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陶瓷基础训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陶艺造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陶艺造型中,以下哪个不是基本的成型方法?A. 手捏成型B. 拉坯成型C. 压模成型D. 雕刻成型答案:D2. 制作陶艺时,以下哪种材料不是常用的陶土?A. 高岭土B. 瓷土C. 石膏D. 紫砂土答案:C3. 陶艺作品在烧制前需要进行的步骤是?A. 干燥B. 打磨C. 上釉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装饰技法?A. 彩绘B. 浮雕C. 镶嵌D. 雕刻答案:D5. 陶艺作品在烧制过程中,以下哪个温度范围不是烧制温度?A. 800℃-1000℃B. 1000℃-1200℃C. 1200℃-1400℃D. 1600℃-1800℃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陶艺造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A. 陶土的选择B. 烧制的温度C. 造型的设计D. 装饰的技法答案:ABCD7. 陶艺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必要的?A. 揉泥B. 制作C. 干燥D. 烧制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是陶艺作品的常见釉色?A. 青釉B. 白釉C. 黄釉D. 黑釉答案:ABCD9. 陶艺作品在烧制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A. 变形B. 裂纹C. 气泡D. 颜色不均答案:ABCD10.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A. 釉下彩绘B. 釉上彩绘C. 浮雕D. 镶嵌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陶艺作品的烧制温度越高,作品越坚固。
(对)12. 陶土的干燥过程需要避免阳光直射。
(对)13. 陶艺作品在烧制前不需要上釉。
(错)14.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浮雕只能在作品表面进行。
(错)15.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影响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16. 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拉坯成型是唯一的成型方法。
(错)17. 陶艺作品在烧制后,不需要进行任何后续处理。
(错)18.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彩绘只能在釉下进行。
陶艺基础题目1、童年记忆2、花开时节陶艺基础的课程使我们享受在泥巴在手中随意成型的感觉,喜欢泥浆从指缝间流淌的遐想,留恋制陶时释放心情的过程,幻想烧窑时难以捉摸的窑变。
陶艺完全是手工制作成型,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对智力的开发也大有帮助。
陶艺基础是制作陶瓷过程中最简单的过程,也是我们陶艺启蒙的基础。
陶艺基础让我们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契合形态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
掌握这些基本技法我们就可以深入的学习其它的技法,陶艺的作品好环不在于其造价而在于其制作的技巧性,因为技巧性是陶艺创作的生命,技巧性的陶艺作品是使其作者载入史册的源泉。
陶艺的基础技法练习锻炼了我们对泥和水结合性能的掌握程度也是在考验我们的耐心及意志力。
第一周我们做了10个不同边长为10CM的正方块的泥板,在泥板上采用揉、搓、刻、画等不同手段在泥板上制作出不同的肌理,不同的肌理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及心里感受,在这个肌理的制作过程中也在锻炼我们对泥进行不同处理而呈现不同的效果,泥干到什么时候就可以做效果,在什么时间段对泥进行施加外力它又会有怎么样的形变?这些因数的考虑也在我们的实践操作中不断的周全,初步对泥及水结合的考虑为之后的泥片及泥条成型奠定了基础。
第二周,老师安排了我们用泥条成型的方法盘一个直径为20CM高为40CM 的圆柱形,听起来相比之前难度是加大了不少,因为盘到一定的高度,如果泥的湿度没控制好的话容易垮掉,形变程度也会很大,泥条上下没有压实的话也容易导致泥干后收缩而开裂。
经验不足的我们屡败屡战最后还是收获不少,真是不亏我们在运动期间和周末天天奋斗盘泥条的艰辛劳动的付出,真是考验我们的耐心,盘泥要一点一点的加不能急,不然功亏一篑。
最后一周就是做契合形态的泥条,这是在掌握好基本技法后自己可以进行随意的创作,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
陶艺基础课程结束啦,学了很多,也锻炼了我们的耐力,更磨砺出我们认真做事的意志力!。
