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草药可以预防草鱼病
- 格式:docx
- 大小:12.86 KB
- 文档页数:3
可防治鱼病的11种中草药介绍
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D3克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皮病、赤皮病及烂鳃病。
2、菖蒲: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D5千克打碎成浆液状,略经浸泡后,将药渣和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3、马鞭草:每100千克鱼用马鞭草与车前草各0.5千克,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取药汁拌米糖冷却后捏成团状投入食台,连喂5?D6天,可防治草鱼、青鱼肠炎病。
4、大蒜:每50千克鱼用大蒜头1千克,捣碎成汁,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D6天,可防治各种鱼的肠炎病。
5、蓖麻: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叶或其嫩枝15千克,折成数段小捆后放在饵料台周围,连用2次,可防治鱼赤霉病。
6、马尾松:每亩水面用马尾松鲜叶15千克,研细对水25千克洒入池中;或按每5千克鱼用捣烂的马尾松针叶500克、食盐50克拌料喂鱼,可防治鱼赤皮病、烂鳃病和肠炎病。
7、柳树叶:每亩水面用鲜柳树叶10?D15千克,扎成捆放入水中,树叶烂后更换1次,可治草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8、生姜:按每亩水面用生姜6千克,枫树叶6千克,桑树叶1.8千克,樟树叶5千克,混合煎汁2小时,加猪血0.6千克、食盐1.2千克全池泼洒,可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9、辣椒:每亩水面用辣椒粉0.25千克,鲜生姜0.5千
克,加水10千克熬成辣姜汤,加入15千克冷水全池泼洒,可治鱼小瓜虫病。
10、烟叶:每亩水面用烟叶0.5千克,加水煮2小时,取药汁全池泼洒,可治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11、韭菜:每亩水面水深0.8米用韭菜2.5千克,切碎加食盐0.2千克,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5天,可治草鱼肠炎病。
草鱼出血病中草药疗法1.每100千克草鱼种(包括其它吃食鱼),每天用板兰根500克、穿心莲(地锦草或五倍子)300克(煎汁2次,去渣留汁)、食盐500克,混合拌入9千克的精饲料内,做成外干内湿的药饵投喂,连喂3~5天。
若购买板兰根困难,可用“三黄”合剂(即黄柏200克,黄芩、大黄各150克)500克代替板兰根。
2.每万尾草鱼种用大黄或枫杨树叶0.5~0.75千克,碾成粉末,经煎煮或用热开水浸泡过滤,与饵料混合投喂,连喂5天;接着全池遍洒硫酸铜0.7克/立方米有一定疗效。
3.按穿心莲6%、辣蓼12%、食盐2%、玉米粉40%、蔗糖40%(可用其它原料代替)、生长素0.5%或穿心莲6%、大黄1%,其它精料93%,制成药饵,在鱼病流行前投喂。
每10天为1周期,每周期连喂3天,每天投喂饲量为草鱼体重的3%。
4.每100千克草鱼种(包括其它吃食鱼),每天用刺槐子(碾成粉)500克、苍生2号500克、食盐500克拌入9千克的精饲料中做成药饵投喂。
每7天1个疗程,7~10天后,再重复投喂1个疗程。
5.铁苋菜、地锦草各30%,菖蒲、辣蓼各20%,制成合剂干粉。
每100千克草鱼种(含其它吃食鱼)用合剂干粉2千克,加水10千克煮沸20分钟,加定量面粉或米粉煮成稀糊,冷却后拌嫩草制成药饵投喂,连用4天。
6.每100千克草鱼,用车前草、铁马鞭、辣蓼各4千克切碎,加适量水煮沸20分钟后加面粉煮成稀糊,冷却后加10克磺胺类药物,制成药饵喂鱼,连用3~5天。
7.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600克大黄在3~3.5千克水中煮沸30分钟,同时将1750克菜油煮沸,待菜油冷却后与大黄药液混合均匀,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1~3天,疗效可达95%以上。
8.每100千克草鱼种,用苦木粉(50%)、黄柏粉或黄连粉(30%)、黄芩粉(10%)、大黄粉(10%)配成混合药粉1千克,加食盐0.5千克,面粉3千克,精饲料9千克,做成药饵投喂,连喂5~10天可治愈。
中草药防治鱼病效果好1.防治出血病①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1000克、贯众500克,加水5千克―7千克,煮沸10分钟―15分钟,全池泼洒,每20天用药一次。
②每50千克鱼种用大青叶150克、贯众100克、野菊花10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磨粉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防治草鱼出血病效果较好。
