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统筹力度 夯实三农基础——全面解读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 格式:pdf
- 大小:377.56 KB
- 文档页数:2
解读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郭晓鸣1. 主线:全力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今年一号文件强调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凸显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主线。
从2002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在调整城乡关系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从现实来看,城乡差距仍表现出扩大趋势,究其原因,既有诸多旧矛盾的累积,也有大量新问题的产生,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城乡之间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所扩大。
在此背景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就必须强调以始终不渝地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发展根本。
正因如此,一号文件强调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向纵深发展。
一是要求在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将农村土地制度突破从政策层面提升到法律规范层面,这将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土地要素充分合理流动,确保农民的土地利益。
二是强调破解农村融资困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流向三农,提出要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这对缓解当前资金要素继续单向流出农村、农村金融抑制依然严重等矛盾,无疑将产生积极作用。
三是提出要创新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以中小城市为重点更有效地融入城市化过程。
通过更大力度的政策调整和突破,促进城乡之间土地要素、资金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更加均衡地分布。
构建更加合理的城乡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目标,是一号文件贯穿始终的主线,这也必将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机制。
当然,城乡要素对流机制的构建将面临制度创新和利益调整的艰巨任务,同时,不可能在短期内一举突破。
总的来说,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值得期盼,但仍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2. 重点:更加关注农村民生中国30多年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必须确保将农民作为真正的利益主体,使其充分分享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解读(2010.3.14)主持人: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是田园。
新世纪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表了。
可以说年前发表的一号文件,是对我们农民朋友最好的一份新春贺礼。
此前连续6个一号文件,年年有新政策,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开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难得的好局面。
今年的一号文件又有哪些新亮点?“三农”工作又有哪些新举措?9亿农民又将得到哪些新实惠?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间奏乐)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建华书记做客我们的演播间。
陈书记,您好!专家:田园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主持人:陈书记,从2004到2009年,中央已连续出台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了。
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您看这几年啊,农业税免了,补贴年年增加,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我们的农村形势可以说是持续向好。
那在这种情况下,第七个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相较于前6年的一号文件来说,是出于怎样的背景去考虑的呢?专家:这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体现,成了社会关注“三农”政策的风向标。
前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很高的含金量,对指导农业农村工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去年,我国虽然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再获丰收,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转移就业稳步增加,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社会安定和谐,这也是近几年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结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三农形势明显好于预期的背景下产生的,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者:来源:《农家参谋》2010年第01期目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出一个新信息:2010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确定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一主题。
新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此话题进行了全面解读和分析。
夯实农业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任务“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韩长赋开门见山地说,“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贯要求,抓住了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指明了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的根本方向。
”今年55岁的韩长赋长期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系统地研究过土地制度、农民工问题、小城镇建设等方面问题,对农业农村情况十分熟悉。
韩长赋说,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正处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夯实农业基础,要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推进。
同时,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差别,促进城乡和谐稳定,必须夯实农业基础。
2009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预计全年粮食产量为10600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实际增长6%以上。
同时,油料、同艺等作物稳定发展,畜牧业趋稳向好,渔业持续稳定发展,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农垦经济和乡镇企业较快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
但同时,韩长赋表示,虽然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未来挑战更加严峻。
耕地、水等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务农劳动者素质不高;农业投入缺口仍然较大。
这些情况说明,夯实农业基础任务十分艰巨,要求非常紧迫。
夯实农业基础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韩长赋认为,夯实农业基础,涉及面很广,要做的工作很多,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尤其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20大看点2010年2月8日中国农产品加工网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连续第七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文件共五大类27条,五大类中有两条涉及城乡问题。
五大类为:一、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二、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四、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四、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7条的主要内容是:1.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3.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4.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5.大力开拓农村市场;6.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7.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8.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9.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10.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11.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12.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13.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14.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15.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16.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17.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18.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9.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20.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21.积极推进林业改革;22.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23.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24.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25.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26.进一步完善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27.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今年的一号文件看点新点很多,特总结出以下二十条:1.惠农资金要继续增加,要达到8000多亿?文件规定: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
11届高考备考: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云南宋燚【焦点直击】2010年12月21日-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2010年是“三农”工作历尽艰辛、砥砺奋进、再创佳绩的一年。
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积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拓宽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
会议强调,明年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奋力夺取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新胜利。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战略思想,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加快水利发展,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
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等农业农村工作任务。
【教材与时政】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问题和粮食问题,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我国耕地少,人口众多,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和国际市场的压力等实际状况使得农业农村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现实,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过去取得的成就以及明年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任务,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立足于我国国情的表现。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有利于指导人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会议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
这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思想,增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指导作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3.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背景资料: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
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审议了会议文件,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
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
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
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有了新突破,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会议指出,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
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2010年是改革开放31周年,当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回眸时看到,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第7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
在这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30年来农村改革高潮迭起。
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十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
1982—1986: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
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不研究农村改革,不能不知道一个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是指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份文件。
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深地印在亿万中国农民的心坎。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文件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要求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文件使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