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疔挑治法操作流程及相关事宜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民间绝活——斩鬼箭,挑羊毛疔挑羊毛法治疗高烧不退,青光眼、痛风等有奇效。
很多从农村长大的人都有耳闻目染。
羊毛疔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又名羊毛疔瘤,羊毛痧,羊毛疹或羊筋痧。
南人称为鬼箭。
证见:初起,患者即觉头痛,全身寒热,状似伤寒者,于前心区及后背部发现疹形红点,进而色变紫黑。
若红淡者为嫩,色见紫黑者为老。
传统治疗:先将紫黑疹点用针挑之,可得状如羊毛者,故名。
“鬼箭”、“羊毛”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是闭塞结硬之络脉,阻滞气血流行,不通则痛,则病。
起病急骤,感触恶晦不正之气,全身阴阳逆乱经络阻滞,最明显肠胃不适,与霍乱相似,腹部起红色丘疹,用和好白面或黄泥柔搓胸腹或背腰部,会柔出羊毛样脱落的肌肉纤维,治疗用白虎汤加葱豉,用三棱针对红色丘疹进行跳治,跳断皮下肌肉纤维,委中穴刺血,或用师氏锋钩针对腹部红色丘疹进行钩刺要求钩断部分肌肉纤维,并对相应的夹脊穴进行钩治。
【鬼箭辨】俗以遍身作痛.呼为鬼箭.夫鬼神无形.乌能有箭.所以然者.其人卫气空虚.腠理不密.贼风乘虚而入.客于经络.荣卫不通则痛.南人称为鬼箭.北人称为羊毛疔.就其痛处按之.用针挑出.形如羊毛.故名.南人亦就此毛为箭.其实闭塞结硬之络脉也.若真以为箭为疔.不亦冤乎.世之治此者.或挑以泄其气.或燃麻油灯以粹之.或用艾叶温散.锻石炒熨.或用白芥子调之外敷.或用金银花内服取效.从无一定之方.尝见挑时暂快.过则依然.甚至挑断络脉.终成痿废.良可惜哉.(清·蒋示吉《望色启微》)1 挑羊毛——眼疾治疗妙方凡是有眼疾的,特别是眼内发炎、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在人的背部,特别是大椎穴、背部、腰部,特殊情况有在尾椎部位的,会有一些小颗粒状的东西,这些小颗粒,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来,但三姑父能够凭经验摸出来;找到这些颗粒,用针一挑,便可挑出一根筋,再用刀片割断;有的人会有一块区域,有的人则在几个区域有这种颗粒,据三姑父讲,得眼疾的人,一般都眼压高,疼痛难忍,但只要把这些小筋挑断,特别是如果能够找到其中的主筋,疼痛立解;一次还不可能把筋全部挑断,要两到三次才能挑干净,也就是说,把老的颗粒挑了,过一段还会有新的颗粒出来,挑过两三次,眼病基本上就断根了。
民间很有效的治病方法——挑羊毛疔挑“羊毛疔”,确实是民间一种很有效的治病方法,之所以能在民间长期广为流传,因为它有很强的生命力,简单易行,成本极低,疗效可谓传奇。
但它在医书里找不到,医院里医生又大都不知,有些甚至认为是“不科学”、“胡乱来”。
可有些病在医院久治不愈,使大专家、大教授束手无策之时,挑“羊毛疔”却给治好了,专家们听后不知所然。
此病之所以叫“羊毛疔”,主要是能在人体皮肤中挑出羊毛状物而命名。
为何能在人身上挑出“羊毛”状物,人体究竟是否存在“羊毛”状物?这个问题是人们对这种病和疗法相信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医院医生对该病的“无知”否认,甚至是抵触批判的焦点。
实践证明:确实是能在患有“羊毛疔”的人皮肤中,用针可以挑出一种白色的“羊毛”状物。
这可能与人体生理组织液有关。
“羊毛疔”之病,有其病无其脉,从脉像上显露不出病症,查不出内科病脉和看不出外科病灶,医院拍片、化验也找不到任何病灶,令人无法下手施治。
“羊毛疔”由于疔生部位不同,而产生的症状亦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沉困、酸痛明显,或有心胸闷痛、头晕头痛、四肢无力感,或有手足麻木等等,没有全身症状,只有局部症状。
靠吸收人体血液生长,堵塞血脉,使人倍感困倦不适,特别以背部明显。
正如中医所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实际上它是一个全身性症候群,如发热、无汗、皮紧、恶心呕吐、头昏乏力、食欲不振等,不易找到所谓的具体“病灶”。
所以很多人痛苦地说:“我得了不死不活的难治之症。
”“羊毛疔”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般经常睡卧地板贪凉、阴暗渐潮湿之地,或感冒正服发汗药时,突被冷风、冷雨刺激,或感冒后遗症患者,潜藏在体内的风寒湿排不出来,或经常运动后满身大汗时用凉水冲澡,都会有助于“羊毛疔”的形成和生长。
中医认为,人受了风寒湿热邪长这种东西形成病灶,进而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引发不适症状。