2.防治赤皮病每50千克鱼种用金樱子嫩根(焙干)150克、金银花100克、青木香100克、天葵子50克磨粉或煎水去渣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对草鱼赤皮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防治肠炎病每50千克鱼种用千里光150克、地榆100克、大蒜头100克、仙鸽草100克磨粉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对草鱼肠炎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4.防治烂鳃病每50千克鱼种用土黄连150克、百部100克、鱼腥草100克、大青叶100克磨粉或煎水去渣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对草鱼烂鳃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5.防治鲢鱼、鳙鱼暴发性疾病每亩水深1米用贯众1500克切片,加开水5千克―7千克浸泡12小时,再加明矾500克、生石灰30千克化浆对水,全池泼洒,对防治鲢鱼、鳙鱼暴发性疾病有良效。
6.防治水霉病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子(烤黄)1000克,碾粉用温水浸泡8小时,再加碳酸钠250克、食盐500克,对水,全池泼洒,即可见效。
7.防治鱼鲺、锚头鲺每亩水深1米用百部2000克切片,加水5千克―7千克煮沸10分钟―15分钟,对水,全池泼洒,不仅可杀死鱼鲺,还能杀死鱼鲺卵;用百部150克磨粉加白酒250克浸泡24小时,用药液拌饵投喂,可使锚头鲺脱落死亡。
8.防鼠、蛇害用狼毒块根100克阴干磨粉拌饵,放在养鱼水域旁诱杀老鼠,可避免老鼠伤鱼。
将寮刁竹50克、雄黄100克、蜈蚣7条,用250克白酒浸泡24小时,取药液100克喷洒在网箱架子及投放网箱水域岸边,可拒蛇于网箱之外。
浅谈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1. 中草药的种类与功效中草药是指经过鉴定,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植物药材。
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中草药有枳实、苦参、连翘、黄连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功效,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害。
2. 中草药的提取与应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其根、茎、叶等部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煎、浸泡、蒸馏等。
提取得到的中草药提取液,可以直接添加到养殖水中进行预防和治疗。
还可以制成中草药浸泡剂、水剂、粉剂等不同形式的药剂,便于养殖户的使用。
3.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
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中草药对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害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也探讨了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方法、用药浓度、用药时机等方面的问题,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 中草药在鱼类细菌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细菌性病害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一些研究发现,枳实、苦参等中草药的提取液对鱼类细菌性病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虾蟹类病毒性病害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研究表明,连翘、黄连等中草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显著降低虾蟹类的感染率,为虾蟹类养殖提供了新的防治方法。
1. 应用前景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中草药具有天然、安全的特点,对水产养殖环境和生态没有负面影响。
中草药的提取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合于水产养殖户自行制剂使用。
中草药的多样性和多功性,为水产养殖中不同病害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
2. 存在的问题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草药的抗菌、抗病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利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草药的质量和用药方法的标准化问题亟待解决。
