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肝的生理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8.05 KB
- 文档页数:4
肝的特点1.肝之为脏,体柔⽽⽤刚,内阴⽽外阳,盛动易⽽荣养难。
肝为脏⾎之脏⽽有疏泄功能。
肝阴肝⾎为其体,肝⽓肝阳为其⽤。
阴⾎柔涌,阳⽓刚烈。
肝阴滋润濡养,肝阳主升主动。
所谓“体柔⽽⽤刚”、“内阴⽽外阳”以及“体阴⽽⽤阳”等说,均指此⽽⾔。
在病理上,肝⽓肝阳易升易动,如肝⽓横逆,肝阳亢盛、肝⽕上炎等;肝阴肝⾎易耗易虚,如肝阴亏损、肝⾎不⾜等。
且滋阴最难,阴亏不能涵阳则阳更亢,因⽽⼜谓“盛动易⽽荣养难”。
参见“肝为风⽊之脏,因有相⽕内寄,体阴⽤阳”条。
2.肝⽆补法者,以肝⽓之不可补,⽽⾮谓肝⾎之不可补。
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烈,属⽊,与春⽓相应⽽多升发,容易表现为有馀太过之病态,所以对肝⽓不可补,补则其⽓愈升⽽性愈亢,从⽽导致肝阳、肝⽕上炎⼀类病证。
从这⼀意义上说“肝⽆补法”。
但是肝⼜有脏⾎的功能,且位居下焦,其体阴柔,可以制约其阳刚之性,以维持其动态平衡。
补肝⾎、养肝阴可遏制肝⽓肝阳之过亢。
本条辨证地阐述了肝脏“体阴⽤阳”的特点,弥补了“肝⽆补法”的不⾜,为滋养肝阴、育阴潜阳等治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3.肝⽓⼀逆,诸⽓皆逆。
肝为刚脏,体阴⽽⽤阳,其⽣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肝⽓⽅⾯。
肝主疏泄,主全⾝⽓机的疏通、畅达、升发。
正常的疏泄功能,对于⽓的升降出⼊之间的平衡协调⾄关重要。
如果肝升发太过,下降不及,便会引起肝⽓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胀痛、⾯红⽬⾚、急躁易怒等病理表现。
肝⽓上逆⾎随⽓涌,可引起吐⾎、咯⾎等病理变化。
肝⽓犯胃,胃失和降,便出现嗳⽓、呃逆等症。
若肝⽓上逆犯肺、肺失肃降,可见咳逆上⽓,甚则咯⾎等症。
综上所述,肝⽓上逆,⾮但⾎随⽓逆,⽽且可引发胃⽓上逆、肺⽓上逆等症,故说“肝⽓⼀逆,诸⽓皆逆”。
4.肝⽓不可亢,肝⾎不可亏,乃治肝之要诀也。
疏泄⽓机和脏⾎为肝脏两⼤功能。
⼀旦肝之功能失常,则主要表现为肝⽓过亢与肝⾎不⾜。
肝为刚脏,体阴⽤阳,肝⽓肝阳易升易动,肝⽓亢盛常易耗其阴⾎。
肝阴肝⾎亏耗,不能涵阳,⼜会阳亢⽆制,故⼆者常互为因果。
肝的生理特性是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需要复习的内容,整理了相关资料供广大考生参考!1.肝喜条达:条达,舒展、条畅、通达之意。
抑郁,遏止阻滞。
肝为风木之脏,肝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的特性,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宛如春天的树木生长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
肝主升发是指肝具升发生长,生机不息之性,有启迪诸脏生长化育之功。
肝属木,其气通于春,春木内孕生升之机,以春木升发之性而类肝,故称肝主升发,又称肝主升生之气。
条达为木之本性,自然界中凡木之属,其生长之势喜舒展、顺畅、畅达,既不压抑又不阻遏而伸其自然之性。
肝属木,木性条达,故条达亦为肝之性。
肝喜条达是指肝性喜舒展、条畅、畅达,实即肝之气机性喜舒畅、调畅。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气升发、柔和、舒畅,既非抑郁,也不亢奋,以冲和条达为顺。
所以,唐容川说:“肝属木,木气冲和发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血证论。
脏腑病机论》)。
若肝气升发不及,郁结不舒,就会出现胸胁满闷、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等症状。
如肝气升发太过,则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头痛头胀等症状。
肝的这种特性与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
肝气升发条达而无抑遏郁滞,则肝之疏泄功能正常。
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是肝喜升发条达之性所决定的。
故曰:“肝之性,喜升而恶降,喜散而恶敛”(《读医随笔。
平肝者舒肝也非伐肝也》),“以木为德,故其体柔和而升,以象应春,以条达为性……其性疏泄而不能屈抑”(《内经博议》)。
2.肝为刚脏: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易逆易亢,其性刚强,故称。
刚,刚****急之谓。
肝脏具有刚强之性,其气急而动,易亢易逆,故被喻为“将军之官”。
肝体阴用阳,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也忌过亢。
肝为刚脏系由肝体阴用阳之性所致。
肝体阴柔,其用阳刚,阴阳和调,刚柔相济,则肝的功能正常。
故日:“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神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临证指南医案。