这些可归于“太阳经伤寒”,也可合并“少阳”、“阳明证”。
实践经验发现,只要症状明显,挑刺后效果很好,对输液反应引起的发热、恶寒、寒战,挑之效果亦明显,实为急救之良法。
刺血.针挑疗法3刺血.针挑疗法33、挑刮法一种先刮后挑的综合挑法。
操作方法:先在预定的体表上压刮皮肤,使之充血,透出隐伏的痧斑(挑治点),然后改用挑法,把痧斑挑破出血(或挑病筋)。
或用手掌蘸清水拍打皮肤,显示出异常点或斑点,再行挑治(古城峒村的四奶奶挑筋治麦粒肿即用此法)。
临床应用:此法多用于外感热病和痧症。
有透痧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
注意事项:刮皮时要先轻后重,从上而下,顺利而刮。
当痧斑透露时,则可停刮,改用挑法。
如无痧斑显露,可能是刮力不足,或是病非热毒。
前者应加大力量多刮几下,后者则不要再来回乱刮,可改用他法。
4、钳痧法与挑刮法相似。
不同的是挑刮法是先用刮法使皮肤充血透痧,再加挑痧;而钳痧法则是采用钳拧法使皮肤充血透痧。
钳痧的手势是以右手的中、食指构成一个蟹钳形状,蘸些盐水或开水,对准要钳的皮肤顺序而钳,一拉一放,反复几次,皮肤局部便有充血发瘀现象,热毒越重,皮色越易瘀黑。
非属痧斑热毒重症则不易发瘀。
5、捉慓蛇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捉拿(或用右手拳尖压刮)患者肌肉丰满的部位(常在上臂内侧、胸大肌、背胛区),如立即隆起一条蛇形样物者,即称慓蛇。
如是慓蛇症,被捉拿处可出现索状如蛇的凸起,应瞬即改用钳痧的手势钳捉住这条“蛇头”,把它拉起来,拉起到一定程度时再让它从手钳中滑脱,从蛇头钳捉至蛇尾(先露者为头,后露者为尾),如此捉拿几次。
直至被钳处的慓蛇再试验不再隆起为止。
如此,一处一处按顺序捉拿完毕。
这种方法叫做“捉慓蛇法”。
6、挑点法用针尖对准身体的某一部位做快速挑提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对准身体一个挑点的中心,做快速进针并快速挑破皮肤,不加摇摆牵拉动作,是多种挑法中用以破皮开口的常用方法。
临床作用:此法常用于挑脂、挑络放血、挑痧、挑马牙、挑羊毛疔、挑痔、挑颗粒、挑小结节等。
注意事项:挑点下针不宜太重,一次穿皮不要太多,以快速的动作,把要挑的皮肤或颗粒分次挑破剔除。
7、挑络放血法(即刺血疗法,详见第二章)用针挑破络脉,放出适量血液的一种挑治方法。
从身体取羊毛疔的原理
羊毛疔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也被称为疖(jié),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
虽然名字中带有“羊毛”,但实际上与羊毛无关。
取羊毛疔的原理是通过手术将疔内的脓液和感染物排出,促进伤口的愈合。
一般来说,取羊毛疔的步骤如下:
1. 麻醉:先用局部麻醉药物麻醉疔所在的皮肤区域,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消毒:用消毒药物清洁疔周围的皮肤,以防止手术过程中感染扩散。
3. 打开疔头:使用消毒的手术刀具轻轻切开疔头,使脓液流出。
这有助于减轻疔的肿痛,同时也防止脓液自行破裂引起感染扩散。
4. 排除脓液:医生利用压力、纱布或注射器等方法将疔内的脓液排除,以减轻感染。
5. 清割疔袋:医生可能会以适当方式清除感染物和坏死组织,并修剪和清洗疔袋,以促进愈合。
6. 放置引流管或敷药:医生视情况选择是否放置引流管,以帮助持续引流脓液,并敷上适当的药物,以防止感染扩散。
取羊毛疔时需要注意洁净和消毒,以防止感染扩散,并避免疼痛。
术后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伤口的护理和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复发。
在术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口服或外用,以预防或处理感染。
民间治病绝技挑羊毛疔技法汇总,详细,值得收藏!国粹别丢失忘却引起羊毛疔的原因有大汗淋雨,受寒,喝不干净的水,久处潮湿之地等;表现有:发作时浑身发抖,头痛,恶心,呕吐,腹胀,上下不通,身体僵硬,酸困,无力等羊毛疔的特征:前三后四,一般胸腹部(心窝上下)有三个疹子,相对应的后背部脊柱两侧有四个疹子。
这个疹子早期发红,后可变黑,用针鼻或火柴梗压之凹陷,不再弹起,用针挑开有羊毛状的纤维;羊毛疔毛孔凹陷,周围有一红圈,红圈多有一个缺口,压之褪色,点中毫毛竖立挺直,有如钉子钉在皮孔上;如果把毛轻轻拔起,毛的根部常有一条粘性似羊毛状的细丝,同时被拔出来。
挑羊毛疔的治疗方法:局部消毒后,以中号或小号缝衣针做工具,用针尖横斜刺入挑点的毛囊根部(注意不要过浅或过深),用柔力挑起毛根。