中草药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和毒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安全评估。
防治鱼病常用的中草药配方中草药具有低残留、无污染、毒副作用小、药效时间长、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使用中草药能大大降低药物残留,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实现绿色无公害养殖的目的。
此外,中草药具有药源广、花钱少、取材方便、药效奇特等特点,可降低养殖成本,甚至对某些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病毒性疾病,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常用配方1出血病。
①用辣蓼、鲜薄荷、板蓝根合剂,每亩水深1米,用鲜辣蓼、鲜薄荷各2-5千克,水煮后全池泼洒,再用板蓝根针剂,每亩深1米用5-10支(2毫克/支)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用2天。
②每万尾鱼用425千克水花生,大蒜头和食盐各250克,米糠1~5千克,用打浆机将水花生、大蒜头和食盐一起打成浆后,拌米糠做成药饵投喂,连喂5天。
③每万尾鱼种用粉剂大黄0.5千克经煎煮或用热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投喂,连喂5天。
2烂鳃病。
①用五倍子2-5克/立方米捣碎用水浸泡后全池泼洒。
②用6%蓖麻叶和40%辣蓼混合加工成粉末,每立方米水体用粉末50克,全池均匀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
3肠炎病。
①每50千克鱼用250克大蒜头(每5千克饲料再加200觅食盐)与饲料均匀拌合投喂,连喂3-6天。
②每50千克鱼用于水辣蓼125克,干铁苋菜125克,混合加水2-5千克煎煮2小时,煎汁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
4赤皮病。
①每立方米水体用2-4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
②在水深1米池塘里,每亩用鲜蓖麻茎叶15千克,捆成几束放在食台周嗣浸泡,每次浸泡3-4天,连续数次。
5竖鳞病。
①50千克水加入捣烂的大蒜头250克,给病鱼浸洗数次。
②每亩用艾蒿根5千克,捣烂取其汁加石灰1-5千克,混匀后全池泼洒。
二、注意事项1中草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合理进行药种配伍,有效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因配伍不当而影响药物的使用效果。
2研究、开发的中草药制剂,应是易被鱼类吸收利用:适口性好:抗病力强;具有促生长作用;同时又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无公害环保型绿色产品。
中草药防治鱼病民间配方大全(一)防治草鱼病毒性出血病1、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树叶500克加水煎沸30分钟,取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为一疗程。
2、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杨树叶500克研成粉,用热水浸泡一夜,再拌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用5天后,接着用0.7ppm 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用2天。
3、预防:在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1公斤大黄粉拌合投喂。
(大黄粉用热水浸泡12小时)4、在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1公斤、地榆粉100克,拌匀做成药饵每天投喂。
5、每100公斤饲料加入大蒜素1000克、食盐500克、鲜韭菜(捣烂)5000克,拌合做成药饵投喂。
6、每百公斤鱼,用马鞭草、水花生各250克,捣碎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用7天。
7、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1000克、贯众5000克,加水30公斤煎沸15分钟,兑水全池泼洒。
8、每亩水深1米,取干大黄2500克,用氨水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9、每亩水面用烟叶1000克,加水煮2小时,连汁带渣兑水全池泼洒。
10、每亩水深1米,夏枯草、甘草各2公斤,用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公斤,取药液全池遍洒。
1次/日,连泼5天。
(二)草鱼细菌性赤皮病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枫杨树幼嫩枝叶各20公斤,分扎成若干小捆,分别投入池中,用石头压在水底,每三天翻动一次。
