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TPM培训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5.89 MB
- 文档页数:41
2024年度tpm培训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基于《现代工业设备维护与管理》教材的第6章“全面生产维护(TPM)”进行展开,详细内容涉及TPM的基本理念、实施步骤、管理体系及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TPM的核心理念,认识到设备维护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TPM实施的具体步骤,具备在生产现场推行TPM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设备故障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TPM实施步骤的细节、设备故障分析与改进措施的制定。
2. 教学重点:TPM的基本理念、TPM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设备故障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设备维护与管理案例。
2. 学具: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白板、记号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播放设备故障导致生产停顿的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TPM的基本理念、目标及实施步骤。
3. 例题讲解(20分钟):分析某企业实施TPM的案例,让学生了解TPM的具体操作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设备故障分析与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TPM基本理念2. TPM实施步骤3. 设备故障分析方法4. 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某企业设备故障频发的原因,制定TPM实施计划。
2. 答案要点:(1)设备故障原因分析:设备老化、操作不规范、保养不到位等。
(2)TPM实施计划:包括设备检查、维修、保养、培训等环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TPM在其他企业的成功应用,对比分析不同企业的实施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TPM实施步骤的细节、设备故障分析与改进措施的制定。
2. 例题讲解:某企业实施TPM的案例。
3. 作业设计:分析设备故障原因及制定TPM实施计划。
TPM现场执行培训教程第一部分:TPM的理念与推行组织一、导入TPM的背景1、经营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问题2、市场价格竞争激烈、销售量波动、利润下降。
3、成本比率高、利润率低。
4、设备故障多、新产品替换要花时间,生产没提高。
5、品质不良和重复作业多,在库和半成品不少6、工程流动中不良状况频发7、需要改变作业者的意识8、人才的内部培养9、提高关联企业、合作企业的生产效率……二、工厂TPM推行方向1、将标准工时的工时效率、作业能率等设定为管理指标,并量化工时LOSS(浪费),展开个别改善活动2、应用IE的基本改善方法,改善作业方法的个人之间偏差等的小团队活动3、集中改善作业工程中发生的瞬间停止(特别是物流供应,素材位置脱离而发生的瞬间停止,由于品质异常的瞬间停止等)三、TPM的起源与发展(一)什么是TPM它指公司在包括生产、开发、设计、销售及管理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通进公司上层到第一线员工的全员参与和开展重复的小集团活动,以追求生产系统的极限为目标,从生产系统的整体出发;构筑能预防所有浪费发生的有效机制,最终达成“0”故障、“0”浪费、“0”不良的高效率企业,以及部门、班组自主改善的活力型企业。
(二)TPM六大观念(1)挑战一流的观念(流程上、管理上、文化上)(2)体系活动的观念(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果)(3)全员改善的观念(报提案、促交流、能揭示)(4)执行强化的观念(有机制、有培训、有评价)(5)预防管理的观念(设备上、质量上、设计上)(6)环境形象的观念(安全上、环境上、公益上)(三)TPM三大体系(1)公司TPM活动推行体系(2)公司TPM活动评价体系(3)公司TPM改善交流发表体系四、TPM的目的与效果(一)TPM的目的通过改善人和设备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的素质(二)TPM的效果1、有形效果:指能直接用数字或金额衡量的部分(1)生产效率的提高(2)设备使用效率的改善(3)生产周期的缩短(4)库存量的减少(5)工作浪费的减少(6)生产成本的降低(7)投诉减少服务质量提高(8)改善提案件数的上升2、无表效果:指不能直接用数字或金额来估量的部分(1)员工改善意识增强(2)员工技能水平提高(3)进取型企业文化的形成(4)企业凝聚力增强(5)企业形象的改善(6)TPM革新生产体制(三)TPM的特点1、所有损耗目标为“0”通过公司及各部门的领导到第一线员工在内,全员参与的改善活动,最终达成“O”损耗(灾害“0”;事故“0”;不良“0”;浪费“0”;故障“0”)。
tpm培训教材经典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培训教材的第三章“设备效率优化”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与提高、TPM八大支柱的实践方法、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2. 了解TPM八大支柱的实践方法,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3. 学会分析设备故障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与应用;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策略的制定。
2. 教学重点:TPM八大支柱的理解与实践;设备效率优化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设备效率优化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讲解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b. 介绍TPM八大支柱,分析其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
3. 实践操作:a.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生产案例,运用OEE计算方法分析设备效率。
4. 例题讲解:a. 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策略的制定。
b.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独立完成例题解答。
5. 随堂练习:a. 布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设备综合效率(OEE)计算公式。
2. TPM八大支柱。
3. 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策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某设备的OEE,并提出改进措施。
b. 针对某一设备故障案例,分析原因并制定预防策略。
2. 答案:a. OEE计算结果及改进措施。