肝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肝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
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冠,谋虑出焉。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肝于胆相为表里。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 主疏泄疏,就是疏通;泄,就是发泄、生发。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动、主升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调畅气机气机,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的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由于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气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就正常和调。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现象: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是肝失疏泄,则气的升发就显现不足,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等病理现象;二是肝的升发太过,则其的升发就显现过亢,气的下降就不及,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耳赤、易怒等病理表现。
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而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变化。
甚则可以导致卒然昏不知人,称为气厥,“阳气者,大怒则行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
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障碍,亦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因此,气机的郁结,会导致血行的障碍,形成血瘀,或为癥积、肿块,在妇女则可导致经行不畅、通经、闭经等。
气机的郁结,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痰、水等病理产物,或为痰阻经络而成痰核,或为水停而成臌胀。
关于人类肝脏的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人类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其平均重量约为1.5kg,占据腹腔内的右上部。
它不仅具有消化、代谢、解毒等多种生理功能,还能够制造胆汁、储存血糖等重要物质。
本文将分别从肝脏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肝脏。
一、肝脏的结构特点肝脏由肝实质和肝管组成,其中肝实质是肝脏最为重要的组织,占据了大部分肝脏空间。
肝实质的内部由肝小叶组成,每个肝小叶都由许多肝细胞构成。
肝小叶外形呈五边形或六边形,大小约为2-3毫米,中央有一根位于肝管轴线上的中央静脉,而每个肝小叶的四周均有许多窦腔,这些窦腔贯穿整个肝小叶,从而形成了肝窦系统。
肝细胞是肝脏中最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长约20微米,宽约10微米,是一种多边形的细胞,由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等3个部分组成。
小肝细胞的细胞质有肝细胞核、核仁和各种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
而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控制了生物体内的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指挥中心。
此外,肝细胞上还有丰富的内质网,这个内质网是肝细胞内合成、贮存、代谢细胞内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场所之一。
二、肝脏的生理功能1.代谢功能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能够代谢人体内多种物质。
例如,它能够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并储存在肝细胞内;在机体耗能时,糖原可被转化为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
此外,肝脏还能将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基酸转化为与尿素,使尿素排出体外,从而避免了体内毒素残留 bring cause 等问题。
同时,肝脏还可以代谢脂肪、支链氨基酸等物质,让它们被更好地利用。
