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情绪与启动情绪两种状态下的记忆信息处理_郑希付
- 格式:pdf
- 大小:622.21 KB
- 文档页数:5
心理学报 2014, Vol. 46, No.3, 396−404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4.00396收稿日期: 2013-05-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057),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210024, J1310031)资助。
通讯作者: 郑希付, E-mail: zhengxf@状态焦虑对条件恐惧习得和消退的影响*张予贺 金 艳 郑希付 闫 柯 周晌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摘 要 采用44名正常女性大学生作为被试, 通过心理社会压力暴露的方法诱发焦虑组被试的状态焦虑, 采用主观预期值作为指标, 考察焦虑对条件恐惧习得和消退的直接影响, 并探讨这种影响是否也表现在评价性条件作用上。
结果表明:心理社会压力暴露显著提高了焦虑组被试的状态焦虑。
在习得阶段, 状态焦虑降低了被试对条件刺激的辨别条件恐惧反应, 具体而言, 状态焦虑降低了被试对CS+的主观预期值, 但是却提高了对CS ‒的主观预期值; 在消退阶段, 状态焦虑抑制了被试对条件刺激的消退。
状态焦虑的影响也表现在评价性条件作用上, 和控制组相比, 焦虑组在习惯化和消退阶段对条件刺激表现出了更为负性的效价评定。
关键词 条件恐惧; 状态焦虑; 评价性条件作用 分类号 B845; R3951 引言条件恐惧模型是研究恐惧和焦虑情绪的最基本的实验模型。
条件恐惧是指, 一个原本不具备引发个体情绪功能的中性刺激(条件刺激CS), 多次伴随一个恐怖或者厌恶刺激(无条件刺激US)出现, 个体就逐渐习得了对这个中性刺激的条件恐惧反应。
而当条件刺激继续出现而恐怖或者厌恶刺激不再出现时, 已经习得的条件恐惧反应则会逐渐消退。
研究者通常认为个体对CS 产生恐惧情绪是由于CS 成为了预测US 出现的信号, 个体在CS 出现时产生了对US 的预期, 而消退就意味着个体降低了对CS-US 间关系的期望值, 条件恐惧就是一种预期学习(Lovibond, 2004; Mitchell, De Houwer, & Lovibond, 2009)。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笔记(授课教师:郑希付)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笔记(授课教师:郑希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第一节心理咨询概论一、什么是心理咨询1、名词:咨询/咨商/辅导counseling咨询者counselor(美)counselor(英)咨主/咨客client /patient/counselee罗杰斯client-center therapy2、定义心理咨询:研究人的科学,帮助人们进行自我调整,改变自己行为和获得最大潜能的心理学的应用学科。
情绪控制,帮助他让他本人解决问题,改变他的行为。
S—O—R—CS—刺激O—认知R—行为C—结果要改变R:1、就要改变S(自然/社会)画疗:①看画:看不同画有不同感觉(启动效应)。
②作画:课业疗法(做手工)。
水果疗法。
根据不同地方人的风格不一,与饮食有关。
如湖南:辣——暴躁;上海:酸、甜——温和。
2、改变O(认知)认知的影响,使人发挥潜能。
行为认知疗法,归因疗法结果分析(情景分析)行为会引起怎样的结果。
分析家庭情况背景。
心理训练:发挥潜能,解决发展性、适应性问题。
通过训练刺激闲置细胞,使其兴奋起来。
(生理基础)二、心理咨询的产生lighter witmer/E.G. William Son1879年心理学建立1896年首次提出临床心理学的名字?在大学里开了学科;创立一本杂志;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在大学里)。
1939年E.G.第一次提出心理咨询概念。
三、心理咨询现状1、国外APA美国心理协会心理咨询占40% 主席是临床心理学家2、school psychology;企业;发泄中心(合理发泄);家庭心理医生;社区worker eg悲伤工作(专业哭泣);受虐丈夫发泄中心;俄罗斯的勾引中心。
3、中国古代心理医学知识——《皇帝内经》4、做咨询的大多是学医的;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较多。
四、心理咨询活动分类1、心理治疗1.1个体疗法1.1.1精神分析:自由联想(点/线/面);催眠;暗示。
短影片启动情绪对注意偏向的影响朱诗敏 郑希付(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广州510303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摘 要 研究采用短影片启动情绪的技术,用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情绪效价词作为认知材料,请大学生做被试,研究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是否存在注意偏向性。
结果表明:(1)通过短影片启动情绪的效果十分显著,说明人们很容易受影片的影响而出现情绪的变化。
(2)注意的倾向性总体来说呈现心境一致性效应,与情绪一致的信息更容易被划入人们的认知范围。
(3)短影片情绪启动效果不存在性别差异,而注意受情绪影响的程度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 情绪启动 注意 积极 消极1 引言 人们通过注意选择要加工的信息,不同情绪对注意的影响和注意带情绪色彩信息的偏向性直接影响进一步认知。
这个问题一直受到关注。
目前情绪对注意偏向影响的研究主要通过不同的情绪启动的范式研究不同被试群体的注意偏向及其机制[1]。