b. 设备故障原因及预防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设备管理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推荐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参加设备管理研讨会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与应用2. TPM八大支柱的理解与实践3. 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策略的制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例题讲解一、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与应用OEE是衡量设备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OEE = Availability × Performance × Quality(1)Availability(可用率):表示设备在计划生产时间内实际运行的时间占总计划生产时间的比例。
2024年员工TPM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TPM的基本理念与目的,认识到其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
2. 掌握TPM推行的具体步骤,了解每个步骤的实施细节。
3. 学会分析设备损失,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设备七大损失的深入分析与有效消除策略的制定。
教学重点:TPM推行步骤的理解与实践应用,以及TPM推行效果的评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案例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分析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展示一个因设备故障导致生产延误的案例,引发学生对TPM关注。
2. 理论讲解(20分钟)讲解TPM的定义、目的、核心价值和推行步骤。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设备七大损失,举例讲解如何识别与改善。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针对一个虚拟设备进行损失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5. 角色扮演(15分钟)学生扮演工厂中不同角色,模拟TPM推行过程,加深对责任与协作的理解。
6. 案例研究(15分钟)分析成功推行TPM的企业案例,提炼关键成功因素。
7. 小组讨论(10分钟)讨论如何评估TPM推行效果,分享评估指标和工具。
六、板书设计1. TPM的定义与目的2. TPM推行步骤1) 准备阶段2) 初期清扫3) 自主维护4) 计划维护5) 教育培训6) 品质维护7) 设备效率提升8) 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3. 设备七大损失4. TPM推行效果评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内容,分析你所在部门的主要设备损失,并制定改善计划。
2. 答案要点:损失分析:准确识别损失类型,提供具体数据支持。
改善计划:明确改善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建议阅读:《全面生产维护——从理论到实践》。
研究报告:针对某一行业或企业进行TPM推行现状调研,提出改进建议。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设备七大损失及消除策略。
TPM培训讲义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义依据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培训教材第四章“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进行设计,详细内容包括设备维护的基本原则、常见设备故障诊断方法、预防性维护的实施步骤以及设备故障排除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设备维护的重要性,掌握设备维护的基本原则。
2. 学会诊断常见设备故障,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掌握预防性维护的实施步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及故障排除技巧。
2. 教学重点:设备维护基本原则、预防性维护实施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案例视频、设备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设备维护的关注。
2. 设备维护基本原则讲解:讲解设备维护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介绍常见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如直观诊断、仪器诊断等。
4. 预防性维护实施步骤:详细讲解预防性维护的实施步骤,包括维护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和改进。
5. 故障排除技巧: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设备故障排除的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给定设备故障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设备维护基本原则定期维护预防为主随时检查记录分析2. 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直观诊断仪器诊断专家系统3. 预防性维护实施步骤制定维护计划实施维护检查维护效果改进维护计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设备维护的基本原则。
请列举至少三种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并简要说明其优缺点。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预防性维护实施步骤。
2. 答案:设备维护的基本原则:定期维护、预防为主、随时检查、记录分析。
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直观诊断:简单易行,但受限于个人经验和技能。
仪器诊断:准确度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培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TPM培训课件经典2024鲜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TPM培训教材》第3章“TPM的基本原理与实践”展开,详细内容涵盖:TPM的定义、TPM的八大支柱、TPM推行步骤、设备管理策略、员工技能提升、预防性维护、改善活动、设备效率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TPM的基本原理,掌握TPM推行的核心要点。
2. 学习设备管理策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 培养员工的自主维护意识和技能,降低设备故障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设备效率分析、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重点:TPM八大支柱的实践运用、设备管理策略、员工技能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案例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享某企业实施TPM的成功案例,引发学生对TPM的兴趣。