2.分泌功能肝脏还能够分泌多种物质,其中最为重要的物质是胆汁。
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盐能够将脂肪分解成较小的颗粒,使它们更容易被肠道吸收。
同时,胆汁还能够将肝内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排泄出体外。
此外,肝脏还能积极分泌多种蛋白激素、代谢产物以及辅因子,这些物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知识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哮喘易发作的季节是:A、秋冬B、夏秋C、春秋D、春夏E、冬春正确答案:E2、《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A、全身统一B、心身统一C、形神合一D、动静统一E、五脏统一正确答案:C3、高位肛屡的治疗方法可采用:A、肛屡挂线疗法B、内服药物治疗C、外敷药物治疗D、肛屡外口扩大术E、肛屡切除术正确答案:A4、气滞血瘀型压疮的证候错误的是()A、苔薄,脉弦B、继而紫暗红肿C、褥疮溃烂D、局部皮肤出现褐色红E、或有破损正确答案:C5、四肢肌肉的壮实主要取决于:A、肺主气的功能B、肾主骨的功能C、肝主筋的功能D、脾主运化功能E、心主血脉功能正确答案:D6、阴虚火旺的舌象表现是A、舌淡,苔白润B、舌红,苔黄腻C、舌红绛D、舌淡红,苔薄E、舌红,苔黄厚正确答案:C7、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是:A、肺气B、宗气C、心气D、元气E、肝气正确答案:B8、矫正胎位的“俞穴是()A、三阴交B、至阴C、合谷D、大横E、隐白正确答案:B9、病情观察的目的哪项不妥()A、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B、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C、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D、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E、及时了解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正确答案:B10、下列哪项不属于艾灸()A、直接灸B、天灸C、间接灸D、悬灸E、雀啄灸正确答案:BIK肌痹不己,内舍于:A、心B、肺C、脾D、肾E、正确答案:C12、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每次治疗的时间是()A、15〜20分钟B、20〜30分钟C、60分钟D、10〜15分钟E、30〜40分钟正确答案:A13、面色藁黑,肌肤甲错的主病是《》。
A、水饮B、肾虚C、寒证D、瘀血E、痛证正确答案:D14、古代医家将其喻为人身之“日”的脏是A、脾B、肾C、心D、肺E、正确答案:C15、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B、虚实交替,泻而不藏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E、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正确答案:E16、气闭病机,主要是指:A、气出入异常,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B、气不能内守,大量向外逸脱C、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D、气机郁滞,运行不畅E、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移正确答案:A17、中焦的功能实际是指:A、输布水谷精微B、胃主受纳功能C、脾主运化功能D、化生血液E、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正确答案:E18、肪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A、老少皆能致病B、传染性强C、症状相似D、病势重E、发病急正确答案:B19、形成血虚病机的原因,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A、久病不愈,慢性消耗B、脾虚气弱,生化无源C、思虑无穷而暗耗D、失血过多,血脉空虚E、房劳过度而耗伤正确答案:E20、下列哪项不属于阴阳的特征:A、绝对性B、抽象性C、相对性D、普遍性E、相关性正确答案:A21、阴阳失调的概念是()A、阴盛阳衰B、阴阳偏衰C、气血津液异常变化D、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E、阴虚阳亢正确答案:D22、皮部之浮络主热,其色当为:A、白B、赤C、黑D、青E、黄正确答案:B23、大肠的未端称:A、吸门B、魄门C、幽门D、扉门E、阑门正确答案:B24、下列除外哪项,均可出现口臭A、宿食B、齿再齿C、心火D、胃热E、内痈正确答案:C25、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A、生成宗气B、调节全身气机C、肺气通于天D、宣发卫气E、肺的呼吸功能正确答案:E26、与脾胃升降密切相关的脏器是:A、膀胱B、肺C、肾D、肝E、心正确答案:D27、根据藏象理论,称为“华盖”的脏是A、肺B、肝C、脾D、肾E、心正确答案:A2