大学陶艺课考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商朝C. 周朝D. 汉朝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陶艺的基本成型方法?A. 手捏成型B. 拉坯成型C. 铸造成型D. 泥板成型答案:C3. 釉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强度B. 提高美观C. 增加重量D. 增加硬度答案:B4. 陶艺作品的烧制温度通常是多少?A. 800-1000℃B. 1000-1200℃C. 1200-1400℃D. 1400℃以上答案:C5.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艺作品?A. 唐三彩B. 青铜器C. 景泰蓝D. 紫砂壶答案:A6.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彩绘B. 雕刻C. 镶嵌D. 抛光答案:D7. 陶艺中,釉下彩是指什么?A. 在釉料上绘画B. 在釉料下绘画C. 在陶土上绘画后再上釉D. 在陶土上绘画后再烧制答案:B8. 陶艺作品的干燥过程通常需要多长时间?A. 几小时B. 一天C. 一周D. 一个月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作品的烧制方法?A. 电窑烧制B. 柴窑烧制C. 气窑烧制D. 水窑烧制答案:D10. 陶艺作品的釉料通常需要在什么温度下烧制?A. 800℃以下B. 800-1000℃C. 1000-1200℃D. 1200℃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陶艺作品的成型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揉泥、成型、修整12.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______是指在陶器表面刻画出图案或文字。
答案:雕刻13.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______是指在高温下使陶土中的水分蒸发,使陶土硬化的过程。
答案:干燥14. 釉料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石英、长石、高岭土15.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______是指在烧制过程中控制窑内温度和气氛的过程。
中国陶瓷艺术基本知识学号:姓名:单选题:1.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
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
A、青釉器B、白釉器C、黑釉器D、灰釉器2. ()是汉代陶艺的一种创新,有黄、褐、绿等色,绿釉较为流行,熔点低只烧摄氏七百到八百度,必且可以薄薄的匀挂在胎上。
A、青釉陶B、铅釉陶C、彩釉陶D、黄釉陶3.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A、隋朝B、唐朝C、五代D、宋朝4.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
唐代最著名的窑为()和()。
A、钧窑和越窑B、汝窑和定窑C、越窑和邢窑D、哥窑和邢窑5.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
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唐三彩6. 下列关于白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唐代的白瓷制作讲究,胎土淘洗洁净,杂质少,个胎很细B、魏晋时时出现了最早的白瓷C、唐代时陶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分布局面D、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普及7. 越州窑,在越州烧造,故以为名。
以()为最佳,其质明纫如水、晶莹如玉。
A、青花瓷B、白瓷C、黑瓷D、青瓷8.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陶器,以()三色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A、黄、绿、红B、黄、青、红C、黄、青、白D、白、青、红9. 杜甫诗《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瓷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这首诗所咏的是()。
A、青花瓷B、白瓷C、黑瓷D、青瓷10. 南宋官窑青瓷,有粉青、灰青和米黄三种基本色调,其中以()釉代表其精品正色。
A、粉青B、灰青C、米黄D、秘色11. 宋代斗茶,推崇建阳窑所出的()茶盏。
因为这种茶盏釉色易凸显茶色,其器形的开合及其容量有利于察看斗试的胜负。
A、青花瓷B、白瓷C、黑瓷D、青瓷12. 贡窑所烧的贡瓷称为(),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
