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垂体后叶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微泵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护理对策。
方法将54例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总结。
结果显效26例占48%;有效27例,占50%,无效1例。
结论微泵输注垂体后叶素疗效可靠,并减少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微泵注射1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54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其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年龄20~78岁。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51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
轻度出血(呕血和/或黑便量<500ml)7例,中度出血(呕血和/或黑便量1000ml)42例,重度出血(呕血和/或黑便量>1000ml)5例。
首次出血46例,再次出血者9例。
1.1治疗方法:我科以垂体后叶素24U加入5%葡萄糖48ml中,以2—4ml/h的速度持续泵入,维持72h。
第3天以后视病情逐渐将浓度递减,直至大便颜色转为黄色,大便潜血阴性。
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配以其他治疗措施,如输血、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等。
1.2疗效判断:上消化道出血停止,大便转为黄色,潜血阴性,以及脉搏、血压平稳,肠鸣音正常等。
显效26例(12小时出血停止)占48%;有效27例(出血24小时内停止),占50%,无效1例(用药24小时后仍有活动性出血)。
2 护理体会2.1急救物品的准备在接到病人入院的通知后,立即准备好急救器材及抢救车,如吸引器、氧气、心电监护仪及微量泵等,并接好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要求每个护士都能熟练使用微量泵。
2.2熟悉药物作用机理垂体后叶素是强力血管收缩剂,它收缩内脏血管床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增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比值,使内脏血流量减少,降低肝动脉阻力,关闭肠黏膜下动静脉分流,明显降低胃左静脉和食管曲张静脉的血流灌注,减少进入门静脉的血流,使门静脉压力下降,收缩奇静脉及胃肠道局部血管,从而使内脏血流减少60%~70%,[1]有利于破裂处血栓形成而止血,其控制大出血率达64%~90%,[2]并且,其价格低廉,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线药物。
基金项目:1.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KJ2018A0984);2.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7xgkxm37,2018xfsyxm072)第一作者:薛洪宝,男,副教授,从事生物医药制药工程研究通信作者:梁丽丽,女,教授,从事生物医药制药工程研究。
E-mail :hongbaoxueqhd@垂体后叶素作为重要的内科止血处方药物,其化学结构见图1[1]。
中国药典2005版描述为:猪、牛、羊等动物脑垂体后叶脱水、干燥、研细;每1mg 升压素含量不低于0.6单位,升压素与缩宫素效价比不低于0.6∶1[2]。
中国药典2010版却未收载该药物[3],在中国药典2015版中明确描述为:猪脑垂体后叶脱水、干燥、研细;每1mg 升压素含量不低于0.6单位,且应为标示值的85%~120%;缩宫素与升压素效价比0.9~1.7[4]。
垂体后叶素适用于肺、支气管出血(如咯血)、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产科催产及产后收缩子宫、出血等相关病症,对腹腔手术后肠道麻痹等也有一定功效,此外,还具有使尿崩症患者减少排尿量等作用。
目前国外研究垂体后叶素质量控制标准及不良反应分析薛洪宝1胡锐2常华兰1梁丽丽1张凤才2刘志祥2宫文武31.蚌埠医学院,安徽蚌埠233030;2.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45;3.安徽省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徽蚌埠233000【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垂体后叶素原料药和相关制剂的质量标准提高对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
方法:对比分析中国药典不同版本中对垂体后叶素原料药和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结合目前临床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综合分析质量标准提高对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
结果:药典标准中垂体后叶素原料药和相关制剂的质量标准在逐渐提高,能有效降低垂体后叶素临床用药风险。
结论:药典标准中垂体后叶素原料药和相关制剂的质量标准在逐渐提高,能有效降低垂体后叶素临床用药风险,为垂体后叶素原料药的生产、研发、流通及临床应用等提供相关技术信息。
硝酸甘油\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应用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方法:选取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以及肝功能分级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在常规保肝、抗感染、抗休克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基础之上,观察组给予硝酸甘油、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
结果:观察组止血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出血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和肝功能分级比较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禁食并留置胃管,给予营养支持和补充血容量,防治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给予肝太乐600mg/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tad)1.2g/d静脉滴注用以保肝。
给予口服奥美拉唑40mg/d用以抑制胃酸。
1.2.1 观察组给予奥曲肽25μg/h持续静脉点滴,加用垂体后叶素(0.1~0.2)u/min,和硝酸甘油40μg/min维持静脉点滴。
1.2.2 对照组给予奥曲肽25μg/h和垂体后叶素(0.1~0.2)u/min持续静脉点滴。
止血停止后逐渐减量,维持12小时。
1.3 疗效标准1.3.1止血标准:大便转黄或隐血转阴,血压回升后稳定,血红蛋白稳定;胃管抽吸物清亮;胃镜证实已无出血[2]。
1.3.2并发症:有无肝性脑病的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且以p 12mmhg时,静脉曲张就会形成,甚至出现破裂出血[3]。
而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又分为前相血流学说和后相血流学说。
前者强调全身的高动力循环以及内脏充血;后者强调门静脉和侧支循环血流阻力增加[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作为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是肝硬化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
肝性脑病则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常发生于消化道出血之后,是肝硬化患者另一重要死亡原因。
