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米有多长全解
- 格式:pptx
- 大小:3.92 MB
- 文档页数:19
1千米多长在生活实例1千米是一个常见的长度单位,也就是1000米。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1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它在地图导航、运动比赛、旅游路线规划、驾车出行和测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来探讨1千米的长度意义以及应用。
一、骑行1千米的距离我曾经在某体育馆看到过一组骑行班级比赛,比赛的距离是1千米。
在骑行中,每个选手都全力以赴,尽可能地快速骑完全程,同时保持平衡和安全。
这个比赛不仅展示了选手的骑行技巧和体力,还展现了1千米长度在运动比赛中的重要性。
二、徒步走过1千米的路程徒步旅行需要时间和耐心,因为你必须走完旅游路线,即使这条路线非常漫长。
例如,去参观和探索中国的古城墙,每条城墙都有1千米以上的长度,需要大约2个小时才能走完。
通过途中的风景、历史建筑和文化体验,感受到了徒步走过1千米路程的重要性。
三、驾车行驶1千米的路程驾车有时可能需要行程数百甚至上千公里,即使是短途路程,1千米也是一个固定的距离,在你开车经过的每一段路程中,1千米的长度将成为你在道路上的里程碑。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将带有1千米距离标志的路程称为“一公里,”并通过该标志来度量和计算出每个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四、1千米在地图和测绘中的应用在地图上1千米是一个重要的距离单位,因为它帮助我们规划旅行路线、测量地图上某个地方的距离、制定城市街道规划、规划建筑设计、以及评估地表覆盖范围等。
GIS(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师、测量师和城市规划师等专业人员会通常使用1千米作为他们的基本长度单位,来制定和实施各种规划和项目。
总之,1千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长度单位,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用途。
了解1千米的长度及其实用性,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空间距离概念,同时有助于我们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数学体验一千米的日记今天,我决定用数学的眼光来体验一千米。
虽然数学和一千米看似毫无关联,但我相信数学可以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距离。
我希望通过数学的角度,找到一千米背后的奥秘。
我们来看一千米是多长。
一千米是十分之一公里,而一公里又是一百米。
所以,一千米就是一百万分之一地球赤道的周长。
这个数字让我感到震撼,它让我意识到了一千米的巨大。
接下来,我想用数学的方法来计算一千米的时间。
假设我以每小时五十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完一千米呢?我们可以用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的公式来计算,即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
所以,我需要用一千除以五十,得到二十小时。
这个结果让我反思了一下,一千米的距离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个挑战。
除了计算时间,我还想从几何角度来看一千米。
一千米是一条直线的长度,对于一条直线来说,最短的距离就是直线本身。
所以,一千米是一条直线上的最短距离。
这个观点让我感到惊奇,因为直线是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有力。
我还想用数学的方法来探索一千米的重量。
假设我用一千米长的铁链来制作一个秤,然后放在一个无摩擦的平面上。
如果我用一千克的物体挂在秤的一端,那么秤的另一端会发生什么呢?根据杠杆原理,当两端的力矩相等时,物体保持平衡。
所以,如果我把秤的一端移动到一千米的中点,那么另一端就需要放置两个五百克的物体才能保持平衡。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一千米的重量和平衡的关系。
我想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一千米的价值。
一千米的长度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运动员来说,一千米可能是他们的训练距离;对于旅行者来说,一千米可能是他们旅途的一小段。
对于数学家来说,一千米可能是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感受和体验一千米的价值。
通过这次数学的体验,我对一千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无论是计算时间、几何观察、物理实验还是思考价值,数学都可以为我们揭示一千米的奥秘。
二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2一千米有多长一、单选题1.下面可以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是()。
A. 米B. 分C. 元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 米B. 厘米C. 毫米3.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千米、米、毫米、厘米B. 米、千米、厘米、毫米C. 千米、米、厘米、毫米D. 毫米、厘米、分米、米4.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0()A. 毫米B. 厘米C. 分米二、判断题5.100厘米比1米长。
6.小红家距奶奶家12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
()7.一支粉笔长8毫米。
()8.一根电线杆高8cm。
三、填空题9.在横线上填写“>”“<”或“=”。
1千米________995米 3000克________ 30千克10.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是40195100米,改写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_千米,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米.11.60厘米6米6厘米60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手掌宽大约80________ 数学书封面的长边大约是2________茶几的高度大约是5________ 黄河的长度大约是5464________四、解答题13.一个边长为300米的正方形操场,李叔叔每天绕着它跑5圈,他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14.小华有一根绳子对折又对折后量得是5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分米?五、综合题1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本语文书厚约9________;马拉松赛跑一般每5________设一个饮料站。
(2)今天我们考试的时间是60________;系一条红领巾大约需要20________。
六、应用题16.小明身高123厘米,比小兵矮27厘米,小兵身高多少分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选项A,米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选项B,分是计量时间长度的单位;选项C,元是人民币的单位。
第2课时 1千米有多长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
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5.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i.公路边的里程碑ii.摩托车的速度表iii.限速标志iv.指路标志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2)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
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三、学中做:完成43页的第1题、第2题。
1千米有多长。
(教材第36、第37页)1.通过“手拉手”等活动,体会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体会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难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尺子。
师: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和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师:谁能比画出1米的长度?学生展开双臂比画1米的长度。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
谁来告诉老师,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学生可能会说:·1千米有多长?·千米和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既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又引导学生思考新课涉及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实践和想象活动,认识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借助对“跑道”等熟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千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编写说明本节内容是在学过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基础上,认识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由于千米比较长,学生难以直接观察或亲身感受它的实际长短,所以千米的空间概念一般需要借助学生对10米、100米等长度的认识通过推想来建立。
围绕千米的学习,教科书安排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第二两个问题通过操作活动体会10米、100米的实际长度,为推想1千米有多长做好铺垫;第三个问题在认识100米的基础上,借助实际情境想象、认识1千米。
·10米有多长?照样子做一做。
教科书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感受10米有多长的场景,启发学生用多种可能的方式去感受10米的实际长度,但并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学生只能用书上呈现的方式去做,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体会10米的活动,主要强调观察与体验。
·100米有多长?想一想,做一做。
体验100米有多长。
教科书通过“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有100米吗?大约需要多少名同学才够呢”和“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两个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00米有多长,主要强调先想象再体验。
教科书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感受100米有多长的场景,启发学生用多种可能的方式去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同样并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学生只能用书上呈现的方式去做,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体会100米有多长的活动。
·1000米有多长?先想一想,再和同伴说一说。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千米有多长》说课稿一、说教材《1千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抽象出长度单位千米。
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抽象,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1千米有多长:第一步:通过同学们手拉手站成一排,体会10米大约有多长;第二步:通过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和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体会100米有多长;第三步:通过10个100米跑道的长是1千米等场景,体会1千米有多长。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拉一拉、走一走、想一想等这些简单的活动,真正体会到10米、100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
在进行认识千米教学时,充分联系前面100米有多长,10个100米长就是1千米,然后结合学校实际,学校操场的跑道有400米,那么2圈半就是1千米,使学生体会到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要用千米作单位,并介绍怎样用字母表示以及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二、说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多数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操场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实地拉一拉、走一走、想一想等活动,充分感知千米这一长度单位到底有多长;对于学困生,以和他们玩游戏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感知1千米的具体长度,从多角度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并让他们积极汇报自己的亲身体会,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原则。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并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拉一拉、走一走、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1千米有多长的过程,感受长度单位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