2、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嫩枝叶15公斤,分扎成数小捆浸泡在饲料台周围水底,连用2次。
3、每亩水深1米用五倍子2公斤,捣烂并用热水浸泡12小时后,4、每亩水深1米用鲜菖蒲5公斤,捣烂用人尿4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加食盐1公斤,全池泼洒,1次/日,连续3天。
5、乌桕叶5公斤(方法同4)。
6、每亩水深1米,第一天用生石灰3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用鲜苦楝树果5公斤磨碎后煎煮30分钟,兑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7、每百公斤鱼用鲜地锦草、乌桕、青蓄各1000克、菖蒲3000克、辣蓼2000克,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
渔类疾病主要包括鱼类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等。
预防渔类疾病的方法包括合理的养殖管理、环境控制、饲料管理等。
中药材在渔业中也有一些应用,但在使用中药材前,最好先咨询兽医或专业的渔业养殖专家,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材,据说在渔类疾病的预防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传统的做法,并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其确切的功效:
1.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被认为具有抗菌、抗寄生虫的作用,有时用于预防或治疗鱼类的寄生虫病。
2. 大蒜(Allium sativum):具有抗菌和抗寄生虫的作用,被用于鱼类疾病的预防。
3. 苍耳子(Isatis indigotica):被认为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有时用于鱼类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4.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有时被用于渔类养殖中预防某些炎症性疾病。
请注意,这些中药材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不同的渔类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中药材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在使用中药材进行养殖管理时,建议咨询兽医或渔业专家,确保使用的草药安全、有效,且不会对渔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鱼病防治常用的中草药有哪几种?如何使用?实践证明,中草药不仅对治疗鱼类的细菌感染有效,对某些病毒感染也有效,且副作用少,为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所不及,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病等。
(1)大黄又名香大黄、马蹄黄、将军、生军。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鸡爪大黄都作为大黄用。
大黄的根和根状茎人药,抗菌作用强,抗菌谱较广,对由黏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出血病、烂鳃病以及病毒病有效。
药浴:按1%大黄加水煎煮5分钟,水温20℃~35℃浸浴5分钟,可防治黏细菌性疾病、白头白嘴病。
遍洒:1.25~3.75毫克/升,可有效地防治黏细菌性鱼病;1~1.5毫克/升大黄与0.5毫克/升硫酸铜合用,可防治黏细菌性疾病;0.5千克干药煎汁后稀释成10升母液,加30毫升氨水,浸泡1夜,用1~2毫克/升浓度全池泼洒,可防治烂鳃病;将大黄和硫酸铜合用,使水体中大黄和硫酸铜的药物浓度达到1~1.5毫克/升和0.4~0.5毫克/升,可防治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和病毒病。
口服:每千克体重用5~10克大黄,碾成粉末混入饲料内,每日投喂1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可防治黏细菌性鱼病。
(2)五倍子又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
为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树叶上的角倍蚜或倍蛋蚜的干燥虫瘿。
五倍子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和较强的杀菌能力,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防治黏细菌、产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