这时会有一条带粘性的线状物随毛根而出。
如果一次没成功,可如法再挑。
如无毛丝状物,则应在毛根下作破坏性挑刺,挤出毒血(黑血),方能奏效。
下面附昨天多个热心网友妙论敬录如下,以示敬意和供广大关心民间疗法的朋友参考了解。
山东昌邑木柱长天网友:羊毛疔就是吃了寒凉食物,引起的肠道痉挛。
特点是不分季节,年龄,发病突然,可反复发作。
发病时感觉胃像堵住一样,吃食物不消化,腹胀,不放屁。
羊毛疔发病时会在前胸后背的皮肤出现小黑点,用针按在黑点时出现一个小窝,不再向上弹起,这就是要挑的地方。
前胸以任脉为轴线,以心口为中心;后背以督脉为轴线,也就是大椎和腰之间。
向四周寻找皮肤黑点,挑的次数是前七后八,也就是前胸挑七个黑点,后背挑八个黑点。
发病初期用小针就可以,发病时间长用粗针或三棱针。
羊毛疔老了,小针容易折断。
一般前后各挑五个的时候,就感觉被挑的部位有痛疼感了,病患也快好了。
挑完后准备一碗糖水。
羊毛疔虽然发病快,来的急,但只要你懂的技术,一般挑完十分钟就能痊愈。
但是不懂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也很危险。
网友李金良:饮水不洁引起。
治疗方法就是在前后心的位置(心口中间)挑几针,双手用力挤血(开始挤的是血小点黑,后是鲜血),后在刺的地方拔火罐十分钟,前后方法都一样。
挑刺疗法3挑刺疗法是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具,刺入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挑破皮表,或挑断一定部位的皮下白色纤维样物,或挤出一些液体、血液,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消除症状,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为“针挑疗法”、“截根疗法”。
挑刺疗法是在古代“九针”中的“毛刺”、“扬刺”、“浮刺”、“半刺”,以及“络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如《灵枢&S226;官针》所述“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博大者也”,“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
挑刺原理就在于其有宣导经络,通调气血,助其荣卫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祛邪扶正,治愈疾病的目的。
有人认为挑刺疗法能提高肌体免疫水平,故有消炎止痛之功;亦有人认为是提高了中枢兴奋点,可缓痛止痛;亦有人推断,挑刺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它之所以能够治病,是借助神经反射的作用,来调整肌体的机能而达到的。
通过对末梢神经的轻微刺激,引起大脑高级神经的回复反应,激发和调整了神经机能,从而调整肌体各部分的机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基本内容)1.挑刺部位与选穴挑刺疗法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明确病位,以做出临床诊断,确定治则和治法,选取相应的穴位或部位。
(1)循经取穴:按循经取穴原则选择与疾病有关的经络穴位进行挑刺。
如痔疮挑大肠俞、小肠俞、八醪、长强、委中等穴;前列腺炎选择膀胱俞、长强;急性结膜炎选大椎等等。
从临床经验上看,常被选择的穴位多是背俞穴和华佗夹脊穴,如治疗头面、颈项部疾病时常选颈1~7、胸腔脏器及上肢疾病选颈3~7、上腹部内脏疾患选胸8~12、腰部及下腹部内脏疾患取胸10~腰2、肛门及下肢疾病选腰2~骶4的背俞穴及夹脊穴等。
(2)寻找反应点: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有关部位上出现的反应点,如压敏点、疹点、皮下结节、颗粒点等进行挑刺,或在相应经络附近,病变体表局部区域内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挑刺,如肩痛多在肩胛冈上的表面和三角肌的前缘等处找到痛点;腿痛多在腰骶关节表面找到痛点,即可在该痛点处挑刺。
挑羊毛疔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挑羊毛疔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以下是挑羊毛疔的一般操作流程:1. 准备工具消毒针具:选择合适的针具,如三棱针、梅花针等,并确保其经过严格消毒。
李红【截根疗法】民间技法“挑羊毛疔”一、“羊毛疔”长在风池、大椎、哑门、心俞、陶道、身柱等穴。