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肝在窍为目B、肾在窍为耳C、肺在窍为喉D、脾在窍为口E、心在窍为舌正确答案:C29、患者出现晕罐先兆处理不正确的是()A、取下重拔B、轻者适量喂水C、取平卧位D、及时起罐E、轻者静卧休息正确答案:A30、盆腔炎常用的护理技术不包括()A、拔火罐B、刮痴C、中药保留灌肠D、中药贴敷E、艾灸正确答案:A31、以下不属于五行相生的是:A、火生金B、水生木C、土生金D、金生水E、木生火正确答案:A32、在肝主疏泄各种表现中,最根本的是:A、调畅情志B、调畅气机C、疏通水道D、调节血量E、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正确答案:B33、血瘀气滞所致的项痹脉象:A、结脉B、弦脉C、紧脉D、代脉E、浮脉正确答案:B34、痹病的内在致病因素是A、饮食不节B、感受风寒湿邪C、情志不畅D、正气不足正确答案:D35、脾开窍于:A、齿龈B、唇C、舌D、口E、咽正确答案:D36、下列各药中,既能运脾消食,又能化坚消石的药物是A、鸡内金B、山楂C、莱瓶子D、神曲E、麦芽正确答案:A37、肾不纳气主要是由于:A、膀胱气化不利B、肾的精气不足C、肾阳不足D、肾阴不足E、心气不足正确答案:B38、能使血液不溢出于脉外气的:A、防御作用B、温煦作用C、推动作用D、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正确答案:E39、气滞证中出现疼痛,其性质一般为:A、酸痛B、胀痛C、刺痛D、空痛E、隐痛正确答案:B40、六腑中,被称为“决渎之官”的是A、胆B、小肠l=i=lD、膀胱E、三焦正确答案:E41、痹症的饮食护理正确的是:A、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B、饮食应以低热量、低盐低脂饮食为主C、饮食应以高热量、低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为主D、饮食应以低热量、低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为主E、饮食应以低热量、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正确答案:A42、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A、舌尖芒刺B、舌红裂纹C、舌暗瘀点D、舌淡齿痕E、舌体淡瘦正确答案:E43、“血海”是:A、冲任二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冲脉正确答案:E44、藏象的基本含义是:A、内在组织器官的表像B、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C、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现象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E、五脏六腑的形象正确答案:C45、酝酿思索,反复分析,比较事物的过程,称为A、志B、虑C、思D、智E、意正确答案:C46、针眼未成脓者,下列不属于其主要辅助治疗的是()A、按摩B、涂眼药膏C、湿热敷D、耳尖放血E、针灸正确答案:A47、“老年慎泻,少年慎补”确定的用药原则的根据是()A、标本同治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正确答案:D48、眩晕,面色白,唇白不华,心悸少寐,神疲乏力,劳累即发,舌质淡,脉细弱,辨证为()A、肝阳上亢B、气血不足C、痰湿中阻D、痰郁化火E、气滞血瘀正确答案:B49、患者,男,79岁。
护理中西医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治疗所用的各种导管引起的损伤属于()A、治疗性损伤B、化学性损伤C、生物性损伤D、机械性损伤正确答案:D2、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在中药配伍属于A、相使B、相杀C、相恶D、相反E、相畏正确答案:E3、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肥人湿多,瘦人火多。
B、小儿的体质特点: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C、体质主要与先天禀赋有关,与后天因素影响不大。
D、体质具有后天可调性的特点。
E、体质包括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构成要素。
正确答案:C4、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功能的是A、功能活动B、真气C、阳气D、精气E、正气正确答案:E5、六腑以为顺A、向里B、降C、向外D、通正确答案:D6、毫针的粗细、长短规格是指哪部分A、针根B、针尖C、针身D、针尾E、针柄正确答案:C7、4个月小儿临床检查结果中发育异常的情况是()A、乳牙未萌发B、不能伸手取物C、头不能抬起D、前囟未闭呈5cm×2cmE、拥抱反射消失正确答案:E8、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轻的色脉关系是A、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同B、客色胜主色C、主色胜客色D、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克E、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生正确答案:E9、下列书籍中,属于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的是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饮膳正要》D、《伤寒杂病论》E、《千金要方》正确答案:A10、某患者,男性,60岁。