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浸泡后按2~4毫克/升浓度全池遍洒,可治疗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白皮病、疖疮病和赤皮病等。
0.5千克五倍子加2升水煎15分钟,按1.5~2.5毫克/升浓度全池泼洒。
再用诺氟沙星按每50千克体重用500毫克的用量制成药饵,连用6天,可防治肠炎病、烂鳃病。
(3)大蒜又名蒜、蒜头、独蒜、胡蒜。
为百合科葱属植物,以鳞茎入药。
大蒜中约含0.2%的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具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
也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可用于防治肠炎病。
用中草药防治鱼类寄生虫疾病来源:[广东省农科院彩田农业科技信息中心 ] 时间:2008-09-11 00:00 中草药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型绿色药物,具有高效、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残留少等诸多优点,且来源广、成本低,在目前全面提倡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下,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广阔的前景。
目前,常用于防治鱼寄生虫病的中草药有苦楝、大蒜、百部、槟榔、南瓜子、苦参、大黄和黄芩等。
一、中草药防治鱼病1、杀灭小瓜虫(1)每1亩养鱼水面,用红烟50克、大茶叶90克,碾碎拌入饲料中,做成药饵料投喂。
(2)每亩养鱼水面,用金银花、白芷各135克,干姜、白术各90克,加水煮沸煎成汁,拌入饲料中投喂。
(3)每亩养鱼水面,用明矾和土茯苓各50~100克,干草、大黄、金银花、野菊花,薄荷叶、黄连等各15克,适当加水,煮成药汁,对水均匀泼洒全池。
2、杀灭锚头鳋(1)每亩养鱼水体,用酒糟125~150公斤,全池投饲,隔天1次,连续投喂2~3次。
(2)每亩养鱼水面,用牛血或猪血5公斤,拌入饲料中,全池泼洒投喂,隔天1次,连续投喂3次。
3、杀灭鱼虱(1)每亩水面,用茼蒿根4~5根扎成束,约用8~9束放入塘中,浸出液汁能杀灭鱼虱。
(2)对大水面养鱼塘,在进水处经常浸放松树针8~10捆,可预防和杀灭鱼虱。
(3)每亩水面,用大茶叶50~60公斤扎成束,每束5~7公斤,投入塘中分点压入水中,浸出的液汁能杀灭鱼虱。
4、杀灭水蜈蚣每亩水面,用柴油500克或煤油250克浸草鞋。
将浸过柴油或煤油的草鞋穿到脚上,在池塘中全塘走动,油就会均匀地浮在水面,水蜈蚣游到水面呼吸时,油就把其呼吸孔封死,而将水蜈蚣闷死。
5、灭杀中华鳋(1)感染率在20~30%,每亩水面用新鲜马不留草1.5公斤、苦楝叶5公斤,一般使用1次即可。
(2)感染率在40~50%,每亩水面用马不留草2.5公斤、苦楝叶5公斤,连用2次。
(3)感染率在60~70%,每亩水面用马不留草3公斤、苦楝叶10~15公斤,连用2~3次。
介绍几种防治水产病害的常用中草药
一、大黄
成分:大黄含有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成分。
药理:性寒,味苦,入胃肠、肝经。
药效:抗菌强,可防治肠炎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大黄素对赤痢菌、伤寒菌、霍乱菌等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也有抗菌作用;大黄提取物对HSV的感染有预防作用和对病毒颗粒有直接杀伤作用。
二、黄芩
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入药,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解毒等功效,可防治烂鳃病、打印病、败血病、肠炎等。
三、黄连
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黄连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四、黄柏
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叶乔木。
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五、苦楝
又名楝树,落叶乔木。
根、茎、叶、果均可入药,有杀虫、杀菌作用,用于防治寄生虫,如锚头蚤、车轮虫、隐鞭虫、毛细线虫等。
六、五倍子
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仓等。
为漆科植物盐肤本的叶上的干燥虫瘿,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
杀菌能力强,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疥疮病等。
七、大蒜
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功效,常用于防治肠炎病、烂鳃病、锚头蚤病等。
八、乌桕
有杀菌、消肿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九、地锦草