奥美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0例疗效观察詹师【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奥美拉唑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治疗.随访1~3个月,对所有患者白细胞、血小板、ALT、ALB、TBLL等肝功指标变化进行统计.结果随访期间两组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LT、ALB、TBLL等肝功指标变化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上述各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奥美拉唑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治疗是提高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重要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当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1(000)019【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作者】詹师【作者单位】文昌市人民医院,海南文昌 57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危急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病死率已由30%~70%下降到10%~15%,但其依然是临床最常见的急症之一[1]。
本文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符合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0例,行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奥美拉唑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治疗。
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对照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425006) 胡寒华 邹益友1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病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曲肽和垂体后素联用硝酸甘油治疗,通过胃管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止血情况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奥曲肽组止血率略高于垂体后叶素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药物反应。
结论: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均能有效,快速控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关键词 奥曲肽 垂体后叶素 食道静脉曲张 出血分类号 R571+.3A C L INICAL COMPARATIVE STU DY ON THE TREATMENTEFFECT OF ESOPHAGEAL VARIES B L EEDING WITHCTEOTIDE OR PITUITFIN COMBINED WITH CARBONITEHu Hanhua,Zhou YiyouThe Y ongzhou Fourth People’s Hospital,Hunan425006[Abstract]Objective:To approach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that octeotide or pituitfin combining car2 bonite to therapy cirrhosis esophageal varices bleeding.Methods:Dividing randomly the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disting wishing to be treated by octeotide or pituitrin combining carbonite prumping the contented edible in the stom2 ach through stomachic tube,observing hemostatic condition and recording the medical dys-unction.R esults: Hemostafic rate of octeotid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ituitrin.There were not severe poor medical reaction in both two groups.Conclusions:Octreofide or pituitrin combining carbonite all can effectively and rapidly control the esophagesl variceal bleeding.K ey w ords:Octeotide;Pituitfin;Esophageal Varices;Bleeding1 临床资料1.1 病人资料所有病人均为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经胃镜检查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治疗,其中奥曲肽组62例,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1. 2岁,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64例,男性46例,女性18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1.4岁,两组病人肝硬化病情特点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Grade,G分级等资料无显著差(P>0.05,见表1)。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聂丽芬张文茹张晓燕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3期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出现的消化、心血管系统及水电解质方面的不良反应。
方法通过回顾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病例100例,以64例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液组为病例组,以36例应用生长抑素注射液组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治疗中所出现的消化、心血管系统及水电解质不良反应。
结果垂体后叶素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液组发生消化、心血管系统及水电解质方面的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生长抑素注射液组。
结论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时,要重视其不良反应,做好监测,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垂体后叶素是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止血药,应用时常需较大剂量,并且持续给药,因此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临床上常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以减轻或减少其不良反应,从而提高垂体后叶素应用的安全性。
本文回顾分析了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所出现的消化、心血管系统及水电解质的不良反应。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18~80岁,平均62岁。
其中肝硬化失代偿期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1例,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19例,胃溃疡并出血10例。
共有有高血压病史22例,平时服降压药降压,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
