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油两用油菜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2
油菜怎么种植油菜的播种方法和种植技术油菜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油菜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油料资源,还能改善土壤、增加土地利用价值等。
下面是油菜的种植方法和种植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地点、土壤条件、种子处理、播种方式、灌溉措施、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
一、选择适宜地点1.油菜适宜在气温适中、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一般适合在摄氏5-25度的环境下生长。
2.油菜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欢轻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最好选择酸性或中性土壤。
3.高海拔地区和寒冷地区种植油菜时,要选择农田灌溉比较方便的地方。
二、土壤准备和改良1.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松土和杂草清除的工作。
2.如土壤贫瘠,需要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可提供养分供给。
3.根据土壤的酸碱度,适量进行中和或酸碱调节。
三、种子处理1.将油菜种子进行晾晒,并将不完整和损坏的种子剔除。
2.可以将油菜种子浸泡在浓盐水中,挑出漂浮的种子,以排除低质量的种子。
3.可以通过种子处理剂进行种子的消毒和保护。
四、播种方式1.油菜可以采用直播和育苗两种方式进行播种。
2.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田地上,然后覆土厚度为1-2厘米。
3.育苗方式是将种子先种在种植盘中,育苗出苗后再移植到田地上。
五、灌溉措施1.油菜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缺水会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
2.种植油菜时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进行灌溉,同时要注意避免积水影响根系的呼吸。
3.尽量采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
六、肥料施用1.种植油菜前,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合理施肥。
2.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调节氮、磷、钾的比例,并结合追施有机肥。
3.施肥要注意分时段施肥,以满足油菜的生长需求。
七、病虫害防治1.种子处理时可以使用种子处理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2.定期进行病虫害巡查,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3.种植油菜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周期,并及时轮换农作物,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在种植油菜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合理的田间管理,包括及时除草、疏浆、追肥、防黄花病、病虫害防治等。
油菜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均居前列。
油菜籽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可以提炼成食用油、工业油和生物柴油等。
同时,油菜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备受农民和政府的关注。
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农民的收益和粮食安全,必须掌握油菜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
一、油菜的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油菜的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目的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
目前,我国主要的油菜品种有冬油菜、春油菜、油菜花和油用芸薹等。
其中,冬油菜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春油菜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油菜花适合开发观赏市场,油用芸薹适合在热带地区种植。
在品种选择时,应优先考虑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等因素。
2.土壤准备油菜对土壤的要求比较宽松,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 值在6.0~7.0之间的土壤上种植。
在土壤准备时,应进行深翻、耕松、平整和施肥等工作。
冬季种植的油菜可以在秋季收获后直接利用残茬种植,春季种植的油菜则需要在前一年秋季进行耕作和施肥。
3.播种时间油菜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品种特性和种植目的等因素进行。
一般来说,冬油菜的播种时间在9月中旬~10月中旬,春油菜的播种时间在2月中旬~3月中旬。
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和消毒,并在播种时进行密植或稀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4.施肥技术油菜的施肥应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等因素进行,一般可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法。
在施肥时,应注意控制肥料用量和施肥时间,防止过量施肥和错时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作物品质下降。
冬油菜在生长初期和花芽分化期需要施用氮肥和磷肥,春油菜在萌芽期和生长期需要施用氮肥和钾肥。