以全株入药,有广谱抗菌、止血散疯、清热解毒作用,主要防治
肠炎、烂鳃病。
十、水菖蒲
有抑菌、抗真菌作用,可防治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水霉病等。
12种常见中草药防治鱼病方法介绍1、五倍子。
每立方米池水用五倍子2-3克煎汁全池泼洒。
可防治鱼白皮病、赤皮病及烂鳃病。
2、菖蒲。
每亩水面用菖蒲、蓖麻叶各4公斤-5公斤,研成浆液状,略经浸泡,浆渣和汁全池泼洒。
可防治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
3、水辣蓼。
按每50公斤鱼重用水辣蓼加铁苋菜1公斤混合,加水5公斤煎煮2小时。
取药汁拌饲料连喂3天,可防治草鱼和青鱼的肠炎病。
4、马鞭草。
每100公斤鱼用马鞭草与车前草各0.5公斤,加水煮沸30分钟。
煎汁拌米糠。
冷却后捏成团,连喂5-6天。
可防治草鱼、青鱼肠炎病。
5、乌柏。
每万尾鱼用乌柏叶干粉250克加水浸泡12小时后,与饲料拌和,连喂3-6天。
可防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6、大蒜。
按5O公斤鱼喂大蒜头1公斤,捣碎成汁,拌入饵料投喂。
每天1次,连续3-6天。
可防治鱼的肠炎病。
7、地锦草。
每50公斤草鱼用地锦草1公斤加水4-5公斤,煮沸半小时。
取汁拌面粉调成糊,拌入嫩草投喂。
每天1次,连用3天。
可防治草鱼和青鱼肠炎。
8、蓖麻。
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嫩枝叶15公斤,折成数段小捆后堆在饵料台周围,连用2次。
可防治鱼赤霉病。
9、马尾松。
每亩水面用马尾松鲜叶15公斤,研细,对水25公斤洒入池中;或按每5公斤鱼用捣烂的马尾松叶500克、食盐50克,拌和饵料喂鱼。
可防治鱼赤皮病、烂鳃病和肠炎病。
10、桑树叶。
每亩水面用桑树叶5公斤,苦楝树根6公斤,豆饼1l公斤,菖蒲12.5公斤,研碎混合,全池泼洒。
可治锚头蚤病。
11、苦楝树叶。
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苦辣树叶30公斤煮水,全池泼洒,能治鱼鳃隐鞭虫病和车轮虫病。
或每667平方米水面用苦株树叶5公斤扎成捆投入池塘,每隔两天翻动1次,治草鱼烂鳃、肠炎、赤皮和锚头蚤并发症。
12.柳树叶。
每亩水面用鲜柳树叶10公斤-15公斤,扎成捆投放水中,树叶烂了再更换1次。
可治草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
几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
陈泽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年(卷),期】1992(000)006
【摘要】许多中草药具有消炎、杀菌、驱虫、健胃等作用,是防治鱼病的良药。
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不仅药源广,可自已采集,成本低,而且疗效稳定,很少有副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中草药防治鱼病的简易方法。
一、大黄可防治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和赤皮病等。
用于预防草鱼的这些病时,可在发病季节之前,每百公斤鱼用大黄100克,煎汁拌入饵料中投喂,连喂3天。
用于治疗草鱼烂鳃病时,可将500克大黄,放入10公斤氨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将药液向鱼池中泼洒,使药液在鱼池水中的浓度达到百万分之三。
用于防治草鱼出血病时,每百公斤鱼用大黄250克、黄柏150克、黄岑100克(简称三黄),切碎后加1公斤食盐。
【总页数】1页(P11)
【作者】陈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2.26
【相关文献】
1.防治鱼病的几种野生中草药 [J], 林斌;钱蕾
2.介绍几种防治鱼病效果显著的中草药 [J], 薛志成
3.几种中草药在鱼病生态防治中的应用 [J], 李周明
4.介绍几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 [J], 韦公远
5.几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 [J], 孙书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家之友2010.9XIN JI SHU新技术每年夏秋季节是草鱼赤皮、烂鳃、肠炎“三病”的多发季节,许多养殖户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山区小规模的养殖农户,常常利用中草药治疗草鱼“三病”,不但能大大降低养殖成本,而且还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利用中草药治草鱼“三病”投资少,收益高。
因为许多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自行采购加工,操作工序简单,并且中草药对鱼类的副作用小,适应生态养殖的发展趋势,是值得倡导的一种很好的防治鱼病的方法。
