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成长感悟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疼痛中体悟快乐

——新教师成长感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听了以上三位优秀老师的发言,我和大家一样深受启发。所以万分荣幸,今天能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成长感悟。年华似水,岁月飞逝,回首相视,来到这里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之间,我完成了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变,开始适应老师这份工作,同时我也成长了很多。作为一名新教师,回顾自己走过的成长之路,可以说,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今天我就借此机会,将自己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

(因为今天在座的大多为青年教师,所以,我想说作为新老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回想刚踏进这里的那段时光,曾经的我们:青春洋溢,大胆勇敢,满怀激情。自认自己也算是站过几天讲台,积累的经验应该可以胜任现在的工作。然而当真正的考验来临时,我还是失败了。那是一次县级的优质课评比,我选了曹操的《短歌行》,因为喜欢豪迈的诗风,所以很用心,对讲课的环节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也是我自己班的孩子,我们彼此熟悉,配合默契,对于这节课大家都信心满怀。时间临近了,在其他班又试讲了两次,我的师傅和同事们也对我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指导。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我就放心的等待下午第八节课的来临。开始上课了,在平复了紧张的心情之后,我从容的应对课堂,正当我以为一切都正常进行时,课件中超链接的内容却始终无法打开,起初我假装镇定,想快速处理好,可试了几次都事与愿违……顿时台下一束束的目光如搜索机一般投在我的脸上,那眼神中夹杂着质疑、鼓励、更多的是焦急。我一下子慌神了,可越是心急手越是不听使唤,空气顿时凝滞了,我只好歉意的对大家笑笑,指着多媒体说“它闹情绪了,得哄一哄”,但心里面像着了火一样,无奈只好关闭课件,再重新打开试一试。好在它可以继续工作了,我暗暗松了一口气,课堂恢复了正常,所有的环节也都在我预设的范围之内。终于临近尾声----“迁移拓展”了,这意味着任务终于要完成了,当我轻轻点开幻灯片,指引着学生齐声朗读那首《虞美人》时,我傻眼了,常识性的错误啊,那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竟然被我打成了“明月中”。事已至此,我当即为学生做出了纠正。可作为一堂规范的语文课,这

样基础性的知识点错误是最忌讳的。我失败了,败在大意,败给了自己。也正因为这次经历,我决心摆正心态,在之后的备课时力求弄懂,做细,绝不再马马虎虎,粗心大意。

其次,作为教学者,一定让在教学上努力做一个有心人,及时反思,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而作为日常的教学,这一年多来我时常遇到这样的一些困惑,比方说平时上课,孩子和我的配合都很默契,而且课堂有趣生动,可是一旦到了公开课、或有人听课,就会出现学生不敢说话,怕说错,课堂死气沉沉,教学目标无法实现等等,于是我经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还需要我改进?不得不提到刚开始站上讲台的时候,课堂管理有问题,学生们特别活跃,出现上课听课不认真,在下面说小话,根本不买我这个老师的帐,习题讲解自己感觉讲的挺好的,可学生们还是不懂。再讲一边结果还是一样。我悄悄地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师父们的差异:他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我首先通读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因为我知道,我首先应该要做的就是学习新理念;再次我到处搜寻名家著作,观摩名家课例,学校也非常关心我们青年教师,有机会就派我们去听各校老师的公开课,从中我也吸取了许多的教学经验,以用在我以后的教学当中去,同时,学校里也经常组织我们去听校内老师的优质课,这让我认真查找着自身的不足。读书和学习让我眼界大开。我发现,随着阅读量和教学经验的增加,在我的眼前好象打开了一扇大门,现在我真正地领略到了教学之美,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付出总有回报。

还记得去年时,初出茅庐,看到文言文,我自然有些发怵,尤其

是长篇,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我先上完了,我师父还在讲这一课,那天我刚好没课就临时决定去听课,她的班我很熟悉,曾经上过课,孩子们都很棒,我想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课堂上,她收放自如,循循善诱。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把琵琶女与文中的“我”完全放在一起,让学生在对比中参悟二人身上存在的共性,进而让他们准确把握文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简洁明了,结构清晰。完全是一目了然,让人印象深刻。听到这,我的思绪飞到了那次李老师所讲的《鸿门宴》,听完她那节课后,我曾经在教学反思中写过“如果重新去讲这一课,我一定在对比中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故事线索,当然还可能生发出“人生成败英雄可叹的关键因素之我观”的辩论,那会是怎样的深刻印象啊”,然而今天,当再次听到运用对比分析人物时,我看到了自己的空洞和悲哀。反思不仅是写在纸上的,更应该是落在实处,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的。当然,那一次我虽然对课程内容听得不多,但对于面对文本怎样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当然我认为仅仅听别人的课,然后进行模仿,还不足以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学习中深入钻研教材,再在一次次的听课、磨课过程中,吸收他人的优点,结合自身的特点,让自己不断完善,逐步成长起来。

很明显,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程度不同,资质不一样,因此针对单科后进的学生更应该俯下身去,用爱心引领他们不断前行当然,要想成为合格的老师,不仅仅是备好当天要上的课程就行的。对于这一点,在刚任教之初,我也非常的迷茫甚至无助,如何保持好与学生的关系,如何与这些叛逆期的朋友相处?如何对待犯过错误却暂时无悔改之心的学生。这一系列的问题时时困扰着我,为此我付出过、怀疑过、逃避过……而今天,走了这一路,我依然坚持着。

还记得第一次新生报到的时候,面对一双双稚嫩的眼睛,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师父们告诉我,要想让学生尊敬你,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样自己的课才能上好。那是去年文理科分班后,我班分来了一个维吾尔族男孩凯利,他阳光而灵秀,擅长5000米,又酷爱画马。他画的马灵动入神,似驰如飞,可期中考试,他的语文竟然才得了55分,全年级最低分啊。一看卷子,作文15分,就短短几句话。我顿时火冒三丈,班主任的科目竟然还敢不写作文,这不是明摆着叫板吗?发卷子时我特意把他卷子留下,下课后恶狠狠的叫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