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容器栽培
- 格式:ppt
- 大小:20.00 MB
- 文档页数:72
(一)栽植前的准备在栽植前应配制适合苗木生长发育所需的培养土。
根据所栽苗木的大小、习性、发育阶段和现有的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容器,要避免大容器栽小苗或小容器栽大苗。
栽培用盆常用通气性能较好的容器,如素烧盆、木盆等,上市用盆选用美观的塑料盆、瓷盆等。
(二)xx上盆是选择适应规格的花盆,用一块碎盆片、窗纱等物盖于盆底排水口上,凹面向下,然后在盆底填入一层粗粒培养土或碎瓦片、煤渣、沙砾等,作排水物,上面再填一层培养土,以待植苗。
待植的苗木应进行修剪,剪去过长根和病腐根,并在保证株形完满的前提下适当修剪枝叶。
植苗时,用左手拿苗放于盆口中央深浅适当的位置,用器具填培养土于苗四周,用手指或榔头等自盆边向中心压紧、打实。
植株不宜栽得过深,填土也不宜过满,基质土面与盆口应保留1.5cm距离。
栽植球根花卉时,应先填入排水层和基质(基质土面与盆口应保留1.5000,然后用手或其他物体开穴,将球根栽入穴中,压实,栽人深度以能见到顶尖部位为宜。
塑料袋作容器时,一般不在底部填上排水层,而是直接装人基质,将装好基质的塑料袋排放在指定位置后,挖穴或用木棒引孔栽苗。
大型容器栽培大苗时,一般也不填排水层,栽植前先在容器底部填入一层土壤,然后放苗入容器,边填基质边用器具捣实。
苗木种植完毕后应立即浇水,水要灌足,一般连续浇两次,水从排水孔中流出时停止浇水。
(三)排盆苗木上盆后,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摆放容器。
有条件时应设立遮阳和冬季保护设施。
喜光苗木应摆放在阳光充足处,摆放密度应小一些;中性、阴性苗木应分别排放在半阴、阴蔽处,并可适当加大密度。
容器的排放要整齐、美观,密度要合理,中间留出步道,便于管理和操作。
(四)栽后管理1.施肥施肥可根据植株的生长发育时期,分别采用施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方法,补充养分,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
(1)基肥:一般上盆及换盆时常施以基肥。
常用基肥主要有饼肥、牛粪、鸡粪、蹄片等,基肥施入量不应超过盆土总量的20%,可与培养土混合后均勻施入。
园林绿化容器苗培育技术摘要:随着绿化市场对优质苗木的需求不断加大,再加上反季节绿化施工的普遍化,而容器苗木具有成活率高,效益高的特点,苗木市场上对于容器苗的需要量不断加大。
本文简述了目前容器苗的应用和发展状况,总结了容器苗木的培育步骤,指出了容器苗培育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展望了容器苗对整个苗木市场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苗容器;绿化容器苗;容器苗培育随着当前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房地产精品绿化项目,市政重点工程等高端市场需求的增加,对优质苗木的需求,量的要求越来越大,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目前国内的育苗和移植大多数仍采用大田育苗、携带土球出圃的传统方法,再加上工期紧,反季节绿化栽植工程量大,造成了园林绿化中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效益低的现象。
1 容器苗的定义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容器苗是指利用各种容器培育的苗木。
容器苗的应用一方面是由于容器苗具备可移动性与临时性,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商业街、娱乐广场、停车场等繁华地段,能够栽植绿化树木的空间极为有限,为了增加城市绿地占有量,营造绿树繁茂、花团锦簇的秀美景观,不得不使用容器苗,容器苗应用的另一个方面是由于容器苗的根系是在出圃、运输、栽植过程中,根系得到容器保护不损伤或很少损伤,栽植后根系恢复生长快,移栽不受季节限制,可以提高反季节绿化施工苗木栽植的成活率。
2 园林绿化容器苗容器的分类及应用情况容器苗培育所用的容器有许多种分类方法:按照材料划分,有软塑料、硬塑料、泥炭、纸浆、稻草、无纺布,甚至铁皮,砌砖等;按照培育时是否用埋入地下分,一类是培育时埋入地下,如无纺布、遮阳网、稻草等,另一类是培育时放在地上,如砌砖、营养钵、硬塑料等,还有一类是半地上半地下,如无纺布袋子、控根器等;按照绿化栽植时是否必须取下分,一类是施工时可与苗木一起栽入土中,如蜂窝纸杯、泥炭或无纺布容器等,另一类是施工时必须取下,如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制成的塑料袋、营养钵等。