目前主要观点认为个体在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性编码的时候,倾向于选择与当前情绪状态相匹配的信息。
首先,研究有情绪障碍被试的结果发现情绪对注意有显著影响。
Powell 和Hemsley 的研究中以很快的速度把词语或图片呈现给被试,抑郁症患者很容易将中性词语确认为消极词语,这表明抑郁症患者在编码上与正常人有显著区别[2]。
其次,研究者们运用了替代性刺激来研究注意,即让被试寻找带有标记的刺激物,标记的位置与刺激物的位置一致,然后确定被试的注意力集中在哪里。
例如,Macleod 和Hagan 将两个词以很快的速度同时呈现在被试面前,然后其中一个词用一个亮点来代替,而这个亮点就是被试要寻找的标记,结果发现,若亮点代替的是威胁性词语而不是中性词语,则焦虑症患者能很快地发现亮点之所在[4]。
这意味着,临床上患有焦虑症的个体比非焦虑症患者更容易关注威胁性的刺激,尤其是当所提供的刺激与个体当前所关注的问题相一致时,这种选择性注意的效果会更明显。
此外,还有一种研究方法是把情绪刺激当作干扰因素呈现在被试面前,若被试对此加以关注则会干扰任务的完成[5]。
焦虑情绪如何影响人的学习记忆与信息加工能力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负面情绪状态,许多人在学习或面临考试时都会感受到焦虑。
然而,焦虑情绪对人的学习记忆和信息加工能力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焦虑情绪对学习记忆和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并提供应对焦虑情绪的建议。
一、焦虑情绪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焦虑情绪对学习记忆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首先,焦虑情绪会影响人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焦虑情绪使得人们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任务上,容易分散注意力,并对关键信息缺乏关注,从而导致学习记忆的不稳定。
其次,焦虑情绪会对人的工作记忆造成损害。
研究表明,焦虑情绪会干扰人们在处理信息时的工作记忆能力,使得人们难以将新的信息存储和加工。
这也是为什么在考试之前感到紧张和焦虑的人往往记忆力会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焦虑情绪还可能导致学习记忆的遗忘和混淆。
焦虑情绪会干扰人们对已有学习材料的回忆,常常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
此外,焦虑情绪还会导致人们对学习内容的记忆遗忘,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焦虑情绪对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除了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外,焦虑情绪还会对人的信息加工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首先,焦虑情绪会导致人们的信息加工速度下降。
焦虑情绪使得人们过度关注自身的情绪状态,分配了大部分的认知资源,从而降低了信息加工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焦虑情绪还会导致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产生偏差。
焦虑情绪使得人们更倾向于过度解读信息中的负面内容,放大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忽视或低估正面信息的重要性。
这可能导致人们对学习材料的理解有所偏差,从而影响信息的有效加工和应用。
最后,焦虑情绪还会降低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焦虑情绪使得人们过于担心失败和压力,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活动,并破坏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对于问题解决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至关重要,而焦虑情绪则可能阻碍这种思维能力的发挥。
三、应对焦虑情绪的建议面对焦虑情绪对学习记忆和信息加工能力的负面影响,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焦虑,提高学习的效果。
自传体记忆的情绪对其相关信息内隐提取的影响郑希付;陈雪军;黄月胜;党晓娇;黄珊珊【期刊名称】《心理学报》【年(卷),期】2012(44)11【摘要】本研究主要考察自传体记忆本身的情绪是否影响该记忆相关信息的内隐提取过程。
取大学生15人完成实验,实验分为两部分:记忆提取和词汇判断。
首先在记忆提取阶段,要求被试根据词对(形容词-中性名词)提取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色彩的自传体记忆事件。
接着在词汇判断任务中,要求被试对包含提取过记忆的中性名词的词语进行词和非词的判断,并且记录相应的脑电波。
结果发现:(1)被试按要求成功提取了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类自传体记忆事件。
词汇判断任务中,内隐提取三类自传体记忆信息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
(2)相比于积极、中性自传体记忆信息,消极自传体记忆信息提取的过程中的ERP波幅更大,更偏向于正向。
这表明自传体记忆信息的内隐提取受到记忆本身情绪的影响,消极自传体记忆信息提取需要付出更多资源。