陶瓷艺术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陶瓷的基本成分是:A. 纸土和水B. 砂土和纸C. 黏土和水D. 沙土和石灰2. 下列哪一种是典型的陶瓷烧成温度范围:A. 500-800℃B. 800-1000℃C. 1000-1200℃D. 1200-1400℃3. 下面哪一种陶瓷工艺可以使陶瓷表面变得更亮滑:A. 喷釉B. 绣花C. 雕刻D. 压花4. 陶瓷在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下列哪一种工艺:B. 刨刀C. 挤压D. 缝纫5. 下列哪种颜色是在瓷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A. 黄色B. 蓝色C. 绿色D. 红色6. 下列哪一个器物不属于传统陶瓷范畴:A. 花瓶B. 杯子C. 陶罐D. 塑料盆7. 乌黑发亮的陶瓷器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技法:A. 开片B. 捺花D. 烧毛8. 陶瓷器的釉面通常是哪一种颜色:A. 白色B. 黑色C. 红色D. 蓝色9. 下列哪种陶瓷器重量较轻:A. 瓷器B. 陶器C. 瓷塑D. 陶塑10. 陶瓷器具有下列哪种特性:A. 透明B. 导电C. 导热D. 密度大11. 下列哪一种颜色是瓷器釉面中添加金属氧化物所形成的:A. 紫色B. 黄色C. 红色D. 绿色12. 瓷器的烧制温度通常为:A. 500-800℃B. 800-1000℃C. 1000-1200℃D. 1200-1400℃13. 下列哪一种技法是刻花技艺:A. 丝织B. 捺花C. 刺绣D. 喷釉14. 闻名世界的地方陶瓷产区是:A. 陕西B. 山西C. 江西D. 浙江15. 下列哪一种陶瓷属于宋代官窑:A. 青花瓷B. 青瓷C. 白瓷D. 黑瓷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 陶瓷的制作原料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2. 陶瓷制品完成成型后需要进行__________的处理。
3. 陶瓷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的工艺之一是__________。
4. 陶瓷的烧制温度通常在__________摄氏度左右。
中国陶瓷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陶瓷的发源地是哪里?A. 河南B. 山东C. 江西D. 陕西答案:A2. 唐三彩的主要颜色是哪三种?A. 红、黄、蓝B. 红、黄、绿C. 白、黑、黄D. 青、白、红答案:B3. 宋代五大名窑中,以白瓷著称的是哪个窑?A. 汝窑B. 官窑C. 哥窑D. 定窑答案:D4. 元代青花瓷的特点是?A. 色彩单一B. 釉色透明C. 纹饰复杂D. 器型小巧5. 明代景德镇瓷器的主要特点是?A. 色彩丰富B. 器型多样C. 釉色单一D. 纹饰简单答案:B6. 清代瓷器中,以粉彩著称的是哪个窑?A. 景德镇窑B. 德化窑C. 龙泉窑D. 宜兴窑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陶瓷的装饰技法?A. 釉下彩B. 釉上彩C. 贴花D. 雕刻答案:D8. 紫砂壶属于哪种类型的陶瓷?A. 陶器B. 瓷器C. 炻器D. 石器答案:A9. 中国古代陶瓷中,哪个时期的陶瓷被誉为“瓷中之冠”?B. 宋代C. 元代D. 明代答案:B10.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陶瓷的著名产地?A. 景德镇B. 德化C. 龙泉D. 宜兴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陶瓷的著名窑系?A. 越窑B. 定窑C. 汝窑D. 哥窑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陶瓷的装饰技法?A. 刻花B. 印花C. 堆花D. 贴花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陶瓷的著名品种?A. 唐三彩B. 宋青花D. 明五彩答案:ACD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陶瓷的著名产地?A. 景德镇B. 德化C. 龙泉D. 宜兴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陶瓷的特点?A. 造型优美B. 釉色丰富C. 纹饰多样D. 质地坚硬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陶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对)2. 宋代五大名窑包括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对)3. 元代青花瓷的特点是色彩单一,釉色透明。
