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概括一句话新闻补写导语拟写标题专题复习黄秀莲
- 格式:ppt
- 大小:255.04 KB
- 文档页数:26
语文中考新闻拟写标题和概括信息专题复习重庆南开中学李英杰例1.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
(不超过26个字)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9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
他的三轮车挂满了写着日军罪恶的条幅。
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
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2001年天津市中考题)例2.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书写格)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剧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
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都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例3:在空格内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白帝碧波山水欢,千帆竞渡履平川。
”6月10日,奉节县100名诗人齐聚老县城依斗门,朗诵着自己的诗作,送别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门,这座古城门即将在三峡水库蓄水达135米水位时,永沉江底。
84岁的老诗人余敬之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有“活杜甫”之称的他,至今创作出了3000多首诗歌。
看着不断上涨的江水,老诗人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眼泪直往下掉。
他说,千百年来,依斗门跟瞿塘峡、白帝城一样,是诗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下午5点,依斗门被水淹没,标志着诗城遗址初步没入库底。
此时,诗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去。
例4: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
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2003年南通市中考题)例5、.富兰克林说过,很多人都曾为一个“哨子”付出过过高的代价。
新闻概括重难点:概括新闻的技巧第一部分:新闻常识1、定义: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真实的报道。
狭义的新闻有时专指“消息”。
2、特点:真实准确、快速及时、语言简洁。
3、五要素: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原因(why)、事件(what)(包括经过、结果)。
4、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有的还有背景和结语。
1)标题:分为引标、主标、副标。
标题是新闻中心的概括,引标往往交代背景,副标是对新闻中心的补充交代。
一般说来标题最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不停顿,文末无标点。
2)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的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被称为新闻的窗口。
因此,导语部分至少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3)主体:新闻的主干,它要承接导语,用实在的、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印证导语中的提示,对导语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
往往包括背景、结语等。
★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
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但背景只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也不是每条新闻都一定有背景。
★结语:结语是整篇新闻的收笔之处,它的作用是阐明事实的意义或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也可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味。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可以这么说,标题、导语、主体,这三部分实质是一样的,只是逐级具体化,深入化。
例文:背负美好梦想,75 名封丘空港地勤学员——(引题)启程赴京城助力奥运会(主标题)本报讯 4 月8 日,学业期满的75 名空港地勤专业学员在封丘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排成4 排,整装待发。
经过近8个月的培训,他们即将奔赴梦寐已久的京城,到首都国际机场从事空港地勤方面的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援助和服务北京奥运会。
(导语)8日上午,在封丘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空港地勤专业首期学员赴京学习就业欢送仪式热烈而隆重地举行。
第一单元——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期末复习考点梳理【学习目标整合】1.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
2.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3.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习惯,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地表达。
【思维导图回顾知识】【重难知识易混易错】新闻(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所以新闻,又叫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三个特点: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C、语言简明扼要。
(准确性)(4)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消息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
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有的消息还有结尾)等部分。
导语,即开头部分,将全文最重要的内容作概括性的说明。
消息写作,以概述为基本表达方式。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
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
如:《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中考语文复习系列新闻消息知识精讲【常见题型】①撰写标题:综合概括,涵盖文章内容。
②撰写导语:(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简明扼要的交代报道的中心或结果,让人了解到新闻最主要的事实。
③补写结语:结语出现在正文的结尾,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段话。
它的作用一般是总结上文或点明中心,也可以指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所以完成这类题主要要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
④压缩语段:首先需对语段进行分解;第二步,进行筛选;第三步,再对余下可要可不要的信息可以删掉,进行必要的压缩。
⑤过渡衔接:要处理好过渡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人文性的关系。
【策略举要】例一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10字以内)今年可以说是多灾之年,人们刚刚从土耳其、台湾大地震和美国飓风的恐惧中摆脱出来,强烈的飓风又袭击了印度东海岸,造成了至少79人死亡,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
在受灾地区,建筑物、电线竿和通讯设施被一扫而光,供水和供电完全中断。
据统计,在本世纪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来自印度洋的强烈飓风。
为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印度政府正在加强研究,希望能够了解北印度洋地区飓风的形成,加强预报工作,以减少损失。
[解析]两段文字所谈论的都是印度的飓风问题,第一段谈的是飓风对印度的严重影响,第二段谈论印度政府研究飓风问题,以期减少损失。
故而陈述的对象是印度的飓风,陈述的事实是:飓风造成了巨大损失。
参考:飓风袭击印度,损失惨重。
例二为下面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
这是画在一幅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
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
据传,这幅“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
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唯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近至少有500多年的历史。
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