就会出现颈椎增生、头晕头疼、头摇、项僵硬、扭头不便、背沉背困、心慌、心跳、心闪等症。
二、“羊毛疔”长在胃俞、脾俞、三焦俞等穴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人体消瘦、满闷倒饱、吐酸水、胃炎甚至胃癌等。
三、“羊毛疔”长在肾俞穴、命门、腰阳关等穴就会出项、腰酸、腰困、腰疼、腿凉怕冷、腿无力、麻木、坐骨疼痛、阳痿早泄,前列腺肥大、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四、羊毛疔”长在环跳穴,就会出现坐骨神经痛,腿木,退凉,腿拉不动等症。
五、羊毛疔”长在肩中俞、肩井、巨骨等穴,就会出现胳膊抬不起来,手指麻木,手颤抖等症。
六、羊毛疔”长在前胸膻中、玉堂、乳根天池等穴就会出现乳腺增生。
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乳腺癌。
七、羊毛疔”长在前额、印堂、眉中、鱼腰、阳白、神通等穴就会出现头疼、眼困、眼疲劳等症。
八、羊毛疔”长在廉泉、人迎、天容、印堂等穴,就会出现咽炎、干咳、鼻窦炎等症。
学习内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键盘突出,椎管狭窄,滑膜炎,妇科病,男科病,乳腺增生,心脏病,痔疮,中风后遗症,网球肘,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等(一)“羊毛疔”病发病原因(二)“羊毛疔”病的症状及特点(三)“羊毛疔”病的诊断和治疗一、对所有头疼,都可以一次治愈,有秒杀效果,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二、治疗三高,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的医技,三、一次性治疗脚踝扭伤!四、我们可以签约治疗乳腺增生,乳腺钎维瘤。
五、子宫肌瘤在五公分之内的不用手术,花很少的钱在一到两个月之内完全治愈。
六、颈椎病,肩周炎三到五次可以治愈,签约包治。
包五到七年不复发。
七、痛经一般一次治愈除子宫移位而外。
八、网球肘一次治愈。
九、一针治疗失眠。
十、三次治愈带状疱疹。
十一、十五天左右治愈男人的阳痿早泄。
前列腺。
女人性冷淡!十二、本人对治疗偏瘫有孤独特疗效。
一学就会。
此技术以前都是一万的学费。
十三、一次性治疗富贵包。
十四、糖尿病一次降血糖,《让患者带血糖仪现场检测》。
挑羊毛疔技术操作方法
挑羊毛疔是一种挑选和分离羊毛中的干扰物、污染物和杂质的技术。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挑羊毛疔技术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将需要挑选的羊毛整理好,清除掉明显的大杂质和脏物。
2. 工作环境:选择清洁的工作区域,以防止再次污染羊毛。
3. 使用挑羊毛疔工具:挑羊毛疔工具一般是一种小型的金属筛子或者凹凸不平的表面,用来分离和筛选羊毛。
4. 操作步骤:
a. 将一小部分羊毛放入挑羊毛疔工具中。
b. 轻轻抖动或者轻拍疔工具,让羊毛在筛子上移动。
c. 观察并挑选出带有杂质、干扰物或污染物的羊毛,并将其取出。
d.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羊毛都被挑选过。
5. 清理工作区域:挑选完成后,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羊毛和杂质残留。
需要注意的是,挑选羊毛疔的技术需要经验和细致的观察力,以确保有效地分离出杂质和污染物,同时保留高质量的羊毛。
民间“羊毛疔”挑刺法及其治验去年本省中医进修学校第三期同学在我院实习时,交流过很多临床经验,“羊毛疔”挑刺法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挖掘和发扬祖国医学,吸取民间有效经验,特将这一疗法结合临床上应用一例报道如下,以供研究参考。
本症多为感冒诱发,或暴热饮食而作。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初起头痛全身作痛,有发热或不发热,胀甚突然发生腹痛,痛多在上腹和腰背部。
本症痛的特征:胃脘痛如刀绞(与胃痉挛相似),腰背胀痛,甚则有腰椎欲折之势(像负千斤石似的),其他如肩膀酸胀,极感疲倦,如医治不及时,危重的可能一二小时乃至一二日致死。
检查本症,除了鉴别其痛征外,主要取决于“羊毛疔”的有无。
羊毛疔与普通疹子相似,多出现在心窝以及腰背两旁,个别有出现在四肢的肘关节和膝关节以上。
疹子顶端稍带黄白色透明点。
疹子有现于皮肤表面,也有隐现在皮内。
在皮内者,可用手电筒(农村有用清油灯盏)在黑暗处向皮肤照射(照射时以一手掌遮盖在手电筒光上,观看疹子则从光下斜视)即可发现上述小点。