2. 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TPM的定义、八大支柱、推行步骤等基本概念。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某设备为例,讲解如何进行设备效率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某一设备提出改善方案。
5. 设备管理策略讲解(15分钟)分析设备管理策略,教授如何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6. 员工技能提升(10分钟)探讨如何培养员工的自主维护意识和技能。
7. 预防性维护与改善活动(10分钟)介绍预防性维护的要点,讲解如何开展改善活动。
六、板书设计1. TPM的定义与八大支柱2. 设备管理策略3. 员工技能提升方法4. 预防性维护与改善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内容,分析某一设备的效率,并提出改善方案。
制定一份预防性维护计划。
2. 答案:设备效率分析报告。
预防性维护计划模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TPM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次教学中,设备效率分析和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难点,也是重点。
现场TPM培训教程现场TPM培训教程是一种全面的生产管理方法,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
TPM即全员参与维护,它是一种强调机器和设备的使用、保养、保护和维护的管理方式。
TPM是一种重要的生产管理模式,它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力,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现场TPM培训教程的内容和方法。
1. TPM的基本原理TPM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全员参与,维护、保养、保护和管理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TPM的核心内容包括设备管理、基础管理、品质控制、人员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
设备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保养、保护和维护设备,通过设备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基础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强调流程规范和标准化操作。
品质控制的核心内容是控制和监督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标准。
人员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和管理人才,促进员工参与生产决策和优化管理。
环境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员工生产效率。
2. 现场TPM培训教程的方法和步骤现场TPM培训教程通过实践操作,让参加者深入了解和掌握TPM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运用TPM管理企业生产。
现场TPM培训教程的主要步骤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育评估和效果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通过企业内部的调研和分析,确定TPM 培训的主要需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课程设置是指根据培训需求分析,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介绍、课程章节、课程目标等。
教学设计是指根据课程设置,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材料等。
教育评估是指通过测试考核和评估,检验学员对TPM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
效果分析是指通过对TPM培训的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检验TPM培训的实际效果和质量,帮助企业优化和改进培训方案。
3. 现场TPM培训教程的注意事项现场TPM培训教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培训教练师必须具备深厚的TPM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能够提供专业教学支持,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TPM培训资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TPM全面生产维护》教材的第三章“TPM的基本框架”,详细内容涉及TPM的八大支柱,分别是:设备管理、预防维修、质量保证、操作员自主参与、教育培训、办公室TPM、设备初期管理以及TPM的推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TPM的基本框架,理解八大支柱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TPM理念进行设备管理和生产维护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自主参与设备管理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TPM八大支柱的具体内容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TPM的基本框架,以及如何运用TPM提高生产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白板、教鞭。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家企业因设备故障导致生产停顿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问题。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TPM的基本框架和八大支柱,让学生对TPM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讲解设备管理、预防维修等八大支柱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板书设计(5分钟)在黑板上展示TPM的基本框架和八大支柱,方便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自己所在企业或熟悉的企业在设备管理和生产维护方面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TPM在其他国家和企业的应用案例,提高自身的管理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地考察,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TPM八大支柱的具体内容和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