临床表现:眩晕心悸,颧红干,五心烦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此证属于A、血虚B、热证D、阳虚E、阴虚正确答案:E11、患者,女,54岁,心情抑郁久,自觉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舌苔白润,脉弦滑。
以上病例最能体现痰饮的哪一项致病特点A、病位固定,病证繁多B、易蒙蔽心神C、影响新血生成D、阻滞气机,损伤脉络E、阻滞气血运行正确答案:E12、虚中夹实的病机是A、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B、以正虚为主,兼夹实邪C、实邪久留,损伤正气D、邪气亢盛,结聚体内E、以邪实为主,兼正气不足正确答案:B13、不属于肝疏泄功能异常的是A、血量异常B、男子排精异常C、情志不畅D、女子月经异常E、气机逆乱正确答案:A14、人体的骨骼发育主要依赖于?A、肾藏精生髓以养骨B、心主血脉,推动气血以养骨C、肝藏血以养骨D、脾运化精微以养骨E、肺主治节,辅心行血以养骨正确答案:A15、玻璃罐的优点是A、不易破碎B、质地轻巧C、可随时调节吸力D、无烫伤风险E、可观察罐内情况正确答案:E16、上焦包括哪些脏腑A、肝与胆B、心与胃C、心与肺D、脾与胃E、心与脾正确答案:C17、肝硬化患者放腹水一般不会引起()A、上消化道出血B、腹腔继发感染C、肝昏迷D、蛋白质丧失,电解质紊乱E、促进腹水生长正确答案:A18、护士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A、面色、表情B、用药效果C、活动耐力D、情绪变化E、对治疗反应正确答案:A19、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肝、脾、肾B、肺、脾、肾C、心、肺、肾D、心、肝、脾E、心、肝、肾正确答案:D20、抽气罐的优点是A、可用投火法B、有温热感C、可用贴棉法D、可随时调节吸力E、方便走罐正确答案:D21、居六腑之首,又属奇恒之腑的是A、膀胱B、三焦C、胃D、胆E、大肠正确答案:D22、《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久卧伤,久坐伤,久立伤,久行伤.A、骨、筋、气、血、肉B、气、血、骨、筋、肉C、气、血、肉、骨、筋D、血、气、肉、骨、筋E、气、肉、骨、血、筋正确答案:D23、正常人每日无形失水量为()A、1000mlB、200mlC、400mlD、850mlE、1200ml正确答案:D24、大肠的功能是A、传导糟粕B、受盛化物C、收纳通降D、运行水液E、排泄胆汁25、具有“三抗一提”的耳穴是A、平喘B、缘中C、艇中D、耳尖正确答案:D26、与津液的输布相关的脏腑是A、脾、胃、小肠、大肠B、脾、肺、肾、肝、三焦C、心、肾、小肠、膀胱D、肺、脾、肾、三焦E、肾、肺、脾正确答案:B27、肝的生理特点可概括为A、主动、主升,喜条达而恶抑郁B、为藏血之藏C、女子以肝为先天D、体阴而用阳E、将军之官正确答案:A28、根据五行学说确定治法”培土生金”的理论依据是A、无行相侮B、五行相生C、五行相乘D、母病及子E、五行相克正确答案:B29、患者,男,5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寒重,无汗,苔白,脉弦紧,病因是A、风邪B、火邪C、燥邪D、湿邪E、寒邪30、水不涵木是指A、肝阴不足导致肾阴亦虚B、肾阳虚不能温煦肝阳C、肝阴虚不能充养肾阴D、肾阴虚不能滋养肝阴E、肝火太旺下劫肾阴正确答案:D31、某患者.男性,49岁。
人类肝脏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位于腹腔右上部,重量约为1.5千克。
本文将通过解剖和生理特点两个部分来介绍人类肝脏。
一、解剖特点1. 位置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紧贴膈肌、胃、十二指肠和胰腺。
其形状呈椭圆形,前缘凸出,后缘微凹。
在肝脏下方有胆囊,胆管和肝动脉、肝门静脉,形成肝门三角。
2. 分叶结构肝脏可以分为左叶和右叶,两个叶之间有肝门三角穿过,左叶上有一叶突向后缘,称为尾状叶。
每个叶内部再分为多个小叶,小叶间由结缔组织相连。
小叶内部有肝细胞和空间,空间中运行着肝窦的血液,从而完成肝脏的主要功能。
二、生理特点1. 代谢功能肝脏具有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主要指体内物质的合成、分解和转化,例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能量代谢主要指葡萄糖的原始材料,肝脏能够储存和释放能量,保持人体的平衡状态。
2. 解毒功能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能够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它会将体内次氯酸盐、酒精、化学药品等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排出体外。