疹子的数量最常见的一至五个,最多不超过十个。
疹子排列不一,一般在上腹部多直行,越近剑突疹子越大,越下越小,隐隐欲现。
腰背以横行排列者居多。
疹子出现于上腹部者,病情轻预后良,现于腰背者多险症,根据有经验者谈,疹子少的容易治疗,疹子多的如七颗呈圆圈状的排列,名之曰“七星赶月”,预后不良。
挑刺手法,一般比较容易操作。
当发现疹子后,即用手持消毒大号缝衣针(三棱针也可以),针对疹子以30—45角度,刺入二分许,旋即将针尖向上挑起,当针尖退出一分许左右时又向上挑,这时就可以看到有白色蚕丝样的纤维附着在针尖上,随即用力一挑,目的在于将附着针尖上的纤维(本文原文都是繁体字,原文这里是“纖維”,小编却不认得这两个字,为了一字一字敲打这篇文章,更是为这两字可费了好多时间去查,原来竟然是纤维,着实让小编汗颜啊!)挑断。
挑断后再进行如上法挑第二次,如是反复四五次以挑出更多的纤维为度。
(这种纤维俗称羊毛,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有载羊毛疔视其前心坎后背心有红点如疹子者,先用银针挑破,取出羊毛。
特殊中医:民间挑羊毛疔治疗疑难杂症特殊中医:民间挑羊毛疔治疗疑难杂症(2016-03-16 21:07:49)转载▼于春廷的博文今天 19:30中医民间奇术:挑羊毛疔作者羊毛疔2015赵治贵医师(二代传人)在指导第三代传人赵永芳医师中国民间祖传三代挑羊毛疔据说颈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四肢麻木、乳腺增生,头晕头疼、背疼背沉、头摇手颤,甚至阳痿早泄;只要是因羊毛疔所引起,不用吃药就能治愈,并且永不复发。
我们没听说过羊毛疔,更没见过羊毛疔。
自古“羊毛出在羊身上”,人怎么会长羊毛疔?我怀揣新奇和疑惑前去探望。
亲眼目睹,从患者身上挑出羊毛状的丝丝,故称羊毛疔。
我问医生,是不是穿羊毛衫所致?医生说,不是。
人受了风寒才长这种东西形成病灶,进而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是否肉中都藏有这种东西?这年头假医生不少,我不能轻易上当受骗。
”我将信将疑信而又疑,回家买了块猪肉做实验,左剜右挑也没找到羊毛疔。
要说也是,猪身上怎么可能有羊毛呢!面对一坨猪肉,暗自哂笑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我左腿的坐骨神经一阴天就难受。
有病乱求医。
次日,我下定决心丢却狐疑,前往炉子村慷慨就医。
医生手持三棱钢针,果然从我臀部环跳穴周围找到了好几个羊毛疔。
挑破,拔出,放血,拔罐。
困扰我的多年那条腿,顿觉轻松了许多。
再看那方不大见天日的肉皮,已是千疮百孔,做凉鞋尚可,做皮鞋肯定是不行了。
用手抚摸凸凸凹凹,活像一块刚割过的韭菜地。
医生年已古稀,眉清目善,邢台县将军墓镇西庄村人。
自述,挑羊毛疔已有三代。
俗称,羊毛疔克星,直观印象不像江湖郎中。
但愿我的那条腿,从此康复如初,不枉我一番慷慨凌然,英雄豪气!好让我体验一把关云长遇见神医华佗。
后炉子村来了位民间医生,专挑羊毛疔。
据说颈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四肢麻木、乳腺增生,头晕头疼、背疼背沉、头摇手颤,甚至阳痿早泄,只要是因羊毛疔所引起,不用吃药就能治愈,并且永不复发。
我没听说过羊毛疔,更没见过羊毛疔。
自古“羊毛出在羊身上”,人怎么会长羊毛疔?我怀揣新奇和疑惑前去探望。
挑羊毛疔操作方法
挑羊毛脓包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首先,准备好消毒工具,例如酒精棉片、医用手套、消毒纱布等。
2. 清洗受感染部位: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受感染部位,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3. 消毒:用酒精棉片或其他消毒剂在受感染部位周围擦拭消毒,确保周围环境干净,并戴上医用手套。
4. 用消毒纱布包裹:将消毒纱布剪成适当大小,用来包裹脓包,并保持手部清洁。
5. 挑破脓包:用消毒纱布包裹住脓包,用两指轻轻挤压脓包的周围部位,让脓液慢慢排出。
6. 清洁:用消毒纱布轻轻擦拭伤口,确保脓液完全排出,并避免伤口感染。
7. 消毒及包扎:用消毒纱布擦拭伤口周围皮肤,然后使用适当的消毒剂(例如碘酒)涂抹在伤口上,最后用无菌敷料或绷带包扎住伤口。
需要注意的是,挑羊毛脓包时要确保手部清洁,并尽量避免使用指甲或其他伤害
工具直接挤压脓包,以免感染加重。
如果感到疼痛或伤口出血过多,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家传治疗羊毛疔经验
光明行
临床表现:病人初期有发热,头疼,恶心,食欲不振,大便稀,大多医生都会当肠胃型感冒治疗,大剂量抗生素,抗病毒的药输了几日,效果不明显,(有时反倒会加重病情).