试谈苗木容器栽培的基质选择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着手进行容器栽培的研究,在栽培中需要考虑、容器、基质、育苗方法、出圃规格等众多的因素。
其中基质自身的性质对苗木的生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苗木栽培中不仅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基质,还要考虑不同的基质要如何进行配比。
当前的基质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重型基质,二是轻型基质,三是半轻基质。
一、常见的容器栽培基质不同的基质有着不同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因此它们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适宜苗木生长的基质应当具备以下特点,即质量较轻、透气性较强、排水性较强、能够实现阳离子交换等,能够满足这些特征的基质主要有五个。
第一是树皮。
树皮作為基质在水分保持与透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常用作基质的树皮为阔叶树树皮与松树皮。
阔叶树树皮中有较高含量的氮,能够促进苗木的生长,例如,菊花的容器栽培就常以阔叶树树皮为基质。
若将尿素与阔叶树树皮混合使用,那么混合基质将呈现出与泥炭相似的特性。
松树皮作为基质时常常需要与沙、泥炭等混合,这是因为松树皮中含有酚醛树脂一类的物质,单独使用反而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阻碍。
一般会选择超过0.32cm粒径的松树皮作为基质,以降低分解速率。
第二是锯木屑。
槭树属、栎属、白杨等植被的锯木屑都可以作为基质使用,其碳氮比较高,且颗粒越大分解速率越低,因此大颗粒的锯木屑可单独使用,而小颗粒则需与尿素合用。
第三是泥炭。
泥炭应用最为广泛,其通透性与缓冲力均较强,因此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支持,在以泥炭为基质的容器内栽培,苗木往往能生长出更多的根须。
但是这种特点也容易导致基质中聚集较多的可溶性盐,继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第四是珍珠岩。
珍珠岩质量相对较轻,因此基质具有较高的透气性,但其水分保持力、营养含量却相对较低,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一般扦插繁殖中常常会用到这一基质,在使用时通常会将珍珠岩与泥炭进行混合使用。
第五是蛭石。
蛭石质量轻,富含较多的钾与镁,且缓冲性好,能够满足植被对水分的需求,同时阳离子交换力较强,能够满足植被对养分的需求。
容器苗栽培作者:李卫国来源:《林业与生态》2018年第03期当前,我国苗木行业亟待转型升级已经是苗木从业者的共识。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容器苗栽培技术早已得到大面积的普及推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容器苗栽培将成为我国一种主要的种苗栽培方式,实现苗圃的标准化、精品化。
一、什么是容器苗容器苗是指园林苗木自繁育开始直至培育成大苗的过程都是在容器中进行,通过容器的不断变化、基质的不断改换来栽培的一种苗木类型。
容器栽培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观念,它与地栽的区别不仅仅是把苗木从地上移植到容器中,最重要的是使用基质和调整水肥配比,以实现苗木的标准化、精品化和高度商品化。
用泥土栽培的容器苗、地栽苗上盆,没有形成完整根系的容器苗、摆放在泥土地面或埋入土中的容器苗等都不能算作容器苗。
二、容器苗优势相对于地栽苗,容器苗有着明显的优势。
栽培容器苗时用介质代替土壤,减少土壤流失,且不破坏耕地,不受土壤条件限制,土地利用率高;种植不受季节限制、长势好,可以四季供苗造林,并且不会影响苗木的品质和树形;由于容器苗的根系完整,没有缓苗期,成活率高且景观效果好,后期投资低;容器苗便于管理,苗木生长较快且生长整齐一致,适合标准化育苗;起挖、装卸、运输成本低,便于发货及运输。
三、苗床准备苗床的准备。
盆栽苗的摆放和地栽苗木一样,其苗床的宽度由整形修剪方式、除草、病虫害防治、施肥和喷灌方式所决定。