【总页数】9页(P1463-1471)【关键词】自传体记忆;ERP;情绪;词汇判断任务【作者】郑希付;陈雪军;黄月胜;党晓娇;黄珊珊【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学生事务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2【相关文献】1.情绪启动对自传体记忆的影响 [J], 董世华2.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情绪对比性效应 [J], 王喜梅3.情绪启动对大学生内隐和外显记忆影响的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 [J], 姚海娟;李晖;钟青青4.情绪启动对自传体记忆的影响 [J], 董世华;5.压抑者对情绪和非情绪自传体记忆的提取诱发遗忘 [J], 黄捷;李昊;吴艳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焦虑情绪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提高方法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它对学习记忆能力产生着明显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焦虑情绪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以帮助缓解焦虑情绪并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方法。
一、焦虑情绪对学习记忆能力的负面影响焦虑情绪会干扰思维过程,并对学习和记忆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焦虑情绪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几方面影响描述:1. 分散注意力:焦虑情绪会使人分散注意力,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学习时,焦虑会导致思绪纷乱,容易被外界干扰,效率大为降低。
2. 阻碍信息加工:焦虑情绪下,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和整合能力受到抑制。
人们的思维变得混乱,难以迅速有效地吸收知识。
3. 较差的记忆表现:焦虑情绪下,人们的短时记忆能力和工作记忆能力下降。
通过各种测试,研究者发现焦虑情绪不利于信息的记忆与回忆。
4. 学习动机下降:焦虑情绪会对学习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焦虑情绪下的个体常常感到学习任务无法胜任,因而减少投入学习的积极性。
二、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尽管焦虑情绪对学习记忆能力有负面影响,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1. 深呼吸和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当感到焦虑时,可以尝试深呼吸,以舒缓紧张的情绪。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有助于减少焦虑。
通过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可以避免因任务过于紧张而导致的焦虑情绪。
3. 分解任务和设定目标:将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并设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减少焦虑。
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会激发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减轻焦虑情绪。
4. 运动和休息:适当的运动和休息可以帮助缓解焦虑情绪。
在学习间隙,可以进行一些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或者伸展运动,有助于舒展身心,消除压力。
5. 寻求支持和交流:与他人交流并寻求支持有助于减轻焦虑。
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分享自己的焦虑情绪,倾诉内心的烦恼,获得情感支持和建议。
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减少焦虑情绪的发生。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Vol. 28, No. 2, 240–251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20.00240240 行为干预情绪记忆再巩固: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陈 伟1,2,3 李俊娇4 林小裔1 张晓霞1 郑希付1,2,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3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31)(4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广州 510303)摘 要 重新激活已经储存的记忆会重返暂时不稳定的状态, 需要经历重新稳定, 称为记忆再巩固。
在这期间可以通过多种行为手段破坏、强化或更新原始记忆痕迹, 这为开发一种革命性的情绪记忆障碍治疗方法开辟了道路。
然而, 即使在简单的实验模型中引发记忆再巩固的条件也是复杂的, 这给临床转化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未来研究可以设置更具生态效应的基础模型, 寻求引发以及干预再巩固的最佳方式, 从神经生理、细胞分子层面进一步深化其内在机理研究。