3. 分泌功能肝脏能够分泌多种重要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胆汁。
胆汁中含有胆固醇、胆盐和胆红素,能够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脂肪。
4. 存储功能肝脏是储存维生素、铁、锌、铜和糖原等物质的重要器官。
它可以把体内多余的营养物质储存起来,供应人体需要。
总结: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内脏器官,具有代谢、解毒、分泌和存储等重要功能。
它具有分叶结构、肝门三角和窦道等特点,这些特点增强了肝脏的功能和适应性。
因此,保护人类肝脏健康对整个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对肝的认识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刚脏”之称。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胆附于肝,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属络于肝与胆,互为表里。
肝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
肝主疏泄是指肝对于全身的气机、血液和津液等方面具有疏通、畅达的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及其气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保持肝脏本身的功能以及其他脏腑功能协调有序的重要条件。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畅全身气机:调畅全身气机,是指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使脏腑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
气机,即的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机体脏腑、经络、器官等的机能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由于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作用,对于维持全身脏腑、经络、器官功能活动的正常与否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相应正常和调。
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可表现为“肝气郁结”和“肝气上逆”两种病理变化。
2)、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和输布:血与津液属阴,主静;气属阳,主动。
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亦有赖于气机的调畅。
肝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使全身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畅达有序。
气能运血,气行则血行,故肝的疏泄作用能促进血液的运行,使之畅达而无瘀滞。
若气机郁结,则血行障碍,血运不畅,血液瘀滞停积而为瘀血、癓积,或肿块,在女子可出现行经不畅、月经后期、痛经、经闭等。
若肝气上逆,迫血上涌,又可使血不循经,出现呕血、咯血、晕厥,或女子月经过多、崩漏不止等症。
气能行津,气行则津布,因此肝的疏泄作用能促进津液的输布代谢,使之无聚湿成水生痰化饮之患。
若肝疏泄功能变态,气机郁结,会导致津液的代谢障碍,构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品,出现水肿、痰核等病证。
五脏功能和生理特点
五脏指的是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具有督脉联通、调和内元大气、活血行水等功能。
1、心脏:负责调节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具有督脉联通、收容敛血、推送血液、散元气四大功能。
2、肝脏:主要负责清理体内有害物质,具有调节内分泌、新陈代谢、清理有害物质、净化体液等功能。
3、脾脏:主要负责消化吸收,具有病调化、温伤祛瘀、传藏精知等功能。
4、肺脏:主要负责气血运行,是人体内气血交换的重要器官,具有贮气通络、传化大行等功能。
5、肾脏:主要负责体内水分的利用和排出,具有调节津液、贮予元气、洗涤精血等功能。
肝脏解剖学知识点整理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位于腹腔右上象限,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肝脏的解剖学知识,本文将对肝脏的结构、血液供应、淋巴引流以及神经支配等方面进行整理介绍。
一、肝脏的结构肝脏是一个坚硬的器官,呈楔形,尖端指向前下方。
它的上表面平滑,下表面凹凸不平。
肝脏具有两个主要的叶片:大叶和小叶。
大叶是肝脏最大的叶片,呈三角形,靠近前方;小叶靠近后方,形状不规则。
肝脏的后缘有一个叫做膈面的凹陷,与膈脏紧密相连。
二、肝脏的血液供应肝脏是一个高度血液供应的器官,它的血液来自两个主要来源:门静脉和肝动脉。