为了方便整形修剪,一般盆栽小灌木苗床的宽度为1~1.5米;盆栽大苗,尤其是干径在5厘米以上的大苗,其株行距都很大,苗木间可以进行各种整形修剪或其他操作,所以苗床的宽度可适当大些。
苗床地的处理。
在北美苗圃业,苗床上多铺盖碎石或木器加工厂废弃的破碎木削。
在铺盖覆盖物之前,要对土壤进行彻底除草.铺盖石子和木削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防止杂草的滋生,减少管理费用。
一般碎石的厚度在10厘米左右,废木削的厚度在10~20厘米。
在日本,苗圃中多采用较厚的打孔塑料布铺在苗床上。
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作业考核方案磷酸二氢钾吡虫啉多菌灵、百菌清实训项目一水生园林植物的播种、扦插、分株繁殖以及田间管理 -9-3, -9-4一.实验目的学会水生园林植物的播种、扦插、分株繁殖技术。
二.实验材料1.水生园林植物, 如水竹、石菖蒲、香菇草等2.不漏水的花盆3.洒水壶4.尖头剪刀5.扦插泥土( 如黄泥粗沙的混合物)三.实验过程( 一) 播种( 以水竹为例)1.取花盆, 装入泥土达到八分满, 洒湿泥土。
2.水竹种子一般在9到10月份成熟, 采摘后放在阴凉处风干后收藏。
能够放到翌年3至4月撒播。
播种的时候, 将水竹种子均匀撒播在盆土表面, 压平。
3.再覆盖少量泥土至肉眼看不见种子为止。
喷透水。
4.将花盆放在阳光直射处, 保持泥土湿润到出苗。
5.大约10天后, 水竹相继发芽, 当苗高5厘米的时候能够移栽入小盆。
( 二) 扦插( 以香菇草为例)1. 取花盆, 装入泥土达到八分满。
2.将香菇草剪断, 每段保持有节有根系。
3.将剪下的香菇草小段放在盆土表面。
4.用泥土覆盖住根系, 注意叶片不能被泥土覆盖。
5.用细眼洒水壶喷施湿土壤。
6.将花盆放在半荫处, 一周后放逐步加大光照。
( 三) 分株( 以石菖蒲为例)1.将石菖蒲从个植株的交接处分开, 用剪刀剪断。
2.将分开的各石菖蒲栽种到新的花盆中。
3.要将部分根系暴露在泥土外面。
4.泡水到根和茎的交界处, 也允许泡水的时候淹没部分叶片。
5.如果采用吸水石来栽种石菖蒲, 根系等发育会更好。
四.实验体会实训项目二地被植物的播种、扦插、分株繁殖以及田间管理 -9-10, -9-11一.实验目的学会地被植物的播种、扦插、分株繁殖。
二.实验材料1.地被植物, 如紫云英、红叶石楠、金银花、吉祥草等2.沙子3.盛种的容器, 如泥灰桶4.整枝剪5.黄泥6.珍珠岩7.尖头剪刀三.实验过程( 一) 播种( 以紫云英为例)1.将紫云英1份, 沙子5份, 按照体积的比例均匀混合, 然后放在泥灰桶中。
2019年第12期现代园艺容器苗是指园林苗木自繁育开始至成型出圃的全过程都在容器中进行,通过容器的不断变化、基质的更换进行苗木的栽培。
在20世纪56~60年代,北欧最早出现容器育苗,到80年代,澳洲、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广泛应用控根快速育苗技术种植容器苗。
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推广应用容器苗,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加强吸收和提高。
随着园林绿化建设标准的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的容器苗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容器栽培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容器育苗的生产方式将会成为我国培育苗木的重要途径。
1容器苗在园林应用中的优势1.1可反季节栽植,全天候供应园林绿化工程季节性很强,遇到反季节施工或赶工期时,不仅施工成本上升,管理难度加大,苗木种植成活率也低。
而容器苗则可以在反季节栽植,全天候供应,不受天气影响,一年四季均可移栽,可有效缩短工期、提高项目整体效益。
特别是要在短期内达到植物的最佳观赏效果,容器苗是最好的选择。
1.2苗木品质好,成活率高传统的地栽苗出圃时一般要断根处理并适当修剪,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根水、缠草绳或无纺布,有的还要在根部埋通气管、挂营养吊瓶等辅助养护措施。
而容器苗起苗容易,运输方便,在移栽过程中对根系的损伤小,种植成活率高。
可留全冠,栽植后也无需修剪,苗木原有的树形保存较好,品质高,同时养护管理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可达到栽植后一次成型、立杆见影的效果。