关键词 记忆再巩固; 行为干预; 情绪记忆; 转化科学 分类号 B845 记忆是一位带有太多偏见和情绪的编辑, 他常自作主张地留下他喜欢的东西。
——彼得·梅尔《重返普罗旺斯》伴随强烈情绪的记忆往往比较难遗忘, 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Hamann, 2001)。
但是某些特定的情绪记忆, 例如对创伤性事件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的痛苦记忆, 却是多种精神障碍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 包括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s)、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Trauma- and Stressor-Related Disorders)、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Substance-Related and Addictive Disorders)等(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The fifth edi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2013)。
不同情绪及呈现时间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印婕
【期刊名称】《心理技术与应用》
【年(卷),期】2016(004)001
【摘要】文章采用DRM范式考察了不同情绪下词语的呈现时间(20ms、600ms、2000ms)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短暂的呈现时间下依然存在较高的错误记忆,表明信息无意识激活过程的存在;(2)随着呈现时间的延长,错误再认率整体提高,但在较长呈现时间下,错误再认率会有所降低,表明在较长呈现时间下认知监测过程
的存在;(3)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不大,错误记忆并不受启动情绪的改变而有显著变化.
【总页数】6页(P8-13)
【作者】印婕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
【相关文献】
1.启动情绪和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J], 王晓明;马玉花;宋广文
2.不同情绪状态和呈现时间对记忆源检测图片偏向的影响 [J], 张琳;贾晓明
3.词表呈现时间和通道的匹配性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J], 周政;郝兴昌;曹碧华;郑艳
艳
4.不同情绪效价DRM词表的注意条件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J], 黄晓雪
5.时间压力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情绪的调节作用 [J], 钟毅平;张文洁;李亚蕾;范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情绪诱发方法有效性的比较研究谢韵梓;阳泽【摘要】采用自我报告和生理反馈法,从强度、纯度、时间进程三方面考察图片、音乐、电影和回忆四种常用情绪诱发方法诱发出的高兴、激动、悲伤和恐惧四种不同维度的情绪的有效性。
得出结论:(1)总体上,音乐诱发情绪的强度最高,图片最低;在积极情绪中,音乐诱发的强度普遍较高,图片较低;消极情绪中,回忆诱发的强度普遍较高,音乐较低。
(2)音乐诱发情绪的纯度较高,图片较低。
(3)效价和激活度不同,情绪的时间进程不同,高兴能持续将近1分钟,激动能持续2分30秒,悲伤能持续1分30秒,而恐惧能持续2分钟。
%Using subjective report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 indexes, this study tries to synthetically explore the validi-ty (including intensity, purity and duration) of 4 different moods (happiness, excitement, sadness and fear) , which are induced by 4 widely used MIPs ( Picture MIP, Music MIP, Film MIP and Autobiographical Rec ollection MIP) . Ou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n general, music MIP turns out to induce the highest level of mood intensity, while picture MIP induces the lowest one. For the positive mood, music MIP induces a higher level of mood intensity, while picture MIP induces a lower one; For the negative mood, Autobiographical Recollection MIP induces a higher level of mood intensity, while music MIP induces a lower one. 2) Music MIP turns out to induce a higher level of mood purity, while picture MIP induces a lower one. 3) The durations of the moods vary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valence and arousal: the duration of happiness is nearly 1 minute, the duration of ex citement is 2 minutes and30 seconds, the duration of sadness is 1 minute and 30 seconds, and the duration of fear is 2 minutes.