门静脉负责输送来自肠道的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而肝动脉负责输送富含氧气的血液。
这两种血液在肝脏中相互交错,形成所谓的“门乳静脉循环”。
三、肝脏的淋巴引流肝脏的淋巴引流主要通过门静脉周围的淋巴结进行。
门静脉周围的淋巴结分布于肝门和膈面之间的区域,它们接收来自肝脏的淋巴液,并最终引流到体循环系统中。
这个淋巴引流途径在了解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肝脏的神经支配肝脏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两个神经系统: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是主要的副交感神经,它通过肝动脉和门静脉进入肝脏,并在肝组织中分布。
迷走神经主要负责肝脏的血管收缩和扩张,对肝脏的血液供应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交感神经主要通过脊髓交换神经元进入肝脏,它对肝脏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结论肝脏作为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复杂的解剖学结构和多种功能。
通过了解肝脏的结构、血液供应、淋巴引流以及神经支配等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肝脏的生理功能和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对肝脏解剖学知识的学习有所帮助。
11.最能体现肝的生理特点的是
A.肝喜条达
B.肝恶抑郁
C.肝体阴而用阳
D.肝为刚脏,主升主动
E.肝赖血液以濡之,赖肾水以滋之答案:C
12.肝主疏泄功能中最为重要的是
A.调畅气机
B.促进水液运行
C.促进血液运行
D.促进脾胃消化
E.调畅情志
参考答案:A
13.“筋之余”是指
A.血
B.爪
C.骨
D.齿
E.髓
参考答案:B
14.“肾者,胃之关也”主要是针对
A.肾主宰水液代谢的作用
B.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
C.肾司二便的作用
D.肾的固摄作用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15.五体在五脏,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心在体为脉
B.肺在体为毛
C.脾在体为肌肉
E.肝在体为筋
E.肾在体为骨
参考答案:B
16.肝其华在
A.爪
B.面
C.唇
D.毛
E.发
参考答案:A
17.五脏主五液,则涎为
A.脾之液
B.肺之液
C.心之液
D.肝之液
E.肾之液
参考答案:A
18.“命门之火”实际上是指
A.心阳
B.肝阳
C.脾阳
D.肾阳
E.肺阳
参考答案:D
19.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互助关系的是
A.肺与肾
B.肾与肝
C.脾与肾
D.肺与脾
E.心与肺
参考答案:E
20.脾主升清的确切含义是
A.脾之阳气主升
B.脾气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升已而降,若雾露之溉
E.脾运化水液,转输周身
参考答案:C。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 1.肝的⽣理病理特点:肝为风⽊之脏,主疏泄⽽藏⾎,其⽓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主筋,开窍于⽬,与胆相表⾥,肝以⾎为体,以⽓为⽤,体阴⽽⽤阳,集阴阳⽓⾎于⼀⾝,成为阴阳统⼀之体。
故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每易形成肝⽓抑郁,郁久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肝⽓、肝⽕、肝阳、肝风之变,且肝之阴⾎⼜易于亏损。
因此,肝⽓、肝阳常有余,肝⾎、肝阴常不⾜就成为肝的重要病理特点。
肝为五脏之贼,故除本⾝病变外,且易牵涉和影响其他脏腑,形成⽐较复杂的病理变化。
2.肝的基本病理变化:肝病的病理变化有虚实两类,⽽⼜以实为多。
(1)肝⽓、肝阳失调:肝⽓、肝阳失调;,以肝⽓、肝⽕、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
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阴虚阳亢所致,故放在肝阴、肝⾎失调之中阐述。
因此,肝⽓、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郁结和肝⽕上炎等⽅⾯。
①肝⽓郁结:肝⽓郁结简称肝郁、肝⽓郁,是肝脏病理中最常见的病理变化。
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或病久不愈⽽因病致郁,或他脏之病理影响于肝等,均可使肝失疏泄,⽓机不畅,形成肝⽓郁结之候,其轻者称为肝⽓不舒或肝⽓郁滞。
肝⽓郁结之病理特点是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机不得条达舒畅,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
因此,临床上以情绪抑郁、悒悒不乐,以及胁肋胀痛等⽓机郁滞之候为特征,且每当太息、嗳⽓之后略觉舒缓。