1.3集约化程度高,育苗周期短容器苗生产集约化程度高、技术装备水平高,针对容器苗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能够缩短育苗年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苗木品质和出圃率。
1.4减少土肥流失,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地栽苗出圃时要求带土球,会导致土壤资源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土层越来越薄,直接影响土壤的持续生产能力。
而容器栽培方式可以有效地保护苗圃的土壤资源,减少土肥流失,大大延长了苗圃的使用年限,达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容器苗培育中的关键环节苗木生产标准化,容器苗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成品苗木的容器栽培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容器栽培的基础知识•成品苗木的培育技术•成品苗木的栽培技术•成品苗木的病虫害防治•成品苗木的市场和价值•案例展示01容器栽培的基础知识成品苗木的容器栽培是指利用特定容器及其配套设施,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植物的生长发育。
定义容器栽培起源于欧美,广泛应用于园艺、林业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园林造景的需求增加,容器栽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历史•优势•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减少了移植过程中的根系损伤。
•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换植物,方便进行植物种类、造型的更替。
•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修复和保护。
•便于运输和安装,降低了施工成本。
•局限•受容器空间限制,植物生长的规模和高度有限。
•需要频繁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增加了养护成本。
•容易受到容器材质、结构等影响,存在一定的破损、老化风险。
材料常见的容器材料包括塑料、陶瓷、玻璃、木制品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规格容器的大小、形状、高度等规格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和景观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规格有小型盆栽、中型盆栽、大型盆栽等。
容器的材料和规格02成品苗木的培育技术1苗木的选择和准备23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具有较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树种,如乔木、灌木等。
种类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苗木,避免选择受伤或弱小的苗木。
质量在苗木出圃前进行修枝、修剪等预处理,以减少移植过程中的损伤。
预处理移植技术采用适当的移植技术,如挖苗、包根、填土等,以保护苗木根系和整体状态。
移植时间一般选择春季或秋季进行移植,此时气温适宜、苗木生长活跃,可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移植技术和时间填土湿度填土湿度要适宜,以利于苗木根系生长。
填土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填土,如园土、腐叶土等。
