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时用水量预测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21
用水量预测的三种方法
摘要:该文以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为例,介绍的三种城市用水量预测的三种方法,三种方法互相验算、互相修正、互相补充,确保预测值准确可靠。
关键词:用水量预测指标用地
根据《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总体规划》及《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对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需水量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进行预测。
1 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根据长兴岛地区历年人均综合用水量的情况,并参照同类城市人均用水量指标,确定本区单位人口综合用水指标(如表1)。
2 单位用地面积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根据长兴岛地区水资源和大连地区用水情况,确定单位用地面积用水指标(如表2)。
3 分类用水定额指标法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当地的水资源状况,确定用水标准(如表3)。
4 需水量的确定
根据上述3种方法预测长兴岛全区的用水量结果,对此进行比较分析。
如表4所示:
从表中数据来看,3种方法的预测结果相差不是很大,第(3)种预测方法在近远期时最接近平均值。
规划选取第(3)种预测方法结果作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用水量。
参考文献
[1] GB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GB50013-2006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用水量预测模型研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供水管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保证城市的供水安全和水资源利用的高效性,需要对城市的用水量进行定点监测和分析,并建立科学的用水预测模型。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准确地预测城市用水量,以便合理分配城市的水资源,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行。
一、大数据在城市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用水监测系统日益完善,大量的监测数据也不断积累。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掘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提供高质量的预测结果。
在城市用水量预测中,大数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大数据分析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城市用水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收集各个采集点的用水情况,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
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质,追踪用水量的变化,分析用水的原因和趋势,进而做出准确的预测。
2. 数据清洗数据采集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噪声,处理空值和缺失值。
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供可供分析的数据集。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压缩数据的维度,减少数据的冗余程度,使数据更具有解释性,从而使得结果更为准确。
3. 模型构建在数据清洗之后,就可以建立合适的预测模型了。
目前,常用的预测模型有时间序列分析、神经网络模型、回归分析等。
这些模型都可以用于城市用水量的预测。
例如,可以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然后用测试集来验证训练结果。
在模型评估时,可以使用交叉验证技术,将数据集分成若干份,每次利用其中的一份作为测试集,其余数据作为训练集,以避免过拟合。
4. 预测分析预测分析是大数据分析的最后一步。
基于预测模型,可以对未来的城市用水量进行预测。
同时,通过对预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用水的规律和趋势,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用水量预测摘要:城市建设首先是各类工程的建设,而规划在城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的位置、分类、功能、本套程度、能力大小等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工程系统指的就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体系,它由交通、通信、供热〔气〕、给排水、环卫、全等工程体系构成,它们的规划就是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而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给水工程;一、概述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等组成,其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定城市给水设施的规模和容量;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要求;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和设施分布及规模。
给水工作系统与排水工程系统被称为城市生命保障体系,因此,做好它的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预测方法预测方法主要分定额指标法和函数法二大类。
它们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定额法侧重于定性,函数法侧重于数学分析,要做好预测要用二者互相验算、互相修正和互相补充,才能使预测所得结果最大限度地符合要求,满足规划的需要。
1.定额指标法所谓定额指的是单位用水量,是国家相关部门根据不同条件下用水量调查统计结果,考虑各种因素发布的规范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权威性,这是规划工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和认真实施的,对规划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约束作用。
用水量预测主要定额指标有: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万人·d)、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km2·d)、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m3/ha·d)、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L/人·d)、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m3/ha·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一般在预测时根据城市规模大小、工业规模取不同值乘上相应的规划人口预测数或工业产值即可得到预测用水量。
(1)人均综合指标法:总体规划中常用。
(2)单位用地指标法:确定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后,根据规划的城市用地规模,推算出城市用水总量。
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3)线性回归法。
(4)年递增率法。
(5)城市发展增量法: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规划的要求,规划期内居住、公建、工业等发展布局都有明确的指标,所以只要按有关定额和方法分别计算出新增部分的用水量,再加上现状的用水量,就可以求出规划期内的城市用水总量。
这种方法用于近期建设预测比较准确。
(6)分类加和法:城市工业用水量在城市总用水量中占有较大比例,其预测的正确与否对城市用水量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通常采用与民用用水预测相同的方法外,还常用万元产值指标法。
城市用水量预测综述城市用水量预测综述摘要:城市用水量预测在城市建设规划,输配水系统的优化调度以及市政设施投入与收益等方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影响城市水量预测的因素较多,采用的预测方法也有多种,文中试图通过对各方法的综合说明和比较来总结各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用水量对比预测方法影响因素城市给水管网用水量预测,就是根据已有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用水量以及与此有关的其它数据资料、信息等来分析未来某一时刻(时段)城市给水管网用水量的过程。
城市用水量预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实施用水系统优化控制而进行的短期预测,另一类是以水资源规划为目的的长期预测。
城市规划规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规划用水量的大小,反之城市供水量的大小又是影响城市规划规模实现的主要因素之一。
城市用水量通常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消防用水及市政用水等。
天气,季节气候,节假日及不可预见因素对短期用水量影响较大,而其他诸如人口,居民收入,工业总产值,产业结构等因素对长期用水量影响较大。
我国幅员辽阔,各城市的水资源,气候以及生活习惯等差异较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对总体采用同样的预测方法,要综合当地各项影响因素以多种预测方法对当地若干年前的预测与若干年后的实际用水量形成对比,以及在不同预测方法对当地的预测效果之间的对比得出可行,方便的预测方法。
用水量预测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环境,需根据用水量变化规律及特点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以下对常见的几种进行简述。
(一).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规范》)中四种方法以及用水量递增法和相关比例法两种复核方法进行预测。
例如某市拟定在1999年对2005,,2010年的用水量预测。
2005和2010年分别取《规范》指标的低线和中线。
①.确定规划范围,年限,人口和用地②.现在用水状况,可以取得1985~1999年水厂供水量情况③.规划用水预测方法1: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具体为根据《规范》,对应找到该城市所属区间,根据《规范》中最高日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得到该城市1999年最高日人均综合用水指标。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用水量预测的思考摘要:人口以及用水量的预测,是一个非平稳时间序列过程,它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才能较为准确地进行预测。
关键词:城市用水量;预测分类;预测用水;定额法水;资源承载力前言:城市用水量预测,不仅是一个给水配套工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协调控制工程,通过对水量的预测和平衡计算,依据水资源承载力,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1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用水量影响因素分类1.1地域差别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的气候、气象条件、水资源储量和分布、文化和生活习惯等均有较大的差异。
在我国,地域差别的凶素仍是影响用水量,特别是居民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因素。
国家制定并颁布的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等标准中,基本上华东、华南这样一些自然降雨比较充沛的区域为一个大分区;华北、东北、西北等部分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区域为一个大分区;而西北边缘地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程度比较差的区域划为一个大分区。
从这个角度来说,地域的划分也在逐渐归为统一。
1.2配套市政基础设施的影响从宏观角度我围在城市供水这方面已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应该说为满足用户的用水创造了硬件条件,不会为城市用水量的合理需要竖立屏障;从另外一个微观角度,城市供配水管理的逐渐加强,更为今后合理地控制城市用水量,例如优化配水、节约用水、水资源合理回用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好的管理配套措施。
1.3居民用水器具的影响居民家庭用水器具是影响居民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因素。
从居民生活用水量的统计数据来看,其消耗不仅仅是取决于用水器具本身的家庭拥有率或普及率,而更多的是决定于两种类型用水器具的使用频率。
用水器具的使用频率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经济、社会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2 城市用水量预测的方法目前,城市用水量的预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平稳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用多年的用水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线性拟合,从而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