5.田间管理油菜的田间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田间杂草防治、花芽脱落和采收等工作。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在灌溉管理方面,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油菜的栽培技术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主要用途是制备食用油和工业用油。
油菜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菜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施肥、播种、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一、选地油菜喜欢生长于肥沃的土壤中,土质以壤土为宜,不耐水涝,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氮肥和磷肥含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同时,避免在病蟹、病虫、鼠害严重的地区种植油菜。
土地清理后, 在土壤深耕后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营养水平,保证油菜的发育和产量。
二、施肥油菜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同生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也不同。
在播种前应从事土地肥力分析,确定施肥计划和追肥方案。
为了使油菜结籽期得以顺利进行,生育早期钾肥、钙、镁肥等营养含量较高的肥料可以少用,中晚育阶段钾肥和磷肥应注意增肥,以促进油菜花序的生长和增加油菜籽粒数量。
在施用肥料时,要合理控制施肥的时间和量,以免造成营养过多或过少的状态,影响油菜的生长质量。
三、播种油菜适宜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这样播种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秋冬季节的低温气候优势,减少夏季的病虫害侵袭,也可以增加油菜的生长期时间。
播种前要选好种子,采取真空封装和含生物制品等技术保证种子的质量和有效性,再按150-225公斤/亩的密度进行播种,同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播种深度,一般以10-15厘米左右为宜。
四、管理油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光照和水分,保持空气湿度逐渐提高。
为避免油菜在生长期间遭受过热或过低的气温,可以增加适当的覆膜,以隔离气温的影响,提高油菜的生长势和籽粒质量。
同时,在油菜的成长过程中,要适时除草、病虫害的危害,预防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五、防治病虫害油菜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主要有油蚜、斜纹夜蛾和菜青虫等等。
处理油蚜可以用废弃药瓶或带注射针头的笔管,将氨基甲酸在药瓶里加水混合后,挖下油菜植株根部后直接喷洒氨基甲酸水药液,或用肥皂液冲刷油菜叶面,可达到不错的驱蚜效果。
油菜的栽培方法与技巧油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它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应广泛的特点,是一种相对容易栽培的作物。
下面将介绍一些油菜的栽培方法与技巧。
1.土壤选择:油菜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0。
2.土壤改良:若土壤质量较差,可在栽培前进行土壤改良。
可以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如畜禽粪肥、堆肥等,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持水能力。
3.施肥:油菜生长期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因此需要适量施肥。
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可以施入合适比例的氮磷钾肥料。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施入底肥,然后进行追肥。
4.播种期选择:油菜适应性较强,可以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进行播种。
春季播种在3月至5月,秋季播种在9月至10月。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目的选择适合的播种期。
5.播种方法:常用的播种方法有直播和育苗两种。
直播可以直接将油菜种子撒播在田地上,然后进行压实即可。
育苗的方法是将油菜种子先进行育苗,然后将幼苗移栽到田地上。
6.控制病虫害:油菜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
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等。
7.灌溉管理: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需适量进行灌溉。
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水分。
一般来说,油菜生长初期和开花期需要较多的水分,开花后逐渐减少灌水量,以避免病害发生。
8.除草措施:油菜生长期较短,生长快,因此需要及时除草。
可以手工除草,也可以选择使用除草剂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9.种植密度:栽培油菜时,要根据不同栽培类型、品种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
一般来说,一年生的油菜每亩种植数量为20~25万株,二年生的油菜每亩种植量为15~20万株。
10.收获时机:油菜一般在油菜花开始盛开后,花粉完全掉落,开始结籽后进行收获。
收获时要避免雨天,以免影响籽粒的质量。
以上是油菜的栽培方法与技巧。
通过合理的施肥、适宜的播种、注意病虫害防治、合理的灌溉和除草管理等,可以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大田准备、移栽、大田管理、摘薹、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小于1%,菜籽饼中的天然毒性物质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小于30mol/g的优良油菜品种。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利用符合国家双低标准的优质油菜品种,在油菜抽薹期采收1次菜薹的基础上,再常规收获菜籽的一种新型油菜栽培技术。
