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三)(原卷版)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 格式:docx
- 大小:47.03 KB
- 文档页数:7
【2022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2022新题型)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三)
第一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叶片的“吐水现象”很常见,在清晨的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叶片的边缘上悬挂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为什么植物会吐水呢?天气很热的时候,空气如果很湿润,植物发达的根仍然在大量吸水,到了夜晚气温下降的时候,叶片上的气孔关闭了,水分就不能从叶片上的小孔里蒸发出去了。这样一来,植物“喝”进来的水越聚越多,超过了它的需要。于是,过多的水分就从叶尖或叶子的边缘分泌出去,形成水珠,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吐水现象”。农民常常把庄稼的吐水量,衡量庄稼是壮苗或弱苗的标准。为什么吐水量大就是壮苗,反之就是弱苗呢?原来,根系越发达,吸水量就越大,只有根系发达,植物才能茁壮成长。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这是叶子“吐”出来的水,而不是露水。 B.水珠是叶子“吐”出来的水,不是露水。
C.水珠不是露水,而是叶子“吐”出来的水。 D.这不是露水,而是叶子“吐”出来的水。
2.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C.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D.无事不登三宝殿。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__①__ ,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 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__②__,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精心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__③__。
(节选自《奇妙的克隆》)
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5.概括说明文段中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5分)
第二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 )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同。其他棋类大多是斩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B.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
C.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D.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占到60%~70%,__①__,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所以,父母高,__②__。
民间有种说法,“二十三,蹿一蹿”。这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身高的增长采取等待态度。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的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__③__,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这意味着,如果家长干预过晚,便可能错过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
研究表明,补充营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增高手段,于是一些家长就一味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其实,光补充营养是不够的,锻炼身体、保证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
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
5.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
第三组
(2022·江苏盐城调研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
纵观元散曲由生到灭的全过程,关汉卿确实是一个________的人物。他在元初顺应了知识分子独特的心理和生活需求,散曲之波在世俗生活中扬起,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思想文化力量,使之延宕到了清初。由于关汉卿是元散曲作家中一位集大成者,其文化成就带有________的性质。当诗歌在唐诗、宋词________时,他在曲家中发扬蹈厉,使元散曲这种艺术形式成熟起来,从而推动了中国古典诗词曲的发展。至明清 交替之时,散曲虽成为强弩之末,但其形成的艺术光斑________,关曲中适时而动的哲学观念符合历史的潮流,对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我们拿许多元代、明代作家的散曲作品与现存的关汉卿作品加以对比,就会发现,关曲是整个散曲发展的“遗传基因”。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世俗生活中扬起散曲之波,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思想文化力量,使之延宕到了清初。
B.在世俗生活中扬起散曲之波,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思想文化力量,使之延伸到了清初。
C.散曲之波在世俗生活中扬起,一股强烈的思想文化力量得以形成,使之延宕到了清初。
D.散曲之波在世俗生活中扬起,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思想文化力量,使之延伸到了清初。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关曲是整个散曲发展的‘遗传基因’”一句进行简要赏析。(5分)
第四组
二、(2022·福建莆田调研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我对古村落有着很特别的感情。它们虽然古旧、残破,却异常的真实。________间,述说着过去的事情。色尔古藏寨是一座典型而独特的原始村落,它静静的矗立在蜿蜒奔腾的猛河边。远远看来,簇簇藏楼相连,自成方圆,却又________,恰似传说中的________,庇佑先民们隔世而居。因为色尔古藏寨建在山谷两岸的斜坡上,( ),建筑在这里显得层次非常丰富,空间传达出一种复合的感觉,就像是一首悠扬的民歌,仔细听来,声部多而统一,婉转动听。灰色的石屋沿着山势铺陈开来,宁静美丽中又有几分坚毅粗犷,就如色尔古的名字一般。沿着户间幽幽的小巷,可以到达任何一家。周围片石镶嵌的墙把你限定在一小片空间内,天空只能从几处采光的天窗里窥见,旁边的一沟溪水时隐时现。这些小巷的布置就如八卦一般,不熟悉的人怕是要走好多遍才能找到原先的路。色尔古藏民能走路就能跳舞,能说话就能唱歌。藏寨里能见到藏民们吹奏铜钦。铜钦音色低沉而威严,具有某种________的气势。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回看整座色尔古藏寨,一下便使人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感觉有些悲凉。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房屋彼此错落,是因为地势的差距 B.房屋因为地势的差距彼此错落
C.地势的差距使得房屋彼此错落 D.地势使得房屋彼此错落而形成落差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回看整座色尔古藏寨,人们便能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令人感觉有些悲凉。
B.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整座色尔古藏寨,一下便使人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令人感觉有些悲凉。
C.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整座色尔古藏寨,人们便能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感觉有些悲凉。
D.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回看整座色尔古藏寨,一下便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感觉有些悲凉。
第五组
(2020·全国卷Ⅰ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_的组成部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