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大蒜、食盐:每100公斤草鱼用大蒜头2~3公斤,首先将大蒜头剥去皮捣烂,加上食盐细粉末,制成浆糊状。
其中要添加10公斤米糠、1公斤面粉、1公斤食盐并搅拌均匀后,每天喂一次,连用5天。
大蒜、韭菜、食盐:每50公斤饵料加大蒜0.25公斤、韭菜1公斤、食盐0.25公斤捣碎制成浆糊状,拌入草料。
投药前先停食一天,从第二天开始投喂药饵,连喂3~6天。
生茶枯:茶枯(不用温水浸泡的茶枯)于池中浸泡,每亩水面深1.5米投放茶枯4~6公斤,将茶枯分成几小块分散投入池中或悬挂在离水面30厘米左右的水中,10~15天投放一次。
三黄粉:“三黄粉”是大黄、黄柏、黄芩三种中草药粉按5∶3∶2的比例配合而成。
在草鱼“三病”流行季节,每隔半月至一月,每50公斤鱼用“三黄粉”1公斤,食盐0.3~0.4公斤,拌入10公斤精料(麸皮等)中,加水适量搅拌,制成团状或颗粒药饵投喂于食场,连续投喂一周(用法与用量同预防)而后可根据病情连续投喂药饵1周。
松树叶、食盐:每50公斤鱼用松树叶0.5公斤捣碎,加食盐50克、拌青饲料喂鱼;或用新鲜马尾松针叶,每亩水面用20公斤马尾松针叶研细,兑水25公斤,全池泼洒;也可每亩水面用新鲜马尾松针叶35公斤左右浸泡在池塘进水口处,每天翻动一次。
蓖麻叶:每亩水面用蓖麻叶15公斤,扎成捆放置渔池内浸泡,让其腐烂。
薄荷:每亩水面用鲜薄荷15~20公斤浸入水中,3~5天见效。
防治鱼病小偏方
摘要:韭菜每亩水面水深0.8米用韭菜2.5公斤,切碎加食盐0.2公斤,拌入饵料中投喂,每天1次,连用5天。
治草鱼肠炎。
生姜按每亩水面用生姜6公斤、枫树叶6公斤、桑树叶1.8公斤、樟树叶5公斤,混合煎汁2小时,加猪血0.6公斤、食盐1.2公斤,全池泼洒。
治草鱼细菌性烂鳃韭菜每亩水面水深0.8米用韭菜2.5公斤,切碎加食盐0.2公斤,拌入饵料中投喂,每天1次,连用5天。
治草鱼肠炎。
生姜按每亩水面用生姜6公斤、枫树叶6公斤、桑树叶1.8公斤、樟树叶5公斤,混合煎汁2小时,加猪血0.6公斤、食盐1.2公斤,全池泼洒。
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辣椒每亩水面用辣椒粉0.25公斤、鲜生姜0.5公斤,加水10公斤熬成辣姜汤,再加入15公斤冷水,全池泼洒。
治疗鱼小瓜虫病。
烟叶每亩水面用烟叶0.5公斤,加水煮2小时,取汁全池泼洒。
治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
柳树叶每亩水面用鲜柳树叶10公斤~15公斤,扎成捆投入水中,树叶烂了再更换1次。
可治草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
樟树叶每亩水面取樟树叶15公斤捣烂,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防治鱼虱病。
苦楝树叶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苦楝树叶30公斤煮水全池泼洒,治鱼鳃隐鞭虫病和轮虫病。
或每亩水面用苦楝树叶5公斤,扎成捆投入池塘,每隔两天翻动1次,治草鱼烂鳃、肠炎、赤皮和锚头蚤并发症。
复方中草药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摘要将大黄、黄芩、白术、党参、板蓝根等十余味中草药粉碎过筛后制成复方添加剂按1%、2%、3%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投喂草鱼,研究复方中草药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草鱼细胞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均显著提高。
经温和气单胞菌攻毒后,各试验组的免疫保护率明显提高。
在各试验组中以2%添加量的效果最好。
试验证明,该添加剂可显著地提高草鱼的免疫功能,能有效地预防温和气单胞菌的感染。
关键词复方中药;药饵;草鱼;免疫功能近几年来,草鱼的病害流行日趋严重,给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有安全性及抗药性等方面的考虑,因此,研究和开发提高草鱼抗病类的药物,尤其是经饲喂有效的免疫药物,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目前,一些学者对中草药对鱼类免疫功能及防病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试验选择大黄、黄芩、党参、板蓝根等十余味中草药制成复方添加剂添加于草鱼饲料中,通过测定草鱼血细胞的吞噬功能及血清溶菌酶活力及对温和气单细胞菌攻毒后的保护率等指标,研究该添加剂对草鱼免疫功能及防病能力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试验鱼体长8—10cm的养殖草鱼,购于水产系实习基地草鱼养殖场。
2)菌种: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溶壁微球菌(Micrococus Iysoseikticus)和温和气单细胞菌株(Aeromonas sobria)由中科院水生所提供。
白色念珠菌在酸性培养基上活化后备用,温和气单细胞菌经活化、接种草鱼证实其毒力后用于攻毒试验。
3)试验药物:选取经预备试验证明具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草药大黄、黄芩、白术、党参、板蓝根等十余味复方药物,经粉碎过筛后制成复方添加剂按1%、2%、3%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基础饲料为“通威”草鱼饲料。