产出的菜薹甜脆可口,无苦涩味,既可作为时令蔬菜食用,又可腌制或干制,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也不影响油菜籽的产量。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充分发掘双低油菜的潜在优势,利用优质油菜可以食用的特性和油菜能再生分枝、开花结实的特点,采用适时早播,育苗移栽、早管早发、早薹、壮薹等一整套技术体系,达到了一种两收,既收获菜薹,又收获菜籽的目的,提高了油菜的生物产量和利用价值,适合在安徽省长江流域城郊型两熟制油菜产区推广种植。
实践表明,双低油菜摘薹后平均株高可降低20 cm左右,单株角果数比不摘薹增加40%以上,油菜籽不但不减产,反而增产效果明显,平均增产菜籽150 kg/hm2左右。
采摘的菜薹平均价格0.5~1元/kg,按摘薹4 500kg/hm2计算,仅菜薹一项,即可增收2 250~4 500元/hm2,大幅度提高了双低油菜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
1品种选择选择皖油18、中油杂10号、中双8号等油菜品种。
2培育壮苗2.1苗床选择与整地①育苗地应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地势平坦、2年未种过其他油菜或甘蓝、大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
②播种前7 d,对苗床进行翻耕整地。
要精细耕整,做到厢面平整,表层土细碎、土壤上虚下实,沟厢配套,能灌能排。
南北向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5~1.7 m,沟深20cm,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③苗床施足底肥,用腐熟的猪牛栏粪 1.5万kg/hm2或人粪尿7 500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尿素75~90 kg/hm2、氯化钾30~45 kg/hm2、硼砂15 kg/hm2,全层均匀施入床土中,也可用猪牛粪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25~300 kg/hm2,与硼砂15kg/hm2和磷酸二氢钾15 kg/hm2混合拌匀,堆沤,结合整床拌匀,施于苗床表面作底肥。
油菜栽培技术要点油菜栽培技术要点油菜栽培技术四要点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
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种植油菜还能提高土壤肥力,用地养地。
一、播种前的准备1.选地与整地。
油菜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较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为宜。
在中性、微酸性土壤上种植时含油量较高;在碱性土壤上种植时含油。
2.量较低。
油菜种子小,幼芽顶土力弱,要求精细整地才能出好苗。
在前作收获后要及早进行耕作,以防失墒,耕后进行耙耱细整。
3.施底肥。
油菜需肥量较多,尤其需磷肥。
底肥以优质腐熟粗肥为好,如亩产150kg水平,每667m2需施粗肥2500kg以上,混入20-50kg过磷酸钙和20-50kg碳酸氢铵效果更好。
4.浇底墒水。
冬季油菜在播种前的7-10d要浇足底墒水,使苗全、苗匀、苗壮,并为全生长期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5.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先将种子进行晒种、精选、消毒,然后拌入种肥再播种。
方法:首先将种子放在场上摊晒2-3d,然后进行风选和筛选,除去比重小的种子和杂质,继而用10%的盐水选种,捞出秕子。
再用50℃-54℃的温水浸种20min。
如有条件可用1∶300倍的福尔马林液浸种20-25min,捞起后闷种2h后用清水洗净。
施用种肥较好的方法是进行种子大粒化处理,即用30%的过磷酸钙、30%的肥土、40%的细炉灰混合后滚包在种子外面,既能匀播省籽又能使幼苗茁壮。
二、播种冬季油菜的播种期以18℃-20℃为宜,河北省南部以9月上旬为适期,中部地区应提前些。
1.培育壮苗。
苗床要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园子地,施足粗肥和速效磷肥。
苗床播种时间可比当地同品种的直播油菜早1周左右。
播种量每667m2苗床0.8kg左右,均匀撒播,覆土1cm。
2.适时早栽。
一般在10月份进行。
移栽前6-7d要施1次“送嫁肥”,也叫“起身肥”。
移栽前1d苗床要浇“拔秧水”,润土起苗。
要注意栽种质量,不能栽的过浅,覆土要严。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一、双低杂交油菜品种介绍双低杂交油菜是指油菜籽油含量和籽粒蛋白含量都较高的油菜品种。
双低杂交油菜在油菜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蛋白质含量高,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适应性广,抗旱、抗倒伏能力强,抗旱、抗逆能力强等特点,已成为国内油菜栽培的主流品种。
由于双低杂交油菜在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对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也成为农业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就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具体探讨。
二、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1. 种子选用双低杂交油菜的种子选用非常重要,应选用品质优良、无病无害的种子,尽量选择专业的油菜种子供应商的种子进行购买,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纯度。
2. 土壤准备双低杂交油菜喜欢肥沃、湿润的土壤,因此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春季播种前,应在农田进行深犁和平整,使土壤疏松、透气。
在深犁的要施入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为油菜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3. 播种技术在播种时,双低杂交油菜的播种密度为7.5万株/亩,每亩需用种子800-1000g。
在进行播种时,要注意均匀撒播,避免出现密度不均的情况。
在播种后要及时进行覆土,并压实土壤,保持适当的土壤湿润度,有利于种子的出苗和生长。