【期刊名称】《心理与行为研究》【年(卷),期】2016(014)005【总页数】9页(P591-599)【关键词】情绪诱发方法;情绪强度;情绪纯度;情绪的时间进程;生理心理反应【作者】谢韵梓;阳泽【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00【正文语种】中文用情绪诱发法对被试的情绪进行实验诱发已成为情绪研究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近些年大量涌现的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研究,通常都选择用情绪诱发方法诱发出靶情绪后再安排被试完成认知任务的实验范式,然而其研究结果至今仍存在很多分歧,这跟实验中情绪变量的诱发与操控有着直接的关系。
不同情绪模式图片的和词语刺激启动的时间效应
郑希付
【期刊名称】《心理学报》
【年(卷),期】2004(36)5
【摘要】分别使用图片和词语刺激 ,通过 2个实验启动愉快和悲伤情绪 ,实验分 2个实验组和 1个控制组 ,每个组设计了 5个处理水平 ,分别研究不同处理水平状态下的情绪变化。
无论是使用图片还是词语启动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愉快情绪轻微波动 ,而且略有上升势态 ,启动的愉快情绪至少持续 8分钟。
另一方面 ,悲伤情绪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而且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 ,在最初的 2分钟时间内 ,下降速度最快 ,基本接近控制组 ,4分钟后 ,悲伤情绪稳定 ;启动的悲伤情绪一般持续 2~ 4分钟。
【总页数】5页(P545-549)
【关键词】情绪启动;愉快情绪;悲伤情绪;时间效应
【作者】郑希付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
【相关文献】
1.不同启动水平对情绪性图片的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 [J], 郑丽;马帆;窦刚;李林;郭秀艳
2.中英文词语刺激的情绪启动效应研究 [J], 柳佳
3.基于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不同呈现时间下冲突加工对情绪的影响 [J], 应亮;周强;
4.基于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不同呈现时间下冲突加工对情绪的影响 [J], 应亮; 周强
5.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刺激启动效应 [J], 郑希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同情绪体验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旨在优化情绪体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而记忆作为人类心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加工、存储和提取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情绪调节与记忆之间的关系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以期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情绪,提高记忆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情绪调节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包括情绪调节的定义、分类及其神经机制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分析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如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等常见情绪调节策略对记忆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的作用机制。
本文还将关注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在不同情境下对记忆的差异化影响,以及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如何影响情绪调节与记忆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提高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记忆效果提供有益的建议。
本文也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情绪调节与记忆关系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情绪调节方式分类情绪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个体如何管理、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