诊断治疗:首先询问病人有受凉的过程,再有生气,着急上火.然后用火柴头按压病人腹部(鸠尾穴周围)几秒钟,观察被压下的小窝窝1-2分钟也不弹起,并用一次性针轻轻挑起小窝皮肤(注意消毒)会发现有类似羊毛的东西,一次把羊毛挑净(可以多挑几个小窝窝)直到挑不出羊毛为止,然后在小窝处拔火罐20分钟,会拔出黑紫色血,再用相同的办法挑背部大约(隔俞穴)或正对胃的反射区域.头疼甚者加大椎穴,大便带血者加**穴,一般一两次就好了.此办法是我家传的.我父母在黑龙江省的时候,用此办法救了很多病人的命.我现在还在用此办法,效果很好.
zhangp33369 本人有幸见了一例生于右手无名指共三个在本村卫生所输液一周未见好转后到我们这里县人民医院皮肤科才诊断清楚这个病临床并不多见那皮肤科大夫行医十几年也是见的第二例第一例他也不知道啥病人家治疗是输水=+外敷药后悔没有相机没照下来让各位爱友见识一下
sta_6548111 我们这叫挑羊毛痧
李奇李魔李羊毛丁在医学上叫什么啊------望梅消渴西医学名炭疽热。
中医针挑“羊毛疔”(气滞血瘀)的针挑疗法,肺俞、膈俞、内关针挑疗法先找到羊毛疔点,进行严格消毒,备好消过毒的小号三棱针(亦可用中、小号的缝衣针)、火罐、纱布。
用针尖轻轻横斜刺入挑点的毛囊根部,注意不要过浅或过深,应用柔力挑起毛根,这时毛根随针而起,毛囊便会伴有一条带有黏性的线样物随之而出,这条线状物便是俗称的“羊毛”。
如果一次未成功,可再施之。
如挑不出毛丝样物,也不必强求,但要在毛根处多挑几下,做破坏性挑刺,再拔罐祛除毒血,方能奏效。
如果有多粒毛疔,应尽量按顺序挑完。
一次未挑完,可分次进行。
术毕,敷以无菌纱布。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羊毛疔”的内容,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
典型病例患者,女,48岁,农民。
初诊日期:2014年9月7日。
主诉:发热伴胸闷、乏力2周。
2周前睡醒后自觉胸闷、乏力、不思饮食,无明显诱因。
查体温38.5℃,乡镇卫生所予以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有所好转,体温下降到37℃,但胸闷如故,出现恶心、腹胀、烦闷等症状,胸前剑突周围及后背肩胛骨内侧出现若干皮疹,大如小米粒,不痛不痒。
回家口服退热消炎药继续治疗。
今晨上述症状加重,遂来我处就诊。
刻下:神清,精神差,乏力懒言,胸闷脘痞,眠纳差,二便调,月经周期规律,量可,色淡,量少有血块,素体健康。
查:T38.2℃;BP:110/68mm-Hg(1mmHg=0.133kPa),心率87次/min,律齐,胸前剑突周围及后背肩胛骨内侧出现若干皮疹,大如小米粒,不痛不痒,轻微高出皮肤,中心凹陷,四周有淡红色圆圈,压之退色,凹处毫毛竖直挺立,按压时有麻木感;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腹部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
疑为羊毛疔,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背部刮拭数次,出现暗红色痧印和多个羊毛疔。
诊断:羊毛疔(气滞血瘀)。
治疗:对羊毛疔点及周围进行严格消毒,用小号三棱针横斜刺入疔点根部,挑起毛根,挤出毒血并拔火罐,留罐5min,起罐后以75%乙醇棉球清理术部并敷以无菌纱布。
老杜讲挑羊毛疔胃及十二指肠:肝胃不和型:肝俞期门太冲内关主穴:足三里中脘胃俞脾胃湿热型:行间内庭合谷气血郁滞型:肝俞膈俞三阴交脾胃虚寒型:脾俞阴陵泉圆粒针:5-20分逐步加力。
腹痛:挑摆法加放血,再加拔火罐,如痛放射至腰,加挑后背的羊毛疔。
每次挑,十次为一个疗程。
挑羊毛疔常用穴:百会:头痛眩晕高血压脱肛太阳:头痛偏头痛面瘫眼疾阳白:前额。
面瘫头痛眼疾攒竹:面瘫头痛眼疾眉棱骨疼睛明:风池:感冒头疼头晕眼疾高血压风府:印堂:头痛眩晕高血压。
神庭、头维:头痛目眩眼疾。
膻中:支气管炎哮喘肋间神经痛冠心病。
中脘:胃疼胃溃疡呕吐呃逆胃炎等天枢: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等气海:腹胀腹痛气虚体弱关元:腹痛腹急尿路感染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
大横:腹泻便秘腹痛。
脊柱常用穴:大椎:第一...发热中暑疟疾精神分裂呼吸道疾病颈部疼痛肩颈:肩背部疼痛中风等风门:第二胸椎脊突下旁1.5寸。
感冒呼吸道疾病肩背部疼痛肺俞:第三...肺相关疾病,自汗盗汗等心俞:笫五...肝俞:第九..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胃疼眼疼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背痛腰痛脾俞:第十一..胃病神经性呕吐肠炎,浮肿贫血背痛,腰痛外伤性出血性疾病。