4. 施肥技术在双低杂交油菜栽培中,施肥技术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在油菜生长期内,应适时进行施肥。
在油菜返青前后,要进行追肥,每亩施用尿素30公斤,有利于增加油菜的产量和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
5. 病虫害防治双低杂交油菜生长期间,病虫害对油菜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油菜栽培中,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对于双低杂交油菜,主要病虫害有菜青虫、病毒病等,应在生长期间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防治菜青虫方面,可以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如在油菜生长期间,及时进行喷洒杀虫剂,防止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
对于病毒病,也要进行预防和控制,定期采用农药喷洒和合理的轮作制度,减少病毒病的发生。
•栽培技术•双低甘蓝型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刘卫华1赵东风2项小敏2章心惠2刘慧琴2李朝森2郭勤卫2张婷2(1.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浙江衢州324400;2.浙江省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衢州324000)摘要:双低甘蓝型油菜既是油料作物又是蔬菜作物,薑期摘取主薑可作蔬菜用,成熟时收获菜籽供榨油用,可一菜两用。
油菜在采收菜薑增加收益的同时,通过摘薑还可促进油菜植株二次分枝,从而增加菜籽产量,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
该文从选用良种、播前准备、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适时摘薑、冻后处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甘蓝型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双低甘蓝型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双低甘蓝型油菜是指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饼中硫代葡萄糖昔含量低于30|JLmol/g的油菜品种。
双低甘蓝型油菜既是油料作物又是蔬菜作物,薑期摘取主薑可作蔬菜用,成熟时收获菜籽供榨油用,可一菜两用。
双低甘蓝型油菜的薑和叶片色泽鲜绿无苦味,主薑口感脆甜,富含VC和钙、硒、锌等营养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改善便秘等功效,是冬季蔬菜市场的主要品种之一。
浙江省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的试验研究表明,油蔬两用油菜在采收菜薑增加收益的同时,通过摘薑还可促进油菜植株二次分枝,从而增加菜籽产量,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双低甘蓝型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是一项高效高产的油菜种植新技术。
1选用良种选用适应性广、抗病性好、产量高、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如镇油3号、浙双72号、杨油6号、福油4号、华油双3号、青杂5号等。
2播前准备选择肥力较好、土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排灌方便、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种植。
清洁田园,均匀撒施商品有机肥2000kg/667n?、氮磷钾复合肥(15-15-15)50kg/667n?、磷酸二钱20kg/667rr?、硼砂0.5-1.0kg/667n?作基肥,深翻20-25cm,耙平地块,使肥土混合均匀、土壤细碎,筑畦,畦宽约2.2m,沟宽30cm,沟深25cm左右。
油菜的种植方法与栽培与技术
油菜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蔬菜,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油料作物。
油菜的种植方法与栽培技术对于保证油菜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油菜的种植方法与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施肥
油菜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壤上。
在选地时,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地。
在施肥方面,应在春季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以保证油菜的生长需要。
在生长期间,应根据油菜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以保证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二、播种与管理
油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一般在3月份左右。
播种前应将土地整地平整,然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应注意控制种子的密度,以保证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在生长期间,应注意及时除草、松土、浇水等管理工作,以保证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三、病虫害防治
油菜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生长期间,应定期进行病虫害的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四、收获与储存
油菜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生长期结束后,一般在5月份左右。
在收获时应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以保证油菜的质量和产量。
在储存方面,应注意选择适当的储存方法,以保证油菜的质量和保质期。