根据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情绪调节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根据情绪调节策略的性质、发生的阶段、是否意识到情绪调节过程等维度进行分类。
根据情绪调节策略的性质,可以分为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主要方式。
认知重评是指个体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评价,从而调整情绪反应。
这种策略往往涉及对情绪事件进行重新解释或重新评估,以减少或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
表达抑制则是指个体通过抑制情绪的表达行为,从而控制情绪反应。
这种策略通常涉及对情绪表达行为的抑制,以避免情绪的外显化。
根据情绪调节发生的阶段,可以分为原因调节、反应调节和结果调节。
原因调节是指在情绪事件发生之前,通过改变情境或认知评价来影响情绪的产生。
反应调节是指在情绪事件发生时,通过调整情绪反应的过程来管理情绪。
启动情绪和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摘要采用DRM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 paFadigcllr),考察了启动情绪状态下词表项目的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结果发现:(1)启动情绪主效应不显著。
(2)词表项目的呈现方式主效应显著。
(3)启动情绪与呈现方式间存在交互作用。
在愉快启动情绪状态下分组呈现的错误再认率明显高于随机呈现条件:当词表项目分组呈现时,三种情绪状态下的错误再认率有显著差异,其中愉快启动情绪下的错误再认率最高,其次是悲伤情绪,最低的为对照组一非启动情绪状态。
说明启动的愉快情绪增强了对关键诱饵的连续激活累积效应,从而导致对关键诱饵较高的错误再认率。
关键词错误记忆,DRM范式,启动情绪。
呈现方式。
1引言错误记忆指对未经历的事件的回忆或对经历过的事件的错误回忆,它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心理学家和公众的注意。
研究错误记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错误记忆是怎么产生的,与真实记忆有何区别,以及可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降低错误记忆。
目前为止,用于研究错误记忆的范式主要有联想研究范式、无意识知觉范式、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Kassin-Kiechel(KK)研究范式,其中,得到研究者普遍采用的是DRM范式,它属于联想研究范式的范畴。
在DRM(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中,被试学习一些与某个常见词(称作关键词或关键诱饵)具有语义联想的词表之后,在后来的自由回忆或再认测验中对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表现出高水平的错误回忆或错误再认。
在此研究范式中,关键诱饵与学习词表的语义联想是导致被试错误记忆的关键变量。
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注意水平的变化会对意识回忆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内隐记忆却表现出对注意水平的不敏感性。
Jacoby和Whitehouse曾提出关联性记忆幻觉来源于无意识知觉的假设。
如果错误记忆是语义网络的节点无意识的产物,那么注意分散将不会影响错误记忆。
何海瑛、张剑和朱滢操纵几种注意水平考察了注意分散对错误再认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注意水平的降低,对学过项目的正确再认率显著下降,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在各种注意条件下保持恒定,也就是说错误记忆不受注意水平的影响,关于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周楚考察了词表项目的呈现时间与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效应的影响,发现在对词表项目的编码阶段产生了对关键诱饵的连续激活。
A Research of the Emotion Priming Effect of Literary
Images on Human Memory
作者: 钟碧来[1];郑希付[1]
作者机构: [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510631
出版物刊名: 心理科学
页码: 465-46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文学形象;情绪启动效应;记忆的影响
摘要:消极文形象的情绪启动状态下对人的记忆影响与中性形象的情绪启动状态下对人的记忆影响显著羞异。
积极文学形象的情绪启动状态下对人的记忆影响与中性形象的情绪启动状态
下对人的记忆影响显著差异。
消极文学形象的情绪启状态下对人的记忆有抑制作用。
积极文学
形象的情绪启动状态下对人的记忆有促进作用。
文学形象的情绪启动效应状态下性别的记忆影
响没有显著差异。
焦虑情绪与启动情绪两种状态下的记忆信息处理郑希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510631)摘 要 通过2个实验,研究了焦虑情绪和暂时启动情绪状态下被试的记忆信息的处理。
实验一,选取100名大学生,研究高焦虑、中焦虑和低焦虑状态下的记忆操作,结果发现,焦虑情绪的水平与积极词语的记忆呈负相关,与消极和中性词语的相关不显著。