陶瓷一级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瓷的主要成分是?A. 玻璃B. 金属C. 硅酸盐D. 塑料答案:C2. 陶瓷的烧制温度通常在多少摄氏度以上?A. 500℃B. 1000℃C. 1500℃D. 2000℃答案:C3. 下列哪种陶瓷釉色属于高温釉?A. 青釉B. 白釉C. 黄釉D. 红釉答案:A4. 陶瓷的成型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制作出形状复杂的陶瓷?A. 注浆成型B. 干压成型C. 手工拉坯D. 挤压成型5. 陶瓷的装饰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在陶瓷表面形成立体效果?A. 釉下彩B. 釉上彩C. 雕刻D. 印花答案:C6. 陶瓷的烧制过程中,哪个阶段是釉料熔化并形成釉面?A. 干燥B. 烧结C. 釉烧D. 冷却答案:C7. 陶瓷的原料中,哪种物质可以提高陶瓷的白度?A. 石英B. 长石C. 高岭土D. 滑石答案:C8. 陶瓷的烧制过程中,哪个阶段是去除水分和有机物?A. 干燥B. 烧结C. 釉烧D. 冷却答案:A9. 陶瓷的装饰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在陶瓷表面形成光滑的釉面?B. 釉上彩C. 雕刻D. 印花答案:A10. 陶瓷的成型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A. 注浆成型B. 干压成型C. 手工拉坯D. 挤压成型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陶瓷的原料中,高岭土是主要的原料之一。
(对)2. 陶瓷的烧制温度越高,陶瓷的硬度就越大。
(对)3. 陶瓷釉下彩的装饰方法可以在烧制过程中形成立体效果。
(错)4. 陶瓷的釉烧阶段是在烧结阶段之后进行的。
(对)5. 陶瓷的原料中,滑石可以提高陶瓷的白度。
(错)6. 陶瓷的成型方法中,手工拉坯可以制作出形状复杂的陶瓷。
(对)7. 陶瓷的装饰方法中,釉上彩是在烧制完成后进行的。
(对)8. 陶瓷的烧制过程中,干燥阶段是去除水分和有机物。
(对)9. 陶瓷的原料中,长石可以提高陶瓷的白度。
(错)10. 陶瓷的成型方法中,挤压成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陶瓷习题答案1.陶瓷原料按⼯艺特性可分为哪四类原料?⼀般按原料的⼯艺特性分为: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熔剂性原料和功能性原料四⼤类。
2.传统陶瓷的三⼤类原料是什么?答:粘⼟、⽯英、长⽯3.指出粘⼟、粘⼟矿物、⾼岭⼟、⾼岭⽯的差异答:黏⼟是⼀类岩⽯的总称,这有利于区分黏⼟、黏⼟矿物、⾼岭⼟、⾼岭⽯等这些名词的不同黏⼟矿物:含⽔铝硅酸盐,组成黏⼟的主体,其种类和含量是决定黏⼟类别、⼯业性质的主要因素。
⾼岭⼟主要由⾼岭⽯组成的黏⼟称为⾼岭⼟。
4.说明原⽣粘⼟和次⽣粘⼟的特点答:原⽣粘⼟:⼀次粘⼟,母岩风化后在原地留下来的粘⼟,产⽣的可溶性盐被⽔带⾛,因此质地较纯,耐⽕度⾼,颗粒较粗,可塑性差;次⽣粘⼟:⼆次粘⼟、沉积粘⼟,由河⽔或风⼒将风化产⽣的粘⼟迁移⾄低洼地带沉淀所成。
颗粒较细,可塑性好,夹杂其它杂质,耐⽕度差。
5.粘⼟按耐⽕度可分为哪⼏类,各⾃特点是什么?P176.粘⼟的化学组成主要是什么?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12O3和结晶⽔(H2O)。
分别说明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钛、碱⾦属/碱⼟⾦属氧化物、有机质对粘⼟烧结的影响(1)SiO2 :若以游离⽯英状态存在的SiO2多时,黏⼟可塑性降低,但是⼲燥后烧成收缩⼩。
(2)Al2O3 :含量多,耐⽕度增⾼,难烧结。
(3)Fe2O3<1%,TiO2<0.5%:瓷制品呈⽩⾊,含量过⾼,颜⾊变深,还影响电绝缘性。
(4)CaO、MgO、K2O、Na2O:降低烧结温度,缩⼩烧结范围。
(5)H2O、有机质:可提⾼可塑性,但收缩⼤。
7.粘⼟中根据矿物的性质和数量可以分为哪两类?哪些是有益杂质矿物,哪些是有害杂质?根据性质和数量分为两⼤类:黏⼟矿物和杂质矿物有益杂质:⽯英、长⽯有害杂质:碳酸盐、硫酸盐、⾦红⽯、铁质矿物8.指出碳酸盐、硫酸盐对陶瓷烧结的影响碳酸盐主要是⽅解⽯、菱镁矿;硫酸盐主要是⽯膏、明矾⽯等。
⼀般影响不⼤,但以较粗的颗粒存在时。
往往使坯体烧成后吸收空⽓中的⽔分⽽局部爆裂。
瓷器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中国瓷器的发源地是哪里?A. 陕西B. 浙江C. 江西D. 河南答案:C2. 下列哪种瓷器被誉为“瓷中之冠”?A. 青花瓷B. 粉彩瓷C. 珐琅彩瓷D. 哥窑瓷答案:A3. 宋代五大名窑中,以白瓷著称的是哪一个?A. 汝窑B. 官窑C. 定窑D. 钧窑答案:C4. 景德镇瓷器以什么颜色的釉最为著名?A. 红釉B. 蓝釉C. 白釉D. 青釉答案:D5. 以下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景德镇瓷器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答案:B6. 中国古代瓷器中,哪种瓷器以釉色多变、色彩斑斓著称?A. 唐三彩B. 宋青瓷C. 元青花D. 明五彩答案:A7. 下列哪个朝代的瓷器以青花瓷最为著名?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答案:D8. 瓷器上的“釉里红”是指什么?A. 釉下红彩B. 釉上红彩C. 釉中红彩D. 釉外红彩答案:A9. 以下哪种瓷器的特点是胎薄如纸、釉色如玉?A. 定窑白瓷B. 哥窑青瓷C. 汝窑青瓷D. 景德镇青白瓷答案:C10. 中国古代瓷器中,哪种瓷器以釉色青翠、釉面光润著称?A. 唐三彩B. 宋青瓷C. 元青花D. 明五彩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 中国瓷器的烧制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______时期。