1.2方法1)试验分组及饲养管理:选择健康、大小均匀的草鱼,设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放40尾,分养于100cm×50cm×60cm的水族箱内,试验组为别投喂含1%、2%、3%的中药药饵,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
常见鱼病的中草药防治“三农”在线·新农业栏目编辑:刘小波E -mail :nmkjpx@19在我国,中草药用于鱼病防治有着悠久的历史。
因其具有天然、多功能、无毒副残留、无抗药性、双向调节、促进免疫等诸多优点,可以解决鱼病防治中因使用化学药物、抗生素等而引发的抗药性等问题,做到了生态、健康、高效,因而越来越受到青睐。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方面有以下好处:(1)杀菌抗病毒驱虫。
如大黄、黄连、大青叶等能够抑菌;板蓝根、野菊等有抗病毒的能力;苦楝皮、马鞭草、白头翁等能杀虫。
试验表明,从患细菌性颤抖病的河蟹组织中分离出的嗜水气单胞菌,对地锦草、黄连、五倍子具有高度敏感性。
五倍子、金银花、野菊花、千里光对中华鳌疖疮病病原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性能。
中草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刺激非特异性免疫力。
即多糖及甙类化合物中草药可以激活机体的溶菌酶活性和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从而提高机体抗病性能。
(3)完善饲料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
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
配比合理的中草药添加剂能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缩短养殖周期,提高饲料利用率。
中草药可防治以下鱼病:(1)病毒性鱼病。
中草药具有独特的抗病毒作用,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大黄、黄连、黄芩、板蓝根、大青叶、贯众、仙鹤草、紫珠草、黄柏、马鞭草、金银花、穿心莲、马齿苋等。
这类药物对防治草鱼出血病、鲢鳙鱼爆发性病毒病等很有效。
在防治其他病毒性鱼病中也有应用。
(2)细菌性鱼病。
防治细菌性鱼病的中草药,常用的有苦参、五倍子、地锦草、生姜、大蒜、鱼腥草、老鹳草、艾叶、金樱子、蛇床子、紫花地丁、地榆、桉叶、乌桕、地锦草等。
主要防治由细菌引起的赤皮、肠炎、白皮、竖鳞、打印、烂鳃、白头白嘴等疾病。
(3)真菌病和其他疾病。
防治真菌类鱼病的中草药,常用的有桑树叶、土槿皮、苦参、石榴皮、丁子、射干、枫叶、菖蒲等。
此外,中草药在治疗甲鱼、龟鳖等动物疾病中也有较多应用,如板蓝根、连翘、苍耳子、金银花、大青叶混合可以治疗甲鱼腮腺炎;黄连、黄精、车前草、马齿苋、蒲公英等可以治疗龟鳖肠炎病。
大蒜、韭菜、食盐治草鱼三病
每50千克饵料加大蒜0.25千克、韭菜1千克、食盐0.25千克捣碎制成浆糊状,拌入草料。
投药前一天停食,第二天开始投喂药饵,连喂3天~6天。
五倍子治草鱼赤皮病
使用时将五倍子磨碎用开水冲溶,按每立方米水体2克~3克全池泼洒。
三黄粉防治草鱼烂鳃、肠炎、赤皮病
“三黄粉”是大黄、黄柏、黄芩三种中草药粉按5∶3∶2的比例配合而成。
在草鱼“三病”流行季节,每隔半个月至1个月,每50千克鱼用“三黄粉”1千克,食盐0.3千克~0.4千克,拌入10千克精料(麸皮等)中,加水适量搅拌,制成团状或颗粒药饵投喂于食场,连续投喂1周(用法与用量同预防)而后可根据病情连续投喂药饵1周。
生姜和菜油治草鱼烂鳃、肠炎病
每667平方米水面用菜油750克、生姜250克,先将菜油放入锅里煎熟后,把切碎的生姜倒入油锅中煎煮20分钟,随即捞出装入桶中,冲水适量,搅拌混合,然后全池泼洒,每月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可,选择晴天使用,5天后换水,可治疗草鱼烂鳃病、肠炎及并发病。
大蒜治草鱼肠炎
每天每100千克鱼用大蒜1千克~3千克捣碎与饵料混合加食盐4千克~5千克连续投喂6天,或捣烂成稀糊拌青草或将蒜叶切碎喂草鱼。
菖蒲和大蒜治草鱼肠炎病
每100尾成鱼或4000尾春片,用菖蒲2.5千克、大蒜头1千克~1.5千克,把二者一起研成水汁,喷洒在草料上,待稍干后将草喂鱼,连喂3天病可痊愈。
乌桕叶治草鱼烂鳃病
乌桕叶干粉0.5千克或鲜叶2千克,用10千克石灰乳(0.5千克石灰乳加2.5千克水)煮沸10分钟后再用池水稀释,按每立方米
水体用药4克,全池泼洒后3天见效。
樟树叶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烂腮病
每亩水面用樟树叶5千克放入锅中熬1小时左右,去渣取汁泼入食场内或拌饵料,每天1次,连用3天。
马齿苋治草鱼细菌性肠炎
每100千克鱼用马齿苋干草0.5千克或鲜草2千克水煎至粉碎拌入饵料中投喂3天~4天。
韭菜、葱叶、薄荷叶治草鱼三病每100千克鱼取鲜韭菜3千克、鲜洋葱叶2千克、鲜薄荷叶6千克混合打浆,每周投喂1次,可防治草鱼细菌性烂鳃、肠炎和赤皮病及其他并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