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工具准则常见问题解答

  • 格式:docx
  • 大小:75.93 KB
  • 文档页数:3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和列报 (1)

问题1.1 应收票据背书或贴现是否必须列报为“应收款项融资”? (1)

问题1.2 不能终止确认的已贴现或背书的汇票如何列报? (3)

问题1.3 结构性存款是否可以列报为“银行存款”? (4)

问题1.4 银行存款和借款计提的利息应该如何列报? (5)

问题1.5 持有的合伙企业份额是否可以指定为FVOCI(权益工具)? (6)

问题1.6 持有的优先级份额可否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7)

问题1.7未约定期限也未约定利率的资金拆借款项能否通过SPPI测试? (8)

问题1.8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和信用减值损失如何确认递延所得税?.8问题1.9 发放委托贷款及其产生的利息如何列报? (10)

问题1.10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利息如何列报? (11)

问题1.11 购买的风险较低的不保本理财产品可否认为实质上是保本的? (12)

二、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 (13)

问题2.1 应收票据贴现或背书何时可以终止确认? (13)

问题2.2 展期并调整本金和利率是否构成合同的实质性修改? (14)

三、金融工具的计量 (15)

问题3.1 “应收款项融资”的公允价值是否等于其账面价值? (15)

问题3.2 指定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三无投资”可否以成本计量? .. 16问题3.3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17)

问题3.4 持有H股公司尚未上市流通内资股份的公允价值如何确定? (18)

四、金融工具的减值 (19)

问题4.1 预期信用损失率是一项会计政策还是会计估计? (19)

问题4.2 首次施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时,坏账准备期初数如何调整? (19)

问题4.3 是否可以基于谨慎性,仍使用原账龄百分比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 20问题4.4 合并报表与个别报表预期信用损失率是否应相同? (21)

问题4.6 对于长期应收款项如何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 (21)

问题4.7 企业基于迁徙率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时应关注哪些事项? (22)

问题4.8 其他应收款是否可以使用简化方法,不使用三阶段法? (25)

问题4.9 预期信用损失是否需要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调整? (26)

问题4.10 非银行金融机构预期信用损失是否可以基于账龄迁徙率计算? (27)

对于债务工具投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 22)要求企业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三类: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他应收款/其他流动资产/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对于权益工具投资,需要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除非满足条件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新金融工具准则就减值而言,不再采用“已发生损失法”,而是要求根据“预期信用损失法”,考虑包括前瞻性信息在内的各种可获得信息。计量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应当反映下列各项要素:(1)通过评价一系列可能的结果而确定的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2)货币时间价值;(3)在资产负债表日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应用需要结合实务不断探索,本提示就部分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和列报

问题1.1 应收票据背书或贴现是否必须列报为“应收款项融资”?

1、问题背景

根据CAS 22.17,对于能通过SPPI测试(即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的金融资产,如果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则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应收款项融资”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

那么,若企业有应收票据贴现或背书的情形,是否必须将应收票据列报为“应收款项融资”?

2、参考意见

对于应收票据,虽然通常不计息,但其并未包含与基本借贷安排无关的合同现金流量风险敞口或波动性敞口,因此一般认为其在特定日期产生的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企业的业务模式并非取决于管理层对单项金融工具的持有意图,持有以收取现金流量不是一种逐项工具的分类方法,而是应在一个更高的汇总层次上确定。企业可以就应收票据整体作为组合来评估业务模式;但是如果企业对应收票据进行更细致的管理,如区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那么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可以作为两个不同组合分别评估业务模式。

在评估业务模式时,要考虑出售对业务模式的影响。需要考虑贴现或背书的原因、时间、频率和出售的价值,以及对未来贴现或背书的预期。首先,出售本身并不能决定业务模式。即使发生或预期在未来发生应收票据贴现或背书,企业的业务模式也可以是持有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例如,并不频繁(即使价值重大)的应收票据贴现或背书、或者单独及汇总而言价值非常小(即使发生频繁)的应收票据贴现或背书。其次,要分析贴现或背书是否导致终止确认。如果应收票据的贴现和背书导致应收票据的终止确认【详见问题2.1】,那么该贴现和背书才在评估业务模式时作为一项出售金融资产的活动考虑。

如果应收票据整体作为一个组合,可以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的贴现和背书在应收票据整体中的占比较大、频率较高,使得应收票据整体是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为目标的业务模式,那么应收票据应当列报为“应收款项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