油菜的种植方法与栽培技术对于保证油菜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选地、施肥、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储存等方面的工作,以保证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油菜怎么种植油菜的播种方法和种植技术油菜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油菜需要注意播种方法和种植技术。
下面将从选择品种、土壤准备、播种方式、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油菜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一、选择品种油菜有不同的品种,包括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根据不同地区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
在选择品种时,可以考虑产量、抗病性、耐逆性和适应性等因素。
二、土壤准备油菜对土壤要求较低,但较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湿润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在土壤准备阶段,应先进行翻耕、平整土壤表面,将杂草和残留物清除干净,同时施加有机肥料。
三、播种方式1.直播将种子直接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然后用耙子轻轻压实。
对于直播方式,需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2.秧苗移植可以将油菜种子提前的播种在苗床上,待苗长到3-4叶期时,将油菜苗移植到田地中。
移植时要注意株间距和行间距的掌握,通常为株间距30-40厘米、行间距40-50厘米。
四、施肥管理油菜对营养要求较高,适当的施肥可以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基础施肥,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
在生长期间,要进行追肥,一般分为根肥和叶肥。
酌情施用磷、钾、氮等肥料,并且根据油菜的生长状态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调整。
五、病虫害防治常见的油菜病害有白菜黑斑病、油菜黑腐病、炭疽病等;常见的油菜虫害有菜青虫、甘薯蓟马、蔓枝锈金龟等。
在种植油菜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油菜的生长状态,并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防治方法包括药物喷洒、人工捕捉和合理的田间管理等。
六、灌溉管理油菜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生育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应根据油菜的生长状态和降雨情况进行合理的灌溉安排。
灌溉时应避免水淹和水分不足的情况,确保灌溉的均匀性和持续性。
七、采收和储存油菜一般在花期后的籽实成熟后进行采收,主要采用人工割刈或机械割刈的方法。
采收后,将油菜控水晾晒,使其表皮变干,然后进行脱粒和清洗。
优质油菜“菜油两用”技术
双击自动滚屏添加时间:2013-07-22
浏览次数:276 信息录入:南充市
农科院【字体:大中小】
1、品种选择:选择苗期、苔期生长势强,易攻早发,生育期偏早,再生能力强,恢复性能好的杂交双低品种,本区域以龙庭1号、中油杂11、川油58等为宜。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为使油菜苔能在12月前后上市以提高效益,播种时间以8月底-9月初为宜,每亩播种量0.4kg。
苗床选择土质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的地块,苗床与本田比例为1:5至1:6,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kg、复合肥25kg、硼肥1kg,耙平做厢,厢宽1.5米。
一叶一心间苗,三叶一心定苗,每平方米均匀留苗110-13 0株,及时亩施尿素2.5kg或清水粪提苗。
移栽前5-7天,亩追施尿素2.5-4kg;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
3、抢早移栽,加强田间管理:整田和移栽与传统的油菜高产栽培相同,移栽要抢早,并分苗移栽即先栽大苗,再栽小苗;移栽密度以每亩5000-7000株为宜。
在搞好中耕、除草、防病治虫和及时排渍抗旱的基础上,重点是适量增加肥料,整田时施足底肥;活棵后早施追肥,亩施尿素5-7kg促早发;11月上旬亩压土杂肥3000kg并施尿素10kg;摘苔前7-10天亩施尿素5-7kg。
4、科学摘苔:菜苔抽出25-30cm高度时,摘苔10-15cm,保留苔桩15 cm左右最为适宜。
一般每亩摘苔250-300kg左右。
要先抽苔先摘,后抽苔后摘,切忌大小一起摘而影响菜苔产量和油菜籽产量。
最迟摘苔时间不能超过1月底。
5、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4月底5月初择晴天收获。
该项技术于2013年2月1日,由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委托三台县农业局邀请相关专家,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油菜轻简高效栽培及新耕作制度研究岗位在
三台县金石镇桐子村四社示范的优质油菜“菜油两用”技术进行了现场摘苔测产验收。
专家组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后,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优质油菜“菜油两用”技术核心示范1 50亩,摘苔验收三点实测面积360.0m2,实收菜苔183.5kg(采收2次),折合亩产3 39.8kg,按市场实价3.0元/kg计算,亩新增产值1019.4元。
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针对油菜种植效益不高的突出问题,通过实施优质双低油菜龙庭1号“菜油两用”技术,在不影响油菜生产的情况下,增收一季蔬菜,提高了复种指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了油菜种植效益,对提高农户种油积极性、推进油菜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进一步优化茬口衔接和配套技术的集成应用,形成相应技术规范,并在类似生态区示范推广。
组长:刘定辉
副组长:曾宪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