答案:商代2. 宋代瓷器中,以釉色青翠、釉面光润著称的是______。
答案:汝窑青瓷3.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4. 元代瓷器中,以釉下彩绘著称的是______。
答案:元青花5. 明代瓷器中,以五彩斑斓、色彩丰富著称的是______。
答案:明五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 简述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
答案: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经过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发展,瓷器技术不断进步,品种日益丰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瓷器文化。
大一陶艺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旧石器时代C. 青铜时代D. 铁器时代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陶器的基本制作步骤?A. 制泥B. 成型C. 烧制D. 雕刻答案:D3. 陶艺中常用的泥料是什么?A. 粘土B. 石膏C. 玻璃D. 金属答案:A4. 陶艺作品的釉料通常在哪个阶段添加?A. 制泥阶段C. 干燥阶段D. 烧制阶段答案:C5. 陶艺作品的烧制温度通常在多少度?A. 800-1000℃B. 1000-1200℃C. 1200-1400℃D. 1400℃以上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作品的装饰方法?A. 彩绘B. 雕刻C. 镶嵌D. 印刷答案:D7. 陶艺作品的干燥方式通常有哪些?A. 自然干燥B. 人工干燥C. 微波干燥D. 以上都是答案:D8. 陶艺作品的成型方法有哪些?B. 轮制成型C. 压模成型D. 以上都是答案:D9. 陶艺作品的烧制方法有哪些?A. 电窑烧制B. 气窑烧制C. 柴窑烧制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作品的常见类型?A. 器皿B. 雕塑C. 壁画D. 建筑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艺作品在烧制前需要进行充分的_______。
答案:干燥2. 陶艺作品的成型方法之一是_______成型。
答案:轮制3. 陶艺作品的釉料通常在_______阶段添加。
答案:干燥4. 陶艺作品的烧制温度通常在_______度以上。
答案:12005. 陶艺作品的装饰方法之一是_______。
答案:彩绘6. 陶艺作品的干燥方式之一是_______干燥。
答案:自然7. 陶艺作品的成型方法之一是_______成型。
答案:手工8. 陶艺作品的烧制方法之一是_______烧制。
答案:电窑9. 陶艺作品的常见类型之一是_______。
答案:器皿10. 陶艺作品的常见类型之一是_______。
16 陶瓷
我想研究的问题
1、陶瓷有什么特点?
2、怎样利用陶瓷材料?
3、什么是陶瓷?
4、哪些生活物品是用陶瓷做的?
观察实验
※举世闻名的中国陶瓷。
我的交流: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陶瓷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具有鉴赏价值、艺术价值。
我的发现:陶瓷是中国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陶瓷的特点。
我的猜想:陶瓷不易燃烧,较硬,不能浮在水面上,不容易导电和传热,容易碎、碎片很锋利。
我的方案:借助锤子、小刀、酒精灯、电池、导线、小闸刀、小灯座及灯泡、火柴、水槽、冷热水,通过实验,了解陶瓷的特点。
我的发现:陶瓷不易燃,硬度较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容易导电,不容易传热,容易碎、碎片很锋利。
我的收获
(1)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
许多国家将“陶瓷”作为中国的代名词。
(2)陶瓷具有耐高温、易破碎、不导电、不易传热等特点。
(3)用陶瓷做飞机上的隔热材料,是利用陶瓷不容易传热的特点;用陶瓷做下水管道,是利用它耐腐蚀的特点;利用陶瓷做绝缘材料,则利用了它不容易导电的特点。
拓展与应用
了解陶和瓷有什么区别。
最大区别在于陶器吸水性较强,瓷器基本不吸水,还有瓷器质地比陶器坚硬。
另外,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陶器烧成温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