实验二,选取86名大学生,随机将他们分成愉快启动组、悲伤启动组和对照组,研究启动情绪状态的记忆操作,结果表明,在启动的愉快和悲伤情绪状态,被试对不同类型的词语的记忆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2个实验都表明,人们对积极词语和中性词语的记忆数量都显著大于对消极词语的记忆。
关键词:焦虑 启动情绪 记忆1 前言焦虑情绪是人们经历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或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相伴以紧张和恐惧情绪,很多情况下有明显的生理反应[1]。
启动情绪是通过设计形成的情绪刺激所诱导的与刺激性质一致的情绪状态。
与启动情绪相比,焦虑情绪状态是比较持久的,一般是一段时间内存在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至少持续几个小时,很多情况下可以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之久。
启动情绪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消极的启动情绪大约持续3分钟时间,3分钟后启动的消极情绪锐减。
积极情绪一般会长些,大约持续5分钟左右,之后开始缓慢减少[2]。
不同情绪状态下,人们的信息选择是否有差异,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情绪混乱的信息加工模式(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s of e motional dis orders)认为,如果个体存在消极情绪,他们对与这些情绪有关的信息有一种记忆偏向(me mory bias),严重的恐惧情绪导致明显的外显的记忆偏向,但是内隐记忆偏向不明显,而一般焦虑则导致内隐的记忆偏向[3]。
Rapee,R.M.,Heimberg,R.G 等人提出了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式(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anxi ety),研究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他们发现,在焦虑情景中的个体倾向于以观察者的身份或从观察者的角度看待情景或事件,而控制组的非焦虑者则倾向于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4]。
那么这种具体的选择偏向什么呢?Daleiden,Er ic 的研究发现,在人们完成概念性的任务的时候,焦虑导致人们产生对消极到中性材料的记忆偏向,但是,在完成知觉性的任务的时候则没有;焦虑状态下,在完成系列任务的时候,人们出现对积极到中性信息选择偏向。
在焦虑状态下,任务的性质影响记忆偏向[5]。
焦虑的特征和类型不同,人们的这种偏向也是有差异的。
Beuzen, A.和Belzung,C 的研究发现,导致记忆偏向的主要是特质焦虑而非状态焦虑[6]。
但是,Oldenburg,Christian;Lundh,Lars Gunnar;Kivisto 的研究却有不同的结论,他们将记忆材料分为自然积极词语、自然消极词语、社会积极词语、社会消极词语和中性词语,然后分析不同焦虑状态下的不同记忆类型的记忆偏向,结果发现,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虽然是2个不同的焦虑过程,无论是外显记忆还是内隐记忆的记忆偏向都与特质焦虑无关[7]。
Mc Nally,Richard J.研究了不同记忆材料的记忆偏向,他发现,高焦虑状态下,人们出现外显的记忆问题,倾向于避开有积极价值的材料,而注重消极的信息[8]。
Mialet,J.P;Bisserbe,J.C;Jacobs,A;Pope,H.G 等人对焦虑类型所产生的信息选择偏向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状态焦虑水平高的大学生心理运动敏感性程度比较高,而特质焦虑水平高的个体的知觉敏感性程度高[9]。
关于焦虑的类型对记忆偏向的影响,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与2种焦虑的区分效度以及相应的量表的效度不高有关。
在不同焦虑的水平,人的信息选择也出现细微差异。
Lang,Ariel J.;Craske,Michelle G 对非临床人员的焦虑与记忆偏向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焦虑水平分为高焦虑水平和低焦虑水平,对记忆也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上进行操作,结果发现,不同实验组在外显记忆偏向方面无差异,但是高焦虑者表现出突出的内隐记忆偏向[10]。
Kverno,Karan S 对不同水平的特质焦虑记忆偏向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特质通讯作者:郑希付,男。
E-mail :z hengxf@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28(2):351-355351焦虑的人对危险信息的回忆偏向比低特质焦虑者突出[11]。
很多临床观察发现,与恐惧性词语比较,低特质焦虑的个体倾向于回忆非恐惧性词语(non threat ening words),但是,Reidy,John;Richards,Anne的研究则发现,高特质焦虑的个体倾向于回忆恐惧性词语[12]。
此外一些研究集中于有特殊问题的个体,如人们对吸毒、酗酒导致的焦虑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焦虑的个体也表现出明显的记忆偏向,他们对与在这些物品有关的信息有突出的记忆优势[13]。