胃俞:胃脘痛,腹胀。
肠鸣恶心呕吐。
三焦俞: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
腹泻肠鸣腹胀呕吐腰背疼痛。
肾俞:第二...肾病腰痛遗精。
月经不调,哮喘耳鸣耳聋脱发腰肌劳损等。
命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
腰痛阳痿遗精泻泄带下。
大肠俞:第四...腰痛,腹胀,肠鸣腹泻便秘。
小肠俞:在第一骶椎棘突下旁。
腹胀痛遗精血尿等。
华陀夹脊穴:在第一胸椎和第五腰椎之间旁开0.5寸。
左右各17个穴。
背痛,腰痛。
神经衰弱,五脏六腑机能衰弱。
上肢常用穴位:曲池:上肢疼痛瘫痪,麻木。
高血压,高烧,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合谷:感冒五官科疾病面神经麻痹各种疼痛等。
尺泽:咳嗽,哮喘,咽喉肿痛。
臂痛,肘关节疼痛,皮肤病等。
下肢常用穴位:环跳穴: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瘫痪麻木等。
马上失传的民间治病秘术:挑羊毛疔挑'羊毛疔’是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治病秘术,效果独特。
现在人们对该方知之甚少,再不整理发掘,这个民间治病瑰宝恐怕也要失传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1+羊毛疔是怎么形成的?一般人们大量出汗后用冷水冲澡;大雨淋湿和在潮湿的地方休息;感冒后遗症……2+羊毛疔表现:以全身的酸沉困为特点;全身有发热,无汗,皮紧,头昏,乏力,食欲不振(太阳经伤寒);如合并恶心,心口疼(少阳合并阳明经)。
3+羊毛疔的表现:在相应经络上有红点或黑点。
进针很坚韧,挑破皮肤下面就是,用针尖轻轻一刮就是羊毛般的细丝,但是很结实,用力!双手提住针提起,提不断!整个人都快被提起来了,就是提不断!(我曾听一老年人说挑羊毛疔挑断过几个缝衣针)。
4+羊毛疔如果在穴位出现会出现八种病症:(1)如在风池穴,哑门,陶道,身柱时会出现头痛,头摇,项僵硬,扭头不便,背沉,背困,心慌,心跳,心闪。
(2)羊毛疔如果在胃俞,脾俞,可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人体消瘦,吐酸水,甚至胃癌。
(3)羊毛疔如果在肾俞,腰阳关,就会出现腰酸困,痛疼,凉,怕冷,坐骨神经痛,早泄,阳痿,前列腺,妇女月经不调。
(4)羊毛疔如果在环跳穴,就会出现坐骨神经,腿木,腿凉,腿拉不动。
(5)羊毛疔在肩中俞,肩井,巨骨,就会出现胳膊抬不起来,手麻,手颤抖。
(6)羊毛疔在膻中穴,玉堂,乳根,就会有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7)羊毛疔在前额,印堂,眉中,鱼腰,就会出现头痛,脹,困,眼疲劳。
(8)羊毛疔在廉泉,人迎,天容,印堂,就会出现咽炎,干咳,鼻窦炎。
(9)另外挑大椎穴治疗喉痛,颈椎病,哮喘;肩后穴治肩周炎,乳腺炎;至阳穴可治心口疼和心脏病;肝俞可以治疗红眼病,高血压;胆俞可治治疗胆囊炎;胃俞治疗胃痛;肾俞治疗腰痛;挑腰部压痛点可治疗痛经,妇科病;骶部可以治疗痔疮;此外还可以治疗淋巴结核,带状疱疹等。
胸腹部前三后四。
可见挑治羊毛疔,对很多临床疾病都有很高的疗效,值得珍藏。
羊毛疔深挑法治疗操作流程及注意要点(1)先询问病情:需挑治的穴位有没有打过封闭?打过封闭的部位挑治无效。
打过玻璃酸纳可以挑。
是否空腹?是不是在急性期、发展期?女的是否在月经期、哺乳期及怀孕期?是否有心脏病?是否有糖尿病?空腹、过饱、病情急性期、怀孕期、心脏病、心脏搭桥及糖尿病人均不可挑,深挑者的年纪必须大于12岁。
挑治时让患者不要看挑治时的操作,以免晕发生针或休克。
象肩周炎、膝盖痛病症等有双侧疼痛的,注意只治疼痛较重的一侧,不宜双侧同时治疗。
(2)医治者戴好一次性手套,戴好一次性口罩,准备好挑治针具、医用摄子、医用剪刀、麻醉剂、注射针筒、消毒用品、卫生纸、拔罐器具、云南白药、艾灸条及创可贴等。
(3)找到病源体的活动轨迹点,用医用记号笔标记挑治点,做好记号。
(4)用酒精棉在挑治点上规范消毒。
(5)打麻药,利多卡因(5mL)1小瓶瓶装,每个挑治点打0.3mL左右,麻药从挑治点的旁边斜向15度平剌注射入挑治中心点,打麻药后2、3分钟后即可以挑治。
多个挑治点的麻药可以一次性打完多个挑治点。
(6)挑治多个挑治点时要注意挑治先后顺序,将不易操作的部位的挑治点先挑,以免影响后挑挑治点挑治时的操作。