肝⽓郁结的病理发展趋势为:其⼀,⽓滞⾎瘀。
⽓有⼀息之不⾏,则⾎有⼀息之不⾏。
肝⽓郁结,⽓机阻滞,则⾎⾏不畅,必然导致⾎瘀,表现为胁肋刺痛、症积肿块、⾆青紫或瘀点瘀斑等。
影响冲任⼆脉,则冲任失调,可见妇⼥⽉经不调、痛经、闭经或经⾎有块等。
其⼆,痰⽓郁结。
⽓郁⽣痰,痰与⽓结,阻于咽喉,则为梅核⽓;积聚于颈部则为瘿瘤等。
其三,⽓郁化⽕。
⽓有余便是⽕,肝⽓郁结,久⽽化⽕,形成⽓⽕逆于上的肝⽕上炎之候。
其四,犯脾克胃。
肝⽓郁⽽不达,或⽓滞转化为横逆,均可影响脾胃之纳运,形成兼有呕吐、嗳⽓、脘胁胀痛等肝⽓犯胃和兼有腹胀肠鸣、腹痛泄泻、⼤便不爽等肝⽓犯脾之候。
根据肝的生理特点
肝的病机主要体现于气机失调、血液生成运行障碍、消化吸收功能异常、精神情志改变、水液代谢异常等方面。
故肝脏阴阳、气血失调的病理特点是,肝阳、肝气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是不足。
肝病的病理变化概括为易郁、易虚、易亢、易动、易变十个字。
1、易郁,主要指肝气易于郁结。
肝于五行属木,其气生发、舒展、条达、流畅,既不可抑郁,又不宜亢逆,这是肝的生理特性。
若因情志不遂等因素导致肝气发生病变,其表现约三:一是肝气郁;二是肝气逆;三是肝气虚。
其中,肝气郁最为多见。
郁者,滞而不畅也,在肝与疏泄相对,郁即不疏,疏则无郁。
情志、六淫等作用于肝,大都首先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不畅或郁滞不通。
肝气逆,实际上也常始于肝气郁。
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
肝气虚,即肝之生理机能衰退所表现的证侯。
肝气虚衰,肝用不足,则升发疏泄无力,因而亦致郁滞。
此谓因虚而致郁。
由此可见,肝气之患,虽有三端,但都与郁密切相关。
“气之与血,如影随形”,故肝气一旦郁滞,肝血也往往因之而不流畅。
另外,肝气郁滞还可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液不布,聚湿成痰,遂成湿郁、痰郁。
肝气郁既是肝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又是肝血郁、湿郁、痰郁的病理基础。
故向有“郁不离肝”、“肝病多郁”之说法。
2、易虚,是指肝阴、肝血易于亏损。
肝之为病,有虚有实。
肝病之虚,主要是阴虚、血虚,而气虚、阳虚则少见。
肝病之实,则郁、火、风、阳等。
肝郁之治,疏散为要,用药多为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肝郁化热,火热内盛,则阴血自伤,肝阳与肝风,也常因于肝阴、肝血之不足。
肝阴血之虚,还与脾肾相关。
肝藏血,脾生血,肝血之盛衰关乎脾,脾气旺,则肝血充,脾气衰,则肝血虚。
故有养肝血必求之于脾的说法。
肝与肾为母子之脏,肝木赖肾水涵养之。
肾阴旺盛,则肝阴充足,肾阴不足,则肝阴亦虚。
临床补肝阴常与补肾阴并行。
故有滋肝阴必求之于肾之说。
另外,失血过多,热病伤阴等也可导致肝阴肝血的亏虚。
总之,肝阴、肝血易虚的机理是多方面的。
肝病无论何证,大都有不同程度的阴血不足的病理变化。
正如《陈良夫专辑》所说:“在一切肝病中,如肝气、肝火、肝风、肝阳,皆和肝体不足,肝用太过有关。
”肝体,阴与血也,肝用,阳与气也。
所以,肝阴、肝血易虚是肝病的病机特点。
3、易亢,是指肝阳、肝气易于亢逆。
肝性刚暴,主升主动。
肝之升与动,由肝气、肝阳主持。
肝气、肝阳的失调,主要表现为亢盛有余,而气虚、阳虚则少见。
肝阳上亢的形成一是阳热有余,升动太过,二是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相对亢盛。
前者属实,后者属虚。
肝气亢逆,多由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所致。
所以治
疗肝气逆证,也常配用疏肝理气的药物,肝气舒达,则不郁不亢。
4、易动,是指肝风易动。
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而难静,故肝病又易动风。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明确揭示了风与肝的密切关系。
肝风的表现较多,如抽搐、震颤、眩晕、筋惕、蠕动,或突然昏倒,口眼歪斜等都是肝风内动的病理反映。
常见的肝风证候有:邪热炽盛,热极生风;阳亢无制,肝阳化风;阴血不足,虚风内动等。
另外,肝血郁滞,不能濡养筋脉,筋脉失养,亦可出现动风现象。
5、易变,是指肝病变化多端。
肝为风木之脏,风者,善行而数变。
肝病多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肝病之证密切相关,可以相互演变转化。
常见的肝证有肝郁、肝火、肝阳、肝风、肝寒、肝阴虚、肝血虚等。
其中,肝阴虚、肝血虚可形成肝郁,又可导致肝风,即血虚生风。
肝郁既可化火而形成肝火,又能伤阴而导致肝阴虚,阴虚则阳亢于上,遂成肝阳上亢,肝阳亢极则化风,即所谓“肝阳化风”。
肝火亢极,也能生风,能伤阴,以致肝风内动、肝阴亏虚。
可见肝证之间的相互演变转化是突出的,是其他脏腑所不及的。
肝病多变的另一种表现是,肝病一旦形成,往往犯及其他脏腑,或横犯脾胃,或上刑肺金,或逆而冲心,或下及于肾等。
其中肝病横犯脾胃最为多见。
概而言之,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其性刚暴,而喜条达,以阴与血为体,以气与阳为用。
肝在病理上容易形成肝气易郁,肝阳易亢,肝阴、肝血易虚,肝风易动,以及善行数变,侵犯他脏等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