启动的研究表明,认知启动后,人的人知偏向是很明显的,那么情绪启动后,启动情绪是否会造成这样的认知偏向呢?如果存在这样的认知偏向,这种偏向是否与非启动情绪状态的认知特征一致呢?我们的研究表明,消极情绪启动后,其持续的时间很短,而积极情绪启动后,其保持的时间比较久,这和人们的研究假设一致,即体验消极情绪的人总是引起消除消极情绪的认知操作[14]。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1、探讨不同焦虑状态的记忆操作。
由于对焦虑类型的区分,其研究有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不采用这种区分方式,而使用我们普遍认同的Zung的焦虑水平自评量表,这个量表可以对人们一周内的焦虑情况做出有效评价,因此我们通过这个方式测得相对稳定的焦虑情绪,然后研究不同焦虑情绪状态下的记忆操作。
2、研究暂时启动情绪状态下的记忆操作,主要通过情绪启动完成。
最后确定,这两种状态下的记忆操作有无差异。
2 实验一2.1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焦虑状态下的记忆操作。
2.2. 方法2.2.1 被试取某校一年级大学生100名,其中男生31名,女生69名。
2.2.2 材料记忆词单:这些词语都由2个字组成,从字典上查出,词语的词性分别是积极词语、消极词语和中性词语,这些词语中有情绪性的形容词语,也有社会评价性的词语。
词性的确定是通过大学生评价完成, 95%以上的大学生认同该词性,才最后确定。
最后将该词单确定为24个词语,三种词性的词语都为8个。
将这些词语随机排列好,设计成一张幻灯片。
检测单:一张白纸,学生完成词语记忆后,将自己记住的词语写在上面。
焦虑量表:Zung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由20个题目组成,与其他类似量表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34,有较好的效度。
是目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焦虑评价量表。
2.2.3 程序焦虑自评。
让被试在多媒体教室坐好,然后给被试发焦虑量表,宣读指示语后让学生完成测评,回收问卷。
记忆测试。
分发被试每人一张检测单。
说明如下实验指示语:以下是一个记忆测验,请你们观察我们将要投射到屏幕上的单词,时间为30秒(时间的确定是通过预备实验完成的,对学生的预备实验显示,学生在30秒内可以记住10个左右的词语,略大于总体词语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将记忆识记时间限定在30秒)。
然后尽快将自己记住的词语写在检测单上,时间为3分钟。
宣读指示语并确认学生理解后,投射出实验用的记忆单词,时间为30秒。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记住的词语写在检测单上,时间为3分钟。
最后回收检测单。
2.3 结果2.3.1 焦虑水平与词语记忆之间的相关表1 焦虑水平与不同词性的词语记忆数量的相关积极词语消极词语中性词语焦虑 -0.206* -0.057 -0.117p0.040.5810.245*p<0.05;**p<0.01焦虑与词语记忆呈现负相关,而且与积极词语的相关显著,与其他类型的词语的相关都不显著。
表2 三类词语的总体记忆情况比较积极词语中性词语消极词语M=3.95M=4.41M=2.52积极词语-2.494*9.062**中性词语11.203**被试在三种词性的记忆数量上差异显著,积极和中性词语的数量显著大于消极词语的数量。
2.3.2 3个焦虑水平状态下的词语记忆分析我们根据焦虑分数,将被试进行如下处理,由高向低排列,分数比较高的30%的被试标志为高焦虑组,比较低的30%标志为低焦虑组,其他为中性组。
表3 3组被试在不同词性记忆方面的总体差异比较组别n M SD SE 积极词语高焦虑组31 3.42 1.360.24中焦虑组32 4.09 1.610.29低焦虑组37 4.27 1.500.25中性词语高焦虑组31 4.03 1.520.27中焦虑组32 4.91 1.610.29低焦虑组37 4.30 1.430.24消极词语高焦虑组30 2.53 1.220.22中焦虑组31 2.90 1.270.23低焦虑组35 2.46 1.010.17352心 理 科 学表4 三组被试在记忆数量上的总体差异比较SS d f MS F p积极词语组间 13.186 2 6.593 2.939 0.058组内217.56497 2.243总体l230.75099中性词语组间12.7742 6.387 2.7730.067组内223.41697 2.303总体l236.19099消极词语组间 3.6382 1.819 1.3330.269组内126.86293 1.364总体l130.50095三组被试在三类词语的记忆数量上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表5 高焦虑组的词语记忆比较M n SD t配对1积极词语 3.4231 1.36 -1.977中性词语 4.0331 1.52配对2积极词语 3.4231 1.36 3.780**消极词语 2.4531 1.29配对3中性词语 4.0331 1.52 5.405**消极词语 2.4531 1.29高焦虑组被试在积极词语和中性词语的记忆数量显著大于消极词语。
表6 低焦虑组的词语记忆比较M n SD t配对1积极词语 4.2737 1.50 -0.093中性词语 4.3037 1.43配对2积极词语 4.2737 1.508.262**消极词语 2.3237 1.13配对3中性词语 4.3037 1.437.721**消极词语 2.3237 1.13低焦虑组被试在积极词语和中性词语的记忆数量显著大于消极词语。
表7 中焦虑组词语记忆比较M n SD t配对1积极词语 4.0932 1.61 0.028*中性词语 4.9132 1.61配对2积极词语 4.0932 1.61 4.152**消极词语 2.8132 1.35配对3中性词语 4.9132 1.61 6.267**消极词语 2.8132 1.35中焦虑组被试在积极词语和中性词语的记忆数量显著大于消极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