先挑挑治点的相应操作:破皮、挑出并剪断公疔,挤出母疔可以一次性完成,挑到公疔时不要马上剪断,而应左右前后晃动,上下提拉,以达到松解的目的。
(7)挑治时用专用挑治针一次性破皮,然后加深加宽挑,深度控制在5mm左右,宽度控制在7mm左右(8)挑完后须做剌血、拔罐且是连环罐,每次总出血量不能超过200毫升(几个点的总和),前两次拔罐是用剌血针点剌,点剌范围是在需拔罐的范围内,然后拔罐两次,第三次为拔空罐(不点剌)。
如半月板等先前挑治点有积液的事后应加艾灸。
点剌前、拔罐前后均应用碘氟消毒。
(9)拔罐或艾灸后应用碘氟消毒,伤口较大的,用适量的云南白药粉洒地伤口上,并用医用创可贴敷盖保护即可(挑治点在48小时内不宜沾水、创可贴可在24小时后揭除)。
羊毛疔挑治法操作流程及相关事宜羊毛疔挑治术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用物准备】:75%酒精,棉签,口罩,无菌橡胶手套,1ml注射器,无菌棉球、纱布,2%利多卡因注射液,无菌消毒包(内含:弯盘1个、弯止血钳2把、挑治针1个、),云南白药胶囊或白及粉,创可贴,火罐,点火棒,打火机,95%酒精。
【患者准备】:术前常规检查控感三项、血凝四项。
有冠心病、高血压及老年患者测血压、常规心电图、血糖,血压、心电图、血糖正常情况下予以治疗。
【术前沟通】: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相关事宜及注意事项,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
二、操作流程:
1、在光线充足的治疗室,协助患者选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局部皮肤。
在病变局部、脏腑所属经络、腧穴上或附近选取阳性点。
(阳性点多呈针帽大小,稍突起或无突起,略带色素,多为棕褐、暗红、浅红、灰白色,压之不褪色)。
2、术者衣帽整齐,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洗手、戴口罩、阳性点局部消毒(消毒面积直径5cm)待干,打开无菌包,备好注射器及局麻药品等,戴手套,清点所需物品,按无菌操作要求有序摆放。
3、抽取2%利多卡因0.1ml-0.2ml进行阳性点局部麻醉,取挑治针对准阳性点处挑破表皮,以15?角进针至皮下,呈扇形扫拨至针下出现阻力,向上挑出或挑断毛疔,用止血钳将其拔出。
(一般情况下有毛疔处进针后无出血,待毛疔挑尽或全部挑断后,挑治点才会出血。
若进针时即刻出血,可能是进针太深、无毛疔或可能有母疔,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血不止,立即停止挑疔,用棉球按压止血)。
4、挑治完成后,待创口处瘀血流出,必要时可使用拔罐法将瘀血拔出,取棉球按压止
血,成功止血后创口局部常规消毒,撒少量云南白药粉或白及粉,取创可贴覆盖创口,即可进行下一阳性点的挑治。
5、治疗结束后告知患者2~4小时后可将创可贴撕去,创口局部皮肤应在7天内保持清洁、干燥,待其自行脱枷。
每次只治疗一种疾病。
治疗后忌辛辣刺激、生冷、寒凉之物及酒、醋。
三、适应症
1.颈肩腰腿痛类病症:颈椎病、颈肩部及上肢疼痛、酸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腰酸,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肘膝关节痛等。
2.脾胃及肠道病症: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嗳腐吞酸、便秘、痔疮等。
3.妇科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炎、乳痛症、乳腺纤维瘤、子宫肌瘤、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等。
4.男科疾病:阳痿早泄、慢性前列腺炎等。
5.呼吸系统病症:咽炎、咳喘、鼻窦炎等。
6.其他:牛皮癣、麦粒肿、眼疲劳等。
四、禁忌症
1.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者禁用。
2.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内科疾病,传染性疾病、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3.局部有皮肤破损、色素沉积、瘢痕或皮屑,影响阳性点选取者禁用。
4.敏感穴位不可挑,如乳头周围3寸之内不可挑治,皮肤浅薄处不可挑治。
5.血管明显处禁用,挑治应避开血管。
6.瘢痕体质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