养护管理在苗木移植后要及时浇水、施肥、修剪等,保持苗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保持苗木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浅谈园林树木的容器栽植摘要】本文以树木容器栽植的概念特性为切入点,就其在园林树木栽植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与方法,做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应用推广树木容器栽植、营造城市绿化植物景观,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园林树木;容器栽植;景观引言现代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令城市中用地日趋紧张,并使得各类商业街、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的树木种植与绿化空间有限。
然而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城市景观绿化与环境改善的要求日渐突显。
针对此问题在城市各人流密集区域进行园林树木容器栽植,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与市民景观绿化要求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
通过在各类商业街等位置容器栽植园林树林,能增强城市绿色景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强其景观美化效果。
因此本文以容器栽植的特性为研究出发点,对其栽植园林树木的具体运用手段,做详细的探究分析。
1容器栽植概述容器栽植是指在不适于进行树木栽种、或是因空间限制而难以进行树木栽植的地区,使用容器栽植园林树木做绿化景观布置的方式。
因容器本身的特性,使得容器栽植相比树木自然栽种,具备可移动性的优势。
基于容器栽植的此类特性,其常被应用于在节庆日装点街道、广场,增加其植物绿化景观,以烘托出节日气氛,节日过后通常会撤走容器植物。
因此容器栽植还带有临时性的特点。
为适应容器这一特殊栽植环境,其所选用的栽种树木相比自然栽植树木标准也更多,通常容器栽植的树木都是生长较为缓慢、浅根性与耐旱性较好的品种。
例如乔木类树种进行容器栽植一般会选用五针松、柳杉等,而灌木类树种的选择范畴较大,诸如刺柏、杜鹃、桂花、月季、八仙花与珍珠梅等品种均可予以容器栽植。
至于地被树种使用土层较浅的容器也同样可以进行栽种,一般所选用品种有八角金盘与菲白竹等。
2园林树木容器栽植的具体应用方式2.1栽植容器选择对园林树木做容器栽植,在挑选完树种之后就应选择对应的栽植容器,目前树木容器栽植所用容器材质多种多样,各类陶、瓷、目以及塑料等材质均是栽植容器的常见构成材料。
园林树木的容器栽植由于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商业步行街、广场、停车场等城市中心区域,可供植树的地面空间往往有限,为了增加城市绿量、营造植物景观,容器栽植树木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弥补措施。
容器栽植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可移动性与临时性。
在自然环境不适合树木栽植、空间狭小无法栽植或临时性栽植等情况下,可采用容器栽植开展环境绿化布置。
由于容器栽植可采用保护地设施培育,受气候或地理环境的限制较小,树木种类选择就较自然立地条件下栽植多很多。
在北方,利用容器栽植技术,更可在春夏秋三季将原本不能露地栽植的热带、亚热带树种呈现室外,丰富树木的应用范畴。
可供树木栽植的容器,材质各异,常用的有陶、瓷、木、塑料等。
陶盆透气性好,但易碎,不宜经常搬动;瓷盆多为上釉盆,透气性不良,对树体生长不利;木盆多用坚硬而不易腐烂的杉、松、柏等木料制作,且外部常刷以油漆,既可防腐,又增加美观;强化塑料盆质轻、牢固、耐用,可加工成各种形状、颜色,但透气性不良,夏天受太阳光直射时壁面温度高,不利于树体根系生长;玻璃纤维强化灰泥盆是最新的一种栽植容器,牢固耐用,性同强化塑料盆,易于运输,但盆壁厚,透气性不良。
另外,在铺装地面上砌制的各种栽植槽,有砖砌、混凝土浇注、钢制等,也可理解为容器栽植的一种特殊类型,不过它固定于地面,不能移动。
栽植容器的大小选择,主要以容纳满足树体生长所需的土壤为度,并有足够的深度能固定树体。
一般情况下容器深度为:中等灌木40至60厘米,大灌木与小乔木至少应有80至100厘米。
容器栽植需要经常搬动,故以选用疏松肥沃、容重较轻的基质为佳。
常见的有木屑、稻壳、泥炭、草炭、腐熟堆肥等。
锯末成本低、重量轻,便于使用,以中等细度的锯末或加适量比例的刨花细锯末混用为好,水分扩散均匀。
在粉碎的木屑中参加氮肥,经过腐熟后使用效果更佳。
但松柏类锯末富含油脂,不宜使用;侧柏类锯末含有毒素物质,更要忌用。
泥炭由半分解的水生、沼泽地的植被组成,因其来源、分解状况及矿物含量、pH值的不同,又分为泥炭藓、芦苇苔草、泥炭腐殖质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