栋的作品,稍加删削编排,来追求文字简略。
展卷阅读修改完毕,就把底稿交给胡贸,让他裁定。
最初,他将有些文章一篇一篇拆开,有些文章中的文句一句一句拆开,甚至将有些文句中的字一字一字拆开。
拆分完后,又一篇篇重新联接起来,一句句重新联接起来,一字字重新联接起来。
有时候,联接好了又重新拆开,拆开后再重新联接。
纵横交错,规划结构,总之要让所有的文章各归其类而已。
这样的工作很杂乱很琐碎,不只是其他的书佣常常无从下手,即使是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工作。
胡贸对于文章的内容不很理解通晓,却独能做这种删削编排的工作,大概是他天生的悟性使他能够这样吧。
我对于书(所做之事)比不上古人用心细密的万分之一,而胡贸所做的事,就是一件用心细密的事。
胡贸平时没有其他的嗜好,单单嗜好喝酒。
佣书所得的报酬,不论多少,全部用在喝酒上。
对雇佣他的书家,不问佣金是多少,但一定会问:“酒能喝足吗?”胡贸没有妻子儿女,为人佣书几十年,没有一间房可以安身,除了喜欢喝酒,他事一概不过问。
他处事如此专一,很适合他天生悟性的开发。
我年近五十,痴痴呆呆像个病僧,更懂得放下一切书不读的快乐,检视向来所做的披阅点纂的书籍,就像看到仇敌一样。
大概当年认为甘甜而体味很深的事,到了后来就觉得痛苦而断绝它也必然更决绝,情势上一定是这样。
我已经不再做点纂的工作,胡贸虽然还以佣书为业谋食于诸士家中,但他精湛的技艺也虚闲而无所用。
这样看来,古人所说的不能自己成才的情况,难道仅仅只是士人不遭遇时世才会如此吗!这恰恰是我和胡贸相交始终可以莞尔一笑的原因。
不再有披阅点纂之事,又不再参与一切世事,就置办二具杉木棺材等待大限的到来。
胡贸没有妻子儿女,没有一文钱的积存,死后有没有棺材也不可知。
想到他为我做事很长时间,也把一具棺材赐予他,且写下这篇记作为凭证。
唉,百年之后,那些书或许还在世上流行,又或许偶然有喜爱这些书的人,感慨这些书进而追念那过去删削编排这书的人,那么我的勤劳固然因此而不被埋没,胡贸却没有办法表现自己,这样我就独占了胡贸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