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的64例,应用生长抑素(丽枝雪针)的36例,同时予制酸、护胃、护肝、局部止血、输红细胞(血红蛋白控制在在80g/L)等治疗措施。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肝功能分级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病例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144U和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以41.6ml/h(即0.2U/min)的速度滴泵静脉滴注维持;对照组:先以生长抑素注射液250ug静脉推注后即再以250ug/h的速度滴泵静脉滴注维持。
所有病例均记录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排鲜红血;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胸闷、气促、心电图变化、血压改变;水电解质失衡:多尿、低钠血症等情况。
分别分析两组患者消化、心血管系统及水电解质失衡方面的不良反应。
1.3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病例组: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42例,其中恶心呕吐5例、腹痛10例、排便次数增多25例、排鲜红血便2例,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患者18例,其中:胸闷4例,气促3例,血压较用药前血压升高或降低大于30%的4例,心电图有ST-T改变的4例,但检查心肌酶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3例;水电解质:多尿11例,低钠血症23例。
对照组: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4例,其中恶心呕吐4例、腹痛0例、排便次数增多0例、排鲜红血0例,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患者0例;多尿0例,低钠血症0例,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垂体后叶素主要含有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前者含量极微,后者可作用于肠系膜动脉,可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床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包括约肌,使内脏血流量减少;降低肝动脉阻力,关闭肠粘膜下动静脉分流;明显降低胃左静脉和食管曲张静脉的血流灌注;并直接食道下段括约肌,压迫扩张的侧支静脉也起到止血的作用。
故垂体后叶素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本文观察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的病例组与生长抑素组相比,仍有有明显的的消化、心血管系统及水电解质不良反应。
在消化系统方面,因垂体后叶素直接收缩血管,同时使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肠蠕动增快,故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心血管系统上,可引起心绞痛、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等,其中冠状动脉收缩可发生心绞痛,严重者可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
因垂体后叶素收缩外周血管,动脉压上升,压力感受器反射增强,心迷走紧张加强,使心率减慢,引起窦性心动过缓[1],也可能是由于窦房结、传导系统的供血减少,其综合作用可使门静脉血流量减少35%~57%,压力下降25%~36%。
有助于止血。
有研究表明,垂体后叶素致心动过缓与用药速度快慢、剂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即单位时间内用药速度越快,用药剂量越大,心动过缓发生时间越早,发生率越高,也越严重[2]。
临床上大剂量使用垂体后叶素时多加用硝酸甘油处理。
硝酸甘油主要通过释放NO刺激GC,使cGMP增加,调节平滑肌收缩状态,引起血管扩张,以扩张静脉为主。
外周静脉扩张,使血液潴留在外周,回心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前负荷)降低,扩张动脉使外周阻力(后负荷)降低。
动静脉扩张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缓解心绞痛。
二者合用可防止血压过度下降,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不仅可减少垂体后叶素的剂量,也可减少其不良反应;更为重要的是,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对抗垂体后叶素对心脏的不良反应[3]。
刘林生等报道[4]应用硝酸甘油后直接改善冠脉供血,减轻胃肠张力,“软化”胃肠平滑肌,从而缓解因垂体后叶素引起的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泻、便意等不良反应。
因此,理论上联合应用硝酸甘油能够减少垂体后叶素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本组临床观察显示仍不能完全避免其不良反应,应注意的是两药剂量问题[5],当两药同时应用时,若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考虑垂体后叶素用量比较大,此时应减少垂体后叶素剂量,或加大硝酸甘油剂量;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额部
出汗、四肢发凉、心率增快时,考虑硝酸甘油用量过大,应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或停用硝酸甘油。
电解质紊乱是垂体后叶素中血管加压素抗利尿作用的结果,血管加压素能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具有抗利尿作用,可导致低钠血症,渗透压下降。
由于血管加压素止血作用只有在远超出抗利尿作用剂量的情况下才能实现[6],因此外源性较大剂量的垂体后叶素在起到止血作用的同时,其抗利尿作用更为强大,导致循环血量增大,使心钠素分泌增多,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结果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
对于年龄偏大、基础疾病较多、营养状况不良的患者还应考虑消耗性低钠血症等因素,上述患者在使用垂体后叶素时更易出现低钠血症。
部分患者因为出现各种消化道症状,导致患者增加排便次数或者减少饮食,低钠血症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钠盐摄入量不足。
停用垂体后叶素后出现尿多或尿崩症原因可能为:由于较长时间使用该药,抑制了视上核及室旁核抗利尿激素合成与释放,停用垂体后叶素后,血中抗利尿激素减少,肾近曲小管及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作用撤除,从而引起多尿[7],故连续应用垂体后叶素后,要逐渐撤除。
综上,临床上使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仍会发生消化、心血管及水电解质等方面的不良反应,除了观察其治疗效果,还要加强监护,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积极给予相应处理,需要监测用药者的状况包括以下几方面:患者症状:恶心呕吐、腹痛、排便次数及性质、胸闷、气促、口干、尿量;生命征:心电图、心率、血压;辅助检查:血清钠值等?
参考文献:
[1]吴军.垂体后叶素致窦性心动过缓1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22(5):308.
[2]李惠仙.垂体后叶素致心动过缓的分析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68-69.
[3]段德霞.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9):48-49.
[4]刘林生,李多含.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大咯血的疗及不良反应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3)146-147.
[5]张东晟,张振祥.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治疗肺咯的观察[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1):1277-1278.
[6]杨钢.内分泌生理与病理生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9-190.
[7]梁艳华,金光润.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停用垂体后叶素致短期多尿12例分析[J].中国医药杂志,2004,8(4):21.编辑/王敏。